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股票历史价格
㈠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如今对于爱奇艺网络电影要涨价一事外界并不那么看好。爱奇艺在参与变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1
前不久,爱奇艺宣布会员费涨价引起了不少用户吐槽,很多网友表示本来内容质量就不高还一遍一遍的涨价太过分了。
据了解,当时涨价主要针对黄金会员,最高上涨了10元,爱奇艺称涨价是为了为会员以供更好的内容。
甚至,爱奇艺还表示,在当前视频平台的会员订阅价格一直偏低,甚至影响到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建立更为良性的产业生态,最终为会员提供给更多、更好的内容,爱奇艺将对会员价格做出调整。
当时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吐槽爱奇艺,然而今天爱奇艺CEO龚宇的一番发言又再次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据报道,龚宇在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论坛圆桌对话中提出,互联网电影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创新,原来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尝试单片点播。
同时他还强调:网络电影票价得涨,6块钱太低了!”
这也让网友对爱奇艺的吐槽更加激烈,甚至似乎还影响到了股价。
根据最新报道,爱奇艺美股今天开盘就跌超超6%,最低触及4.04美元,创下了历史新低。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2
12月29日,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论坛圆桌对话中,爱奇艺CEO龚宇提出,互联网电影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创新,原来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尝试单片点播。他也表示,“网络(电影)票价得涨,6块钱,太低了!”
今年11月龚宇参加某论坛时曾提到,会员服务已成网络影视第一大收入。
如今对于爱奇艺网络电影要涨价一事,外界并不那么看好。除爱奇艺大手笔花钱买版权致成本过高、用户增长遇瓶颈之外,网络电影付费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位影视分析人士谈到,网络电影分两种,一种是院线过了窗口期转到视频平台;另一种是视频平台的原创电影。考虑到文娱内容供给大于需求,用户会趋向在有限时间获取被验证过的好内容。院线电影头部作品通常品质较高、短视频和长视频的内容都较为丰富。当院线电影转入视频平台,其原创的网络电影则处于食物链末尾。
针对第一种类型,一位传媒互联网分析师也谈到了它的局限性。该分析师认为,倘若流媒体平台在6元点播基础上再涨价,用户将不会等到院线电影过了窗口期转到平台后再观影。相比之下,影院观影的性价比更高。而最为致命的一点,国内的盗版环境,使得网络电影付费模式很难持续,“只要电影一上流媒体,就会有盗版”。而且某购物平台上,10元就能拿下Netflix一个月的会员。
爱奇艺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曾介绍过十年来爱奇艺在网络电影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阶段,从纯粹采购进口大片、国产电影付费,到网络大电影概念,再到会员+PVOD单片付费模式叠加。
2010年爱奇艺成立之初就开始筹备付费业务。2011年上半年上线了付费会员。爱奇艺会员模式的发展是从电影的付费观看开始的,因为观众买票看电影有消费心理基础。一开始也走了好多弯路,如开始好莱坞电影为主,采购了很多好莱坞电影,但好莱坞电影有其全球范围的、百年历史基础的、固定的付费和分账模式,平台基本无法盈利,同时,新片上线全部是单片付费的模式。但那时用户连包月会员都很难消费一个,更何况让他们为某一部电影单独付费。
随后,爱奇艺在2011年花巨资独家采购了《变形金刚3》,当年的票房冠军,开放给全部会员看,但发现效果并不好,直到2014年,爱奇艺又做了一个尝试,将国产电影改为付费模式(之前国产电影都是网络上免费观看的)。那年爱奇艺独家采购了《北京爱情故事》,在电影院上映一个月以后就在爱奇艺上线,所有会员可以免费看,之后再转为免费,结果发现效果很好。于是,全视频平台行业一起推进国产电影的付费化。从此以后电影基本上告别了网上免费观看的模式。爱奇艺的第一个500万会员是通过电影拉动的。随着会员模式的逐渐成熟,院线电影通过售卖网络版权的方式获得了新的变现方式,现在网络版权的回收占比在一部院线电影的回收模型中已占有很高的比例。
2014年,爱奇艺率先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电影内容生产与发行市场。经过7年发展,网络电影的产业规模达到几十个亿,平均每年上线超过1000部作品。
按照海外流媒体经验,爱奇艺在2020年2月初开始推行会员+PVOD单片付费模式叠加发展,即高质量影片先做单点付费,再转到会员观看,再转入免费模式。
PVOD模式的全称叫做高端付费点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该模式打破了传统90天发行窗口期,用户通过单片付费能够以更短的时间窗口期、甚至是第一窗口期在流媒体平台获取电影新片。这种模式在2017年的时候被好莱坞大片厂推行。2020年4月,环球影业首开流媒体线上发行先河,旗下动画片《魔发精灵2》是首个以PVOD形式在线上发行的影片,定价为19.99美元,三周时间收入接近1亿美元,相比北美影院与片方的.五五开票房分成,线上发行模式片方可以保留大约80%的数字租赁或购买费用。这也让《魔法精灵2》就此成为北美PVOD模式的经典案例。随后,迪士尼和华纳等大studio也正在进行着多年来最大的公司架构与职能调整,目的是为每一部电影作品找到最佳的发行方式。
正是疫情,让全球流媒体就在服务模式和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与变革。爱奇艺在参与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如当时面临在线购票和观看一体化的产品、新的营销方法论、如何控制盗版等问题。
爱奇艺继会员费涨价后又称网络电影票价得涨3
12 月 29 日消息,今日在 2021 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论坛圆桌对话中,爱奇艺 CEO 龚宇提出,互联网电影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创新,原来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尝试单片点播。他也表示,“网络(电影)票价得涨,6 块钱,太低了!”
