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发展状况
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我国只建立两个证券交易所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我国只建立两个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此后,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发行市场除最初的A股外,1991年开始发行B股J993年后又出现了N股和N股等境外上市外资股。与此同时,股市迅速扩容,上市公司到1997年12月31日发展到了745家,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为3S3家,总发行亏绝让股本975.37亿元,市价总伯921806亿元,投资者超过1700万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卜市的为362家,总发行股本刊5.86亿元,市价总值8 311.17忆元,投资有超过1500万人。
至1997年底,我同共有101家上中公司发行了日股,其中沪中50家,深市51家。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沪、深两地证交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表现在:
第一,技术和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日前,两地证交所已建成了覆盖士同的卫星证券通讯网与数字式数据传输网(DDN〕和相应的交易与结算系统,数千个单向广播、双向通信卫星地面站将证券交易的实时行情传遍全国各地并通达海外.基本实现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证券交易和证券账户管理。
第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1997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数达到了544家,拥有席位5693个;到1997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数为394家销局,拥有席位1333个。
第三,在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服务,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第四,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已形成了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较合理的业务人员队伍。
从沪、深两证交宏敬所的发展情况看,两地址交所已能够满足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建立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既符合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也避免了建立过多的证券交易所而造成的资源泊费和可能引发的恶性竞争与监管混乱。
此外,从各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进程看,在证券交易市场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证券交易所的数目大多趋了减少,通常一国只有二家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或者虽有多家证券交易所、但只有一二家成为全国证券交易的中心。各国证券交易所数目趋于减少,反映了证券交易日益集中的趋势,体现了避免无效竞争、提高效率和加强监管的要求。
2. 2021年中国股市总体情况
截止2021年1月底,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为42674亿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亿股,总计61668亿股。
截止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共有流通总市值64.81万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万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万亿元。
拓展资料: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
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股票一旦发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给公司,只能通过证券市场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发行公司不仅可以回购甚至全部回购已发行的股票,从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业。
购买股票是一种风险投资。股票作为一种资本证券,是一种灵活有效的集资工具和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自由买卖、自由转让进行流通。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剩余资产分配权。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
3. 我国股票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
在我国股票市场,从具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来看,其走势并不是都是平稳的,市场也会出现剧烈波动。比如2007年上证综指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点,从前期1000多点涨至最高点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而在指数达到最高点后,也仅仅经过一年的下跌又重回 1664 点,跌幅高达 72.8%;2015 年出现了相似的一幕,在指数出现快速上涨达到 5178 点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在短短 8 个月后,指数回落到 2638 点,跌幅也达到 49.1%,接近腰斩。
3.1.2 市场参与主体专业素质较低。
在我国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中,仍然是以散户为主导。而散户的相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都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在参与股票交易时大多数抱有投机的心态,基本都是短线操作,并且主要投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这使得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在个人投资中需求较少,直接导致了低估蓝筹股股价在市场的波动中持续处于低估区间,这种极具侥幸的投机行为往往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其次,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他们也很少会分析公司的实际价值,他们的操作依据主要还是根据一些市场的信息,比如成交量,换手率或是一些公司公布的消息等。对于这种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数据,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全凭这些数据做出决策往往会导致投资者的盲从,其个人主观意愿比较强烈。这种主观臆断往往会过分高估或者低估消息对于相关股票未来价值的影响,从而形成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或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投资者会依据一些分析师做的调研报告而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而分析师的调研报告往往是基于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所作出的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其预测的前提条件都是基于分析师的假设,依次方式预测的结果往往也包含着过多的主观因素。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可能与预测结果背道而驰。以上这些因素产生的最终市场表现就是市场的剧烈波动,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
3.1.3 市场工具过少。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由于市场发展相对还不够成熟,对于当前世界比较前沿的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股票市场还未全部被使用,有类似期权性质的融资融券业务也只对部分优质股票开展,这种被相关机构定性的优质股票而不是市场自身形成的股票也恰恰反映出市场的不成熟。由于只有健全的看涨机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投资者对冲分险的行为。一般,这种做多做空机制能够有效的给市场提供一种预期,有助于市场缓解一些股票因一些市场消息而产生的股价剧烈波动。因此,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增加具备融资融券功能的股票,同时也可以降低融资融券业务准入门槛,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参与者基数。通过这种参与基数的增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之前过少参与者形成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平稳发展。
3.1.4 市场对于政策的认识不足。
对于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情况和经济的不健康发展,政府都会出台一些列政策予以修正和扶持。伴随着这种惯性思维,一旦市场出现不合理或巨大波动等情况,投资者总是会惯性认为政府政策会修正市场的不合理价格。结果是这种粗糙的预计常常会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旦政策落地不达预期,前期市场中的投资者预期必然会反转,这势必导致证券价格的反转,接着也会影响投资者收益。
3.1.5 市场对于大资金流的依赖。
资金面反向则表现为中国股市从表面上属于政策市,但从其真正的演绎过程来看,中国股市则是彻头彻尾的资金推动型市场。短短十多年间,中国股市市值从几十亿元到现在的万亿元,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从忽略不计到现在的 30%左右。相反,作为证券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业绩则处于持续的下滑中,“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成为整个上市公司的写照。在这种情形下,证券市场还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传递出的只有一个信息:资金的推动和支持。大量资金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违规资金进入股市会造就短期的“牛市”,违规资金从股市的大量撤离会导致市场崩盘,继而“牛转熊”。中国股市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这种关联,我们谓之为“资金推动市”现象3.2 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策略选择。
