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公募和私募的异同
A. 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1. 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面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公开发售;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主要为合格投资人,包括机构和个人,并且不能公开宣传。在美国,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过在公开媒体上投放广告来招徕客户;而根据有关规定,私募基金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其参加者主要通过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基金。
2. 购买门槛不同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比较低,例如国内常见的人民币10元、100元就可以购买公募基金了;而私募基金的门槛通常比较高,一般来说至少为100万元。
就海外基金来说,如在美国,私募基金对参与者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若以个人名义参加,需要满足最近两年个人年收入至少在20万美元以上的要求;若以家庭名义参加,需要满足家庭近两年的收入至少在30万美元以上的要求;若以机构名义参加,则要求其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而且对参与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投资目标。
海外公募基金投资起点相对较低,单一基金的最低入场金额可以低至1000至2000美元。
3. 投资期限不同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一般的基金对于持有的年限没有特殊规定,除非遇到重大的黑天鹅事件,在工作日的交易时间段,可以随时进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
私募基金一般会有投资年限的锁定期,一般在1至3年,部分基金可达5至10年。
4. 收费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因为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通常比较庞大,所以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也比较低。
而私募基金则主要收取业绩报酬,管理费不是主要收入来源。该费用的收取规则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净值每创新高的利润中提取20%作为提成,这就意味着私募公司必须在给投资人持续赚钱的前提下才能盈利。
5.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
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持仓比例等信息都要披露,并且有监管机构规定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要求。
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低,在投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保密性。
6. 投资标的范围不同
公募基金通常只能投资股票、债券、货币等常见的投资标的;而私募基金则有很多种投资方向可以选择,比如可以投向房地产、项目、非上市公司股权等等。
7. 追求的投资目标不同
私募基金经理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希望基金能比大盘涨得多、跌得少。
公募基金经理则是看相对收益,追求超越基准的超额报酬。
8. 产品规模不同
公募基金因为募集的面向对象比较广泛,所以通常会达到比较大的规模,几个亿美金甚至几百个亿美金。而私募基金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单个基金规模可能只有几千万美金或几亿美金。
9. 投资限制不同
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和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持仓最低不能低过60%。
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较少,且可由协议约定具体限制。
简单来说,公募基金就好像一个开放式的中央公园,所有人只需支付一笔小小的门票费就可以进去游玩、散步、健身,而私募基金更像是一个私人会所,需要支付一笔庞大的入会费才可以进入。
私募基金投资门槛高,但是私募基金经理的基金操作业绩跟企业直接挂钩,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保障。公募基本与私募基金天壤之别,又各有千秋。
海外公募基金门槛低,让更多的人群有机会参与到海外基金的投资阵营当中;流动性好,大多可以按日赎回;费率低;投资策略简单,更易理解;历史业绩透明度高,监管严格,市场成熟,因而受到大众欢迎。
B. 公募和私募的区别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区别如下:
1、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拓展资料:
私募基金 (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设立之初已明确了投资风格,比如有的专做小盘股,有的以大盘蓝筹为主,有的遵循成长型投资策略,有的则挖掘价值型机会,品种很丰富,可以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产品。对于私募基金,大多数规模很小,目前国内很少有上1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他们不是以追求规模挣管理费为商业模式,而是追求绝对的投资回报。由于私募管理资金规模有限,他们不大会像公募那样跟踪指数(持有大量权重蓝筹股),投资风格较为灵活,也就是说在做好风险管理后更多以挖掘个股(大牛股)为主,而且对市场出现的一些热点把握也更为敏感。 那些以前做的比较成功的公募基金经理,挖掘牛股能力都比较强,到私募后更能发挥其特长,不必像以前还要被迫大量持有一些表现一般的指数权重股,可以放开手脚去选股,甚至是可以做以前被公募基金视为有高风险的品种,比如ST和绩差股,但前提是经过研究今后其咸鱼翻身的可能性很大,而不只是传统的“做庄”或“操盘手”的玩法。 如果我们管理一个9位数的私募基金,自然也是以纯粹的选股,追求绝对回报为主,资金的使用效率会比公募高很多,毕竟盘子少,可以选择投资的股票相对有很多。只要我们能确定其成长性,价格也合理,即便目前只有5个亿的流通市值我们也可以进,而这样的机会对绝大多数公募基金都是无法参与的,但往往小盘股更容易有翻10倍的股票。 做私募的生活会比较滋润,从个人和团队角度来看,回报会很诱人。但如果你很有野心,希望规模不断做大,最后还是要转变为公募,挣固定的管理费,因为规模越大,超越市场表现的难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