本月中旬,爱奇艺宣布会员涨价,此次的涨价主要针对的是月卡和季卡,涨价的幅度大约在 9%-20% 之间,而年卡的价格还是保持不变。对此爱奇艺回应:“视频平台的会员订阅价格一直偏低,这一现象已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更加良性的产业生态,让优秀的内容生产者有所回报,最终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我们决定对会员价格做出调整。”
了解到,爱奇艺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 年第三季度,其营收为 75.89 亿元,净亏损 17.07 亿元。截至美东时间 12 月 14 日收盘,爱奇艺股价跌 3.50%,报 4.69 美元 / 股,总市值 37.02 亿美元,较 2018 年 5 月时的高点已跌去约 90%。
㈡ 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
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
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爱奇艺员工反映,目前爱奇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大批来自短视频平台的员工开启“捞人”模式,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
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1
最近,爱奇艺开启大面积裁员的消息,不断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酵。消息称,这一轮裁员比例为20%-40%,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如爱奇艺研究院、爱奇艺游戏中心等,则几乎全员被裁。被裁的员工,主要以中层管理者为主,还有司龄较长、年龄较大、薪水较高的员工,同等岗位和职级下,只保留低成本员工。并且,裁员还会继续,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此外,爱奇艺在市场投放和渠道合作等方向上,预算也在进一步收缩。
本轮裁员波及面大,但各业务线有所侧重。钛媒体APP独家了解到,与爱奇艺VR相关的爱奇艺智能业务不受裁员影响,其内部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作为独谈掘立运作的公司,业务上还在继续招人;爱奇艺今年新成立的与教育及教育硬件相关的“遍知”教育,该业务线内部人士亦告诉钛媒体APP,目前没有裁员计划。
钛媒体APP从爱奇艺2020年业绩报告中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1日,爱奇艺在北京拥有4185名员工,在其他城市及海外地区拥有3536名员工,总计7721名。若以最高40%的规模计,此次爱奇艺裁员涉及3000人左右。
钛媒体APP就裁员事滚哪宜询问爱奇艺方面,截至发稿,官方未做出相关回应。
就在爱奇艺裁员被大面积爆料当日,12月1日,爱奇艺智能还举办了线下发布会,正式推出旗下年度收官之作——爱奇艺奇遇Dream VR一体机。
奇遇Dream首发定价在1999元,似乎要掀起VR设备新一轮价格战,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爱奇艺智能当中资金储备充足。这或许与今年“元宇宙”概念大热相关,爱奇艺智能借VR设备成功搭上了车。但需要注意的是,爱奇艺智能三年前就已经从爱奇艺拆分,启动独立融资,独立运营。
而这个不差钱的业务线,似乎要与“爱奇艺”品牌进行切割。就在发布会上,爱奇艺智能CEO熊文宣布,公司计划由“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裁撤冗余的业务线,对于一家长期亏损的商业公司来说,无可厚非,残酷点说,是应有之义。但资本市场并未给出这样的行为做出积极反馈。
截至美股收盘,爱奇艺股价报5.65美元,暴跌9.46%,总市值44.59亿美元,盘中一度股价跌至5.60美元,创下上市以来历史新低。
爱奇艺的员工对裁员评价不一。有爱奇艺员工对钛媒体APP表示,理解公司裁员的举措,认为裁撤一些非核心业务和非必要的岗位层级,可以更聚焦主营业务,也能够更加精细化、扁平化运营和管理。但也有爱奇艺员工向钛媒体APP表示,感到十分遗憾和唏嘘,看到并肩战斗已久的同事不得不离开,也让其对公司和行业本身的发展忧心。
大裁员是迟早的事
爱奇艺裁员,不会是一件让行业感到意外的事。
由于大量的内容和带宽成本,爱奇艺自成立以来就出现净亏损,2018 年、2019 年和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91亿元、103亿元和70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43亿元。
就在两周前,11月17日,爱奇艺第三季财报会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给出过预警,“对爱奇艺来说,重点是开源节流,砍掉低效率业务和项目,并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
宏观经济下行,疫情的`反复,加之监管趋严,短视频竞争,种种压力,已经无可避免的传导到了长视频的巨头公司。爱奇艺三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增速6%;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17亿元,同比扩大42%。
