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价值和息税前利润

股票市场价值和息税前利润

发布时间: 2023-09-11 20:20:48

⑴ 资本成本如何影响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前者在筹资时一次性发生,而后者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通常情况下,在筹资总额的相关范围内,筹资费用相对固定,而使用费用则是变动的。
作用
①对于企业筹资来讲,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企业要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②对于企业投资来讲,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投资项目只有在其投资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时才是可接受的。③资金成本还可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即经营利润率应高于资金成本,否则表明业绩欠佳。
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总体经济环境、证券市场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项目融资规模等。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财务管理中所说的资本结构是后一种,即长期资金中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的比例。
资本结构理论
由于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看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净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负债越高,企业价值越高。2.净营运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不随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3.传统理论,该理论介于净收入理论与净营运收入理论之间,认为在一定范围内企业价值会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范围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会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4.权衡理论(MM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最初随负债比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佳资本结构时,达到最大,之后随负债比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资本结构决策
1.合理资本结构决策——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判断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采用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方法是利用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所谓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进行的,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销售额;VC——变动成本;F——固定成本;I——债券利息;T——所得税率;EBIT——息税前利润。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无论采用负债融资,还是采用权益融资,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若以
代表负债融资,
代表权益融资,有:
能使上述条件公式成立的销售额(S)即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销售额。(1)若预计销售额等于无差别点销售额,两种融资方式任选其一;(2)若预计销售额大于无差别点销售额,采用负债融资;(3)若预计销售额小于无差别点销售额,采用权益融资;2.最佳资本结构决策——企业价值分析若考虑风险因素和财务管理目标,从根本上讲,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同时,在公司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公司的市场总价值V应该说等于其股票的总价值S加上债券的价值B,即:V=S+B其中,债券的市场价值用其面值代替,股票的市场价值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EBIT——息税前利润;I——年利息额;T——所得税率;
——权益的资本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计算:
公司的资本成本,应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表示,即:
,式中:
——税前债务成本;
——债务所占比重;
——股本所占比重。

⑵ 风险管理课堂笔记第三章(2)

3.2 信用风险计量
信用风险计量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信用风险计量经历了从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到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别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使用基于内部评级体系的方法(InternaRating-Based Approach)来计量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并据此计算信用风险对应的资本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计量技术的深入发展。

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依赖于对借款人和交易风险的评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应基于二维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评级,另一维是债项评级。

3.2.1 客户信用评级

1. 客户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级目标是客户违神团春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PD)。

【单选】下列关于客户信用评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

B.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C.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D.评价内容是客户违约后特定债项损失大小

答案:D

(1)违约的定义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当下列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债务人即被视为违约:

①商业银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押品(如果存在的话),借款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商业银行的债务。

②债务人对于商业银行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含)。若债务人超过了规定的透支限额或新核定的限额小于目前余额,各项透支将被视作逾期。

③以下情况将被视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债务:

银行停止对贷款计息;

在发生信贷关系后,由于信贷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银行冲销了贷款或计提了专项准备金;

银行将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银行同意消极债务重组,由此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本金、利息或费用,造成债务规模减少;

就借款人对银行的债务而言,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企业或类似的状况;

债务人申请破产,或已经破产,或处于类似状态,由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偿还银行债务。

(2)违约概率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巴塞尔委员会设定0.03%的下限是或厅为了给风险权重新定下限,也是考虑到商业银行在检验小概率事件时所面临的困难。

【单选】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 )中的较高者。

A.0.1%

B.0.01%

C.0.3%

D.0.03%

答案:D

违约概率的估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二是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估计其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常用方法有历史违约经验、统计模型和外部评级映射三种方法。

与违约概率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是违约频率,即通常所说的违约率。违约频率是事后检验的结果,而违约概率是分析模型作出的事前预测,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与违约概率容易混淆的另一个概念是不良率,使不良债项余额在所有债项余额的占比,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2.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

(1)专家判断法

即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信贷业务、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传统信用分析方法。

①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

声誉(Reputation)

杠杆(Leverage)

收益波动性(Volatility of Earnings)

②与市场有关的因素

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y Policy)

利率水游耐平(Leveof Interest Rates)

目前所使用的专家系统,其中,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Cs系统使用最为广泛。5Cs系统指:

品德(Character)

资本(Capital)

还款能力(Capacity)

抵押(Collateral)

经营环境(Condition)

除5Cs系统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专家系统还有针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Ps系统和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骆驼(CAMEL)分析系统。

