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票市值蒸发
⑴ 京东股票一年最高涨几倍
3倍。京东股票属于美国存托股票(ADS),也就是美股。股价一年翻3倍,京东触底反弹这一年,2019年1月,京东股价跌至历史性低位20美元,相比一年前的历史高点跌去6成,市值蒸发超400亿美元。刘强东后来在公开信中承认:2018年内外问题的集中爆发将京东推上了风口浪尖,士气一度非常低下。
⑵ 京东变局!蒸发400多亿后,京东的未来在哪里
2018年,京东市值在离最高点蒸发400多亿后,股价最低时缩成了一个拼多多。在遭遇了一系列“黑天鹅”后,京东掉队了吗?还能重回高光时刻吗?京东的未来又在哪里?
2018年,我们观察到一系列切换赛道的故事。
在家电领域,彩电大王TCL剥离彩电业务,瞄准三星,对标京东方,显示器面板成为TCL核心业务。
阿里巴巴创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发力芯片领域。
华为发力5G车联网平台,欲在自动驾驶这个产业链上分一杯羹。
雷军在小米年会上表示,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5年内投入超过100亿。小米要丢掉速胜论,打持久战!
这一年,马化腾提了三个著名问题——关于新零售的、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关于ofo死亡的,引发业界深度思考。
这一年,阿里、腾讯、网络、小米、京东都不约而同调整了组织构架。
就在周一,中国2018年重磅经济数据出炉:GDP突破90万亿大关,GDP增速6.6%。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几天前透露,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这一系列动向都在说明一件事,新的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来了。每一次迭代,都会淘汰很多既得利益者。而换道超车时,原来很成功的,不代表以后也会成功。股价缩水并不能代表什么。在换道期,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掉队,关键看未来战略规划是不是符合新的产业周期,看大势把握得准不准,能否顺势而为;考验的是企业从头学起,快速迭代的能力。
那么,在新一轮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下,京东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徐雷首秀:电商经济“慢时代”到来
这几天,京东商城、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分别召开了201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在京东商城年会上,京东商城CEO徐雷说,过去一年,是京东 历史 上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剧烈的一年。
2018年12月21日,刘强东亲自签发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多达10位高管将跳过他直接向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各大业务整合重组,确定了前、中、后台的组织模式,这使得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构建迭代到积木化的前中后台。原三大事业群总裁王笑松、闫小兵和胡胜利继续担当要职,同时一批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管升任中、前台的负责人。
这家拥有强烈创始人基因的公司,在经历十几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大变局时期。徐雷说,互联网人口红利、网络零售红利消失,“增量”变得很难,在饱和的存量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
而年会透露的最重要信号是,京东商城要以客户为中心迎接四个变化,第一条就是从单纯追求数字,到追求有质量增长的变化。
“这四大变化,每一项都不亚于对于组织进行彻底重写,尤其是超过3万人的大型商业组织。这个过程会异常痛苦。”徐雷说。
更多的品类、更高的商品质量、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省钱,更……这是去年双11,徐雷在总结电商10年时,对未来电商平台走向的一个判断。
潮水退去,并不是说电商经济不行了,而是存量竞争时期才是真正高手过招的时候。经济高速增长时,企业最佳策略是扩张;经济放缓时,把东西做好才能走得更远;没有增量时,存量竞争会更加激烈;存量竞争激烈时,自然会倒逼品质提升。
徐雷这番话,是对电商经济“慢时代”的正确判断,采取的也是最正确姿势。
目前正是年货购置高峰期,不妨来个小测试,你可以在几家电商平台试试,看谁家的年货更全更优质,谁家的快递服务更快更棒?
京东与华为、阿里、腾迅PK的王牌是什么?
任正非说,应对未来的挑战,大家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就到了。
这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决定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变量是什么?
