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我国的股票市场的论文

我国的股票市场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23-06-13 07:03:24

⑴ 瞻望中国股票市场的发现前景论文

(一)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现状及其评价
市场是按照一定规则正常运行的,不规范的股市对我国资本市场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重新认识股市的作用
政府、社会、投资者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股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在股票市场上参与者管理者中对股票市场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存在一定的误区。从政府角度上看,股票市场是筹资的重要场所,发展股票市场可以有效地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不足,因此积极推荐本地区的企业上市,这种认识使得一些企业上市后只是为了圈钱,而不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造。表现在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经营观念和管理机制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很快就出现了亏损。
因此,政府应把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通过上市公司基本面促使资本流入有更大赢利可能的公司。
从投资者角度上看,由于股市存在着投机行为,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投资就是炒股票,寻求买卖价差,改为应当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投资企业靠企业发展和资产的增值使自己获得较高的长远收益;另一方面,投资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并成为真正的股东,享受股东的权力,可以从企业获得应有的红利。
从企业角度上看,股票市场的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实施,随着PT水仙被摘牌和8家PT公司面临着退市风险,市场已经按优胜劣汰的机制重新配置资本资源,靠”圈钱”和包装上市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这样才能使企业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乃到国际复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是否上市筹集资金或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需要认真思考,特别是现在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想上市必然会泄露一些商业秘密,所以应从企业根本利益考虑,上市并不是惟一的途径。
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
改革现行股票发行制度,尽快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逐步实现我国股票市场的统一。我国现行股票发行是核准制,证券管理部门对证券发行公司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取消证券发行实行计划管理,规模控制方式,放开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国有、民营、合资企业均可以申请发行上市;股票发行价格改革以定价为主向竞价方向发展,逐步让市场决定具体发行价格。
另一方面,逐步解决国有股,法人股问题,可以以各种方式,如根据市场容量,继续实行国有股配售减持,引入优先股方式,将国有股转换为优先股,扩大各种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的范围,通过网上交易,协议转让等各种方式扩大法人股流通,降低国有股与法人股比重,增加个人股数量。因为,国有股和法人股如果不上市,和个人股比较不能实现同股同权,企业资产的优化组合也很难实现,既不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和市场机制,也不利于个人投资者的积极性。
再另一方面,我国股市的交易只能是在场内交易的,和我国经济改革的现状相背。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场内与场外交易相结合的方式,使股票市场畅通,也有利于退出机制实施后,被摘牌的上市公司的顺利退出场内交易,以及不愿上市的企业股票参与流通问题。
培养股市的坐市商
抑制投机行为,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着重培养我国股票市场的坐市商。投机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各种社会游资会大量进军证券市场,规范投资理念,不断培育机构投资者也显得愈加重要。
证券投资基金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居多。开放式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刚刚开始,所以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扩大投资基金规模,培育发展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同时,吸引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股市的投入,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成立中外合作基金,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经验大力培育我国专家经纪人——坐市商。
在美国,坐市商大约占会员总数的25%左右,大约有30%-40%的股票交易量是在坐市商和佣金经纪商之间成交的。坐市商在稳定股市,防止股价暴涨暴跌,以维持股票市场的连续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坐市商要发挥作用,不仅要有雄厚的资本,而且还要持有相当数量的股票,才能在股票价格暴涨暴跌时趋于平缓。
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证券法》、《公司法》,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大监管力度。为了保证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应的税收政策和适应证券市场需要的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资产可信度,增加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杜绝不法市场行为,加大对操纵股价的查处力度。
(二)我国股票市场宜采取的对策,以及未来的出路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
1、 从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现状谈起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发挥着经济增长“晴雨表”的功能,而从我国的股票市场情况看,股价指数与GDP走势出现了双向背离、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过低的状况 。因此,如何实现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出现背离的原因
【1】股权分裂造成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投入产出的严重差异; 股权分裂是我国股市特有的现象,造成了中国股市对非流通股东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而对流通股东投资价值较小。
【2】股权分裂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对股市与国际接轨的恐惧; 股权分裂扭曲了中国股市,造成了过高的股价和市盈率,使境外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无投资价值。股民害怕管理层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成功引入QFII,把A股股价及其市盈率打下至使境外投资者认为有投资价值为止;也害怕引入QFII使大量无法在国内市场赢利的机构投资者抽离资金投向境外。
【3】我国股票市场参与各方弄虚作假,缺乏诚信; 股民害怕弄虚作假。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对大股东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侵占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如信息批露不规范、短期行为、过度圈钱、过度投资和忽视小股东权益。管理层对责任和诚信义务的意识淡薄,甚至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过失问题。市场股评人士素质不高等都都致使股民造成损失而丧失信心。
【4】上市公司热衷于圈钱,不思回报; 高市盈率的发行价和上市价,各上市公司无节制的高价增发和配售新股。可是,不少公司募集到大量资金后,当年就陷入亏损。募集来的资金有的用于炒股,有的不知道去向。给广大股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5】全球经济衰退,股市低迷。 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股市有不小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表现杂微观上市公司来说,就是公司业绩的下滑。
3、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1】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到2011年,宏观经济已保持33年的高速增长,主要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股票市场处于试点阶段 ,境内股票市场筹资所占比重很小。
【2】 要使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不能再靠过去的近乎单一的融资方式,必须大力发展股市等资本市场,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本市场是联结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纽带。发展资本市场,才会把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不仅有利于分散银行的金融风险,而且会使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使资本市场继扩大内需、外贸出口、引进外资后,成为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3】 发展股票市场,既要扩大股市规模,又要提高股市效率。扩大股市规模,是要使股票市场的市值与GDP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扩大直接融资。
【4】 按目前全球新兴市场股市占GDP比例和直接融资比例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股市市值规模需要有一个大发展。提高股市效率,必须调整股市结构(股权结构、股价结构、投资者结构等),优化资源配置,股市的投资应重点流向业绩好、成长性好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使更多的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成为广大投资者可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
4、当前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过低
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多数年份里,股指走势与GDP走势一直相背离,宏观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股指走势却是高低互现,波动运行其根本原因在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不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股票市场规模过小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比较,规模太小,两者很不相称 ,我国流通市值相当于GDP的比重是12.19%,而全球新兴市场这一比例平均约是70%,成熟市场是100—130%。股市相对宏观经济规模过小,妨碍了二者的有效互动,有时宏观经济增幅下滑没有妨碍股指大幅走强,有时宏观经济走强,也没能阻止股指大幅下跌。
【2】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差。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联,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业绩实现的。从理论上说,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走势向好,是因为微观经济(公司)业绩好,股价指数自然强劲。但实际上,我国股指走势与上市公司业绩、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发展这三者没有太大的关联。
【3】股票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股票市场规模小和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差这两个问题,是由股票市场所处的阶段决定的。 (1)从监管体制看 :直到1998年8月5日,中国证监会才被正式确认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从股票发行体制来看:2000年3月16日 ,我国股票发行体制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 (3)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我国股票市场散户投资者所占比重较大,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过低; (4)从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看 ,多数为中小券商; (5)从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看 ,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目前该法还在重新修订之中。
从上述基本架构看,中国股市确处于由试点阶段向正常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如这个过渡期能与我国入世过渡期同时结束是最好的。
5、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宏观经济部门都应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宏观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关乎宏观经济全局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2】要加强股票市场基础建设。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都可归因于股市的不成熟。应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股市的基础建设。例如,改革公司上市、退市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丰富股票市场产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加强对股市运行严格、有效的监管,健全股市法律体系。
【3】要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 上市公司的高素质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在股市中,国家收取的印花税、中介机构的佣金、投资者的回报等,都应是上市公司创造的,这才谈得上股市具有投资价值。 可以说,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是股市建设基础的基础。
【4】要解决好全流通问题。 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既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也要重视解决股市试点中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5】 要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在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增强后,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会很快在股市上反映出来。回顾近百年来国际股市风云,各国股市大盘遭遇重创,大多是因为宏观经济出了问题。我们应重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的优势,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适时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国股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实体经济环境。