爱奇艺管理层认为,疫情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第三季度财报会上,龚宇表示,当前行业的遇见最大的问题,是内容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到现在为止,电影的上线量不如2019年的一半;电视剧比例更少,可能只有往年的1/3左右;面对年轻人的新的网剧,因为疫情、审核等原因延迟上线,而且上线以后,质量也打了一些折扣。
爱奇艺部分团队被全裁2
据@第一财经日报 12月1日消息大侍码,爱奇艺员工称爱奇艺裁员20%-40%,亏损、选秀取消与短视频挤压生存空间。
接到裁员通知的时候,在爱奇艺工作近三年的员工张章(化名)第一反应是“太突然了,之前完全没有任何信息透露”。
12月1日,爱奇艺员工张章向第一财经记者反映,目前爱奇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裁员补偿暂按N+1发放,“但目前裁员政策还在变化中,具体发放多少还存在不确定性。”该员工表示。
另外,第一财经记者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门的爱奇艺员工交叉求证,目前爱奇艺确实在裁员进行中,裁员补偿按照N+1进行。
截至发稿,爱奇艺方面暂未对此事发表回应。
打开脉脉上关于爱奇艺裁员的动态消息下,大批来自短视频平台的员工开启“捞人”模式——“有对抖音感兴趣的朋友吗?”“我们这边是做抖音直播的,去年才开始做直播,属于新业务项目,但是DAU与日营收均上亿了,位居行业第一,业务还在高增长,有考虑换个环境的大佬可以找我”“抖音音乐目前大量HC(招聘名额),包括服务端、客户端、前端等”。
㈢ 爱奇艺净亏损61亿元,奈飞比爱奇艺高明在哪Netflix vs iQIYI
3月1日,爱奇艺(IQ.NASDAQ)披露2021年度业绩,实现营收305.54亿元,同比增长2.85%; 净亏损为61.09亿元,同比收窄12.83%。
On March 1, iQiyi (IQ.NASDAQ) disclosed its 2021 annual results, achieving revenue of 30.55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85%; net loss was 6.109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12.83%.
爱奇艺全年投入的内容成本达207亿元,和上年度基本持平。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爱奇艺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及短期投资44亿元。
The content cost invested by iQIYI in the whole year reached 20.7 billion yuan, which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previous year. As of December 31, 2021, iQIYI held 4.4 billion yuan in cash, cash equivalents, restricted cash and short-term investments.
爱奇艺2021年四季度日均订阅会员数为9700万人,同比回落570万人,环比下降770万人,退回2019年一季度水平。 2021年四季度每会员月平均收入为14.16元,延续上季度的增长趋势,同比提升1.71元。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1, iQIYI’s average daily number of subscribers was 97 m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5.7 million and a month-on-month decrease of 7.7 million, returning to the level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9.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per member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1 was 14.16 yuan, continuing the growth trend of the previous quarter,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71 yuan.
去年年底, 爱奇艺被媒体曝出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 裁员消息一出,爱奇艺在纳斯达克的股票市值暴跌近10%,创下 历史 新低。今年3月份,爱奇艺的股价最高超过了28美元,而到12月10日,股价已经跌到了4.2美元。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iQIYI was exposed by the media for large-scale layoffs, and the layoff ratio was between 20% and 40%. As soon as the layoff news came out, iQiyi's stock market value on Nasdaq plummeted by nearly 10%, hitting a record low. In March of this year, iQiyi's stock price topped $28, and by December 10, the stock price had fallen to $4.2.