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
2018年,阿里和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都进行了巨大投入。2017年,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广东,要深度再造ET工业大脑。
阿里凭借ET工业大脑向工业互联网进军。现实是,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很多还在2.0,2.5时代,带有C端基因的互联网巨头进军工业互联网,推进速度绝对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么快速,而它的复杂性也远超想象,一不小心就可能沦为一个卖云的了,这就和初衷大相径庭了。
那京东未来发展的变量靠什么?
在1月19日召开的京东物流2019年展望大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物流行业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这话不是指京东物流开放业务在2018年收入远超目标,同比增长超100%的漂亮成绩单,而是指物流业到了一个 历史 最好机遇期。
2018年11月,召开的一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鼓励 社会 资本参与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确保全 社会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明显下降。
2017年,中国 社会 物流总费用达12.1万亿,占GDP比例14.6%,尽管这一数值已经五连降,但依然是发达国家2倍。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带来万亿级新增效益。
这一方面通过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变革,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产业升级。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传统行业终于走到必须依赖效率红利,依靠每个经营环节更精细化、数字化来提高人均产出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这个号召 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的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一样,成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
一场新的“铁公基”建设势必会掀起,但这和之前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截然不同,在市场主导下, 社会 物流这个碎片化行业要高度集中化,要有带头大哥出来整合资源,以高度集中化,规模化推动 社会 物流成本降低。
这个时候,京东物流进军 社会 物流,做大做强自己,是最好时机。传统电商物流只有4000亿,而整个 社会 物流高达12万亿规模,这也是京东“B计划”的最佳的战场。
去年10月举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就说,未来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未来5-10年,京东物流将构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目前已经建立起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六大产品体系,为 社会 提供全面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这个GSSC体系一旦建成,将成为整个京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京东物流服务客户总数超过20万家,其中合作费用上亿元以及上千万客户近百家;还上线个人快递业务;获得高瓴资本、红杉、招商局、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等多家机构总计25亿美元的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同时京东物流还密集投资了20多家智能物流领域的 科技 公司。
在海外布局上,京东在泰国建成东南亚地区最先进、最完整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在印尼建成当地最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京东物流目前估值852亿人民币,它在10年时间快速搭建起一个巨无霸,也真正说明,物流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中国物流门槛很低,但水很深,只有深度扎根探底,才能站稳脚跟。这个赛道上现在扎满了巨头,顺丰、菜鸟,盖洛普、传化、京东……京东物流如何加深加宽护城河,如何在供应链创新上发力,2019年将是关键一年。
进军智慧城市,靠谱吗?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同样也被视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之一。
整个智慧城市的规划规模有多大?粗略统计4万亿!建设投资6000亿!全国超过500个城市都在建智慧城市。
为什么智慧城市这么热?因为它几乎融合了目前所有最先进技术,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如果不到这里抢吃技术红利,抢吃政策红利,还去哪里?
在这个赛道上,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到场了。阿里和腾讯至少在上海、重庆、雄安等城市正面交锋过。现在,在获得国家政策红利密集轰炸的海南自贸区,两家又狭路相逢。
京东在智慧城市领域入局较晚,但步子迈的相当快,其核心能力是城市计算。2018年2月,京东成立城市计算事业部,并请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12年城市计算业务的郑宇执掌这一全新部门。
我们可以把京东城市看成一家创业公司,来看看它成长速度多快——
