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稳定机制

股票市场稳定机制

发布时间: 2021-04-14 09:21:27

『壹』 如何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逐步显性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凸显;股价结构分化严重,有些股票估值过高,2014年末,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达500余家;部分上市公司亏损加大,存在退市隐患等。
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是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加强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继续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为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产业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促进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发展证券交易所机构间债券市场,建立覆盖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缓解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平稳推出原油期货、上证50ETF期权和10年期国债期货等新产品、新工具,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五是积极发展私募市场,健全私募发行制度,推动私募基金规范发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资本与创业创新对接。六是适时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探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七是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优化沪港通机制,便利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八是加强风险防范,督促市场参与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处置违约事件。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初步方案方面, 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要坚持市场导向,放管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同时,加快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完善股票发行上市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要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

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肖钢表示,与以事前审批为主的机制相比,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力激发型监管。要大幅精简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市场准入放宽,对市场主体微观活动的干预大幅减少,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活力可以充分发挥。二是信息驱动型监管。监管工作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智力密集型监管。监管执法人员必须不断改进知识结构,持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四是成本节约型监管。需要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

『贰』 金融稳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分析

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稳定的职责能否顺利实施和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的确立及良好执行。按照西方经济学家切纳德等人的观点,一国的金融体系要较好地发挥功能,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与健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三项因素已被西方学界视为构成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
在我国目前转轨过程中的经济金融格局下,除了上述三项因素应包涵于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以外,健全和完善市场主体的适格性、市场交易和秩序的稳健性等制度架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金融稳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市场主体方面、市场结构和秩序方面、金融调控和监管方面、市场支持保障方面和金融风险处置方面。 我国金融业存在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结构不均衡以及金融秩序不规范的情况,使金融业隐含着内在的不稳定性,极易产生较大的金融波动,进而通过市场间的关联和互动,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在这方面,要注意放松金融管制,着力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创新,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要逐步建立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深层次的银行与保险业的合作,构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协调发展的制度 “平台”。
具体而言,要放松商业银行进入证券市场、基金业、信托业等限制,构建合理解决证券公司融资需求的制度框架;推动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兴金融工具的规范化发展,规范引导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债券、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完善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有关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际上认为,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四类:一是相对独立的政策工具,包括监测支付结算系统、宏观审慎分析、紧急流动性援助、危机协调管理四种手段;二是借助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金融体系,包括货币信贷政策、短期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信息交流与窗口指导;三是运用金融监管手段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包括审慎管制与审慎监管;四是运用风险补偿制度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从我国当前金融稳定制度建设的现状看,这四类金融稳定政策工具都亟待建立健全和协调发展。 首先,保证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首要问题。因为,支付清算系统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各国中央银行都力求让支付清算系统的监测管理涵盖于大额资金交易有关的各个领域。但从我国目前看,人民银行仅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及相应的资金交易则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这部分尚游离在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监管之外的风险监管,对支付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其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分析要协调。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职责和金融稳定的职责是等同的,认为如果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好,那么这个金融体系就好;当某一家机构倒闭从而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金融系统的危机也就到来了。然而,如果焦点仅集中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就可能忽略宏观层面的其他更为重要的风险。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最大的信贷风险总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时期,而这时如果应用微观审慎监管的传统指标分析,风险看上去就是最小的。
再次,紧急流动性援助与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紧急流动性援助,又称为“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中央银行用于处理金融不稳定的最传统的工具。由于道德风险的可能,经济学家提出各种解决措施,包括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征收惩罚性利率;提供紧急贷款时采取“建设性的模糊”的策略;要求有问题金融机构提供抵押品的做法,以及组织私营部门参与救助有问题机构。而我国目前对紧急流动性援助的制度安排还仅仅体现在央行与财政部发布的《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管理规定》中,着眼点也仅限于强调中央和地方责任划分与利益协调和个案处理的工作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设性模糊”的原则,但其他防范道德风险的措施还在探索中。
最后,危机协调管理问题不容回避。防范金融危机要立足于早分析、早校正。要尽快建立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完善风险处置措施,尤其在由于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中,要有一些机制和措施及时地发现金融机构的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在风险加大或资产质量变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力尽快地加以纠正,这就是“及时校正措施”。同时,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可预测性、传染性和危害性,也需要我们通过建立长效的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才可能在突发性金融危机发生时将损失降至最低、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我们需要建立金融危机应急组织体系,统一制定和部署金融应急处理方案及其组织实施。 国际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证券投资者补偿制度和寿险投保者补偿制度,在形成有效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减轻政府救助负担、抑制个别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安全网应当是由审慎监管、风险补偿机制和央行最后贷款人功能这三大要素构成。从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看,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力量,防范道德风险,有助于防止金融机构挤兑风险的传递和蔓延,从而在正常金融机构和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
目前,世界上对于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还存在争论。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设计与运行不当的风险补偿机制还有可能诱发“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投资者应当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隐性的政府担保或全额的风险补偿机制下,金融机构可能涉足过度风险,存款人可能很少或根本没有动力监督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过度投机行为,从而引发高的道德风险。过去,在中国,政府作为国有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事实上承担着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的义务。国有银行依赖政府的隐性担保,存在着过度涉足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内在动机。一旦出现支付危机,则将风险转嫁给政府。现在,我们从隐性的政府担保到探索建立有限赔付的风险补偿机制,将有利于克服这一道德风险。此外,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政负担较重、公共资金不足,央行应当“花钱买机制”,与其他部门共同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以降低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叁』 股票市场交易机制是什么意思