三大长视频平台“优爱腾”近年的日子都不好过,十年烧光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且至今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这跟我们印象当中互联网平台财大气粗、日进斗金的形象很不一样。为什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The three major video platforms "You Aiteng" have had a hard time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urned out more than 100 billion yuan in ten years, and there is no hope of making profits so far.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image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in our impression that it is rich and powerful, and the money is made every day. Why don't the landlords have surplus food?
截至去年底,奈飞的付费会员数为2.1亿人,会员价格在每月8.99~13.99美元。美国人的平均月薪为3500美元,奈飞会员价格相当于平均月薪的0.28%。
As of the end of last year, Netflix had 210 million paid members, with membership prices ranging from $8.99 to $13.99 per month.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3,500, and the Netflix membership price is equivalent to 0.28% of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而“优爱腾”的付费会员数为2.2亿人,跟奈飞差不多,会员价格在每月15 25元人民币。 中国人平均月薪为4500元,优爱腾会员价格相当于平均月薪的0.39%,比奈飞还贵。
The number of paid members of "You Aiteng" is 220 mill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Netflix, and the membership price is 15 to 25 yuan per month.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of Chinese people is 4,500 yuan, and the price of You Aiteng membership is equivalent to 0.39% of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which is more expensive than Netflix.
也就是说,在会员规模和会员费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奈飞早就实现了盈利,优爱腾却不行。 如果不是收入太低的原因,那就只能是成本太高的原因。
That is to say, when the membership size and membership rate are similar, Netflix has already achieved profitability, but You Aiteng has not. If it's not because the income is too low, it can only be because the cost is too high.
优爱腾每年要花大价钱来竞争热门影视版权,比如当年腾讯视频花13亿才拿下了《如懿传》的独播权。
You Aiteng spends a lot of money every year to compete for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rights. For example, Tencent Video spent 1.3 billion to win the exclusive broadcast rights of "Ruyi's Royal Love in the Palace".
那么,版权费那么贵,影视制作方应该很赚钱?其实也不是,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就有超过一半的影视上市公司亏损。
So, the right fee is so expensive,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cers should be very profitable? In fact, it is not. In 2019 before the epidemic, more than half of the listed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lost money.
影视公司其实没有定价权,定价权在流量明星手里。往往一个流量明星的片酬就占到了剧组60%-70%的成本,除了明星工资,剧组其他成员都得省吃俭用,后期制作也是能省就省。
In fact,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have no pricing power, and the pricing power is in the hands of traffic stars. Often, the salary of a traffic star accounts for 60%-70% of the cost of the crew. In addition to the star salary, other members of the crew have to be frugal, and post-proction can also be saved.
归根结底,是明星不合理的片酬结构,导致了影视公司不赚钱,长视频平台巨额亏损,观众还看不上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the unreasonable remuneration structure of stars, which has led to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not making money, long video platforms suffering huge losses, and audiences not appreciating high-quality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尤其是这几年,“优爱腾”为了止损,都在尝试从购买外部版权,转向亲自下场去做“自制剧”。但是,内容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比如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就占到了营收的70%~80%。 “优爱腾”不过是从“不赚钱的长视频平台”,变成了“不赚钱的影视公司”,结果是一样的。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stop losses, "You Aiteng" has been trying to switch from purchasing external rights to doing "self-made dramas" in person. However, content costs remain high. For example, iQiyi's content costs account for 70% to 80% of revenue. "You Aiteng" just changed from a "long video platform that doesn't make money" to a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y that doesn't make money", and the result is the same.
同为内容生产和内容创作平台,奈飞比起优爱腾高明在哪?
As both a content proction and content creation platform, where is Netflix better than You Aiteng?
奈飞高明在掌握了一个越来越有力量的工具:智能辅助生产。奈飞抓住了机器智能、平台智能和聚众智能。
Netflix is mastering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tool: intelligently assisted proction. Netflix captures machine intelligence, platform intelligence, and crowd intelligence.
机器智能比较好理解,就如剧情走到结尾的时候,拍出几种结局,然后用机器智能识别用户的偏好,让不同用户分别看到不同的结尾,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Machine intelligence is easier to understand, just like when the plot comes to the end, several endings are shot, and then machine intelligence is used to identify users' preferences, so that different users can see different ending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udience's satisfaction.
