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票历史价格
Ⅰ 力帆被谁收购了
车和家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获造车资质
1、车和家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6.5亿元的价格获得了力帆汽车100%股,新帆机械为北京心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心电智能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力帆股份出售股权是为了优化公司产权结构,规避经营风险,所谓规避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将不能盈利的产业链切断,从而提升自己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其实从账面上来看,力帆汽车的经营状况是非常难看的,截止到2018年11月30号,力帆汽车审计的资产净额度为161.05万元,而2018年1~11月份营业收入为19.16亿元,净利润亏损2.67亿元。
3、力帆汽车亏损而理想急着需要造车资质,所以两家一拍即合。力帆汽车在传统燃油车方面销量一度惨淡,虽然售价低廉,但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此次车和家的理想汽车收购可以搭上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很多媒体以为力帆股份将资产全部出售,彻底退出汽车行业,其实不然。
(1)力帆股票历史价格扩展阅读:
理想汽车除了收购力帆股份之外,还与力帆汽车签订了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除了技术、车型研发成果共享外,力帆股份有权出资且车和家同意接受力帆股份出资参与最近一轮融资。也就是说力帆汽车将会在资本等方面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Ⅱ 力帆汽车是国产车吗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21年发展,成为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12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产销汽车13.15万辆,出口创汇5.82亿美元,位列重庆民营企业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计申请专利8007件,其中已获授权专利6951件,各项指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公司现有员工9375余名,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7080余人。力帆已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601777,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Ⅲ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
Ⅳ 众泰之后又一家自主车企命悬一线,力帆汽车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月24日,力帆股份(601777)停牌一天,第二日复牌交易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就在两个月之前,这如出一辙的剧情刚在另一家自主品牌众泰汽车(000980)的身上上演,一年巨亏百亿元的众泰汽车,股票简称已于今年6月先行沦为*ST众泰。
而为了避免退市警示,力帆此前试图以变卖资产求得生路。
此前,力帆汽车以33.15亿元的代价,将15万辆出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及将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出售给车和家,即现在的理想汽车。
但此次变卖资产未能将力帆从生死线上彻底拉回来,债务压力使得力帆面临破产的危机。据其公告披露,力帆股份及其旗下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重整已被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同时提醒,即使重整仍存在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若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力帆股份曾在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表示,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摩托车产业回归为公司的主业。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迫于债务压力放弃乘用车业务。
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达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公司(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合计达2.98亿元。力帆汽车当前的货币资金仅为4300万元,到期债务达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基于其经营状况,力帆汽车已被认为无法偿还债务。
债台高筑的力帆汽车,亦被收购的流言所包围。自2020年6月份以来,市场不断传出吉利收购力帆已成定局的消息,而吉利均表示不知情。消息人士称,届时力帆股份将仅保留摩托车板块,其余部分包括上市公司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车接盘。
力帆和吉利一样,都是从摩托车业务起家,享受着市场的红利,又转而进军汽车市场。但数年后,两个都抓住了时代机遇的车企走向截然不同的境遇。同为自主品牌,吉利经过多年耕耘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而力帆和众泰则在被淘汰的悬崖边,摇摇欲坠。
力帆汽车于2014年正式新军新能源市场,但始终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占优过。在经历了2016年的骗补风波后,新能源车销量更是每况愈下。根据其2020年7月产销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63辆,同比下降66.31%。而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好的成绩在2015年也仅为14974辆。
此前,力帆发公告称,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数据显示,2020年前七月,力帆汽车的总销量仅为1780辆,7月份公司传统乘用车销量为190辆,同比下降71.98%。
力帆股份预计于2020年8月28日披露其半年报的业绩。据其一季报业绩显示,力帆汽车出现大额亏损,且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10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1.86亿元,同比下降-105.31%。据悉,力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已经连续四年为负,最高亏损高达26.13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力帆股票为什么会跌那么多
1、力帆股票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很多:
(1)受大盘指数的影响:目前中国股市的大盘指数在不断震荡,如果大盘指数也在大跌,那么力帆股票作为个股下跌也是正常的。毕竟大盘指数本来就是由这样各种个股构成的。
(2)受力帆集团的业绩影响:根据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该公司在2014年的业绩下滑,导致很多投资者不看好这个上市公司,从而股价下跌。
(3)受汽车行业的市场影响:目前由于各种利空信息的影响,汽车股普遍下跌,所以力帆股票作为汽车股会下跌。截至8月14日,中国股市中的汽车股普遍都下跌,力帆股份(咨询 买卖)跌超3%,一汽夏利、海马汽车(咨询 买卖)、金杯汽车(咨询 买卖)、长安汽车(咨询 买卖)跌超2%,江铃汽车(咨询 买卖)、悦达投资(咨询 买卖)、比亚迪(咨询 买卖)、中通客车(咨询 买卖)、长城汽车(咨询 买卖)等跌超1%。