证券交易机制是证券市场具体交易制度设计的基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其设计依据就是定期交易和连续交易的不同机制;望采纳!!!

『肆』 绿鞋机制如何稳定股市

所谓“绿鞋”,是指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在证券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操作路径图
“国际市场几乎每个新股发行都有绿鞋,若求大于供,便增发新股增加供给,若供大于求,则在二级市场提供买盘增加需求,由此稳定新股上市表现。”摩根大通(亚洲)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吴绳祖向记者介绍。
目前内地尚未有首只“绿鞋”面世。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发行人一般会给予主承销商在股票发行后30天内,以发行价从发行人处购买额外的相当于原发行数量15%股票的期权,具体数量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如即将上市的招行H股以及此前的中海油分别设定了10%和12.5%的超额配售权。考虑到对稳定股价的影响力,这一比例一般不会低于10%,该期权也可以部分行使。
主承销商获得这一期权后,便会在股票发行中超额配发期权所约定比例的股票,这额外配售的股票一般是主承销商从发行人大股东手中“借股”,或者向企业战略投资者“借股”,这些股份会在新股发行期间销售给投资者。
股票上市后,如果股票求大于供,股价上扬,主承销商即以发行价行使绿鞋期权,从发行人处购得超额发行的15%股票,并补足自己超额发售的空头,即还给“借股”的大股东。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为原定的115%。
若股票上市后供大于求,股价跌破发行价,主承销商将不行使超额配售权,而是以国际配售中超额配发获取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以支撑价格,购入股票将对冲空头,即还给“借股”的大股东。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与原定数量相等。由于此时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这样做并不会受到损失。

