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论股票市场2001年
⑴ 巴菲特称过去两年股市就像赌场,如何评价此前的股票市场
巴菲特称过去两年股市就像赌场,巴菲特这么说只是对美股市场的评价,在华尔街的主导之下,美股市场过去两年的确就像赌场。然而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在其股东大会上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某些公司是看好的,例如比亚迪公司的股票就是伯克希尔公司近两年增持的中国公司。
言归正传,美股市场一直都是极不稳定的,目前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从美股市场赚到钱。美股市场不仅是一个投机人士特别多的赌场,同时也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导的政策市场,这不仅意味着投资者进入市场可能会遭到投机者的蹂躏,而且许多中概股公司到美股市场上市还会面临着一些非常规的风险,目前不少中概股公司在美股受到打压就是一种具体现象。
⑵ 重读经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场演讲
导读: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个人认为这是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没有之一。每次重读都有不一样的启发,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值得收藏的毕生智慧!
以下是演讲内容:
我先简单说几句,把大部分时间留下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想聊聊大家关心的话题。
请各位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刁钻。你们问的问题越难,才越好玩。什么都可以问,就是不能问上个月我交了多少税,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各位同学,你们毕业之后未来会怎样?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各位在这所大学能学到大量关于投资的知识,你们将拥有成功所需的知识。
既然各位能坐在这里,你们也拥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们还有成功所需的拼劲。你们大多数人都会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后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你的头脑和勤奋。我简单讲一下这个道理。
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 品行、头脑和勤奋 。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
我知道各位都头脑聪明、勤奋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讲品行。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一起做个 游戏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了。假设现在你可以 选一个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
你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请各位仔细想一下,你会选班里的哪位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会给所有同学做个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考试成绩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最有拼劲的吗?不一定。因为大家都很聪明,也都很努力,我觉得你会主要考虑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也许你会选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能力,能把别人组织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为了拥有这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你还要 同时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 ,这个更好玩。
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看看左右两边分别列出来的品质,你发现了吗?这些品质不是把橄榄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钟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众。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
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 。我已经老了,但你们还年轻,想摆脱恶习,你们年轻人做起来更容易。
常言道, 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 。这话特别在理。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们还年轻,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本•格雷厄姆,还有他之前的本•富兰克林,他们都这么做过。
本•格雷厄姆十几岁的时候就观察自己周围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对自己说:“我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格雷厄姆发现学习他敬佩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人处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样观察周围遭人厌恶的人,摆脱他们身上的缺点。我建议大家把这些品质写下来,好好想想,把好品质养成习惯,最后你想买谁 10% 的收入,就会变成他。
你已经确定拥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别人的 10%,这多好。你选择了谁,你都可以学得像他一样。
Question 1:有传言说您是救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买家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给我们讲讲吗?
巴菲特 :这件事非常耐人寻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由来,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实在太令人感慨了。
(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对冲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滑铁卢。这有一个背景材料——《两位诺奖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败再败?》)
约翰•梅里韦瑟、艾瑞克•罗森菲尔德、拉里•希利布兰德、格雷格•霍金斯、维克多•哈格哈尼,还有两位诺贝尔奖桂冠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舒尔兹,把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他们的智商该多高,随便从哪家公司挑 16 个人出来,包括微软,都没法和他们比。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怎么做蠢事》,我的合伙人说我的自传可以叫这个名字。
但是,我们从长期资本这件事能得到很多启发。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要是亏钱了的话,特别是给别人管钱,亏的不但是钱,而且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把朋友的钱都亏了,没脸见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我临时掌管所罗门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六西格玛的事件、七西格玛的事件伤不着他们。他们错了。 只看过去的情况,无法确定未来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 。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会计算西格玛,不代表你就知道破产的风险。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也这么想了。说真的,我都不愿意以长期资本为例。我们都有一定的概率会摊上类似的事,我们都有盲点,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细枝末节,把最关键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同学们,引以为戒。我们基本上没借过钱,当然我们的保险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压根没借过钱。
我只有 1 万块钱的时候都不借钱,不借钱不一样吗?我钱少的时候做投资也很开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万、10 万,还是 100 万。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钱。
当年我钱很少,但我也没盼着以后钱多了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从衣食住行来看,你我之间有什么差别吗?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我们都能喝天赐的可口可乐,我们都能吃上麦当劳,还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榄球赛。你在大电视上看,我也在大电视上看。我们的生活完全一样,没多大差别。
要是你生了大病,会得到良好的治疗。如果我得了大病,也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我们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飞机,可以飞来飞去,我特别喜欢这架飞机,这是要花钱的。除了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说有什么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吗?