平台智能,就是平台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形成的数据,在数据之上形成的各种智能,平台再通过算法去判断和预测市场,跟单个的用户进行很好的互动。
Platform intelligence is the data formed by the platform after a long period of operation, and various intelligences formed on the data. The platform then judges and predicts the market through algorithms, and interacts well with inpial users.
但对于平台的数据,有的时候因为依赖于广告、会员等因素,数据本身可能具有某种扭曲性,这个时候就需要聚众智能。只要聚拢的人的数量足够多,而且有足够多的多样性,偏向性就会少。
But for the data of the platform, sometimes e to factors such as advertisements and members, the data itself may be distorted in some way. At this time, we need to gather intelligence. As long as there are enough people gathered and there is enough persity, there will be less bias.
最重要的是,汇聚的这些人里,由于紧密的联系、频繁的互动,而形成了某种智能。虽然他们每个个体并不一定聪明,但是汇聚在一起以后,会形成一种众愚成智的现象,也就是从低智能向高智能涌现的这样一种现象。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among these people gathered, e to the close connection and frequent interaction, some kind of intelligence has been formed. Although each of them is not necessarily smart, but when they come together, they will form a phenomenon of ignorance becoming wise, that is, a phenomenon that emerges from low intelligence to high intelligence.
一个平台的聪明程度,就是由机器智能、平台智能和聚众智能决定的,奈飞的高明之处,就是做到了这三种智能。
The intelligence of a platform is determined by machine intelligence, platform intelligence and crowd intelligence. Netflix's genius is to achieve these three kinds of intelligence.
爱奇艺(IQ.NASDAQ)披露2021年度业绩,全年净亏损为61.09亿元。其实除了爱奇艺,三大长视频平台“优爱腾”近年的日子都不好过,十年烧光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且至今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iQiyi (IQ.NASDAQ) disclosed its 2021 annual results, with a net loss of 6.109 billion yuan for the year. In fact, in addition to iQiyi, the three major video platforms "You Aiteng" have had a difficult time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urned out more than 100 billion yuan in ten years, and there is no hope of making profits so far.
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奈飞(Netflix)则实现了盈利,奈飞高明在哪?我们今天分析了奈飞具备的三种智能。
In contrast, Netflix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has achieved profitability. Where is Netflix's genius? Today we analyzed three kinds of intelligence that Netflix possesses.
㈣ 爱奇艺上市了吗
2018年3月29日,爱奇艺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IQ。
爱奇艺赴美上市拟募集资金15亿美元,并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公司的核心财务数据。由于版权费用不断上涨,视频网站“烧钱”导致持续亏损已经是公开的行业现状。爱奇艺特别强调,在网络视频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近三年来公司亏损率持续收窄。招股书显示,爱奇艺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5.75亿元、30.74亿元和37.369亿元,而这三年的净亏损率在逐年收窄,分别为-48%、-27%、-22%。
(4)爱奇艺股票历史价格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爱奇艺,中国高品质视频娱乐服务提供者。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线,秉承“悦享品质”的品牌口号,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内容、营销等全方位创新,为用户提供丰富、高清、流畅的专业视频体验,致力于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得更多、更好的视频。爱奇艺已成功构建了包含电商、游戏、电影票等业务在内,连接人与服务的视频商业生态,引领视频网站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爱奇艺品质、青春、时尚的品牌调性深入人心,网罗了全球广大的年轻用户群体。爱奇艺打造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在内的十余种类型的丰富的正版视频内容库,并通过“爱奇艺出品”战略的持续推动,让“纯网内容”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类别、高品质时代。同时,作为拥有海量付费用户的视频网站,爱奇艺倡导“轻奢新主义”的VIP会员理念,主张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细节的追求,坚持为广大VIP会员提供专属的海量精品内容,极致的视听体验,以及独有的线下会员服务。