影响几何
“绿鞋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新股上市表现。”吴绳祖介绍。从国际市场来看,有关绿鞋机制的安排也是在“承销”一章中有关市场稳定措施的部分进行专门披露。
从临近内地的香港市场来看,绿鞋制度安排对股票上市后的表现也起到明显的稳定作用。以去年10月27日上市的建设银行为例,上市第二日跌破发行价2.35港元,主承销商即在2.30至2.35港元的价位购入了20.97亿股,建行股价随之在2.30港元见底;而在11月9日建行股价大涨之后,主承销商又悉数行使15%超额配售权,新发行39.72亿股以补足国际配售中的超额配发。在整个股价稳定期内,建行股价较招股价的波幅处于-2%至8%之间。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指出,在美国市场,承销商可以利用超额配售权进行被动投资,比如在二级市场跌的时候买入股票平仓,以赚取中间差价。他还指出,如果超额配售权行使,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多融入资金,对于承销商来说,则可以按比例多获得承销费,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稳定,因而是多赢的安排。
国泰君安(香港)董事总经理王冬青指出,除稳定股价的作用外,“绿鞋”有利于新股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在国际市场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超额配售的股票一般会配售给与承销团关系密切的投资者,由于配售价格与发行价一致,并低于市场价,投资者有利可图,主承销商也可借此进一步巩固与各财团的关系。
香港群益证券研究员陈宋恩也提醒投资者,超额配售权虽然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但并不能够限制股价的涨跌,同时承销商在什么时间行使超额配售权也存在变数,投资者应对此予以关注

『伍』 国内 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 和 国外有何不同

太多了,比如国外没有大小非解禁,你问的太笼统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

『陆』 股市中如何做到稳定盈利

今天给大家如何才能稳定盈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叫稳定盈利

以年度为单位,以五年为周期,每个年度无论大盘在什么情况下,盈利都能够大幅超越银行利息,叫稳定盈利。

稳定盈利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追求的理想。做到这点了,财富基本上进入飞跃状态。就算是股票做的比较成功了。

但是股票稳定盈利这一说法只有过去式,不是将来式,因为股票市场犹如wanyan大海,瞬息万变,即便是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强大战舰也有触礁的时候,最后葬身wanyan大海,何况一般的船只。

股票的成功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是无法复制,股票只有今天和明天,昨天的成功只是过去,无法代表今天和明天就一定也能够盈利,所以即便过去稳定盈利了,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会稳定盈利,盈利只有过去式,没有将来式。

即便过去做到了稳定盈利,但是不代表今天和明天也能够一定做到稳定盈利。对于曾经能够做到稳定盈利的人,只不过未来做到稳定盈利的概率大一点而已。

对于市场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情去面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对待市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股票没有顿悟,要说有顿悟或者得道那么我的理解就是养成了良好的交易习惯。

所以千万不要说自己已经可以在股市稳定盈利了。最多只能够说过去几年自己做到了稳定盈利。

如果一个交易者,有效解决了顺势、止损、规则、执行力这四个交易成功的核心要素,再辅之以主动而适当的自我调整,假以时日,心态也就逐渐平和,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不以调整而忐忑。

1、顺势

《华尔街家训十二条》中的第一条是止损,以前我也这样认为。但现在,我觉得第一条应该让位于顺势。如果你不会顺势,那么你的操作就必然会遭遇很多次止损。由此,顺势,是交易四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

顺势而为,简单4个字,每个交易者都知道,甚至都能说出一大堆的道道来。但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呢?从绝大多数人亏损的现实结果看,真正理解者,甚少。

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讲的是人在大形势下能分清方向,并顺势而为,可以趋利避害,是为有见识者。这句话很有哲理,在芸芸众生中,纷纷万象间,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很难左右身边的事物发展方向,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顺应潮流,否则很容易被潮流淹没。试想一下,当一人在大街上行走,突然一群人蜂拥而来,正好向你相反的方向奔跑。这时他是该继续向前,还是顺人流后退?我想,这时他应毫不犹豫地后撤,不要问什么原因,因为稍有迟疑就有被人踩倒的可能。

股市中顺势而为也是这个道理。在下跌的过程中,卖出永远是对的,上涨的过程中,应择机买入,而且越早越好。因为下跌时,破巢之下难有完卵,任何一只股票都不能保证不跌;上涨时虽有下跌的股票,但只要不是基本面太糟糕,或多或少或迟或早总会有所长进,因为跟风效应早入者总是能坐一程轿。