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 1000 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
同学们, 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
有一次,我去做一个演讲,来接我的是一个 28 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我听他讲完了他的工作经历,觉得他很了不起。
我问他:“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等我 MBA 毕业后,可能先进一家咨询公司,这样能给简历增加一些分量。”
我说:“你才 28 岁,已经有这么漂亮的工作经历了,你的简历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还接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觉得有点像年轻的时候把性生活省下来,留到岁数大的时候再用吗?
或早或晚,你们都应该开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觉得我说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各位毕业之后,挑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别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
时间久了,你的喜好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我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为格雷厄姆工作。我说我不要工资,格雷厄姆说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骚扰他。回到奥马哈后,我做了三年股票经纪人,一直给格雷厄姆写信,告诉他我发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在他手下工作了一两年。那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总之,我做的工作始终都是我喜欢的。
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许以后你喜欢的东西会变,但是现在做你喜欢的工作,你会收获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资是多少。不知怎么,扯得有点远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在不该借钱的时候借钱,或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将来都没地方买后悔药。
Question2:您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欢我能看懂的生意。先从能不能看懂开始,我用这一条筛选,90% 的公司都被过滤掉了。
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好在我懂的东西足够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公众持股的。所有的美国公司,随便挑。首先,有些东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东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乐,是我们都能看懂的,谁都能看懂。可口可乐这个产品从 1886 年起基本没变过。可口可乐的生意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欢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会招来竞争对手。我喜欢有护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拥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城堡,守护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备。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来十年后会怎样,我不买。一只股票,假设从明天起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门五年,我就不愿意持有了,这样的股票,我不买。
我买一家农场,五年里没人给我的农场报价,只要农场的生意好,我就开心。我买一个房子,五年里没人给我的房子报价,只要房子的回报率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就开心。
人们买完股票后,第二天一早就盯着股价,看股价决定自己的投资做得好不好。糊涂到家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格雷厄姆教给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买的价格不是高得离谱,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资股票就这么简单。要买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买农场,你肯定买自己觉得合适的。没什么复杂的。
这个思想不是我发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我特别走运。19 岁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对股票感兴趣,11 岁时第一次买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势图、看成交量,做各种技术分析的计算,什么路子都试过。
后来,我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书里说,买股票,买的不是代码,不是上蹿下跳的报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转变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一切都理顺了。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买我们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没有看不懂可口可乐公司的,但是某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呢,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一个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我说要是我在商学院教课,期末考试时,我会出这样的题目,告诉学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信息,让他们给这家公司估值。哪个学生给出了估值,我就给他不及格。(笑)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好投资。必须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们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们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讲讲您在商业中犯的错误?
巴菲特 :对于我和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来说, 我们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该做的没做 。
在这些错误中,我们对生意很了解,本来应该行动,但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就在那犹豫来犹豫去,什么都没做。
有些东西我们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能看明白的,本来可以赚几十亿、几百亿的,却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了。
我本来可以买微软赚几十亿,但这不算数,因为我一直搞不懂微软。 但是医药股,我本来是可以赚到几十亿的,这些钱是我该赚到的,我却没赚到 。
当克林顿当局提出医疗改革方案后,所有的医药股都崩盘了。我们本来可以买入医药股大赚特赚的,因为我能看懂医药股,我却没做这笔投资。
至于各位能看到的错误,几年前我买入美国航空优先股是个错误。当时我手里闲钱很多。手里一有闲钱,我就容易犯错。
查理让我去酒吧喝酒去,别在办公室里待着。但我还是留在办公室,兜里有钱,就做了傻事。每次都这样。当时我买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没人逼我,是我自己要买的。
现在我有一个 800 热线电话,每次我一想买航空股,就打这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安抚我。
我说:“我是沃伦,又犯了想买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们说:“继续讲,别停下,别挂电话,别冲动。”最后那股劲就过去了。
我买了美国航空以后,差点把所有钱都亏进去,真是差一点全亏了。我活该亏钱。
我买入美国航空,是因为它是一只很合适的证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对所罗门的投资也一样。我根本不想买它的生意,只是觉得它的证券便宜。这也算是一种错误。
本来不太喜欢公司的生意,却因为喜欢证券的条款而买了。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过,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还是该做的没做。
我想告诉大家, 人们总说通过错误学习,我觉得最好是尽量从别人的错误里学习 。不过,在伯克希尔,我们的处事原则是,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
我有个合伙人,查理•芒格,我们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们从来没红过脸。我们对很多东西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不争不吵。
我们从来不想已经过去的事。我们觉得未来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不纠结过去的事,纠结也没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们从错误里或许能学到东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听别人的消息买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这样的错,你需要反省,要记得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价格买入 100 股通用 汽车 ,理由是……”自己要买什么,得对自己负责。一定要有个理由,说不出来理由,别买。
是因为别人在和你闲聊时告诉你这只股票能涨吗?这个理由不行。是因为成交量异动或者走势图发出了信号吗?这样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为什么要买这个生意。我们恪守这个原则,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处华尔街相比,住在偏远的小城市有什么好处?