2014年,爱奇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基于搜索和视频数据理解人类行为的视频大脑——爱奇艺大脑,用大数据指导内容的制作、生产、运营、消费。并通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带宽储备以及全球性的视频分发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服务。在技术与内容双核驱动的新体验营销时代,爱奇艺创造性地提出了“iJOY悦享营销”客户服务价值观和方法论。通过多屏触点、创意内容、技术优化、互动参与、实现购买等路径全面提升ROI,让客户享受到创新营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未来,爱奇艺将在多元化的内容储备、个性化的产品体验、定制化营销服务领域继续发力,引领视频体验革命。不断提升连接人与服务的能力,更好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2018年8月6日,爱奇艺、当代明诚旗下公司新英体育传媒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的新公司将积极打造超级在线体育平台,统一运营合并后的爱奇艺体育平台,其中包括新英体育公司旗下新英体育App、爱奇艺体育频道,新英体育App及新英体育网等终端名称也将正式更名为爱奇艺体育。
㈤ 爱奇艺上市股价怎么样
3月29日早间消息,爱奇艺将于今晚上市,IPO定价为每股18美元,定价位于17至19美元区间中段。
爱奇艺,原名奇艺,于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线,2011年11月26日品牌升级,启动“爱奇艺”品牌并推出全新标志。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博士担任CEO。自成立伊始,爱奇艺坚持“悦享品质”的公司理念,以“用户体验”为生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投入、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清晰、流畅、界面友好的观映体验。
2013年5月7日,网络收购PPS视频业务,并与爱奇艺进行合并。2016年12月1日,爱奇艺与索尼影业达成战略合作。2017年2月21日,网络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爱奇艺已完成一笔15.3亿美元的可转债认购,其中网络认购3亿美元。此轮可转债的主要认购方为网络、高瓴资本、博裕资本、润良泰基金、IDG资本、光际资本、红杉资本等。
㈥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消息称,这一轮裁员比例为20%-40%,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几乎全员被裁。被裁的员工,主要以中层管理者为主,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1
12月1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今日,爱奇艺员工张某反映,目前爱奇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裁员补偿暂按N+1发放,“但目前裁员政策还在变化中,具体发放多少还存在不确定性。”该员工表示。
报道称,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门的爱奇艺员工交叉求证,目前爱奇艺确实在裁员进行中,裁员补偿按照N+1进行。
截至发稿,爱奇艺方面暂未对此事发表回应。
据了解,11月17日,爱奇艺公布了今年Q3财报,数据显示,爱奇艺本季度营收达到了76亿人民币,同比增速达6%,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36亿,会员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
在财报结束后的分析师电话会上,爱奇艺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龚宇称,目前行业确实面临挑战,爱奇艺认为有关的监管政策基本都发布完毕了,现在是执行阶段。在未来的一到两个季度,执行会逐渐形成平稳状态。
龚宇表示,现在对爱奇艺来说重点是开源节流,砍掉低业务、项目,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2
最近,爱奇艺开启大面积裁员的消息,不断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酵。消息称,这一轮裁员比例为20%-40%,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如爱奇艺研究院、爱奇艺游戏中心等,则几乎全员被裁。被裁的员工,主要以中层管理者为主,还有司龄较长、年龄较大、薪水较高的员工,同等岗位和职级下,只保留低成本员工。并且,裁员还会继续,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此外,爱奇艺在市场投放和渠道合作等方向上,预算也在进一步收缩。
本轮裁员波及面大,但各业务线有所侧重。钛媒体APP独家了解到,与爱奇艺VR相关的爱奇艺智能业务不受裁员影响,其内部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作为独立运作的公司,业务上还在继续招人;爱奇艺今年新成立的与教育及教育硬件相关的“遍知”教育,该业务线内部人士亦告诉钛媒体APP,目前没有裁员计划。
钛媒体APP从爱奇艺2020年业绩报告中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1日,爱奇艺在北京拥有4185名员工,在其他城市及海外地区拥有3536名员工,总计7721名。若以最高40%的规模计,此次爱奇艺裁员涉及3000人左右。
钛媒体APP就裁员事宜询问爱奇艺方面,截至发稿,官方未做出相关回应。
