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股票市场
『壹』 美股退市风险小于A股吗
1. 我国退市制度的特点及不足
美股退市制度最为明确,A股次之,港股最为宽泛。
美股及A股市场退市标准均采取量化及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美股纳斯达克市场更是全部采用量化退市指标,而港股市场仅采用非量化退市标准,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对于企业是否退市拥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权。
从非量化指标来看,美股及港股较为相似,即强调公司运营及治理方面如财报披露、经营性资产是否充足以及公司合规守法等多方面内容;A股则主要看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度和合法性,包括会计师审计意见、按时真实披露公司合法信息等。从量化指标来看,美股重市场类数据,A股重财务类数据。美股作为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场,退市标准也相对市场化。
无论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都侧重于在市值、股东人数及股价方面对退市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对财务指标规定较少;A股退市制度偏向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及营业收入等。自200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场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为连续三年或四年亏损被执行退市,盈利不达标成为当前A股企业退市的首要因素。
相较而言,市场类退市指标更高频有效,而财务类指标更易控。虽然A股退市条件里亦包括收盘价、成交量等市场交易类指标,但在我国此类退市指标缺乏有效性,自2001年以来,在A股市场没有一家公司是因为股价等市场交易类原因而退市。
美股退市执行力度强,港股、A股弱。
2013年以来,美股年均退市公司达到近300家,港股仅为10余家,而A股退市企业仅为个位数。13-17年间美股退市率约为6.24%,港股约为0.59%,A股约为0.14%。
美股中退市公司大约一半是被强制退市,并且由于退市企业和IPO企业数量相当,美国上市公司家数稳定在4500家上下,保持着良性的“新陈代谢”。类比美股,虽然A股也一样采用量化和非量化标准结合的方式制定退市指标,但退市实施效果却大相径庭;类比港股,尽管A股采用看似比港股更清晰明确的退市制度,这些退市标准却执行不够充分,A股退市公司及退市率均不及港股市场。
另外,根据A股风险警示的规则,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2001年以来,A股被实施*ST或ST公司数量为779家,而被撤销*ST或ST公司数量达636家,撤销/实施*ST或ST比例达到82%,这说明超过80%的公司在实施退市及其他风险警示之后,都没有进一步被暂停上市,可见我国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仍不尽人意。
A股退市难,难在哪里?
A股市场公司上市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壳资源”珍贵,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壳”的动机较强,而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这一情况。
具体而言,一方面,A股退市制度有效性不足,侧重财务指标的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逃避退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股退市制度规定,若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含追溯重述)则被实施*ST;若第三年仍连续亏损,则被暂停上市,这里“连续亏损”的判断依据是“净利润”。而若公司第四年仍继续亏损,则被强制退市,这里的判断依据则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很多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从而一次次成为“漏网之鱼”。
2013年以来,A股以净利润为判断依据的亏损公司平均每年有269家,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判断根据的亏损企业每年有528家,这也意味着可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而扭亏为盈的公司比率达到50%。而美国退市制度侧重于采用市场交易类指标,投资者们实行“用脚投票”,退市指标高频且较难控,因此也更有效。
另一方面,A股退市去向单一,退市后流动性不足。对比美国,美股市场的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以及灵活的转板机制为退市企业提供了多个退市去向。美国主要证券所级别从高到低可排为:纽交所、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粉单市场(Pink Sheets)等。
例如从纽交所退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在OTC及粉单市场继续交易,纳斯达克的分层制度也提高了上市企业的流动性。而目前A股被强制退市的企业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转入流动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场进行交易,导致企业不愿退市。
2. 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
对比其他成熟市场,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增加。
我们将月成交额低于全部股票月成交额中位数1/2的个股定义为低成交个股,通过统计低成交个股绝对数值与其在全部股票的相对占比来判断低成交个股的变化。回顾2005年至今历年A股市场股票的成交额表现,剔除每个月上市的新股,统计低成交个股数量。2017年之前A股的月均低成交个股数量在340只左右波动。
但是,2017年以来低成交个股数量不断攀升,截至18年7月底接近800只,是2017年前低成交个股均值的两倍有余,低成交个股相对A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2017年初的10%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22%。历史上在2010年虽然也出现过低成交个股数量上升的现象,但从涨幅亦或是增速上相比,此次低成交个股数量剧增的特征和趋势更突出。
对比港股和美股市场,统计港股1998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全港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香港的低成交个股逐年增多,从1998年的月均200余只不断增多上升到了2018年7月底的接近月均843只,低成交个股相对香港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从2002年的35%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37%。