交易者必须对趋势有自己的判断,在这个基础上,你才可能做到顺势。做到“顺势”,须解决下述三个问题:

1)固定你的趋势判断周期

任何的趋势判断都必须以一定的交易周期作为前提。有些人看5分钟线交易,有些人则看30分钟,有些看日线,有些看周线。不同的周期级别,所得出的趋势判断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些书上说:短周期应该服从长周期。而我现在觉得,这里不存在谁服从谁,也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交易者必须明确适合自己个性的趋势判断周期,而不能忽长忽短。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趋势判断周期是日线,周线作为辅助,具体出入场点位结合60分钟K 线。

2)确定你的趋势判断方法

进行判断,就得有具体的方法依据,而不能拍脑袋。也就是:趋势逆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只要这个判断依据没有成立,则目前的趋势仍延续。这个判断方法必须相对的清晰,而不能很复杂。交易是艺术而非科学,所以没有“完美而精确”的方法,但我们又必须有一个方法来约束和参照。我个人把均线、趋势线、大形态突破作为趋势的主要判断依据,以前也研究技术指标,现在则不甚关注。对于趋势,有三个基本理念需要强调,也就是说:新趋势的酝酿需要时间,非一日长阳或者长阴所能逆转;一旦确立,就会延续一段时间;趋势的推进是曲折的,而非一条直线。由此,基于这三个理念的趋势判断方法,面对V型反转,常常失效。也因为趋势的推进是曲折的,由此,我们应该对趋势演绎途中的正常回调或反弹,保持宽容和接受。

3)针对不同的趋势状态,明确你的应对策略,也就是操作层面的如何“顺”势

趋势有两种状态:趋势行情(多头或空头)、盘整行情。我现在的主要策略是:我重点操作趋势行情,回避盘整行情。对于股市,跌势须绝对的、无条件空仓。对于今后的操作,我越来越倾向于,我应该尽可能在历史性的底(头)部建立多(空)头仓位,然后耐心持有,直到趋势的逆转,大波段交易思维。

顺势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股票实际上主要就是判断形势,所以就有了那么多的分析和预测。在起势时,特别是形势转折时更难判断。所以挣钱的总是那些先知先觉者,赔钱的总是大势一览无遗时才追入者。

因此,炒股只要看准了方向,不妨大胆一点,果断一点,不要斤斤计较一点点高低,主动买套和主动止损都是明人。因为只要大势不错,你的选择都会让你受益。被动地追涨和杀跌只能让你一点一点地被消灭。

舍小求大,顺势而为,主动行为应引起大家的思索。

2、学会止损

止损,无论如何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止损,这个字眼听起来令人很不舒服,但如果你是非常厌恶这个名词的话,那你的投资行为就已经埋下了重大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迟早要毁灭你的投资生涯。

止损是个天大的问题,因为股市处处有风险,我们可能时时犯错误,所以我们不得不拿起止损的武器。止损绝不单纯是散户和初级股民的问题,也是机构、大师和股神们的问题,无论是全球期货市场上的风云人物滨中泰男,还是国企背景的中航油老总陈久霖;无论是股票大作手李费佛,还是金融大鳄索罗斯,他们也常常面对止损问题,而一旦疏忽、侥幸、漠视止损,其下场同样会遭受失败,甚至是破产和自杀。李费佛、陈久霖、滨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损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于止损的索罗斯又是另外一种风光,止损让他一次次劫后余生。会不会止损、重视不重视止损,是决定投资命运和最终结局的大事。

可以这样说,在没有学会止损之前,你只不过是在博傻。止损本质上是对股市的敬畏、对不确定性的承认、对市场的尊重。会不会买只是我们能赚多少的因素之一,而会不会止损却是我们能亏多少的全部因素,赚多少还取决于市场,亏多少几乎全部取决于自己。