巴菲特 :我在华尔街工作过一两年,我在东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欢拜访他们。每次和他们见面,都能得到一些灵感。
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 。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
在任何类似市场的环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过激的反应,华尔街是个典型的市场环境。在华尔街,你觉得每天不做点什么都不行。
钱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选中了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该做的事就是不做别的。1919 年都不应该卖,但是钱德勒家族后来把他们的股票卖了。
你该怎么做呢?一年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 。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资组合,所有人最后都会破产,所有的钱最后都会进到中间商的口袋里。
换个做法,你们都持有一般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50 年里你们都一动不动,最后你们都会很有钱,你们的券商会破产。
券商像这样一个医生,他让你换药的次数越多,他赚的越多 。他要是给你一种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笔买卖,一笔交易,然后就没了。如果他能让你相信每天换各种药吃对 健康 有益,这对他有好处,对卖药的有好处,你会亏很多钱。你的身体好不了,还会破财。
任何刺激你瞎折腾的环境,都要远离 。华尔街无疑就是这样的环境。
我回到奥马哈之后,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写下来,比如要调研的公司等等。这些路费都没白花,该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奥马哈思考。
Question5:请讲讲您对分散投资的看法?
巴菲特 :这个要看情况了。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追求通过管理资金实现超额收益率的目标,我觉得应该高度分散。
我认为 98% 到 99% 的投资者应该高度分散,但不能频繁交易,他们的投资应该和成本极低的指数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国的一部分就可以了,这样投资,是相信持有美国的一部分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我对这样的做法毫无异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么投资是正路。
如果想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研究公司并主动做投资决策,那就不一样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这条路,既然你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投资做好,我觉得分散投资是大错特错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时候,说到过这个问题。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拥有的生意不应该超过六个 。
要是你能找到六个好生意,就已经足够分散了,用不着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赚很多钱。
我敢保证,你不把钱投到你最看好的那个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个生意,肯定会掉到沟里。靠第七个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说任何人, 在资金量一般的情况下,要是对自己要投资的生意确实了解,六个就很多了,换了是我的话,我可能就选三个我最看好的 。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认识的投资比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尔特•施洛斯是个例外,沃尔特的投资非常分散,他什么东西都买一点,我说他是挪亚,什么东西都来两个。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为了让生活更幸福,您会怎么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听了不会觉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话,我只想做一件事,选能活到 120 岁的基因。
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觉得可能会对各位有启发,所以花两分钟时间讲讲。
假设现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时,一个神仙出现了,他说:“孩子,我看你前途无量,我现在手里有个难题,我得设计你出生后生活的世界,我觉得太难了,你来设计吧。
你有 24 小时的时间, 社会 规则、经济规则、政府规则,这些都给你设计,你还有你的子孙后代都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生活。”
你问了:“我什么都能设计?”神仙说:“对,什么都能设计。”你说:“没什么附加条件?”