就在爱奇艺裁员被大面积爆料当日,12月1日,爱奇艺智能还举办了线下发布会,正式推出旗下年度收官之作——爱奇艺奇遇Dream VR一体机。
奇遇Dream首发定价在1999元,似乎要掀起VR设备新一轮价格战,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爱奇艺智能当中资金储备充足。这或许与今年“元宇宙”概念大热相关,爱奇艺智能借VR设备成功搭上了车。但需要注意的是,爱奇艺智能三年前就已经从爱奇艺拆分,启动独立融资,独立运营。
而这个不差钱的业务线,似乎要与“爱奇艺”品牌进行切割。就在发布会上,爱奇艺智能CEO熊文宣布,公司计划由“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裁撤冗余的业务线,对于一家长期亏损的商业公司来说,无可厚非,残酷点说,是应有之义。但资本市场并未给出这样的行为做出积极反馈。
截至美股收盘,爱奇艺股价报5.65美元,暴跌9.46%,总市值44.59亿美元,盘中一度股价跌至5.60美元,创下上市以来历史新低。
爱奇艺的员工对裁员评价不一。有爱奇艺员工对钛媒体APP表示,理解公司裁员的举措,认为裁撤一些非核心业务和非必要的岗位层级,可以更聚焦主营业务,也能够更加精细化、扁平化运营和管理。但也有爱奇艺员工向钛媒体APP表示,感到十分遗憾和唏嘘,看到并肩战斗已久的同事不得不离开,也让其对公司和行业本身的发展忧心。
大裁员是迟早的事
爱奇艺裁员,不会是一件让行业感到意外的事。
由于大量的内容和带宽成本,爱奇艺自成立以来就出现净亏损,2018 年、2019 年和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91亿元、103亿元和70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43亿元。
就在两周前,11月17日,爱奇艺第三季财报会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给出过预警,“对爱奇艺来说,重点是开源节流,砍掉低效率业务和项目,并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
宏观经济下行,疫情的反复,加之监管趋严,短视频竞争,种种压力,已经无可避免的传导到了长视频的巨头公司。爱奇艺三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增速6%;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17亿元,同比扩大42%。
爱奇艺管理层认为,疫情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第三季度财报会上,龚宇表示,当前行业的遇见最大的问题,是内容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到现在为止,电影的上线量不如2019年的一半;电视剧比例更少,可能只有往年的1/3左右;面对年轻人的新的.网剧,因为疫情、审核等原因延迟上线,而且上线以后,质量也打了一些折扣。
爱奇艺员工称公司在大幅裁员3
近日,有爱奇艺员工向第一财经记者反映,目前爱奇艺正在进行裁员,裁员比例在 20%-40% 之间,裁员补偿暂按 N+1 发放," 但目前裁员政策还在变化中,具体发放多少还存在不确定性。" 该员工表示。为了确认消息的真实性,第一财经记者还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门的爱奇艺员工交叉求证,被告知目前爱奇艺确实在进行裁员中,裁员补偿按照 N+1 进行。
某平台上关于爱奇艺裁员的讨论
在某知名职场社交平台上搜索后发现,在相关爱奇艺裁员的动态消息下,有许多疑似被裁员员工在讨论相关裁员事项。而来自短视频平台的 HR 在不断询问相关离职人员是否愿意加入新的公司,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下短视频平台对于传统的长视频公司的挤压日益严峻。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 App 近年来的大火使得许多长视频网站的日活以及流量数都在不断下降。根据第一财经多方了解后得知,此次爱奇艺裁员包含游戏、用户产品、爱奇艺随刻等多个部门。
除了短视频的挤压外,长视频网站在内容的制作上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根据此前爱奇艺 CEO 龚宇的说法,长视频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从供需关系来讲就是内容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在疫情影响下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不得不延长,网剧的质量也普遍不高。而爱奇艺之前的选秀节目也因为国家政策而停止录制。而且从爱奇艺的财报上看,三季度亏损相比此前还有所增长,因此被曝出裁员也就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了。不过截至目前,爱奇艺官方还未对该传言进行回应。
㈦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多位被裁员工称,此次裁员是爱奇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部分部门几乎全员被裁,盈利部门也将有指标。爱奇艺或岩做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1
爱奇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
报道称,目前裁员政策还在变化中,具体发放多少裁员补偿还存咐纯在不确定性。截至发稿,爱奇艺方面暂未对此事发表回应。
打开脉脉上关于爱奇艺裁员的动态消息下,大批来自短视频平台的员工开启“捞人”模式——“有对抖音感兴趣的朋友吗?”“我们这边是做抖音直播的,去年才开始做直播,属于新业务项目,但是DAU与日营收均上亿了,位居行业第一,业务还在高增长,有考虑换个环境的大佬可以找我”“抖音音乐目前大量HC(招聘名额),包括服务端、客户端、前端等”。
综合多位内部人士的消息,爱奇艺此次裁员的具体情况是:
粗简衡1、裁员是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内容,技术,精细化成本管理,结构扁平化。所以此次裁员中,中层(总监级别)被裁的比较多。
2、爱奇艺预算收缩,花钱为主的部门比如市场、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员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的能到50%。没有过试用期的员工,或都在裁员之列。还有部门几乎全员被裁,短视频产品随刻会和其他产品合并,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被裁员的员工会获得N+1的赔偿。