美国市场与香港市场同为成熟市场,历史上低成交个股数量变化趋势却截然不同。统计纽交所上市美股1997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美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美国的低成交个股保持平稳下行的趋势,从1998年的月均600余只下降到了2018年7月底的月均不足500只,低成交个股相对美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1999年初的56%下降到2018年7月底的25%。趋势上来看,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和执行结果和香港市场极为类似。
尽管退市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过低,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自2001年A股启动退市制度以来,18年间沪深两市因业绩连续亏损而被退市的公司仅有97家,相比现在超过3500家上市公司的数量来讲,这个比例明显偏低。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在快速扩容阶段,随着IPO常态化,壳价值急剧下滑,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将逐渐被边缘化,在市场还未到达IPO家数与退市家数大体相当的局面前,低成交个股可能会继续增加。
伴随投资者结构变化,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低成交量个股普遍估值偏高、盈利偏低。回顾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市场上的795只低成交个股的基本情况。从估值来看,剔除估值PE(TTM)为负的股票,PE(TTM)位于0-10倍的股票仅有13只,位于10-20倍的股票有110只,位于20-30倍的股票有146只,PE(TTM)大于30倍的股票有406只,占比一半以上,低成交个股按估值分布普遍估值偏高。
从盈利上来看,2018Q1归母净利润同比小于0%的股票有309只,位于0-10%的股票有99只,位于10-20%的股票有63只,位于20-30%的股票有55只,大于30%的股票有252只,盈利增速小于0%的股票占比40%,低成交个股按盈利分布普遍增速偏低。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当前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存在着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且市场的投资理念和风险偏好都不相同。A股散户较多导致投机性较强,一些市值小但主题概念丰富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在港股中,占比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增加,市场趋于成熟,中长期A股市场可能出现类似于港股成交额分化的趋势,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3. 借鉴美国,A股退市制度该如何改善
退市制度指标明确化,简易化,同时保护投资者权益。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根基性制度,优胜劣汰、吐故纳新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照成熟市场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①提高市场类量化指标(股价,股东人数,市值以及市场流动性指标)在A股退市中的参与度,市场类指标最能反映市场本身对于公司的判断,高频有效且不易操控,能够体现上市公司的资质。②A股退市制度对公司前三年亏损的净利润判断口径与第四年不一致,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不少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应该保持财务类指标的一致性,同时简化退市制度。③严格推行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制退市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和问题,投资者利益受损也使得监管机构在退市方面束手束脚,目前的制度设计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有限的,对于因重大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回购股份等一些强制手段补偿投资者。
退市制度作为注册制推行的前提条件,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资金不会因为公司的终止上市受到影响,资金在市场上能有效的集聚于优质或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上,推动A股市场良性发展。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建立“梯级”转板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级市场,新三板还进一步划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但实质上主板市场一板独大,其他市场也未完全发挥其功能性及特色性。对此我国应致力于进一步凸显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性,明确上述各市场的定位。
借鉴美国股市的层级结构及市场定位,我国位于第一层次的沪深主板市场应主要为大中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二层次的中小板及创业板则服务于中小企业及创新企业,位于第三层次的新三板市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而位于第四层次的区域性市场则主要针对小型企业的场外交易。此外,要建立灵活的“梯级”转板机制,实现各层次市场间的升降互通和有效衔接。
纵观我国已有的实现升板的案例,均是从原有市场退出后再去其他板块重新申请IPO,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升板。在降板方面,我国退市企业去向单一,均放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即新三板中,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新三板摘牌数大于挂牌数就已开始。
2018年1-7月以来,挂牌企业数量除了2月正增长(24家)外,其他5个月全部负增长,分别为-24、-71、-177、-73、-66、-135家,股票交易方面,截至2018年7月底,今年前7个月,新三板股票交易金额为144.56亿元,同比下降42.77%,几乎腰斩,反映出的是新三板流动性的严重不足。未来建议退市渠道应多元化,结合降板机制,退市企业可降板至各个低层级市场。
而已退市至新三板的企业若满足一定条件可先转至新三板的基础层挂牌,如果达到一定标准再可以升至新三板的创新层,甚至升板至创业板、中小板或主板。另外,需适当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早日实现股票发行制度转向注册制。推行注册制后,公司上市进程有望加快,且难度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将不再稀缺,因此公司“保壳”的动机也会有所下降,劣质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恒生指数(HKHSI)$ $恒生ETF(SZ159920)$
$华夏恒生ETF联接(F000071)$ 蛋卷申购链接: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贰』 阿里巴巴上市时间安排及投资分析