⑵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1

摘要:

在当前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引人注目。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积蓄以及对财富的渴望。因此,学习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让大学生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理财方式以及途径成为了一个受大学生群体日益关注的问题。由于社会上股票投资的风气日益弥漫,有不少大学生都将股票投资作为大学理财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但是由于大学生炒股所带来的利弊一直引人争议。本文即对大学生将股票投资作为投资方式进行其利弊影响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个人理财;股票投资;影响分析;

1、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现状

1.1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带动了大学生群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为了企业的融资需要,我国的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不断有了掌控自己将其运用的强烈心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起个人理财。也有很多的大学生将股票投资作为个人理财的方式并且在大学生活中进行着实际操作。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股票投资作为新鲜事物激发了其尝试的热情,但是股票投资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存在着利与弊。不经意间,资本市场的激情也照耀在象牙塔下的学生身上。对于他们的参与,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赞美和批评。有人称之为“不务正业”,也有人称之为“培养财务意识”。但是大学生股民的数量日趋增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

1.2股票市场对大学生的吸引不断加大

在前几年随着沪深指数的上涨,热门股市不再仅仅吸引老股东。在牛市的回合中,大学校园里的大量学生也勇敢地进军股市。在进行股票投资初期,许多选择投资股票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缺乏参与投机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大学生对股票投资有爱好,就纷纷大胆地投入到股市当中。分析股票投资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与弊,有利于大学生充分了解股票市场的现状,对其今后选择股票投资能够更加明智与懂得取舍,也对个人理财的方式有更多且更深入的了解。

2、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2.1阅读与股票投资的相关方面的书籍

大多数大学生对炒股知之甚少。因此在进行股票投资之前都会通过一些有关股票投资的专业书籍来了解股票市场。例如通过书籍了解K线图、利润率等相关知识。其使用的书籍一般有《股票作手回忆录》《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日本蜡烛图技术》《逆向投资》《海龟交易系统》等书。大学生通过这些书籍对股票市场中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叩开了股票世界的大门。更有些学习经济管理类方面的大学生,因为本身学习的课程与股票证券投资有一定关联性或学校有直接开设证券投资分析这一类的课程,其所阅读的股票投资类的书籍也会更加专业,对于其进入股市之前也会对股票投资有更清晰、全面的认知。

2.2登入股票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大学生通过书籍了解完股票市场的一般知识之后,还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大学生一般会选择下载炒股软件进行模拟操作熟悉股票交易的时间、流程、地点、规则之类。大学生在模拟中了解了重要的股票术语,例如趋势、周期、波动率、早晨之星、楔形等。更关键的是,模拟炒股的过程与真实的股市是基本吻合对应的,大学生在其中所了解到的与股票价格相关的各种信息也是与现实相一致的。其在股市中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波动、盈亏也是带有极强现实性的。可以说,通过模拟炒股,大学生基本上对股市就有了全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锻炼,有利于更好地过渡到真实的股票市场中。

2.3进行实战操作

大学生在进行了书籍学习及模拟演练之后一般会选择开户进行股票投资实战,此时进行股票投资的实战,大学生必须拿出一部份生活费作为资金来源投入股市,此时就对理论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大学生在该过程中会对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领悟,并且也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并且在真实的股市当中,大学生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政策市”与“资金市”也有了充分的认知。并且在真实的股票投资环境中,大学生对金钱及价值的概念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大学生在股票实战中会总结与积累自身经验并且会根据行情的发展和趋向,进一步优化股票投资的交易系统,甚至全盘推翻原有系统建立更好的系统。

3、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益处

3.1股票投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选择能力

股票投资专业性强的,在选定投资的股票之前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例如对公司基本面,k线图等的分析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虽然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大学生会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并且经济和政治息息相关,大学生在进行股票投资的同时也需要搜集分析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政治事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中找到对股票价格影响的蛛丝马迹。

3.2股票投资有利于学生掌握时事新闻,与社会接轨

股票投资需要从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趋势,到分析企业财务情况和管理情况,这其中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不经意间培养了大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在对基础知识学扎实的情况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通过对实事的充分分析把握,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大有裨益。

股票市场中很大一部分股票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存在极大的关联性,也就是会出现平常所说的“政策市”,大学生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这类股票,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关注这类股票的时事新闻的习惯,其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把握与了解也会更为敏锐,在不知不觉间与社会的接触也会越来越多。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推进剂。

3.3股票投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在当今社会理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经济来源是家庭的给予,并且花钱很少有计划,致使很多人对金钱及价值的概念知之甚少。通过股票投资让大学生了解理财会使其合理的利用金钱,并且可以大概了解资金的运转及增减的原理,也明白金钱来之不易。通过投资股票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让他们学会通过科学投资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从而提升资金管理和运营的能力,成为一个会理财、懂投资的新时代大学生[1]。

4、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股市获得锻炼,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很多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心理素质,大学生群体都无法承受股市的巨大风险和压力。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校和家长强烈反对大学生的股票投资行为,教育部也明确表示不应该提倡大学生的炒股。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股票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点弊端。

4.1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股票投资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股市行情,占用了本应该用于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社会交往的宝贵时间,若过分沉迷于股票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会导致成绩下降等问题。学生的职责是学习,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股票交易上,大学生就会忽略对其他主题的研究,这会导致学习和股票交易的本末倒置。更有的大学生甚至在宿舍里专注于炒股,屡屡旷课,影响了自身的毕业及工作升学。

4.2造成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面对股票投资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不足,很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身体造成各种伤害。大学生炒股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父母的生活费。这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保证。将自身资金用于股票投资与借入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有很大不同,借钱进行股票投机也是股票市场中最忌讳的。一旦大学生将借入的资金及生活费投入股市亏损,无疑会给其在经济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因其自杀者也不在少数。