3、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很多交易者,一进入资本市场,就抑制不住交易的冲动,频繁交易,为何?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交易者对账户的支配权太大了,且交易太容易了,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想想现实中的交易,或者业务往来,会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你会思虑再三,但资本市场的交易,则一闪念间即可完成。

交易的过于自由化,以及人性的情绪化特征,是很多人交易失败的根源。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惟有制定规则,惟有建立有约束的交易机制。没有约束,就可能乱操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则,第一个效用就是降低了因频繁交易或者情绪化交易带来的亏损风险。

规则,也就是常说的交易系统。

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应对下述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入场条件以及仓位比例:很多书籍提到交易系统,往往忽视仓位控制,尤其对渴望暴利的交易者,更需要通过仓位控制来约束自己。暴利思维,将使交易行为扭曲,因其可能重仓交易,孤注一掷。

止损条件:如果判断错误,就必须止损,止损的依据是什么?何时止损?

出场条件:也就是何时止赢。

一个最简单的交易系统,至少包括四个部分:买进,卖出,止损,资金管理。简单地说,交易者要判断在什么情况下买入,买多少,如果市场向相反方向发展,则应该如何处理头寸,如果市场向相同方向发展,又该如何处理,等等。

对于买入,可以设定如下四个原则:

1、以趋势判断,在简单上升趋势中买入。

2、以移动平均线判断,比如,短线交易在5日均线上穿10日和30日均线时买入。

3、以支撑位判断,在前期支撑位附近企稳后可买入。

4、以各种技术指标判断,以KDJ指标为例,当K线向上突破D线时,即可买进。

这四条原则是买入交易的基本原则,当市场没有出现其中情况之一时,是根本不应考虑买入的。另外,交易者还需要建立系统卖出原则。

对于止损,也应有自己的原则。事实上,建立合理的止损原则相当有效,谨慎的自救策略的核心在于不让亏损继续扩大。在任何时候保本都是第一位,赚钱是第二位的,因此止损远比盈利更为重要。

从实战经验来看,10%定额止损法、趋势止损法、均线止损法、指标止损法等都能较合理地设置止损位,交易者可结合自己的操作性格和风格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研判,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止损位。

另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有的止损必须在进场之前就进行设定,而且破止损价是我们离场的充分条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怕错,就怕拖”,当价格真实地跌破止损价时,应当按计划实施,无条件离场,而不应当心存侥幸。

做好止损原则,即使判断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小,但是不止损的结果往往是深度套牢,甚至是巨大的亏损。

最后是关于资金管理。这是交易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以为,真正的投资收益规则是,资金管理影响态度、态度影响分析、分析影响决策、决策影响收益。资金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几个重要方面:

1、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

2、影响投资者的心态。

3、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态度。

交易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适合的”是最好的。在实际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套适合所有交易者的标准化交易系统。交易系统的建立过程就像学游泳,有人擅长蛙泳,有人长蝶泳,但在他没有下水尝试之前,根本无法确定哪种泳姿最适合他。因此,交易系统的建立,必须是在交易者的性格、兴趣、市场敏锐度、风险承受力、综合判断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大量的交易实践才能够逐步形成。

因此,建立好自己的交易系统后,要检验建立的交易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这种交易方法?系统是否与投机目标相吻合?系统是否与个性相吻合?在实际操作中,要反复地检验和不断地修复,以建立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2、交易中的“感觉”。有的交易者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很多时候对市场变化会有一些“感觉”,这些“感觉”应该是建立在你的交易系统之上。笔者认为,交易在更多的时候是要依靠感觉的。

3、学会等待和空仓。当市场按照交易者的判断发展的时候,就不需要做什么,耐心看着就可以。所以,必须明白:交易的行为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一年二百多个交易日,真正交易的时候,可能只有几个小时,其他都是漫长而寂寞的等待。