基于京东城市计算平台的“城市操作系统”的大数据和AI能力,京东城市在为北京、上海、广州、雄安、南京、成都等30多座城市,提供交通、规划、环保、能源、城市信用、公共安全、电子政府7大领域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这个“超级大盘”上,处处是血拼的硬仗。目标选择上,京东城市直奔各大厂商激烈角逐的新一线城市;建设模式上,既推出了福州三坊七巷“信用城市”这样的“单品爆款”,又有宿迁这样的“烟囱改造”模式,还有雄安这种“顶层设计”模式。
京东城市还集结了一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领衔、超强版院士阵容的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加速产学研的效率和速度。
这个快速发展的业务板块现在归在京东数科旗下,但从组织构架上,京东城市整合了整个京东集团在电商、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集团内部属于一级事业部,其战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承担了京东战略升级重任的京东数科,2018年实现赢利,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科技 服务收入比2017年翻了3倍。京东数科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0亿。
2018年9月,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强调 科技 输出,专注于数字 科技 服务。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表示,京东数科最终要形成系统的金融 科技 能力和产业数字化能力,这将是京东数科的核心能力。
科技 在京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京东2017年会上,刘强东明确提出:“ 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用于技术研发投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超96%,2018年前三季度技术研发投入86.4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的66.5亿元。
2019年,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金融 科技 会变得更成熟,这也为京东数科爆发式增长奠定底层逻辑。
从刘强东到徐雷,变局是必然。如何应对未来产业巨变,如何在群象中突围,让我们静观其变。
⑶ 京东股价大跌8%,系刘强东转让京东系股权引起,刘强东为什么这么做
作为行业巨头,京东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对股市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而刘强东作为京东的掌舵者,即便是私生活有瑕疵和黑料,也会成为京东股价大跌的诱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强东是在明知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做出转让股权的决定,因此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某种压力的干预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对于刘强东来说,目前的京东虽然不是行业内最好的企业,但整体来看,其发展势头依然是比较理想的,继续持有京东系企业的股权,仅从商业角度出发依然是明智之举,所以说如果不是压力所导致,无法解释转让的背后原因。
考虑到京东在业内属于庞然大物级别的企业,刘强东作为创始人、CEO以及掌握话语权的决策者,想要全面退出并非易事,行政管理、市场拓展、业务架构以及股权分配在内的很多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刘强东完全可以借助专业团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成退出计划,这个大背景下,不断转让京东系企业股权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
⑷ 刘强东案之被隐藏的秘密,你怎么看
检方决定不起诉东东,因证据不足,不能说服陪审团定其有罪。检方也说了,为了避免女方“二次伤害”,诸多细不予公布。但坐实了东东与那女子发生了性关系。美国法律讲证据,即是事实。东东已损害了自己和京东的形象,深深伤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家庭。这也提醒那些成功人士,到国外要谨言慎行,特别要管住自己的下半身。
说实话,刘的道德水准不足以让他洁身自好基本事实:刘强东犯错:犯了一个成功男人最容易犯也是最不该犯的错。
可能被设套:此事件无论背景如何,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套都在那里,只不过可以选择入不入套,可以选择如何解套。
代价很惨重:形象受损、事业受挫、家庭受伤。
基本教训:名人更要自尊,要谨言慎行、严格自律。每人都要提防,天上没有馅饼,地上常有陷阱。富人应当惜福,创业可以顶风冒雨、勇往直前,享受必须克己复礼、瞻前顾后。
⑸ 京东市值被高估,中国式“亚马逊”成鸡肋
日前,据毕盛资管近期的一份针对京东的调查报告,质疑了京东近600亿美金市值,认为其盈利水平、运营情况,以及业务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高市值。在与亚马逊4520亿美元的市值对比中,京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并不能以亚马逊为标杆来评估京东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
那么,京东真的就鸡肋了吗?2017年初的第一季度京东开始实现盈利,盈利额达到3500万美元,十几年的京东终于开始转亏为盈,即便是后续几个季度内的盈利能力会有所下滑,全年预估计也会保持在1.4亿左右的盈利规模。这样的盈利规模真的是只是单纯的,不可持续吗?
京东是否被高估?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毕盛的数据来看,并不能认定京东的市值就高估了,同时也不能说他就值这么多,没有确实的数据,所以并不能下定论,这更多的是毕盛的一个臆测。京东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值能迅速由原先的每股19.51美元涨到了每股43.80美元,攀升超过124.5%,虽然增值额很多,但属于行业现象,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可比性。
1、高估的数据是否带有偏向性?