一、阿里巴巴上市时间安排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是一家中国的跨国电子商务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B2B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网络拍卖、网络支付等。2014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的上市时间安排如下: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提交了IPO申请;2014年9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IPO定价,每股68美元;2014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BABA”;2014年10月7日,阿里巴巴股票开盘价为92.7美元,比发行价高出36.7%。
二、阿里巴巴上市投资分析
阿里巴巴上市后轿旁,其股价一路上涨,截至2018年7月,阿里巴巴股价已经达到了200美元,较2014年上市时的68美元涨幅达到了194%。
阿里巴巴上市后,其营收和利润也在不断增长,2018年季度,阿里巴巴营收达到了743.8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达到了87.3亿元,同比增长51%。
阿里巴巴上市后,其市值也不断增长,截至2018年7月,阿里巴巴市值已经达到了4.5万亿元,超过了腾讯,成为中国的互宏搏联网公司。
三、阿里巴巴上市投资机会
阿里巴巴上市后,其股价一路上涨,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阿里巴巴股票来获取投资收益。
此外,阿里巴巴上市后,其业务也在不断发展,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阿里巴巴的子公司,如支付宝、蚂蚁金服等,来获取投资收益。
四、阿里巴巴上市投资风险
尽管阿里巴巴上市后,其股价一路上涨,但投资者也要注意投资风险。
首先,阿里巴巴的业务模式受到政府监管,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业务发展;其次,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多,竞争压力可能会影响其业务发展;,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者要注意投资风险。
五、阿里巴巴上市投资建议
阿里巴巴上市后,其股价一路上涨,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阿里巴巴股票。
但是,投资者也要注意投资蔽帆祥风险,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阿里巴巴股票中,以降低投资风险。
六、总结
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后,其股价一路上涨,营收和利润也在不断增长,市值也不断增长,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阿里巴巴股票或投资其子公司来获取投资收益,但也要注意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阿里巴巴股票中,以降低投资风险。
『叁』 拼多多原始股一股多少钱
拼多多原始股的价格是19美元/股。拼多多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拼多多发行价为19美元/ADS,开盘价为26.70美元/ADS;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共计发行85,600,000股美国存托股票(ADS),融资18.7亿美元。
有接近拼多多项目的市场人士表示,拼多多本次美股IPO认购火爆,目前已经超募20倍,拼多多有权行使提价20%的权利,也就是把每ADS定价调整至22.8美元。然而黄峥坚持以19美元定价。
(3)2018年7月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拼多多的股价走势
2020年初经历了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股票市场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暴跌。尽管近期如美股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新高,但如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距离修复到疫情前位置还有一段距离。
在这段时间,有部分中概股却悄悄创下股价新高,例如前后脚奔赴港股上市的网易、京东,还有此前传出已经秘密递交申请,也在未来有机会登陆港交所的拼多多。从运营利润上看,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的运营亏损为43.97亿元,运营亏损率为67.2%。
从之前的财务数据来看,这也是2018年一季度以来拼多多就持续经营亏损,而2018年3季度开始连续7个季度经营亏损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肆』 为什么说,去年下半年的股灾是对投资者的一个洗礼
对于此次市场的下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下跌因素主要包括此前指数快速拉升,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市场出现调整信号就会引发很多抛盘;外资近期持续流出,获利了结等。而面对此次牛市趋势,多数机构及分析师则仍对港股中长期价值表示看好态度。
券商看好港股中长期表现
面对港股市场后市表现,国信证券保持乐观观点。该行认为,A/H股进入全面牛市,2020年下半年将加速上涨,恒指年内30000-33000点可期,与此同时维持2021年恒指站上40000点大关的判断。
其中,国信证券认为,一方面,美联储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释放天量流动性,充盈的美元需要到全球寻求优质资产配置,而中国能有效控制卫生事件实现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将成为资金流入的首选目的地。
方正策略则将此次市场急跌初步判断为牛市中的调整,不改牛市基调。其认为历史上牛市中的调整较为剧烈,多为布局机会。调整中重点关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块阶段性补涨和成长科技行业长期产业趋势演进的配置机会。
与此同时,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目前恒指表现与港股的新经济结构性行情形成巨大反差。2019年初至今,恒生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必需性消费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行情,而恒指受金融地产权重过大拖累而出现下跌。
目前,港股积极改变发行制度和指数编制规则,短期已上市新经济龙头纳入恒指,资讯科技业在恒指的权重将显著跃升至24%;中期更多符合条件的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甚至从美股退市,回归港股;资讯科技行业比重有望超过金融达到40%,则将助力港股整体市值结构从量变到质变,进入“新核心资产”驱动的新时代。
广发证券则表示,叠加“美元弱、港元强、人民币反弹”的汇率条件利于资金流入与盈利预期上修,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继续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于6月的研报中表示,在3月的暴跌中,恒指触及了当前周期的低点,且这个低点不太可能被突破,A股和港股都有长期投资价值。其中,A股和港股也可能会受到美国成长股泡沫破灭的影响。但即便是有影响,价值投资者也不会拒绝更好的价格。