4.3给大学生造成负面心理影响

大学生的炒作是基于运气的心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加财富,而大学生难以控制股票投机的风险。一旦大学生的股票投机导致巨额亏损,他们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攻击,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股市投资是一种知识,大学生很少有足够的准备,包括心理学和其他方面。如果他们轻率地进入股市,就很容易导致亏损。甚至一些风险偏好较高的大学生股民让股票投资充满了浓浓的赌博气息,认为股票投资就是赌博,忽略了股市波动背后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运行规律[2]。无论是在股票投资中输赢,大学生的股票投机不利于建立正确的财富观,会给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阻碍。

5、结论及启示

5.1大学生应扬长避短

通过对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的研究及观察,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股票投资总体上处于一种起始的懵懂阶段。在进行股票投资当中对大学生的心智磨炼以及对个人理财知识的掌握大有裨益。但是其中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应权衡利弊,不要耽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寻求优势,避免劣势,积极引导大证券及股票投资。

5.2大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主要精力仍然是学习,如何正确客观地对待投资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股票投资的.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科学地开展股票投资等个人理财方式的实践。大学生不应该盲目地想到在股票市场赚大钱而变得富裕。应该重视股票投机实践经验的积累,财务意识的培养和知识的拓展。更不应该把车放在马前,违背了上大学的初衷。而且进行股票投资不一定是炒作,同样也可以买一些基金或固定投资产品作为个人理财的方式。面对股市的波动,只有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使未来的生活道路充满光明。大学生应该明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仅意味着赚钱,而且只靠投机赚钱的想法也不利于大学生面对生活和工作。很多大学生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生活是不规律的,甚至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因此,利用这些空闲时间投资股票是件好事。一方面,我们可以巩固在教科书中学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的开闭时间有固定,我们必须按时准时坐在电脑前,注意股市动态,养成定期工作的好习惯。大学生应该首先端正对待炒股的目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没有捷径可走[3]。

5.3学校与家长应该充分引导大学生

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特别是与其关系密切的父母师长的影响。当一些学生看见周围人通过炒股一夜暴富的疯狂故事,便会按捺不住进入股票市场中投机的冲动。这时,学校和家长需要正确引导他们,让大学生明白,股票投资更多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财务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而不仅仅是炒作,追求钱、乐趣,大学生仍应注重学习。通过对大学生股票投资积极且正面的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吸收股票投资所带来的益处,同时避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受到股票市场的过多影响及心情受到股票市场的波动而波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控制学生股票投资的经济来源,减少股票投资的资金流动,降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股票投资中所承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董新璐,章洁倩.学生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2]庄海宁.大学生股民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

[3]杨懿宸,张权福,王吉敏,等.南京市大学生炒股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以及储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意识也随之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资股票,许多在校大学生也进行股票投资。那么,对资金来源,时间,投资知识,技能,经验,亏损承受力等均有限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投资股票有何利与弊?又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

1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之利

1.1培养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股票投资需要收集分析国际国内的时事信息;世界主要经济体现有的经济政策及将来可能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的现状信息,如GDP(国民生产总值),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MPI(采购经理指数),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利率和汇率、贷款余额、社会融资总量等信息;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趋势信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的信息;区域经济信息;个股所处的行业、规模,人才、技术、资金、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基本面信息和个股的月线、周线、日线、分时走势、线组合和一些重要技术指标等等信息。从而分析预测国家未来可能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利率、汇率、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把握股票投资的环境;明确投资方向和投资个股;制定投资操作策略,如买卖时机、持股时限、止损止盈位等投资策略等等。

可以说信息收集的越全面、越准确、越及时,分析得越细致、越深入,股票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校大学生通过股票投资,促使其学习股票投资收集信息的内容、方法,促使其学习信息预测分析的方法,从而迅速提高其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1.2促使其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进行股票投资需要随时了解国际、国内的时事;需要学习和掌握宏观经济学,善于分析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懂得管理学和会计学,便于分析具体企业的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编程的知识,利于投资操作和股票的筛选;更需要精深的大势和股票分析知识和技术,如趋势分析知识和技术、K线分析知识和技术、技术指标分析知识和技术,以便制定操作策略;等等。股票投资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将促使在校大学生们去学习、去研究,促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1.3培养信息分享、交流协作意识,克服自私和封闭的心态

股票投资需要大量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而个人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上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投资者能进行交流、协作,能集思广益。

1.4培养各种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对资金的判断和使用能力,以及投资理财的能力。股神巴菲特说过,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是决定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如何进行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非你为钱工作。由此可见,投资理财的能力十分重要,而进行股票投资正是锻炼在校大学生这一能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1.5培养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的能力

股票投资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依计而行,这个计便是投资操作策略。投资策略一旦制定,在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严格按投资策略执行,不能因个人的好恶、恐惧、贪婪而随意改变操作策略,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但是,股票投资又是依势而为,这个势一方面指股票具体运行的趋势,另一方面指股票投资操作策略的环境,一旦这个势发生了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就相应变化。通过在股票投资中依计而行和顺势而为的训练,从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1.6进行挫折教育

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及时总结经验,正确面对盈亏,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其中就包含了挫折教育。

总之,投资股票对知识、能力、技能还是经验和心理的要求均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那么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得到的锻炼和促进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能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中做,更能促使在校大学生在做中学,做到学、做兼顾,相得益彰。

2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之弊

2.1有可能本末倒置或舍本逐末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与其相关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做人和做事。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也应该是高标准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也应该放在这些方面,而投资股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是一种业余爱好和学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股票投资上,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研究股票和进行股票投资操作,那就是本末倒置。

2.2有可能影响生活

大学生投资股票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余钱较少,部分同学甚至还是用生活费进行投资,因而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加之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限、经验欠缺,分析筛选股票以及操作的技术有可能不够成熟,因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一旦亏损,就有可能对学生的生活造成影响。

2.3有可能使个别在校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知识、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阶段,同样也是思想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只想着进行股票投机,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以义为先的我国传统美德就可能在其意识和行为上消失,从而形成拜金主义的思想意识等等。

3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股票投资的理论知识、技能及相关知识,如股票投资的趋势理论、K线和均线知识、主要技术指标知识、股票筛选、分析、买卖知识和技能等,以及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学习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编程知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等,储备投资股票的知识与技能。

(2)可以在校内成立投资协会,爱好股票投资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并与校外证券公司长期合作,邀请投资理财专家定期到校园举办讲座,带来股票最新资讯,教同学们该如何分析、筛选、买卖股票等。

(3)在平时,大学生可以用股票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筛选分析并进行模拟买卖,这样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技能,又尽可能地不影响课堂学习。

(4)成立兴趣小组,集资实战。成立兴趣小组,各自进行小部分出资,制定出投资管理协议,并按协议进行分工合作、制定投资计划、操作策略、分摊盈亏、交流和总结等等。这样,每一个人出资少,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严重影响生活;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花的时间也少一些;同时,不仅可以锻炼协作精神,培养投资管理意识,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和提高实战技能。