神仙说:“有一个附加条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后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身体健壮还是体弱多病,是聪明过人还是头脑迟钝。你知道的就一点,你要从一个装着 58 亿个球的桶里选一个球。”
我把这个叫 娘胎彩票 。你要从这 58 亿个球里选一个,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决定,它会决定你是出生在美国还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还是 70。
选出来之后,很多东西都注定了。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觉得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会 问题。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选到哪个球,所以在设计世界的时候,你会希望这个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你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会希望这个世界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将来你的子孙后代能越过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有的人手气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体系,你希望他们不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天生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分配资金的天赋。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们都被困在荒岛上,永远回不来,我们所有人里,谁最会种地,谁最有本事。我再怎么说我多擅长分配资金,你们也不会理我。
我赶上了好时候 。盖茨说,要是我生在几百万年前,早成了动物的盘中餐。他说:“你跑不快,也不会爬树,什么都不行,刚生下来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运。”
既然我运气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发挥出来,一辈子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共事。
要是有个人让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赚 1 亿美元,我会断然拒绝,要不和为了钱结婚有什么两样?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钱结婚,要是已经很有钱了,更不能这样了,你们说是不是?我不为了钱结婚。
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买美国航空了!
谢谢
作者:庐风
⑶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
⑷ 巴菲特经验谈:如何应对暴跌
闪牛分析:巴菲特的面对暴跌的经验可以归纳为:淡定。
第一次,1973年1月到1974年10月暴跌50%
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数最高121点。
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数最低60点。
股市暴跌,就像发生火灾一样,所有人都想赶快逃离,纷纷不计成本,低价抛售。
巴菲特却非常淡定,从从容容出手,大胆买入。
他早在1969年9月就退出股市,然后一直抱着现金,等待估值过高的股市暴跌。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虽然一年之后的1970年5月26日股市最低跌到68点,但又迅速反弹,连续上涨两年多,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数最高121点。之后才开始下跌,直到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数最低60点。巴菲特等待暴跌,一等就是5年。
等了那么久,终于到了出手的时机。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这次巴菲特面对暴跌的启示是:不要低估市场的疯狂,高估值持续的时间可能很漫长,等待市场恢复理性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其间要淡定,有耐心,因为可能要等上几年。
第二次,1987年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
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弹也快,结果巴菲特只能遗憾没有时间“让子弹飞”。面对暴跌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投资机会,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为他相信下一次机会还会来,只要耐心等待。
在1987年度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回顾大跌:
“对于伯克希尔公司来说,过去几年股票市场上实在没有发现什么投资机会。1987年10月,确实有几只股票跌到了让我们感兴趣的价位,不过还没有买到对组合具有影响意义的数量,它们就大幅反弹了。
“到1987年底,除了作为永久性的持股与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们没有其它任何大规模的股票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不过你们可以放心,市场先生将来一定会提供投资机会,而且一旦机会来临,我们十分愿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机会。”
这次巴菲特得到的启示是:有时暴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你无法抓住抄底良机,对此同样要淡定,不要因为试图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而自责甚至投资行为失控。
暴跌后第二年机会来了,巴菲特开始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到1989年,两年内买入可口可乐10亿美元,1994年继续增持后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
第三次,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暴跌50%
巴菲特早就预言,科技网络股推动的这波股市大涨后泡沫必然破裂。尽管股市三年跌了一半,巴菲特却并不急于抄底,因为他想买的很多股票还不便宜。
2002年度致股东的信中,在暴跌之后,巴菲特依然非常淡定:
“在股票投资方面,我们仍然没有什么行动。查理跟我对于伯克希尔公司目前主要的持股感到越来越满意,因为这些公司的收益在增长,而与此同时市场对其估值却进一步降低。”
不过现在还无意增持这些股票。虽然这些公司的前景良好,但我们并不认为其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
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大多数的股票。尽管股市连续3年下跌,从而大大增加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只有很少的股票能让我们稍有兴趣而已。这一令人不快的事实正好表明了在大泡沫时期股市对于股票的疯狂高估。不幸的是,狂饮的酒越多,宿醉的夜越长。
“查理跟我现在对于股票退避三舍的态度,并非与生俱来的。我们热爱拥有股票,如果是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入的话。
“在我61年的投资生涯中,其中约有50年中都有这样的机会出现。今后也一定会有很多类似的好年份。但是,除非发现至少可以获得10%的税前收益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后6.5%-7%的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时,否则我们宁可闲坐在一边观望。”
2003年巴菲特终于开始出手,买入中石油。2005年大量买入,投入股市资金规模从2002年底的90亿猛增到160亿。
巴菲特第三次面对暴跌的启示是:暴跌后有些股票未必便宜,抄底也要淡定。
因为即使是股市大跌一半,并不代表你想买的股票也大跌一半,而且有些股票即使大跌一半也未必便宜。
第四次,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暴跌58%
在市场恐惧气氛最大的时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宣布:我正在买入美国股票。
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东的信中说暴跌时要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机会非常少见。当天上下金子的时候,应该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环。”