目前,在我股票市场中,参与者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市场参与者素质整体不是很高,他们做出的投资决策大多是依靠自己曾经的经验,缺少系统、科学的决策基础。市场参与者这一市场基础层构成部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整个市场的表现特征势必波动频繁且波动剧烈。而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较为明显的羊群效应和短时间市场的剧烈波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都源于参与者因为专业性的缺乏导致的对于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
从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表现来看,仍然出于弱式有效阶段。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投资策略在这种市场环境中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而如果采用动量投资,动量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一般在观测期过后就会出现价格反转,但是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测期观测,对于投资选择是非理性的选择。所以,在有充分的观测期的情况下,反向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散户存量资金大多集中于相对高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上。而且,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在个人投资者中需求较少,这些都导致了这种低估蓝筹股股价在市场的波动中持续处于低谷区间。这使得一直以来被大家推崇的价值投资中的买入持有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中也不能获得较好收益一方面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这种非理性现象;另一方面,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这种投资特点形成的独特市场都使得反向操作在我国股票市场成为一种不错的投资策略选择。
4.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 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 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 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 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 1664.93 点。至 2008 年 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 2000 点左右徘徊。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仅 2005 年我国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 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 2003 年、 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 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 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 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 60 — 100 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现象。4 、股市功能缺乏财富效应,居民财产转移渠道存在风险虽然2007 年我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但也未能解决股市总体回报率较低的趋势。 2008 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财富较大幅度缩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这固然鼓励了居民积极参与股市的发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二)股市结构存在缺陷,股市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1、“政策市”阻碍了股市发展的有效性目前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随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这种反复波动的状况不仅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还会打击股市参与者的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股市发展出现过度繁荣,进而产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这种泡沫被挤压,股市便会迅速萎缩;二是股市发展持续低迷时,股市价值被低估,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2、“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公关实现上市,是目前股市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痼疾。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为一方政府获得税收利益的主要保证,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3 、机构投资者坐庄行为加剧了股市的混乱局面国外经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管理会减少股市的震荡。而我国由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培育和壮大,股市投资资金已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的投资动向直接引导着市场走势。由于我国目前价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机构投资者奉行的以(本栏目策划、编辑:曹敏)价值来定盈利的思想难以行得通。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三)股市内部环境恶化,制度缺失现象严重我国股票市场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设目标导向存在误区,造成股票市场环境恶化。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成立股票市场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定位造成股市发展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因此,那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市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二是股权分置造成股市参与者利益严重不均衡,股市长期偏离正常价值。由于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股市参与者的风险和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同股不同利现象。同时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过大,影响股票价格的真实性。虽然 2005 年已经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来看,大小非的减持力度和价值定位都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时,减持过程中也存在着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风险制度欠缺,股市环境难于净化。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退市有利于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但我国目前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作为企业可以退市的依据。从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来看,退市标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证券法》、退市办法、上市规则中都有所规定,但存在不科学、不统一、相互矛盾等问题。同时,我国股市风险制度不完善,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从我国股市设计的总体思路来看,风险制度被忽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四)外部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得到保障我国股市外部环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即使我国一直以来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股票市场发展,但总体来看,实施的时机仍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实施配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参与者利益受侵害现象严重。近两年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大股东总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来谋取暴利。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业信用等级和监管实施办法,因此,为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行政干预过多,股市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股市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反复救市、不停托市,都为股票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功能。