在报告中,主要针对的是京东几个相对弱势的业务组合,一个是对主营数码3c业务盈利能力的质疑,一个是对沃尔玛入股后关于在快消品领域的仓配成本与利润分配问题,一个是京东自建的物流系统是否存在优势的问题。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京东的盈亏状况,看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京东的盈利能力主要来自于直营业务产品,但实现盈利是在进入快消品领域之后,融入了沃尔玛、一号店,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算在直营业务中的。
京东的金融保险、京东云、京东智能等业务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报告并没有将这些潜力股进行渲染和分析。市值反映的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分析时当然要有可依据的点,而不能单从盈利能力来片面化教授。
2、具有中国特色,又不同于国外市场
国内市场是欧美之外的又一个大市场,京东的业务以数码3c品类起家,后来延伸到全品类,虽然并没有大规模扩展到海外市场,但是就目前来说,足够京东消化一段时间,时下销量最好的还是数码3C类,只不过是平台得到的利润水平并不高。
在与阿里系的天猫、淘宝相比较,京东则更倾向于是自营模式。这样一个是增加了运营的成本,一个是利益分配中平台虽然获得部分利润,而阿里系则倾向于平台的运营,商户要自己运营店铺,那么,购买流量和曝光,研究平台的规则都是商业化的进程,在体系上要相对完备,利润也就很可观了。
3、相比8年前互联网环境大不相同
在2009年的时候京东还没有实现盈利,虽然在很多业务上还在模仿亚马逊,而相比之下生存环境的不同,业务水平上也存在着差距,就不能单单的以企业对比来评价其市值。
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数码类产品来说,人们对于高质量正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京东就会越来越受追捧。与其竞争的苏宁、国美因为线上业务的缺乏,难以与京东竞争,所以苏宁选择抱团阿里,而国美选择转型做零售,自营线上电商平台。在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时间差,追赶京东还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运作。
此外,中外互联网市场在发展水平、用户认可度、模式创新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性,比较而言国内市场经过多年的电商浸润,从消费模式到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愿意参与到互联网消费中来,特别是o2o模式也得到了认可,而这在国外市场是被看衰的。
相比亚马逊有差距,但仍是合理的范围空间?
亚马逊在2009年的时候市值500亿,就已经实现了9亿美元的利润,而如今京东才开始盈利,而且运营范围和行业地位都无法和亚马逊相比,在国内还有阿里压着,加上高瓴资本抛售京东的股票,才使得毕盛对于京东的市值持怀疑的态度。
亚马逊能够快速实现盈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扩大至了市场范围,降低了仓储运营成本。而京东目前已经实现利盈利,其下一步计划则是继续增强盈利能力,扩大业务进展,缩减运营成本。
亚马逊在2009年到2017年的8年时间里实现了市值900%的增长,仓储运营成本控制在8%~10%左右,京东目前在15%左右,还有不少的改善空间。那也就意味着,京东的未来还是有好的预期在里面的。
京东能否赶超亚马逊,在于其能否快速降低成本
媒体把京东比作是中国的亚马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不能投入更多到技术研发中去并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其盈利能努力自然会受到质疑。
京东比亚马逊晚五到六年的时间成立,但是亚马逊在成立七年到八年的时间已经开始盈利了,后来的亚马逊在云业务、硬件产品研发上有很大的优势,其业务涉及到近119个国家和地区,所以4500亿的市值是有业务支撑的。京东则常年处于亏损之中,投资人看好的是京东的未来预期,盈利是一个好的苗头。
那么,京东为何不扩大海外业务?
一个是来自阿里系的竞争,一个是自身盈利能力的局限,京东要扩展业务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这就需要有足够盈利的业务。在过去的几年里,京东凭借其当时平台加上自营物流,提升了品牌价值,不过,成本上的不断激增,就使得京东在业务扩展上遇到了问题。
在与沃尔玛的合作中,双方是用互换股份的模式开展的,并没有大量的货币交易,这也许只是京东在业务上的一小步,不过对于京东来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未来的盈利之路能否帮助京东正真成为中国的“亚马逊”呢?(作者:耿彪,首发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