5Ps包括:个人因素(PersonaFactor)、资金用途因素(Purpose Factor)、还款来源因素(Payment 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企业前景因素(Perspective Factor)。

【单选】在客户信用评级中,由个人因素、资金用途因素、还款来源因素、保障因素和企业前景因素等构成,针对企业信用分析的专家系统是( )。

A.5Cs系统

B.5Ps系统

C.CAMEL分析系统

D.4Cs系统

答案:B

骆驼(CAMEL)分析系统包括:资本充足性(Capita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

专家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一致性。此外,尽管专家系统在银行业的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但专家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关键要素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综合评定等方面更显薄弱。因此,专家系统更适合于对借款人进行是和否的二维决策,难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准确计量。

(2)信用评分法

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背景知识:信用评分模型

20世纪60年代,信用卡的推出促使信用评分技术取得了极大发展,并迅速扩展到其他业务领域。奥而特曼(Altman,1968)提出了基于多元判别分析技术的Z评分模型;马丁(Martin,1977)、奥尔森(Ohlson,1980)和威金顿(Wiginton,1980)则首次运用Logit模型分析企业破产问题。

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基本过程是:

①首先,根据经验或相关性分析,确定某一类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主要与哪些经济或财务因素有关,模拟出特定形式的函数关系式;

②其次,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相关因素的权重;

③最后,将属于此类别的潜在借款人的相关因素数值代入函数关系式计算出一个数值,根据该数值的大小衡量潜在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给予借款人相应评级并决定贷款与否。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①信用评分模型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而非当前市场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因此是一种向后看(Backward Looking)的模型。

②信用评分模型对借款人历史数据的要求相当高。

③信用评分模型虽然可以给出客户信用风险水平的分数,却无法提供客户违约概率的准确数值,而后者往往是信用风险管理最为关注的。

(3)违约概率模型

违约概率模型分析属于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RiskCalc和Credit Monitor、KPMG的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死亡率模型,在银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明确规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可采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

与传统的专家判断和信用评分法相比,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因此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更高,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五年的数据。

3. 法人客户评级模型

(1)Altman的Z计分模型和ZETA模型

Altman(1968)认为,影响借款人违约概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流动性(Liquidity)、盈利性(Profitability)、杠杆比率(Leverage)、偿债能力(Solvency)和活跃性(Activity)。Altman选择了下面列举的五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上述五大因素,最终得出的Z计分函数是:



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股票市场价值/债务账面价值

X5=销售额/总资产

作为违约风险的指标,Z值越高,违约概率越低。此外,Altman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若Z低于1.81,在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应被归入高违约风险等级。

1977年,Altman与Hardeman、Narayanan又提出了第二代Z计分模型——ZETA信用风险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公共或私有的非金融类公司,其适应范围更广,对违约概率的计算更精确。

ZETA模型将模型考察指标由五个增加到七个,分别为:

X1:资产收益率指标,等于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2:收益稳定性指标,指企业资产收益率在5~10年变动趋势的标准差。

X3:偿债能力指标,等于息税前利润/总利息支出。

X4:盈利积累能力指标,等于留存收益/总资产。

X5: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X6:资本化程度指标,等于普通股/总资本。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本实力越强,违约概率越小。

X7:规模指标,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表示。

(2)RiskCalc模型

RiskCalc模型是在传统信用评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步骤从客户信息中选择出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经过适当变换后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①收集大量的公司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样本选择和异常值处理;

③逐一分析变换各风险因素的单调性、违约预测能力及彼此间的相关性,初步选择出违约预测能力强、彼此相关性不高的20~30个风险因素;

④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从初步因素中选择出9~11个的风险因素,并确保回归系数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⑤在建模外样本、时段外样本中验证基于建模样本所构建模型的违约区分能力,确保模型的横向适用性和纵向前瞻性;

⑥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校正,得到最终各客户的违约概率。

(3)Credit Monitor模型

Credit Monitor模型是在Merton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在于把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借贷关系中的信用风险信息因此隐含在这种期权交易之中,从而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即预期违约频率(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EDF)。

【单选】在法人客户评级模型中,( )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

A.Altman Z计分模型

B.RiskCalc模型

C.Credit Monitor模型

D.死亡率模型

答案:C

(4)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

风险中性定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假设金融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风险中立者,不管是高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或无风险资产,只要资产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市场参与者对其的态度就是一致的,这样的市场环境被称为风险中性范式。KPMG公司将风险中性定价理论运用到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计算中,由于债券市场可以提供与不同信用等级相对应的风险溢价,根据期望收益相等的风险中性定价原则,每一笔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就可以相应计算出来。