二、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相关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资功能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先安排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上市。为使市场回归到应有的稳定状态,应适当召回部分在海外运作较为出色的公司,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同时,阶段性的改进配额制,对那些确属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地区仍保持适当的配额制,而对于纯属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上市来谋取利益的地区应予以取消配额。强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的多样性来降低居民收入风险;其次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居民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有效防止操纵市场行为。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二)优化股票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杜绝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摒弃当前政府的托市行为,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适当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戒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对多次违规的上市公司,除给予一定罚金外还应按情节严重程度诉诸于司法处理。最后,强化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因为利益重叠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处于超然独立的位置。为实现独立性,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三)完善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首先,改进股市建设目标。真正使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转变为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上来。其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平稳运行。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看,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大股东更加关注公司业绩,中小股东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实现自身权利。同时必须根据股市发展态势来决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对价水平,以确保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质量,减少那些效益较差、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占用股票市场资源。同时,加强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制度、金融工具风险评估制度等。(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外部环境良好运行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因为好的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社会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和政府监管等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主要是市场参与者信用评级制度、信用档案制度等。最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将政府的主要职能限定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法规、法律的建设和股市建立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5.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在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牛市后,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一度下降。但在2019-2020年间,股票市场流通情况重新变好,股票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都已非常逼近2015年水平。随着2021年经济增长恢复和十四五开年背景,预计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将再次提高。
1、股市流通股本与市值规模
2011-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总数量自2011年末的2342家增长到2020年末的4154家。202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总计1800家,较2019年增长了228家,增长幅度为14.50%;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数量总计2354家,较2019年增长了149家,增长幅度为6.76%;两者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总计4154家,较2019年末总计同比增长了9.98%。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从股票的流通股本来看,2011-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股本呈现平稳上涨趋势,十年中共增加了36114亿股。
截止2021年1月底,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为42674亿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亿股,总计61668亿股。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时间内当时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流通股票总价值。从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市值来看,我国流通总市值首先在2015年牛市期间迎来一波高峰,随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在2020年后半年再次走高并且已经超过2015年的顶峰。
截止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共有流通总市值64.81万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万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万亿元。
2、股市股票交易规模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成交数量来看,2014-2020年,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成交数量不断增长,曾在2015年牛市期间达到顶峰值17.10亿股。2020年全年股票成交量共16.74万亿股,同比增长32.2%,但还未达到2015年水平。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来看,2014-2020年间我国股市成交金额呈在经历2015年牛市过后出现了下降,随后在2019年开始回升,2019年重新破万亿成交额。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达到206.82万亿元,同比增长62.3%。
在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和2020年疫情背景下,我国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金额总体却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当代人理财和投资意识的增长,预计我国的证券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2021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中国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 中国股市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
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有利于股市。未来五年由于资金,房地产滞胀导致流动性不足,P2P受到严格监管,只有股市和债市是低利率时代最好的理财方向。从股市来看政策开放、国企改革和科技进步配运三大红利继续增强中国股市的增长势头和弹性。在未来五年中国股市将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市场之一。
总体来说股市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存在经济和债务风险,股市就会逃逸或逐渐下跌。当风险太大时,如狮子围攻(经济低迷、债务爆发、银行,坏账急剧增加,导致国民经济面临危险),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就会疯狂(反弹)。如果风险解除,政府会再次控制,导致不可持续的市场状况。
股市特点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
因此市空核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斗卖掘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股市
7. 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一、市值结构将大型化
工商银行上市后,A股总市值突破6万亿,市值规模进入全球前15名。如果算上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上市的大陆掘晌上市公司,中国大陆股票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1万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股票资产。
可以预见,A股市场在未来的3-5年将继续经历快速发展,市值规模还将急速膨胀,一个在全球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事实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在股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权重,就是大型市场的重要标志(环顾全球,大型市场上银行股市值都是第一)。A股向着大市场的方向逐步迈进,那么未来A股的"大致模样"是什么样呢?
