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股价错杀的股票
A. 股票为什么会错杀,是什么原因呢
估值依据
错杀的股票一般是指市场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判断出现了问题,错把发展期的企业当成成熟期的企业甚至转型期的企业来对待,这个时候给企业的估值是按成熟型企业或转型期企业的估值标准来给的,而估值是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给予不同的定价,通常发展型的企业给予的定价是最高的,以预估的市场份额给予相应的价值,成熟型的企业则以市盈率为标准进行估值,而转型期的企业则通过市净率估值为主,对于初创型企业,在二级股票市场通常少见,属于一级市场投资范围,一般看团队、技术前景和商业模式等等。
错杀原因
1.负面消息
负责消息是导致股票被错杀的直接原因,比如行业政策,2012年中央出台限酒令,导致白酒行业重挫,再加上塑化剂事件,人们开始怀疑白酒以后是不是就没有市场了;再比如2018年的医药集中采购,导致仿制药的价格大幅下降,而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则是拦腰斩断,这对于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创新药来说,无疑是重大机会,因为市场错误判断他是仿制药了。当然还有其它消息,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被错杀的奶粉行业的机会。
2.业绩下滑
市场往往关注眼前,当股票业绩出现下滑时,作为成长股投资者自然会选择放弃,而殊不知,业绩下滑是有多重因素影响的,而且每个企业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些是短期的会计计提,这时你要看公司主营业务是否有下滑,如果收入并没影响,而且还在增长,那么这个业绩的下降只是暂时的,被错杀的。
3.行业限制
在中国,很多行业是限制发展的,那么会通过行业政策、银行贷款、增发融资等各种手段进行干预,这类企业是不受投资者追捧的,但有时机会恰恰就出现在这些行业里面,你看近年因环保去产能的水泥行业、养殖行业、煤炭等等,业绩好得下不了地,个股机会甚至有出现20倍以上的品种。
B. 什么叫次新股
次新股,一般是指在A股上市时间不满一年的股票。新股上市之前,股民去申购,申购得到的股票就是新股,而新股上市之后,开始交易换手,就成为了次新股,当上市超过一年之后,次新股就变成老股了,没那么绚丽了。炒次新股是A股历来的一种暴利游戏。次新股的机会不仅在于中签新股,毕竟这里面主要是运气成分,更重要的是新股打开涨停板之后的炒作机会。
拓展资料:
炒次新股的逻辑是什么?
有人会对炒次新股的现象嗤之以鼻,认为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本身是不合理的。但在股票中,市场说了算,存在即是合理,这个理就是逻辑。我们来看看炒次新股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次新股到底有哪些优点,可以让资金去炒作。
1、流通盘小
新股上市之后,只有公开发行的股份是可以流通的。也就是说,没有流通的股份,对股价不会造成影响。由于流通的股份比较少,从资金和股份的供需角度来讲,资金的买入行为就容易推升股价上涨。反之,当股份全部流通之后,想大幅拉升股价就比较难了。
2、没有套牢盘
一般情况下,新股上市之后会一路上涨,里面没有套牢盘,参与者都是盈利的。主力资金在新股打开涨停板时,会非常迅速地拿到足够数量的筹码,然后可以继续拉高股价,由于没有套牢盘,所以在拉升的过程中,不会有一解套就跑的行为,不会影响上涨的动能,使得股价能持续大幅上升。
3、没有减持压力
新股上市的时候,原始股东的股份会锁定3年,而小非股东,也得锁定1年,所以上市后没有减持的压力。这样的话,无论股价炒多高,都不用担心股东的减持把股价打下来。实际上,不用等到股东实际减持,只要参与的交易者知道股东将要减持,就会提前行动卖出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4、没有不利消息
由于大非小非股东还没减持,为了手上的股份能卖一个好价格,大小非会有很强的呵护股价的动机。所以,在上市后的第一年,很少会出现公司的负面信息。有人说,新股上市第一年是次新股炒作的黄金时间,就是这个道理。一年之后,股价将面临各式各样的麻烦,比如股东减持、业绩下滑、募集资金投向收益不佳等等。
C. 股票中跌破发行价的次新股有哪些
1、博迈科
发行价:20.81。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18.93。
2、步长制药
发行价:55.88。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50.41。
3、天能重工
发行价:41.57。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21.40。
4、赛托生物
发行价:40.29。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37.82。
5、常青股份
发行价:16.32。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15.63。
6、金麒麟
发行价:21.37。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20.80。
7、恒林股份
发行价:56.88。
2018年3月1日收盘价:56.55。
D. 如何发掘错杀的个股
股市大跌的大背景下,总有一批质地优良、成长前景好的股票被大盘拖累暴跌,但是,在大盘企稳后,这些股票往往率先启动上涨,如何发掘错杀的个股?下面股市马经带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发掘一下可能被市场错杀的个股。
首先从宏观面寻找通货膨胀的收益行业。今年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一季度的CPI达8%,在市场普遍预期4月CPI将下降的时候,4月份CPI上涨的幅度达8.5%,这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全年通胀水平的控制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需要挖掘能受益于通货膨胀的行业。