在交易中,要做好入市前的准备工作,把握好时机,尽量不要匆忙行动。如果在交易中出现比较重大的失误,不要惊恐,最好的方法是清理所有的头寸,然后等待。记住,市场永远不缺机会。

4、善于承认错误。无论什么样的交易系统,也不论什么样的交易原则,都可能发生错误。另外,交易者总希望自己所有的交易都是正确的,一旦失误,便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成功的交易者的经验是,不在于错误是否出现,而在于你如何看待错误。所以,如何处理失误,是交易者是否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我已基本摒弃了预测的想法。因为,我发现,我只要按照规则办事就行了,如果市场走势符合我的条件,我就入场或者持有,否则,就观望或者止损出局。就这么简单,我完全没有必要去主观地费神预测市场可能会怎么走。

最后,交易系统必须结合自己的性格(急性子、慢性子、亏损承受能力)、资金情况(大资金、小资金)、看盘时间(不能盯盘就别打板了)等因素来确定,不要生搬硬套。就如同一部F1赛车(交易系统),技师也要针对不同的车手(股民)的喜好和习惯作不同的参数调教。再次强调,要在股市生存下来,你首先要制定一套交易系统,并动手写下来,然后对照执行。就算目前这个系统是亏钱的,通过你的长期调整和优化,也必定会进化成赚钱的系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执行力

毫无疑问,制定了规则,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空谈,规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我们必须克服这一关,做到严格自律,否则,永远无法跨入成功者行列。而这个过程,涉及到修养,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的自我心理强化。

巴菲特说:当适当的气质与适当的智力结构相结合时,你就会得到理性的行为。

坚守下面这些原则,我想是我们走上成功的必经之路:

1、持股只数必须控制在3只以内:许多股民,特别是初学者,手中往往持有七八只甚至上十只股票,每只买个几百股。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我们一般散户的资金量而言,持有的股票必须保持在3只以内。现在我都是只买一两只股票,这个问题已经克服了。

2、切忌一次性满仓:我们通常都有过一次性满仓的经历,但这带给我们的痛苦我想要远远大于满足!一次性满仓往往会把我们带入最大风险的境地!其实这是一种赌博心态。特别是有些股友喜欢追涨,追涨的结果往往是第二天被套。我们应该先不要把现在建仓当做正确的行为,而是要先假设自己是错误的。仓位的控制,我想资金应该分成三到四份逐步加仓。现在我依然需要克服这种冲动!有时候还会赌气似的一次性满仓。

3、控制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是我们普通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很多股友热心于杀进杀出,做t+0,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付出了巨额的手续费不算还弄得身心疲惫。

“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是华尔街名言,耳熟能详,也是每个交易员的追求。但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很多人却是:“赚就跑,赔就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建立完整的顺势、止损、规则、执行力的理念。

不知道趋势判断,也就不可能做到顺势,逆势交易必遭遇频繁的、不必要的止损。

不善止损,就可能深套,股市遇到大熊就大亏,期市则可能导致爆仓。

没有规则,没有建立有约束的交易机制,就可能情绪化交易,冲动性地频繁追涨杀跌,亏损也就是必然。

有了规则,却没有执行力,一切都等于零。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收藏,点赞!谢谢

『柒』 股票的价格具有稳定性的说法具有股票的特征

其他特征。

1、稳定性

持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发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同样,股票持有者的股东身份和股东权益就不能改变,但他可以通过股票交易市场将股票卖出,使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收回自己原来的投资。

2、价格与面值的不一致性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真实资本的“纸制的副本”。但作为一种特殊“金融商品”在交易时也有一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实际上是一种资本化的收入。

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其票面价值不一致,从而吸引了大批以获取股市差价利益为目的的投机者,并为其奠定了活跃的基础。

3、法定性

股票须经有关机构核准和登记注册后才能发行,并必须以法定形式,记载法定事项。

(7)股票市场稳定机制扩展阅读

基本特征

1、参与性

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出席股东大会来行使股东权。

2、收益性

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3、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4、风险性