我们看判燃锋看A股市值结构与最大规模的成熟市场-美国市值结构的异同。按照GICS分类标准,我们对A股、纽约市场、香港上市大陆资产(包括H股、红筹等)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其结论初步总结如下:
1、目前A股市场上的银行股比重基本稳定,中行和工行上市给银行股比重带来的巨大影响已经体现。即使考虑未来不断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整体银行股在A股市场中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银行股在资产配置中比例逐步达到稳定状态。
2、未来1-2年,H股和红筹将快速"海归",能源、通讯在A股市场上的比重将快速提高,逐步接近美国市场上这两类板块的市值比重。能源、通讯在资产配置中比例快速上升。
3、在中国经济转型(从投资导向转向消费拉动)和A股市场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估计资本品、耐用消费、汽车及配件、食品饮料、原材料、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一般商业贸易市值比重将稳定,甚至因为其他行业比重提高而相对下降。
4、随着金融市场深化,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多类型金融、保险股将不断登陆A股,其市值比重在未来3-5年将有惊人的上升。在券商上市还停留在"借壳"传言的时候,长线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要坚定地看到投资银行上市的前景。资本市场从来都欢迎与他们本身密切相关的投资品种段氏。
5、在消费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经济中,整体社会的"娱乐化"、"信息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我们估计,未来A股市场上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媒体、IT类股票。事实上,我们已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关注到如此多的网络、传媒,只要A股最终反映中国实体经济,这些媒体、IT最终都将体现在股票市场上。
A股市场的市值结构变动,一方面,依仗IPO大规模推进;另一方面,依仗现有公司重组。可以大胆设想,如果市值结构变化一半来自IPO,那么另一半就需要重组来完成,而重组上市的资产又是将在A股市场中占据重要比重的行业,重组的诱惑力可见一斑。全流通时代下A股市场的重组大戏,才刚刚开始!
二、估值重心将逐渐向大盘蓝筹倾斜
在比较了三地的市值结构之后,再来观察他们的估值结构。尽管存在流动性、投资者偏好和行业代表性等的差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成熟市场对各行业的估值中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
我们发现,A股市场明显存在大市值板块估值低,小市值板块估值高的"倒挂"现象,而美国和香港市场的大、小市值板块基本上享受同样的估值,一些大市值的行业甚至存在对小市值行业的溢价。这是由不同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偏好决定的。A股市场的资金更加注重追逐成长性和超额收益,小市值行业容易呈现很好的成长性,其价格波动幅度也比较大,正可以为他们带来超额收益;而大市值行业一般业绩稳定,很难出现大的波动,所以不得青睐。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保险和QDII、QFII力量逐渐增大,A股市场大市值板块和小市值板块的估值倾向于一致,出于获得中国股票资产平均收益率目的的长期资金,成本最低的操作策略是,配置大市值股票和行业龙头,那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经济成长的大市值股票。随着可以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A股投资者力量的增强,大盘蓝筹公司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8. 中国股市现状是怎样的
中国股市现状:
1、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投资高涨的投资热情,然而,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期投资行为比较普遍,投资者为了博得差价,获取收益,转手率较高,从而出现了投机过剩的行为,这是最明显的中国股市现状之一。
2、股权分置改革,影响股票的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是股票市场的核心机制,市场主要依靠价格的作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由于股票市场设置了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市场机制运行极度的扭曲,价格机制无法在股票市场发挥作用,造成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导致上市公司流通股规模小,投机性强,股价波动大,定价机制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