(5)利用暑假或者寒假进行投资操作,此时在校大学生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大盘,研究股票,买卖股票,还能得到父母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不用担心生活费用的问题。

此外,除了学校引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股票投资理念、方法外,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关心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要让在校大学生明白:在校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投资股票不是简单的投机,而是投资;追求利益是分阶段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追求金钱放在首要位置,以学习为主,避免部分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等等。

4结束语

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有利有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人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股票投资的行为,进行投票投资的大学生本人也应在时间、资金、学习、投资等方面综合规划、合理安排。

;

⑶ 谁能提供一篇有关中国股市的发展战略研究的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但是,与支撑中国经济起飞的战略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把中国证券市场放在全球竞争背景下,挑战则更为严峻。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强调于经济晴雨表的宏观意义,忽视了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微观意义,这种导向会使政策市长期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延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思考。

晴雨表还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

作为比较成熟、完善的证券市场,美国股市的走势与其实体经济一直体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证券市场有着强“晴雨表”功效。但从我国的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的关系来看,这一关联难以得到有效的实证。如果把证券市场的效率定义为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程度的话,我们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在此意义上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效率的市场。这种低效率集中体现为股市晴雨表功能的丧失,即中国股市目前还无法正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这种功能定位会从两条渠道造成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第一,从监管层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从创建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府直接干预色彩,有所谓“政策市”之说。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习惯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容易引起市场跳跃式波动,带来异常冲击,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干扰市场调节和配置机制,造成股票市场无法按经济信号的指引运行;第二,证券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发展不同步,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和“依赖”关系。市场(投资者)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警惕性,揣摩着政策意图,这样更加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发展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预期,增加了短期投机的程度。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政策周期与证券市场周期高度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证券市场运行。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效应”具体表现的研究上,人们发现政策对股指的波动有显著影响,一个政策的发布导致的短期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为正常水平1.671倍;政策对股指的影响幅度呈收敛趋势;股市效率低下,股市对利好、利空政策反应不一致并且存在明显的预期政策反应。

中国证券市场角色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缺陷是困扰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源。由于一直把证券市场定位于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监管层承受救市之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股市“非理性繁荣”加剧,监管层表现出对指数特别关注。使证券市场患上了“数据综合征”:每到相关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前,市场的运行往往会失去方向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宏观经济政策要考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而不敢出台紧缩政策,而且针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也迟迟不敢出台。如果管理层不把“晴雨表”的负担从肩上卸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很难顺利推进。

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中国证券市场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首先定位于企业成长的“孵化器”。依靠证券市场着力培育一批业绩优良、具有高成长潜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平台上,优质企业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域的追赶,并购和重组等市场筛选机制将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证券市场的制度化改革才更少地受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影响,走出困扰中国多年的“政策市”怪圈,这才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定位。

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实现“价值发现”的功能回归

证券市场的效率与功能紧密相连。包括投融资功能、资本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以及风险分担与管理功能:另一类则侧重于证券市场运行方面的内部功能,主要指公司治理功能。可见,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整体功能的实现效率,如果证券市场仅仅发挥了某一方面功能,比如筹集了大量资金,而并没有实现其整体功能,这样的市场仅仅在融资功能方面是有效的,但就证券市场整体而言,显然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错位所引发的一系列制度缺陷是造成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中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设立以来,一直主要担当着为国有企业改制、融资、脱困的服务功能,始终将支持国有经济作为其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在这种功能定位下会产生两个重大误区:一是把市场融资规模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志,认为融资规模越大,市场功能越强,成绩越大。事实上,筹融资规模只具有表征意义,而不能说明更深层次的资本使用效率,反而恰恰是一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表现;二是把股价指数增幅作为一个衡量标志,认为股价指数增幅越大,市场的作用和成绩越大。股价指数与作为指数计算依据的采样股票的数量、价格等因素有关,并不直接反映上市公司手中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中国需要构建一个现代的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元素就是发达的健康的资本证券市场。这个金融体系应该具有完善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等。要达到这些功能,显然只有证券市场才能完成。如果构建现代的金融体系这个战略目标是确定的,那么这些年来我们关于证券市场的有关政策就不应该反复波动。但目前这些政策经常在反复波动,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证券市场的功能目标还很模糊。

尽快向质量提高型市场转变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证券市场总体发展战略上,应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细胞生命力旺盛,证券市场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效益质量不高,美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概是7%左右,中国上市公司最低的时候是2.3%、2.4%,因此,引导大规模组织社会资金和引导资本有序流动;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形成对企业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次,中国证券市场定位的转变。目前是证券市场重新定位的最佳契机。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然而,当前现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战场应该是证券市场。只有在成熟的证券市场基础上重构现代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才能进入到更高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时期,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要机遇,要利用和发挥证券市场的优势,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使资本、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向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通过建立一整套新技术、新产品的发现和孵化、筛选的创新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使宏观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

再次,是中国证券市场功能的转变。中国证券市场当前的重要功能应该是价值发现功能,但这也是证券市场最大的瓶颈。对于价值发现问题,现在的困难就是估值标准紊乱。股票估值体系与定价机制的重大缺陷。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具备,并没有形成市场运行效率——市场定价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上市公司估值标准不够规范和稳定。成熟市场上股票定价标准是比较明确的,市盈率在15~20倍左右,新兴市场高一点,市盈率在35倍左右。反观中国证券市场,对股票估值一直缺乏稳定而明确的标准,扭曲股价信号导致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低效配置。

股价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只有在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上形成的公正合理的股价,才能有效指导增量金融资源的分配和存量金融资源的调整,使金融资源真正流向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缺乏科学、自主的估值定价体系一方面造成了股市价值虚高、资产泡沫膨胀,另一方面又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标准的转嫁,这也是当前证券市场缺乏价值发现的基本制度缺陷。

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准确定位证券市场功能,淡化短期行为及融资功能,突出“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投资回报”的功能,要由单纯的筹融资功能,向培育蓝筹公司、价值发现、产权复合、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功能组合转变。只有坚定证券市场长期制度建设的信念,才不会被眼前的涨涨跌跌毁掉信心。