有三类行业可能受益于通胀,首先是领先的消费和服务品牌。领先品牌消费和服务企业可以利用它们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不断将上升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保持利润甚至提高利润。如食品饮料行业中龙头企业、零售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以及酒店旅游行业中的品牌企业、医药行业中的品牌企业等。其次是上游大宗商品将受益于通胀。如煤炭、铁矿石、农业和林木资源行业,这些行业受益于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和通胀水平的持续攀升。电力、成品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因由政府主导定价或海外定价,不在此列。另外,具有垄断性质的运输和基础设施行业通常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在通货膨胀环境中,它们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抵消成本上涨压力,如航空、航运、铁路、港口、机场等。
其次从国家政策面寻找受国家政策扶植的行业。国家政策扶植相关行业,第一是节能环保行业,近几年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今年以来,我国也制定多项政策要求对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根据规定进行环保核查,并推出多项相关优惠政策扶植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第二是新能源战略。油价大幅度上涨,使得原油的成本越来越高,能源替代成为国家今后中长期发展的一个战略。第三是资产注入,这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资产注入不光是中央企业在推行,它也是地方性国有企业推行的一个战略。第四就是医保,今年国家将在医改中注入832亿,这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最后从行业公司业绩面寻找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个股。有价值的股票,都是在下跌的过程中体现出它的投资价值的。所以,有经验的投资者,在股价低迷的时候买入,而在人气高涨的时候卖出。这是股市投资不变的正确做法。
首先需要严格区分低价股和被市场低估的绩优股,价格高低的本身并不能说明股票的内在价值,现在很多散户投资者的误区是寻找低价股进行投资,这种选股的方式是很不科学的。索罗斯说过:“市场总是错的。价格只是表象,价值才是本质。”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行业状况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甚至一些零散的信息,如企业作广告的多少,敏锐的投资者都可以以此对股票的投资价值做出评估,但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够对其经营状况做出精确的判断,在国外,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职责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精确的分析报告,这将是一份包括企业利润构成的定量的报告。
寻找上市企业
作为普通投资者,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的业绩报告,那些业绩增长但价值被长期低估的股票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依据上面的分析,有四类企业可进入视野:
第一类,一个小企业由于掌握关键技术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连续几年甚至几十年高速增长。
第二类,通过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由夕阳产业进入朝阳产业,由弱势企业转为优势企业。
第三类,突发事件导致短期内股市大幅下跌,由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内没改变,无疑是对价值的整体“低估”。
第四类,长期熊市后,股票价值普遍被低估,其中流通市值较大者将更为明显。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投资重点应放在第二类上市公司和上。这一类上市公司价值变化是跳跃式的,由于这类股票过去往往是业绩较差的股票,股价的升幅会更大,许多人往往习惯与公司过去股价相比较,大涨后,短期内供大于求更加明显,股价调整更深,由于公司已脱胎换骨,公司的价值无疑被低估。
选定价值低估的股票后,关键是选买入的时机。尽管选择的股票价格可能已在安全区,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判断失误及大盘波动的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应在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波动的底部买入。
对价值投资型的操作而言,大盘的波动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决定购买一只股票是基于对其价值的判断,与股票技术形态关系不大,但介入的时候,要借助技术分析有效地滤除大盘波动带来的风险。价值投资其实只是在选股的方式上以价值为着眼点,操作上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分析工具。如果每次操作都做到出师有名,谨慎操作将风险控制到较低水平,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E. 被错杀的次新股有什么股票
次新股此轮收到监管政策加严的影响,近期两个月内上市的很多都被错杀,作为次新股,不少股票市盈率甚至比行业平均市盈率还低。
次新股的好处是盘子小,过去市盈率偏高是主要风险,目前近期的一些已经比行业平均值都低,所以风险也就不大了。
特别是创业板次新股更是跟随创业板持续回调,遭到错杀。具体个股不便推荐,下面有两版创业板次新股,重点看看40倍市盈率以下的,再对比行业平均值看看,越接近越具有投资价值。结合明年年初的高转送行情,这个概念可以重点关注,逢低建仓。
同理,也可以发掘一下中小板和主板的次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