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5、永久性

股票所载有的权利的有效性是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一种无限期的法律凭证。股票的有效期与股份公司的存续期间相联系,两者是并存的关系。

『捌』 中国股票交易机制是什么

股票交易机制是证券市场具体交易制度设计的基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其设计依据就是定期交易和连续交易的不同机制。

从交易时间的连续特点划分,有定期交易和连续交易。在定期交易中,成交的时点是不连续的。在某一段时间到达的投资者的委托订单并不是马上成交,而是要先存储起来,然后在某一约定的时刻加以匹配。在连续交易中,并非意味着交易一定是连续的,而是指在营业时问里订单匹配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

因此,两个投资者下达的买卖指令,只要符合成交条件就可以立即成交,而不必再等待一段时问定期成交。

定期交易的特点有:

第一,批量指令可以提供价格的稳定性;

第二,指令执行和结算的成本相对比较低。

连续交易的特点有:

第一,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交易的即时性;

第二,交易过程中可以反映更多的市场价格信息。

(8)股票市场稳定机制扩展阅读:

特点:

1、流动性

证券的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生存的条件。如果证券市场缺乏流动性,或者说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动性,证券市场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

2、稳定性

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是指证券价格的波动程度。一般来说,稳定性好的市场,其价格波动性比较小,或者说其调节平衡的能力比较强。从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角度看,保持证券价格的相对稳定、防止证券价格大幅度波动是必要的。

3、有效性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包含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证券市场的高效率;

二是证券市场的低成本。其中,高效率又包含两方面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证券交易机制

『玖』 美国是如何建立稳定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机制的

您好!
在这个方面,美国优胜于大部分国家的,至于在这方面优胜的底气他们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您所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大众所关注的问题点,只是一时之间还没有了解到其相关的要点资讯,当然,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必须与政策有着一定的相关影响。
我们也是处于在摸索着前进的路上,如有解答不完善的地方还请您谅解!谢谢!
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成长!
祝您生活愉快!

『拾』 股市稳定运行靠什么

股市运行事关经济金融全局。股市不稳,不仅市场自身发展大受影响,还会对系统性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经历了前年股市异常波动,以及去年以来市场逐步回归稳健态势,对于股市应“以稳为重、稳中求进”,各方已形成共识。

市场层面——


“人造波动”怎么管?


刚刚公布的一例市场操纵案显示,盛某曾在短短几日内,使用其本人账户,利用资金优势,以涨停价大量申报买入“英威腾”股票,拉抬、维持该股股价,随后反向卖出,从而迅速获得非法收益。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没有波动的资本市场是一潭死水,但惊涛骇浪一定是弱肉强食,市场被操纵。”由此可以看出,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往往是一些人搅浑水,从事违法违规行为而引发的“人造波动”。从严监管,创造干净清朗的市场空间,是促进股市稳定、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


张建军表示,我国股市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带有很强的不成熟特征。新股上市造假、壳资源火爆、上市公司频繁融资、过度融资、利用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套利、大股东违规减持及内幕交易……种种乱象为股市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是切中要害之举。


春节过后,中小板公司山东墨龙向市场投出一颗“炸弹”,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其公告,此前预计的2016年业绩扭亏打了水漂,变脸后的年度业绩预计为-6.3亿至-4.8亿元,业绩预测严重“失准”。而在预告扭亏和本次巨亏公告披露之间,公司实际控制人“精准”打了时间差,大量减持股票而且没有及时公告。


数据显示,截至2月中旬,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董监高及其亲属的净减持金额累计达107.68亿元,而去年减持金额则超过3609亿元。去年有338位股东持股数已变为零,实现“清仓式”减持。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在利空消息发布之前减持,或在高送转后减持。这些减持行为既让市场不断“失血”,承受压力,也可能涉及违规,扰乱了市场秩序。