⑷ 从资本市场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认识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及中长期趋势
一、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某种意义上是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过
1、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侧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至今,刚好三十一年整。而资本市场的发展,若从第一只股票上市交易的1988年算起,也就21年左右时间。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经历了从否定到怀疑,再到试验直至高度重视的过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则是股份制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我国的移植发展过程;可以说,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一个集中缩影。
2、双向扩容与资本市场主体的培育
随着我们对股份制和资本市场认识的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进入深沪股市。到现在,股票市场要对国企改革肩负重任──让它们作为卖方进入资本市场。而买者方面,便由最初的少数吃螃蟹者逐渐发展到3000多万人的投资者队伍以及一些投资机构。
通过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资本市场的买者和卖者被培育起来,交易所及券商构成了市场的交易手段,通过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等建立起市场规则。
3、渐进式改革模式的量变过程
我国的改革采用的是渐进式改革过程,到现在我们发现改革的实际过程是一方面两者并向进行,更主要的是量变方式,即用先易后难,积累数量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两难问题。
4、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主线
资本市场已经由试点阶段进入初步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进而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及特点
不难发现,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在过去和将来已经和将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1、需求扩容的阶跃与渐变
通过对深沪股市需求扩容与供给扩容的十年历史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每一次大的价格上扬过程以及随后的前期调整过程,便是市场规模的大幅扩大过程。
2、需求阶跃与渐变的产生条件及演变规律
需求阶跃发生于需求的横向大规模扩张过程,即新的投资者大量增加的过程。这一过程适应于新事物的空间扩散过程和规律。需求横向扩容的空间扩散过程则依靠股市赚钱的示范效应。需求的渐变则来自于原有投资者收入增减或其它原因引致的需求变化。一般而言,投资者一经涉足股市,哪怕亏损累累或一夕暴富,将成为股市的常客,很少退出。需求阶跃及对应的横向扩散过程是理解我国股市及对之调控管理的关键。
3、供给扩容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相对于需求扩容阶跃的偶发性和不易把握而言,供给扩容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与可控性。因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存在上市饥渴、配股饥渴情况下的计划额度管理。
4、供需阶跃展望。
需求阶跃式扩容的中后期为供给快速扩容产生条件,因此,每次需求阶跃之后必然导致供给阶跃,从而导致股票市场规模的阶跃。虽然每次需求阶跃之后都相应地对应于供给阶跃过程,但此处着重讨论未来可能的较大的供给扩容的要求情况:
一是现在的国有大中型重点企业的改制上市。
二是国有股、法人股
三是第二版市场,近来对于发展民营资本市场及高新技术产业呼声甚高,不久也会提到议事日程。
三、双向扩容与深沪股市的中长期趋势
1、双向扩容的决定性作用。
关于股价变动有一点是最为根本的,任何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取决于其供求关系,即供需阶跃实际上也就决定了股票市场价格的中长期趋势。
2、牛熊市将是我国股市较长时间特征。
四、双向扩容与政策调控
如果说双向扩容是未来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核心任务,而供需阶跃又是我国股票市场本质特征的话,它们无疑将使我们对于股市的宏观调控及市场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1、政府的双重角色──仲裁者与参与者。
2、调控重点应是双向扩容而非价格波动。
3、需求扩容──重中之重。
因此,正视需求扩容,深入研究扩容政策乃是未来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①建立需求战略框架。
②重视需求扩容的政策效应分析与检验。

⑸ 跪求一篇关于股票的论文,至少1000字,题目如下,急急急!!!!

最近一份针对中国内地A股投资者的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投资一个泡沫,这与多数外国观察人士的看法相符。

据称,按照一种标准计算,中国内地A股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0倍。更糟糕的是,据说30%的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即股票交易),实际上成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金字塔)骗局”(Ponzi scheme)。

上述问题加上中国内地“有问题”会计操作的名声,以及未来两年1.3万亿美元非流通股解禁带来的威胁,难怪内地A股市场目前从高点下跌了约36%。

那么,当前A股市场的调整是否只是大规模抛售的第一阶段呢?这种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根本就难以找到有关泡沫的证据。以估值为例: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预期衡量,基准的沪深300指数(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为23倍。这不算便宜,但远不到我们所认为的泡沫估值,并且低于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既然股价回调25%,70倍市盈率是怎样跌到23倍市盈率的呢?首先,看跌的股评人士关注的是规模较小、但价格更高的深圳股市,并回顾其过去12个月的表现。其次,2007年的业绩增幅为48%,而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今年业绩将增长32%。

尽管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32%似乎是个雄心勃勃的数字,但其中7个百分点来自于一次性退税,而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左右,25%的税前利润增幅是可能实现的——当银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主要驱动力时更是如此。

对那些投资收益又该如何看待呢(如今投资收益想必已成亏损)?事实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30%的数字带有误导性,因为“投资收益”包含所有来自合资公司和关联企业的营运收益。剔除这些收入,我们发现,仅有9%的非金融收入来自于某种形式的资产重新估值。

我们对于这些数据能有多大的信任度呢?占沪深300指数市值7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目前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行审计:中国内地的会计过失风险,目前并不高于其它新兴市场。

可能令A股市场面临厄运的最终问题,是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当前非流通股股东大举涌向市场所构成的威胁。

不过,迅速检视一下自2006年以来已经解禁的A股,结果表明仅10%的非流通股确实流入了市场。事实上,75%以上的解禁股属于政府。他们同时抛售这些股票的可能性非常小。一种可能性大得多的情形是政府本身提供的——即政府将控制股票发行供应量,以继续培育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

的确,增加股票供应量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至关重要。A股历来估值水平颇高,因为中国内地流通股市值与GDP和储蓄的比率,仍远低于其它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水平。

换言之,相对于来自储户的高“需求”,目前股票“供应量”并不充足(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现状)。未来数年,股票的供求水平均可能迅速上升,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波动性。

这些情况对于国际投资者有影响吗?鉴于占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72%市值的成分股公司已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该比例每月都在上升),答案是肯定的。香港投资者密切关注A股上市公司的价格走势,近来A股市场回调,是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其它新兴市场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

⑹ 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论文

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论文

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那么,经济增长如何促进股票市场呢?

一、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中,AIC是信息秩统计量,用以确定检验模型采用的滞后阶数k,AIC值越小则采用的滞后阶数越理想。

通过检验,可知LGDP、LCAP、LVAL、LTURN几个变量水平序列不稳定,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在不同显著水平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为典型的I(1)时间序列。

(二)协整检验

Engle和Granger指出,协整关系是指属于同阶非零单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尽管是非平稳序列,但如果它们的某个线形组合可能构成零阶单整序列,则认为两个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从协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经济意义所在,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已认知的经济理论出发选取变量,回归残差往往是非平稳的,不能排除伪回归的现象,而协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检验模型变量选取是否合适的方法。

协整检验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EG检验。

二、我国股票市场不稳定性分解与经济增长在流动性

过剩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显现出了从潜在的不确定性向现实的不稳定性逐渐转化的趋势。

而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加快和强度增加,更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对于金融稳定的研究与探讨得到了包括学术界、业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而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所以对于股票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研究也备受关注。

总体分析,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自身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值、成交金额、上市公司盈利和分红等;二是来自于宏观经济变量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出、投资、消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学术界对于股票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首先,由于股票市场具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所以对于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次,货币政策逐渐成为熨平经济波动的主要宏观政策,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与其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关联研究也同样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发展有显著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经济增长是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能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提升股票市场收益率,同时能提升股票市场的交易率。

这些研究结论也符合相关的`经济理论。

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融资,这正是股票市场筹资功能的体现。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资本增值的渠道,这为投资者进行资本市场的交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为股票市场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

(二)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在本文的实证检验中,交易率、筹资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会有明显的作用,加大股票市场的容量,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筹资率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关系着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以及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