巴菲特过去两年接金子的大桶有多大呢?“2008年初,我们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之后我们还留存了2007年度170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然而,到2009年底,我们的现金资产减少到了306亿美元(其中80亿指定用于收购伯灵顿铁路公司)。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危机的暴跌中如此淡定地大规模投资,关键在于他对于价值投资的坚定信仰:“过去两年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是最理想的投资时期,恐惧气氛反而是投资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据市场分析人士做出乐观分析评价时才买入的投资者,为了毫无意义的保证付出了严重过高的价格。最终在投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价格和这个公司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间的差额,不管你是整体收购,还是只在股市上买入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巴菲特第四次面对暴跌的启示是:暴跌越狠抄底越狠。
巴菲特说,投资最重要的是理性。
但股票投资中,最困难的就是保持理性,尤其是在暴涨和暴跌中保持理性。
⑸ 巴菲特:我是怎样抄底华尔街的,这本书你看过吗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这个名字,就算是不炒股的人应该也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是非常传奇的人物。巴菲特《我是怎样抄底华尔街的》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其实小编是看过这本书的。
三、值得大家观看
这本书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写作背景,当时全球股市都在金融的影响之下进行了暴跌,所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低迷的状态,所以很多投资者遇到了这种情况,就赶紧把自己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逃离股市。但是巴菲特这个时候却选择进入到股票市场进行买卖,虽然短期内这些股票进行了下跌,但是事实证明巴菲特最后取得了成功,所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一直都没有过时,受到了股票市场上很多股民的喜爱。
⑹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菲特带来的一些投资理财建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资理财的漏洞,让自己的理财更加顺畅。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计算价格/价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媒体管理员应该是一样的。可以估算《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价值在4-5亿美元之间。而且大家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它当时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巴菲特的优势在于,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其价值时买入该公司。
这就是著名的“安全边际原理”。该理举裤论认为,在一项投资中,如果支付的价格不能明显低于提供的价值,那么就不应该进行投资。
所有真正的投资都必须建立在对价格和价值关系的评估之上。那些不比较价格和价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只是希望股价上涨,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价格低于得到的价值”的想法上。
圆圈原则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则是投资者只需要关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不懂的东西不要碰,先学再碰。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今天的专家和昨天的你一样平凡。
巴菲特曾说,“低迷的股市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收购整个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场使我们的保险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一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们已经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优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会继续回购自己的股票,所以他们和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导师费希尔的建议,即一家公司应该提供像餐馆一样的菜单,以吸引具有某种口味的顾客。伯克希尔提供的长期“菜单”强调日交易活动的成本会损害长期投资结果。
巴菲特曾说,“我们非常愿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远的,只要公司的资产回报前景令人满意,管理层有能力、诚实,市场没有被高估。”
回忆1988年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巴菲特对公司指定的交易经纪人吉米麦奎尔(Jimmy McGuire)说,“如果你买了股票之后还要等两年才能卖出,我想你会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简功。”
第五,对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曾建议:“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这是一条阳光大道,允许你投资伟大的美国公司。你不必像购买公募基金那样向基金经理支付高额管理费。你一直持有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你会赢。”
是真的。从1950年到200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标普指数只有12年亏损,其余38年均盈利。以先锋基金为例。它发行于1928年。尽管形势跌宕起伏,但75年来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选取1970年到1980年最赚钱的200家公司,做个表,看看从那以后有多少家公司能够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这个标准。
综上所述,要遵循“安全边际效用理论”和能力圈的原则,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买入,坚持长期投资理财,买入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巴菲特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理财投资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向私募股权基金开炮
长期以来一直抨击对冲基金行业收取高额费用的沃伦?巴菲特 ,加大了对私募股权公司的批评力度,因为这些公司近年来筹集了创纪录的原始资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巴菲特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来自私募股权基金的失败教训,它们的回报率实际上并没有按笑高照我认为诚实的方式计算。"
他还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养老基金,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提供给自己的资金。
巴菲特一贯抨击资产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费,并收取表现费,而这些收益有时并不优于整个市场。 私募股权公司寻找杠杆收购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来更难为伯克希尔寻找大型收购。
他还表示自己的公司永远不会接触私募基金。
内部回报率是衡量大多数基金业绩的指标