此外,其也于7月报告中表示,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细节,但自上而下的政策总体上对于资本市场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其量化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价值股跑输成长股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极端。因此,价值股、周期股应该开始跑赢。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长期布局的机会。
『伍』 拼多多原始股上市翻了多少倍
拼多多股价具体情况如下:
1、拼多多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拼多多本次发行价为19美元/ADS,开盘价为26.70美元/ADS;
2、截至发稿,其收盘价较发行价涨近40.53%,市值达到295.78亿美元。
3、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共计发行85,600,000股美国存托股票(ADS),融资18.7亿美元。
4、此前,有接近拼多多项目的市场人士表示,拼多多本次美股IPO认购火爆,目前已经超募20倍,拼多多有权行使提价20%的权利,也就是把每ADS定价调整至22.8美元。然而黄峥坚持以19美元定价。
(5)2018年7月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拼多多相关常识
1、拼多多股票是隶属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家商家入驻模式的第三方移动社交电商平台,也是C2B社交电商的开创者;
2、拼多多将其沟通分享与社交的理念融入电商运营中,形成了新颖独特的社交电商思维:用户发起邀请,在与朋友、家人、邻居等拼单成功后,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优质商品;
3、2016年7月20日,以生鲜食材切入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对外宣布,已完成总额1.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金。该笔融资是继2015年资本寒冬以来,国内电商界创下的B轮融资额新高;
4、据拼多多负责人介绍,其平台自2015年9月上线,截至2016年1月单日交易量便突破1000万,2月份付费用户便达到2000万,其运营方式为:几乎没有投过任何广告费用,全部依靠用户的拼团等社交模式。
『陆』 股票为什么有退市整理期,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处
7月7日晚间,退市海润(600401.SH)、华泽退(000693.SZ)和众和退(002070.SZ)均发布公告称,7月8日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也意味着,7月8日之后,又有3家公司将正式告别A股。
截至7月8日收盘,退市海润、华泽退分别下跌6.25%和7.50%,收于0.15元、0.37元。而众和退则大涨9.23%,收于0.71元。实际上,这种临退市却大涨的现象并不罕见,业内人士认为,在已经明确退市的前提下,一些资金还参与“撬板”,是试图最后“赌一把”。
40万股东踩雷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即将退市的股票,为何还有投资者“博傻”买入?
7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打开跌停甚至涨停,一般都是游资在“击鼓传花”,是一种短线投机行为,目的是短线获利。当然也有一些是投资者是豪赌这些股票能够“咸鱼翻身”,以后可以重新上市,但这样的风险巨大,“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绩差股和问题股退市,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谨慎,不要火中取栗、盲目炒作垃圾股,否则有可能血本无归。”
退市常态化
事实上,随着退市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A股退市公司逐渐增多。
2018年11月1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新修订后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传递了三大监管信号:一是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出一家,退一家”;二是退市制度改革仍将随着市场发展持续完善;三是退市常态化将成为大趋势。
5月1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指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A股今年同时迎来“退市大年”与“IPO大年”,这一现象非常正常,符合当前资本市场重要任务在于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逻辑。“IPO大年”是要服务资本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让更多优质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退市大年”的出现,则保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清理那些不规范、存在经营问题、已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未来,A股“退市大年”与“IPO大年”并存的现象将会延续,国内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将不断加强。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随着监管趋严,退市机制逐渐完善,绩差股的投资风险将大大增加,市场投资风格将逐步回归价值投资。
7月8日,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告诉财联社记者,从长期来看,加强退市监管,让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新陈代谢,有利于一个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的形成,利大于弊。
在陈嘉宁看来,退市监管趋严对于投资者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不仅提升了违规成本,对于问题企业能够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而且能使得不良企业和问题企业被出清,资源更多的向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聚集,对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积极的意义。此外问题企业被打上“*ST”的标记、市场优胜劣汰、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原标题:3家公司告别A股时异动,哪些人还在“刀口嗜血”。
『柒』 又一家新势力市值1000亿,别让资本泡沫毁了新能源
新势力车企同质化严重,多数企业没有真正的创新只是盲目的跟风。
不难发现,资本泡沫下的造车新势力,都在负重前行,对初创车企来说,“挤泡沫,抓痛点”或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存活,只有脚踏实地、修炼内功、稳中求进,找到更好商业化落地的途径,更好地服务用户,才是真正的“捷径”。
文|葫鹿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为什么支付宝基金在2018年7月左右的时候大部分都下跌严重
支付宝的基金是根据股票市场来的,股票下跌严重所以基金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