此外,股票市场发展的其他选取指标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干扰作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发展股票市场,培育股票市场的竞争力,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万正晓等,2008)。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投资主体投资理念缺乏且股票市场不完善。

这样,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不能提供合适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

同时,股票市场不能降低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及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分散,也不能通过股价表现市场信息和配置资源,更不要谈对企业的监控职能。

因此,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弱。

四、结语

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

本文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仅作初步探讨。

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最新的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数量模型;同时,还可以结合模型探讨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探讨股票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者探讨股票市场的伦理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战颖,2008)等问题。

;

⑺ 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的程序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篇一

从股市大跌看中国股市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43-02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同一段时间内,中国股市的下跌幅度远远大于外围的股票市场。全文分两个层次来讨论中国股市下跌:第一层次是论述中国股市为什么会下跌,其中包括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第二层次是论述为什么中国股市会比外围股市的下跌幅度大,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比较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银行和房地产的比重大、投资理念不成熟以及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等,与外围股票市场的不同,进而解释了中国股市比外围市场深度下跌的原因。

关键词 跌幅 结构 理念

2010年4月19日,沪市以3096.78开盘,以2980.30点收盘,跌幅为4.29%;深市以12248.02点开盘,收盘于11644.58点,跌幅为6.22%。以此开始了沪深两市的下探之路。截止2010年6月8日,沪市收于2513.95点,深市收于10038.78点。从4月19日算起,沪深两市的总跌幅接近19%。对比外围市场,香港恒升指数从21557.78点跌至19487.48点,跌幅9.6%,道琼斯指数从11012.09点跌至9816.49点,跌幅10%;日经指数从10908.77跌至9537.94点,跌幅为12%。

不管是沪市还是深市下肆配跌幅度均达到19%之多,而与中国内地股市关联性较高的香港恒升指数波动幅度不到10%,而其他外围市场的跌幅也在10%左右。为什么各国股市不断下跌,而又为什么中国股市下跌幅度要比外围股市的下跌幅度大得多呢?本文分两个层次来分析:首先分析中国股市缘何下跌,其次再分析中国股市为何又比其他股市的下跌幅度要大。

一、中国股市下跌原因分析

(一)国内因素

首先,通胀加大,可能提高利息。2010年1-4月份的物价指数上涨2.8%,而第4个月份的CPI为3.2%,所以国内通胀预期较为强烈。如果CPI继续走高的话,不排除加息。所以,由于中国股宽察市对流动性高度依赖的特征,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股市必然下跌。其次,迹象表明,第二季度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这一点可以从2010年5月份经济数据得到印证。第三,金融板块扩股融资及农业银行的IPO,加大了资金面的紧张,由于前两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各大银行巨量房贷,以至于现阶段各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位置,在央行及银监会不断提高银行的监管要求下,各银行不得不通过扩股发债等进行再融资。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板块不断下探,屡创新低,进而带动大盘指数下挫。第四,就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泡沫的重拳出击,从国十条到各地征收房产税的激烈讨论,都对房地产板块造成打压。在4-6月裂巧指份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的房产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环比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挫,由此引致房地产板块不断下探。

(二)国外因素

国外影响的最大因素莫过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由于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债券的评级,欧元兑美元不断创出新低,在当时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从希腊到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欧盟外的英国,都存在债务负担过重的情况,再加上,欧盟经济复苏较慢。所以,如果希腊等国通过紧缩财政的方法来缓解赤字,有可能会放慢欧洲各国经济复苏的步伐,甚至有可能会演变成又一次的经济衰退,波及世界。由于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可以想见,欧盟的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至关重要,进而对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再有,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提高利率的刺激,提升了中国投资者加息的预期。还有,美国的劳工部2010年4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领取失业救助金的人数不降反升,出乎人们的意料,给美国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内的加息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忧虑、金融板块的再融资及房地产的调控;还是国外的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发达经济体表现欠佳。这些消息反映在股市上,都是利空的,所以,股市的不断下跌是在所难免的。

二、为何中国股市的跌幅比外围股市的大

首先,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结构比例不同于外围市场。在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总投资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外围市场的比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0)》(也就是金融蓝皮书)指出,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比重将会不断上升。蓝皮书还指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只占30%左右。而对比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比例,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要大得多。以美国为例,美国股市拥有全球投资规模最为庞大的投资者群体,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是美国股市的投资主体,成为稳定美国股市的铁三角。从比例变化来看,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

其次,在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也没有达到外围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短线、波段,内幕、坐庄依旧疯狂。他们靠的是资金量的巨大、技术的先进和获取内幕信息的便利来赚取利润。2000年左右发表的《基金黑幕》揭示的非常清楚。来自《深圳商报》的文章说:经过2010年5月份的大幅下跌,本周市场有所企稳但两市成交量严重萎缩,说明市场做多的热情仍不高。公募基金本周继续减仓操作,华泰联合证券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6月4日,股票型基金仓位降低至71.9%,接近2008年末2009年初的低水平,显示投资策略仍然趋于悲观。6月3日基金仓位测算结果显示,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上周的72.79%下降2.81%至69.97%。经过三周的大幅下降,股票型基金仓位已降至2009年年初的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第三,股市结构比例的影响。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市值之和占股市的总市值的比重很大。例如,沪市的前二十最大市值公司中,银行股占了十四个。金融板块的扩股融资和房地产的调控,使这两个板块成为当今股市遭受打击最大的板块,也是这两个超大板块拖累了两市指数的反弹。广州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从2010年年初至五月初,两市市值蒸发总额的50%以上是由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贡献的。

第四,大量股票发行造成资金的排挤。中国股市自年初以来,面临着过多的股票供应压力,大量股票上市发行造成资金的排挤效应。例如中资银行将在A股H股同步募集超过700亿美元,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的IPO,这些都会对股市形成压力,使股市难以有所表现。

第五,心理预期较为悲观,观望气氛凝重。受这一段时间不断利空消息的刺激,股市不断创出新低,投资者投资信心遭受打击,助涨杀跌,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明显,绝大部分投资者亏损,不敢建仓,观望气氛凝重。

第六,股指期货的推出。股指期货的原本理念是在推出可以卖空的基础上,可以平衡股市的波动性,但是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反而加剧了波动性。比如,现阶段期货投资者投机性很强,如果投资者一味地做空,造成现货市场上投资者恐慌,抛售股票,现货下跌,进一步促使期货做空,形成恶性循环,股市大跌。

第七,历史点位的影响。沪市指数从6124.04的历史高点一直下跌到1654.93点,跌幅为73%。此后股市开始了触底反弹,直至3478.01,涨幅为110%。这也印证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中国股市波动幅度大,暴涨暴跌。而这一轮从2010年4月19日-6月8日的下跌,应该是中国股市从高位回调的继续。

参考文献:

[1]罗杰•洛温斯坦.巴菲特传.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宋军.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

⑻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考文献:

[1] 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3]黄迪.《股市财富效应研究》.武汉金融.2004.2.