田利辉认为,目前重要股东及董监高减持存在的问题是制度不够完备、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存在内幕交易。在大股东减持问题上,需要梳理法规,引导大股东成为长期投资者,坚守价值投资,适时适度合法合规增持和减持。大股东持股应该成为个股市值的稳定器,而非个股股价动荡的制造者。


巨量再融资也是高悬在市场头上、一直让人不安的因素。2016年,A股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是同期新股首发融资的数倍。除了规模惊人,部分上市公司还存在频繁融资、过度融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利用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套利以及频繁变更募资用途等问题,跨界、脱离主业、编造募投项目、追概念,引发股价剧烈波动。针对这些问题,证监会近日已出台相关规范举措。


张建军表示,再融资的规范,不但能优化市场融资结构,还有助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对股市稳定健康运行和实体经济良性运转都是利好消息。


稳定机制——


能否赶走“蹿天猴”?


从A股市场现实情况看,个人投资者开户超过1亿户,大户和部分机构投资者投机心理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市场“羊群效应”很强,极易形成行为趋同、跟风操作。正因为此,A股市场上反复出现“蹿天猴”式大起大落。如何建立起长期稳定机制,也是未来发展要关注的问题。


股市如同一个大“资金池”,流动性如果短期内大进大出,就会在市场上掀起巨浪。2015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杠杆资金在短期内大量涌入,之后又迅速撤离。防止流动性的非正常进出,对保持股市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田利辉说,综合看国内外形势,今年股市流动性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需要未雨绸缪,防范非正常进出。长期来看,应通过稳定市场信心、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实体经济的手段吸引长期稳定资金入市。


张建军也表示,避免流动性非正常大进大出,从根本上应调整流动性提供者的结构,即优化投资者结构,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例如,积极鼓励养老金入市,确保更长期、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促进基金公司在引导价值投资上发挥更大作用。


去年底,广西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订委托投资合同,成为《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后与全国社保基金会第一个签约的省份,签约后广西将先后有400亿元资金委托投资。种种迹象显示,养老金进入股市的步伐在加快。


郝旭光表示,流动性波动只是股市波动的表面原因,深层次背景是人们对经济走势、上市公司盈利趋势以及政策面、改革举措的信心。避免资金非正常进出,一方面应控制好各种杠杆工具,防止过度使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完善市场制度,一个健康有序、能够提供长期回报的股市才能吸引长期资金进入。


也有市场人士提出,保持市场稳定,还需建立股、债、期市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对此,田利辉表示,成熟的股市呼唤公开、公平和公正,让市场来调节资本、资源的配置,不能过度过频地干预。但在市场出现失灵的情况下,则需主动出手,防止风险扩散。逆周期调节机制不是要干预市场,而是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郝旭光认为,政策本来就应该逆周期,讲究前瞻性和预见性及相机调节。在股市中,违法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很大震动和危害。事后监管虽可以惩戒违法违规活动,让肇事者付出代价,但无法挽回已有的损失。因此,监管上需要更突出预防性,“从早、从小、从严、常态化”,以减少不利事件、违规行为发生,防患于未然。

热点内容
app的股权与投资怎么写 发布:2024-10-10 14:17:02 浏览:672
今天涨停头板的股票有哪些 发布:2024-10-10 14:16:04 浏览:558
三全食品股票历史最低价 发布:2024-10-10 14:10:34 浏览:865
数字货币满仓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2024-10-10 14:02:58 浏览:11
世贸以什么货币为主 发布:2024-10-10 13:23:22 浏览:408
在哪查股票历史收益 发布:2024-10-10 13:13:48 浏览:155
减资公告对股票影响 发布:2024-10-10 13:09:26 浏览:909
统一货币为什么钱 发布:2024-10-10 12:40:00 浏览:427
石油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4-10-10 11:52:40 浏览:316
英科医疗涨停次数最多的股票 发布:2024-10-10 11:43:30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