2、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21年发展,成为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12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产销汽车13.15万辆,出口创汇5.82亿美元,位列重庆民营企业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计申请专利8007件,其中已获授权专利6951件,各项指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公司现有员工9375余名,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7080余人。力帆已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601777,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Ⅵ 力帆股份重整接近终局 | 尹明善谢幕,吉利或成实控人
同时,力帆股份在11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指出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与力帆股份签署了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该车型已获工信部334批次目录〔产品公告型号:JWT6470SEV01〕),以及有关基地代加工业务的转移协议或其他代加工业务协议,以支持保障前款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产能。
而有接近力帆的人士曾透露,力帆汽车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
业内猜测,随着换电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鼓励,此番参与力帆重整,也是吉利在换电领域的重要布局。
事实上,今年以来,吉利在已经在换电站建设方面先行布局。
继今年9月16日在重庆亮相吉利首个换电站之后,吉利计划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推进换电站的铺设。
日前,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高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重庆高速公路的青杠,围龙,珞璜,静观,大路5个服务区建设换电示范站。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此前的规划,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今年计划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2021年,扩充至100座换电站;2023年,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未来,吉利科技将以重庆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辐射布局,涵盖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省际、高速路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Ⅷ 力帆日子难!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产/退市风险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集团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破产/退市风险如影随形。8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请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根据规定,力帆股份股票于2020年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如果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裁定书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产原因,如不及时拯救,会给债权人、股东、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书还提到,力帆股份公司从事汽车及摩通行业多年,拥有较为齐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销售渠道众多,具备重整价值,其拟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的方式实现重整,该重整预案具有可行性。
编辑点评: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不断,销量下滑、债务/诉讼缠身、经销商维权让力帆的经营现状堪忧。当国内多数车企的经营回到正轨,不断提振销量、推出新品时,力帆仍未从危机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产的边缘。下一步究竟是破局还是破产,是力帆时刻在面临的问题。(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Ⅸ 内忧外患的力帆凭借什么实现逆转
主业汽车持续亏损,新能源汽车发展乏力,盼达模式前景不明,债务压力如此种种,令力帆股份这家重庆老牌工业制造企业正在面对异常严峻的局面。而力帆正穷尽能够想到用来自救的方法和策略,以化解公司当下的困难,用尹明善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共克时艰”。
力帆创立后,呈现出的是一股昂扬的冲劲。1994年,力帆率先在国内开发出四冲程100型发动机,该机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里程碑,随后力帆又相继开发出90、100型电启动发动机。短短八九年时间,力帆的摩托车销售额达到18亿元,进入全国私营企业前8强,摩托车发动机年产销量达15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尹明善和他创建的力帆也成为重庆市民营企业的代表。
在参与、造就出重庆“摩帮”的辉煌后,尹明善也经历了行业下行的阵痛。2002年,力帆集团摩托车销售额急剧下降,净利润也只增长了几百万元。2003年,尹明善开始计划进军汽车业。但是,力帆真正的第一款汽车产品——力帆520(参数|图片)面市,已经是2006年。3年间,力帆遭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就像一个磕磕绊绊的孩子,在转型之路上摸索前行。
2010年,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777。无尽的荣耀与光环都落在尹明善身上,这位喜欢穿中山装高个子的老一代企业家声如洪钟,喜欢音乐、电影和诗歌。
Ⅹ 李书福收购尹明善可惜力帆不值得
文|李一帆
力帆已经一年没见过5元以上的股价了。
6月19日,力帆股份尾盘直线拉升涨停,截至收盘报5.5元。这是力帆股份一年以来的股价最高值。
有人说,吉利会不会是想收购力帆的摩托业务?毕竟力帆正试图将业务发展重心聚焦回摩托,他们在2019年半年报中提到:“将聚焦公司优势产业,加大对摩托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
但现实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呢?
力帆摩托的销量,已经从2017年的110.47万辆下跌到了2018年的99.81万辆、2019年至95.87万辆,在全国摩托车企的销量排名从第三滑落到了第五。甚至仅在重庆,力帆摩托也排在了隆鑫、宗申之后。
在曾经尹明善最骄傲的出口领域,力帆摩托出口量也从2018年的41.38万辆疯狂下跌到了2019年的32万辆,出口量排名从第四掉到了第七。而中国摩托车的累计出口量却在一路上涨,2019年2301万辆,累计增长5.3%。
即便仅对比力帆内部,乘用车摇摇欲坠,可相比摩托车也仍是财报里的主力板块。力帆摩托,自身难保,委实难当翻身之作。
很难说未来的力帆会否还有被资本青睐的机会了。力帆,老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