[4] 谢永添.《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1.

拓展: 外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的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快速扩张。同时,上市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很多经营不良的上市公司股票仍然在市场交易,股票退出机制的问题不断的出现。本文通过对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退出机制的研究,为我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股票 市场 论文

一、股票退出机制的意义

退市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在成熟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机制,使发挥证券市场各项功能的必要途径。其建立和完善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可以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各项功能

股票的退出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退出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一国的产业调整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难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调整。在股票市场中,资金的流向表明了市场对股票,进而对相关产业的判断,从而影响的`对不同产业的不同投资。而股票退出机制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股票数量的持续上升和资金的相对稀缺。其次,股票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不仅提高了希望上市的优质企业的上市成本,同时很多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不及时的退出市场。影响了股票市场引导资金向高回报高发展潜能产业投资的功能。通过制定股票退出机制,能够解决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的种种问题,优化配置有限的市场资源。

(二)减少市场投机氛围,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系统风险较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市场没有完善有效的退出机制使市场中风险大,本应该退时的股票不能及时的退出。而完善的退市机制能够使得不能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公司推出市场,将系统性风险分解为非系统性风险,有效提高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三)退市机制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在上市公司出现违规违法等情况时,公司会不符合上市交易的条件,导致股票的退市。会保证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合规经营。同时,缺乏退市机制将使市场缺乏法律约束,证券市场将难以长久发展。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退市机制,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使证券市场真正的建立法律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和企业更加成熟,才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二、成熟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美国股市的借鉴

在制度完善的市场中,上市公司企业退市是股票运行周期中重要的一环。根据数据显示,仅2009年,纽交所就有212家公司退市,相对应的,该年度上市公司仅94家。同样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有78家退市,德国证券交易所61家退市,伦敦证券交易所385家退市,其当年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家、6家和73家。在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不仅仅是进入市场,同样重要的还有退出市场。此时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选择美国市场来进行研究。

(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的退市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在其上市的公司提供了详尽的退市标准,这些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上市公司是否满足退市条件的主要指标包括:股权分散程度、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以及资产规模等等。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将其退市标准分为了数量和非数量标准,在其上市的公司一旦无法继续满足其持续上市数量标准和非数量标准,交易所就会暂停或者终止该公司股票在交易所继续交易。

(二)纳斯达克市场退市程序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退市程序采用的是聆讯制。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裂导致了纳斯达克指数从5048.62一路下跌,仅6天就下跌将近9个百分点。最终导致了近80%的股票下跌达80%,近40%的股票退市。这使得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终止了程序化的退市机制。自2003年以来,纳斯达克市场平均退市率在8%左右。当一只股票不再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要求之后,交易所的主管部门将通知公司其股票将被退市,并告知其所拥有的权利,如果公司不认同交易所的决定,其可以选择向上申诉,直至美国证监会。

三、美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以上我们选择了美国主要的两个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来进行研究,其分别代表了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制定的退市标准和退市条件较为严格,不仅仅提出了对公司持续经营的指标,同时还设置了反映市场变化的指标。这些退市程序安排使得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监管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使市场能够公平、有效率地运行,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退市程序执行过程中,美国证券交易所作为执行主体,将退市工作的执行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股票符合退市条件时,证券交易所可自主决定停牌,并进入退市程序。只有当上市公司对交易所决定有异议时方才提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这种安排使退市执行非常有效率,同时避免了行政过度干预。并且在美国证券市场为退市股票安排了场外交易市场或三板市场,股票退市后可继续交易,这种安排保证了股东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广胜,刘大勇,王慧颖.浅议股票退出机制建立的作用[J].北方经贸,2002,6:63-64.

[2]党胜利.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210-211.

[3]刘乐乐.中美退市机制比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37-38.

;