【单选】某一年期零息债券的年收益率为16.7%,假设债务人违约后,回收率为零,若一年期的无风险年收益率为5%,则根据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得到上述债券在一年内的违约概率为( )

A.0.05

B.0.10

C.0.15

D.0.20

答案:B



(5)死亡率模型

死亡率模型是根据贷款或债券的历史违约数据,计算在未来一定持有期内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或债券的违约概率,即死亡率,通常分为边际死亡率(Marginal Mortality Rate,MMR)和累计死亡率(Cumulated Mortality Rate,CMR)。

【单选】根据死亡率模型,假设某3年期辛迪加贷款,从第1年至第3年每年的边际死亡率依次为0.17%、0.60%、0.60%,则3年的累计死亡率为( )。

A.0.17%

B.0.77%

C.1.36%

D.2.32%

答案:C



4. 个人客户评分方法

按照国际惯例,对于企业的信用评定采用评级方法,而对个人客户的信用评定采用评分方法。由于个人客户数量众多,历史信息的规律性强,因此主要采用基于历史数据统计的评分模型计量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

参照国际实践,个人客户评分按照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回归分析、K临近值、神经网络模型等;按照评分的对象可以分为客户水平、产品水平和账户水平,按照评分的目的可以分为风险评分、利润评分、忠诚度评分等;按照平分的阶段则可以分为拓展客户期(信用局评分)、审批客户期(申请评分)和管理客户期(行为评分)。

(1)信用局评分

这一阶段常用的模型有:

①风险评分,预测消费者违约/坏账风险的大小;

②收益评分,预测消费者开户后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收益;

③破产评分,预测消费者破产风险的大小;

④其他信用特征评分。

(2)申请评分

申请评分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申请者在申请表上所填写的各种信息,对照商业银行类似申请者开户后的信用表现,以评分来预测申请者开户后一定时期内违约概率,通过比较该客户的违约概率和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违约底线来作出拒绝或接受的决定。

信用局风险评分模型和收益评分模型是很有价值的决策工具,与申请评分模型具有互补性,可以组成二维或三维矩阵来进行信贷审批决策。不同的是,申请评分模型是商业银行为特定金融产品的申请者量身定做的,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客户的特殊性,而且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对客户将来的信用表现进行预测;而信用局评分模型通常是对申请者在未来各种信贷关系中的违约概率作出预测。

(3)行为评分

行为评分被用来观察现有客户的行为,以掌握客户及时还款的可信度。

5.客户评级/评分的验证(Validation)

(1)客户违约风险区分能力的验证

期基本原理是运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检验评级系统对客户是否违约的判断准确性。

(2)违约概率预测准确性的验证(校正)

其基本原理是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当实际违约发生情况超过给定阈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PD预测不准确。常用方法有:二项分布检验,检验给定年份某一等级PD预测准确性;卡方分布检验,检验给定年份不同等级PD预测准确性;正态分布检验,检验不同年份同一等级PD预测准确性;扩展的交通灯检验,检验不同年份不同等级PD预测准确性。

⑶ 股票收益率怎么算

股票收益率=收益额/原始投资额。
当股票未出卖时,收益额即为股利。衡量股票投资收益水平指标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与拆股后持有期收益率等。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标。投资者购买股票或债券最关心的是能获得多少收益,衡量一项证券投资收益大小以收益率来表示。反映股票收益率的高低,一般有三个指标:①本期股利收益率。是以现行价格购买股票的预期收益率。②持有期收益率。股票没有到期,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间有长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间的收益率为持有期收益率。③折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股份公司进行折股后,出现股份增加和股价下降的情况,因此,折股后股票的价格必须调整。
【拓展资料】
股票收益率指投资于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购买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股票的绝对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对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或红利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该收益率可用计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能用于预测未来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和买卖差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还没有到期日的,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短则几天、长则为数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资者在一定持有期中的全部股利收入以及资本利得占投资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之一,但如果要将其与债券收益率、银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作一比较,须注意时间可比性,即要将持有期收益率转化成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说的是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现金股利收入和股票卖出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比率。本指标主要反映其投资回收情况,如果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或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出现股票卖出价低于其买入价,甚至出现了持有期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此时,持有期回收率能作为持有期收益率的补充指标,计算投资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4.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在该股份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的市场价格及其投资者持股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后对股票价格及其股票数量作相应调整,以计算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收盘价格-开盘价格)/开盘价格股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股票收益率=收益额/原始投资额 其中:收益额=收回投资额+全部股利-(原始投资额+全部佣金+税款)。