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尔斯 · 芒格批评了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的表现。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费时,将把存放在短期国库券中等待动用的资金包括在内,但在计算所谓的内部回报率时,又故意不包括在内。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长期持有美国国债,它们的回报看上去会更好。但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芒格将这种做法描述为"撒一点谎来赚钱"。他补充称,许多养老基金选择私募基金,是因为它们不必像经济低迷时期那样大幅降低资产价值。他表示,这是"一个愚蠢的购买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评过私募股权基金背负债务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当人们希望出售自己的业务时,伯克希尔会提供另一个更为永久的买家。他上周六承认,杠杆投资在良好环境下的表现将优于其它投资,但他以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为例,说明了这种下行趋势。
尽管一些人认为,伯克希尔通过利用保险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收购,已经植入了杠杆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会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债务。
"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契约确实恶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会对所谓的另类投资感到兴奋。"
旗下基金万亿规模狂常做空,酷爱股票回购操作
坐拥超过114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基金会,在第一季度购买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这家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企业集团回购了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该公司股价在第一季度出现下跌。这比伯克希尔公司去年放松回购政策后花费的13亿美元还要多。伯克希尔公司历来倾向于将现金用于股票收购。
巴菲特一直在为更多股票回购的可能性做准备,在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购股票。随着伯克希尔成长为一个市值739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发现很难找到能够推动公司发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谨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会上说,按照目前的股价,"我们觉得可以买下它,但我们不会偏执于买下它。"如果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售价比实际价值低25%或30%,他就会花费大量资金买入。
由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伯克希尔庞大的制造和服务公司网络产生了更多的利润,即使有了回购,现金回报和美国国债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达到1142亿美元。
尽管过多的现金是一个问题,但它也影响了巴菲特超越大盘的努力。过去10年,伯克希尔股票的总回报率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不断增长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在股东大会上引发对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质疑。这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行的年度盛会上,这位亿万富翁花了数小时回答投资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公司战略、接班问题到政治和人生课。
巴菲特在会议上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公司现金储备的规模不会改变他的股票回购方式。
巴菲特表示:“当我们认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于保守估计时,我们就会买入。现在内在价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它可能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范围,可能有10%的区间。"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独特的机会。
在美国银行的帮助下,伯克希尔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资100亿美元。这笔交易取决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赢得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的战斗,它将为伯克希尔提供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净卖家,销售和赎回总额为20.6亿美元,而购买总额为15.3亿美元。
该公司在苹果公司的股份价值攀升至485亿美元,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在第一季度上涨了20%。
苹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资的为数不多的科技公司
该季度营业利润增长5% ,达到55.6亿美元,得益于其铁路、能源、制造业和零售业务的收益。受到严冬天气和洪水的严重影响,铁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长了9.4% ,部分原因是车的价格上涨。
尽管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报告了更好的投资业绩,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这是由于再保险业务的净亏损所造成的,这些亏损是由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和伯克希尔集团的暴跌所造成的。
后巴菲特时代,无人接班?
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关于接替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的人选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今年,投资者看到了潜在的候选人。
当被问及有关继承人的问题时,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恩在场,可以回答问题。两人最终回答了许多关于能源投资和保险的问题。
88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副董事长查理 · 芒格在超过5个小时的提问和回答中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言时间,而且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要退出他们在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这些副手的露面让股东们对去年直接监管公司主要运营部门的两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诉股东:“事实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来很糟糕,那些家伙比我们强。他们对企业更加了解,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在这次会议上,你绝对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
巴菲特和芒格经常回答他们在投资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学,而阿贝尔和贾恩则提供了一些更实际的细节。56岁的阿贝尔列出了公司清洁能源计划的时间表,以及公司在爱荷华州的竞争力,而67岁的贾恩则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伯克希尔与其主要竞争对手进步公司在利润指标上的比较。
阿贝尔掌管着伯克希尔所有的非保险业务,由于他年纪较轻,职权范围更广,人们认为他更有可能成为 CEO 的继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贾恩为股东赚到的钱可能比他自己还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资副手特德?韦斯切勒和托德?库姆斯不会回答提问,因为他不希望这两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东向这两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认为巴菲特能够干到100岁,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