⑼ 求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一篇 急急

摘 要: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浮浮沉沉,已经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作经济的“晴雨表”。作为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目前由于存在传统渠道弱化和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受到明显制约。随着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走势和发展。本文在对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作相关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从货币供应量、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传导机制
Abstract: Through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of China, it has grow up day by day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called the economic "barometer". The monetary po1icy,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means for macroeconomic readjustmen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und apparently restricted in its role in recent years, e to traditional channels fading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pediment.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which is linked more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evitably influences its trend. This text does the brief summar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stock policy at firs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ck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from currency supply, interest rate and interbank offered rate.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ransmitting the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stock marke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演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得以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对国际经济、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迅速加大。作为现代市场金融经济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促进一国经济金融的良性持续平稳发展已举足重轻。当然,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的具体演进态势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反过来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也必定会作用于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乃至政策效果的变动,所以无论如何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以现实的经济金融结构为前提和条件,否则货币政策可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错误决策,从而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动荡。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维持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如何提高国内金融系统配置货币资源的经济效率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政策含义已经是国内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基本理论解析
(一)货币政策相关理论解析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以此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政策总称。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别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的要求。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内容,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与要求,它的确立与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可行性、相关性等条件,它是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货币当局必须先掌握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一定数值。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它们的提出和确立是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政策转变的结果。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经济学派理论分歧颇大,远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实际操作机制中,西方货币当局主要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用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经由中介目标去逼近最终目标所借助的方法和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后者指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某种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 西方国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政策。通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即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几乎可以实现货币当局的任何中介目标,因此为许多经济学家所推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对经济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弹性效果低下,故不常采用。贴现率政策使货币当局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出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告示效应,干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道义上的劝告、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管制、房地产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额等,它们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许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思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从局部均衡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生产领域的均衡,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动,然后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这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将影响到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变化。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证券,则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使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增强,于是利率降低,扩大投资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资产价格上升,这就相对地降低了耐用消费品和房屋等真实资产的价格,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这类真实资产的需求,使其价格上涨,并且会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实资产,这样循环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货币需求,使其社会的名义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场相关理论解析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股票市场分为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前者指发行人经证券承销商包销或代销,将未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场;后者指已发行的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相互转移的市场。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股票价格。股票市场的行为通过股票价格得以定量反映。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股票市场的一切走势和行为特征。股票价格包括股票发行价格和股票交易价格。股票发行价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将股票公开出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所采用的价格,通常由发行人依据股市行情及其他有关因素决定。它受发行人的收益状况、社会声誉、地理位置、股市供求状况、二级市场股价状况、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常见的发行价格有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两种。股票交易价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场上流通转让时的价格,它能够对货币政策做出直接的反应和变化。股票交易价格是股票的持有者(让渡者)和购买者(受让者)在股票交易市场中买卖股票时形成的股票成交价格,目的是完成股票交易过程,实现股票所有权的转移。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股票的价格也是由其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第二,股票市场的作用。股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日益突出。股票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增加其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金融改革,改善宏观调控手段;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当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政策时,就通过货币政策有关手段促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水平波动,使流入股票市场的社会信贷资金、社会游资和储蓄分流资金相应增多或减少,从而引起股票市场规模和股票价格指数相应变化。 股票价格决定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影响。从股票价值角度看,当松动性货币政策启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货币资产总额相应增加。增加的货币数量打破了原先货币数量供求的均衡状态,导致货币资产短期内收益下降。由此,社会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比例引起变化,企业和居民负债和资产结构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就是说,随着人们手中货币数量的增加和货币收益率的下降,人们必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物资产,从而引起实物资产价格的随之上涨。股票价格是实物资产价格的缩影。确切的讲,股票价格体现代表着实物资本的价值,当实物资本价格因货币数量增加而上涨时,其价值的虚拟代表股票价格因其敏感度强,早就发生了变动;另一方面,从资金面角度看,任何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使社会货币总量变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股市中资金量。股市中增量资金的增加会改变股市供求关系,引起股价指数上涨。松动型货币政策一旦实施,既使是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倾向没有发生变化,人们的资产结构也保持不变,股市中的资金绝对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按照原先股市资金与外围资金相同比例流进股市和其他领域。同样,紧缩型货币政策又以相同比例和方式减少着股市资金量。当然,不同的货币政策手段,或货币政策实施长短,对股市资金量影响特征会有区别。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同时改变股票内在价值和股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价格也有明显的改变作用。
(一)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第一,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股票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种表现,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三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会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和居民消费增加,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和国债行市的波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包括债券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指央行在向商业银行卖出债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再买回上述债券的业务,其实质是央行用债券做抵押借入资金,目的是为了回笼货币;逆回购则与正回购相反,目的是为了投放货币。由于正回购和逆回购的操作会影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往往对股市会产生一定影响。 如 2002年的6.24井喷行情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立刻由投放资金的逆回购转成回笼资金的正回购,长达半年,总计回笼资金2430亿元,其间行情一路下挫。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并不是单向地通过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来传导其作用过程,它还会通过股票市场这一中介传导其对实质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甚至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或市场对利率变动的谣言都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首先,利率发生变化会使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持有债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而言就会降低,那些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转而投资股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企业股票发行和筹资量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会相应扩大,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进而会带动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行,进而降低企业的股票市场筹资能力和实物投资积极性,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进一步引起社会收入、消费和投资规模的收缩。其次,利率的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贷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润下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降低股票价格。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给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股票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使储蓄分流成为可能,而利率下调则使储蓄分流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8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使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义利率降为1.98%,扣除利息税后的收益率仅为1.584%。在预期股票价格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由于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远远高于存款的报酬率,部分居民将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股票和基金投资。
表2-1 1997—2004 年我国居民储蓄及增长率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平均
储蓄(亿元) 46280 53407 59622 64300 73762 94307 110695 126196 78571
增长率(%) 19.3 17.1 11.6 7.9 14.7 17.1 17.4 14.0 14.8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实践表明,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从1996年至2002年,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上交所股市对这一利好做出了积极反应,步入持续上升的态势;1996年8月23日,央行实施第二次降息,企业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 71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受此消息刺激,股指屡创新高,并在当年年底冲上804的高点。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虽然力度没前三次大,但对准备金利率做出大幅下调,下调幅度分别为2.34和1.71个百分点。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一年内三次降息的间隔之短,在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史上也实属罕见。但降息当日,上交所股指从前番降息时的1316点下跌到1260点。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交所股指也于消息宣布后开市首日应声而涨。
(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指的是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它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的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
在20世纪初80年代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只能感,金融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通过“分立”和“扩容”两条途径,改变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局面。各家专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客观上要求进行资金借贷,调剂余缺。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形式中央银行职能后,实行“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银行信贷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资金的行际差、时间差、地区差进行拆借。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拆借,同业拆借市场得以真正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为中心的有形市场。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在经济过熟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拆借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违规现象,大量短期拆借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投资,炒股票,或用于在开发区上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延长拆借期限,哄抬拆借利率,干扰了金融宏观调控,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市场内存在系统分割和地区分割,降低了融资效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撤消了各商业银行及其分行开办的融资中心、资金市场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1996年1月3日借助于全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和信息服务,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在上海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融资中心停止自营业务,并逐渐淡出市场。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增加入市主体、完善相关法规等方面积极推进同业拆借市场建设。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更加广泛,资金供求趣同的矛盾有所缓和,交易规模日趋扩大。
银行同业拆借说明资金的流向和需求,当市场资金需求大的时候银行同业拆借的利率就会上涨,利率上涨将会导致股市看淡,但这都是技术上理论。对股市实质的影响并不大,要结合其他很多因素一起看,比如远期利率,或导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上涨的真正因素或汇率等。单研究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意义不大,只能知道市场近期的资金需求情况和是留入还是留出,那对股市的影响也不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对策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市在转化储蓄、刺激消费、优化资源配置和传导货币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功能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与成功经验,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⑽ 关于股票的议论文~高三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普通股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过买卖方式有偿转让,股东能通过股票转让收回其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但是,公司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回购自己发行的股票,提高股票价格来保护股东的权利、集中每股权益,此做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权利。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与被所有的关系,不同于债权债务关系,所以股东对公司的求偿权是剩余求偿权,只能在债权人全部收回自己的债权时才能对剩下的资产求偿。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当然一些高线技术企业的股东可能是以他的技术作为出自来获得股东身份的。)企业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也可以私募资金充实自己的资产。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绝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公司,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民营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持有者凭股票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发配取决于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发派股息,股东没有获得股息的权利。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金额的股息,而普通股股东的股息是与公司的利润相关的。普通股股东股息的发派在优先股股东之后,必须所有的优先股股东满额获得他们曾被承诺的股息之后,普通股股东才有权力发派股息。股票只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参与公司决策和索取股息的凭证,不是实际资本,而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实际资本运动的状况,从而表现为一种虚拟资本。

股票的作用
(1)股票是一种出资证明,当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时,便可获得股票作为出资的凭证;
(2)股票的持有者凭借股票来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参加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发表意见;
(3)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参加股份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红,以此获得一定的经济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 二)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场无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场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利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股票筹资的方式和股票市场的调节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它的积极做用是: 1,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3)可以为改革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5)可以扩大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板原因分析 发布:2025-01-21 00:55:51 浏览:775
股票拉涨停后尾盘跳水 发布:2025-01-21 00:49:28 浏览:221
上海多少市值配几个号 发布:2025-01-21 00:49:21 浏览:278
soho金融是什么 发布:2025-01-21 00:29:09 浏览:933
如何给退休父母理财 发布:2025-01-21 00:27:44 浏览:493
涨停板股票怎么逃顶 发布:2025-01-21 00:16:04 浏览:621
所持股票退市后怎么办 发布:2025-01-21 00:02:38 浏览:382
股票软件如何对接行情数据 发布:2025-01-21 00:01:43 浏览:296
基金的换手率有多少 发布:2025-01-20 23:53:53 浏览:2
基金汇进卡里钱怎么不一致 发布:2025-01-20 23:53:06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