⑷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财务报表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

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

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

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

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

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

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

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

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财务预测与计划

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

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财务估价

(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

36、普通年金终值:或

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

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

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

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

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

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43、永续年金现值:

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

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

永久债券

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

(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

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

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

49、期望值:

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

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

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

证券组合的标准差:

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

②直线回归法

③直接计算法

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

投资管理

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

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

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

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

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

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

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

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

流动资金管理

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

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

(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

69、经济订货量

总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B(Ku-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

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

筹资管理

71、

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

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股利分配

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

75、银行借款成本:

(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

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

76、债券成本:

(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

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

77、留存收益成本:

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

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

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

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

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 )

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

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 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

总杠杆:DTL=DOL×DFL 或

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

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84、市场总价值(V)=股票价值(S)+债券价值(B)假设 B=债券面值,则:

S=(EBIT-I)(1-T)/Ks Ks—权益资本成本(按资本资产模型计算) Kb—税前债务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或=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并购与控制

85、目标企业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市盈率模型法)

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每股股票内在价值=每股股利现值+股票出售预期价格现值(股息收益贴现模式)

86、经营性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付现性质)-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

自由现金流量(CFt)=税后利润-新增销售额×(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

87、(V-目标企业终值;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目标企业贴现率);FCFt-目标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零增长模型:稳定增长模型:是指(K+1)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88、q比率法:q=股票市值/对应的资产重置成本股票价值=q×资产重置成本(q—市净率)

89、并购价值=目标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比例

或=目标每股净资产×(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数量

90、并购企业每股收益(市价)=并购后每股收益(市价)×股票:)率

并购后每股收益=并购后净收益/并购后股本总数

=并购后净收益/(并购企业股数+目标企业股数×股票:)率)

91、并购收益=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 S=Vab-(Va+Vb)

并购完成成本=并购价+并购费用=Pb+F

并购溢价=并购价-目标公司价值 P=Pb-Vb

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NS=S-P-F

或 NS=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公司价值-并购价-并购费用 NS=Vab-Va- P-F

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收益法的市盈率模型)

重整与清算

92、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账面总额

经营安全率=安全边际率=(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成本计算

93、通用公式: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人工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

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

94、(约当产量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95、(按定额成本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96、(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97、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98、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99、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资金安全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

100、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

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101、盈亏点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

102、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103、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如:销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量变动百分比销量敏感系数,也就是营业杠杆系数)

成本控制

104、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差异=价差+量差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10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105、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106、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07、固定制造费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数÷产能标准工时

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产能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业绩评价

108、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管理费用

109、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部门资产×(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率)

110、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

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 剩余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

;

⑸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知识点:资本结构、股票的市场价值


有很多考生分不清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有关资本结构股票市场价值的知识点,谈兄和深空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各种资本的价值以及构成的关系,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资伏滚本的结构还会分为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还可以分为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这是广义的资本结构。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为800万元,债务资金为200万元,债务利率为9%,所得税税率为25%,权益资金为2500万元,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为16%,在公司价值分析法下,甲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为多少?
A:3446万元
B:3665.625万元
C:3665万元
D:3446.873万元
解析:
1、这道题考察的是资本结构中股票的市场价值
2、股票的市场价值=800—200*9%*(1—25%)/16%=3665.625万元
3、股票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D1/(R-g)=股利/(资本成本率-增长率)含厅袭

热点内容
对公存款理财收益如何做会计分录 发布:2025-01-11 14:26:51 浏览:26
中国学金融的学校有哪些 发布:2025-01-11 14:19:05 浏览:517
数字政通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1-11 14:16:25 浏览:929
节能风电股票历史价格金融 发布:2025-01-11 14:15:22 浏览:149
大股东重组对股票影响吗 发布:2025-01-11 14:08:09 浏览:340
股票最高价等于涨停价的表达 发布:2025-01-11 13:54:51 浏览:922
国庆后基金买哪些板块 发布:2025-01-11 13:44:11 浏览:947
lindsay平台股票交易 发布:2025-01-11 13:38:46 浏览:229
炒股第一课是什么 发布:2025-01-11 13:27:31 浏览:947
合肥科技股票有哪些 发布:2025-01-11 13:24:50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