3、独立的爱奇艺智能(有VR等产品)也有裁员比例,只是相对于花钱部门来说比较低。内容部门的裁员比例在30%左右,很多工作室都没了。原则是同等职责岗位只保留成本低的员工。
4、很多老员工将这一次裁员称为“爱奇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且这一轮裁员并非结束,春节前后还会有不少人被裁掉离开。
财报显示:
去年员工数量减少1168人
爱奇艺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其营收为75.89亿元,净亏损17.07亿元。截至美东时间11月30日收盘,爱奇艺股价跌2.19%,报6.24美元/股,总市值49.25亿美元,较2018年5月时的高点已跌去逾80%。
去年,爱奇艺全年亏损达人民币60亿元。根据今年最新的三季度财报,爱奇艺该季度总营收75.89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2亿元,同比扩大41.6%;营收成本为70.28亿元,其中内容成本支出为53亿元,同比增长13%,该部分的增长主要来自对原创内容加大投资。
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末,爱奇艺的员工数量分别为4794、6014、8577、8889和7721人。可以看出,2019年之前,爱奇艺员工数量呈增长趋势,而2020年员工数量减少了1168人,降幅约13.14%。
短视频蓬勃发展
挤压了爱奇艺广告收入空间
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则在最近两年挤压了爱奇艺的广告收入空间。从市场规模、用户规模、使用时长等数据来看,在长短视频之争中,短视频已然占据了优势地位。
根据《2020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下半年,短视频应用的日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长视频,成为网络视听应用领域之首。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典型互联网媒介广告收入占比中,抖音等短视频广告收入占比共有42.2%,仅抖音就占了三成,而长视频平台广告收入一共占到12.6%,爱奇艺占比仅为4.5%。
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此前曾表示,目前长视频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从供需关系来讲就是内容供应出现严重短缺。新的网剧因为审核原因延迟上线、网剧质量打折扣…内容供给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客观原因则是短视频对于用户时长的争夺。
无论流量还是收益上都在流失的长视频平台,在影视剧版权费被当年的争夺战过度太高、新的盈利场景尚未打开的同时,确实进入艰难的至暗时刻,裁员也许是一个最容易达成的减负手段。
而针对如何解决“优质内容匮乏”这一课题,龚宇提及了未来规划:未来2年将大量增加电影、动漫工作室,与此同时,随着内部工作室越来越多,爱奇艺将继续坚持多内容品类发展,深耕“迷雾剧场”一类的垂直赛道。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2
爱奇艺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12月1日,据新浪科技消息称,当天,爱奇艺开始进行一轮大规模裁员。多位被裁员工称,此次裁员是爱奇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部分部门几乎全员被裁,即使是诸如内容、智能硬件等盈利部门也有指标。
据透露,爱奇艺此次裁员是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内容,技术,精细化成本管理,结构扁平化。所以,中层(总监级别)被裁的比较多,另外还有司龄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薪水比较高的员工,多在被裁之列。
同时,爱奇艺预算收缩,花钱为主的部门比如市场、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员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的能到50%。没有过试用期的.员工,几乎都在裁员之列。爱奇艺研究院、爱奇艺游戏中心等部门几乎全员被裁,短视频产品随刻会和其他产品合并,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被裁员的员工会获得N+1的赔偿,交接完工作就可以离开,不过,司龄长的员工及中层员工,可以待到月底。
独立的爱奇艺智能(有VR等产品)也有裁员比例,只是相对于花钱部门来说比较低。内容部门的裁员比例在30%左右,很多工作室都没了。原则是同等职责岗位只保留成本低的员工。
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爱奇艺方面求证上述消息真伪时,其相关负责人称对外暂无回应。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包括爱奇艺、腾讯视频、阿里大文娱等多家互联网平台人士处了解,爱奇艺总体薪酬并不占优势。且由于长视频暂未找到盈利模式,整个行业收入在互联网生态内偏低。
止不住的亏损
裁员背后是,爱奇艺净亏损扩大。
三季报显示,当期,爱奇艺营收为人民币76亿元(约合12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亏损17亿元(约合2.68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2亿元。
原因来自增长乏力。
当期,爱奇艺会员服务营收为43亿元,同比增长8%;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 17亿元,同比下降 10%;内容分发收入6.271亿元 ,同比增长60%;其他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 3%。
作为最大营收来源的会员业务,增长背面是,用户数下滑,靠涨价赢得8%增速。截至三季度末,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36亿。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 1.048 亿。
去年末,爱奇艺推出新的会员定价方案。 调价后多端价格统一,共分六档,连续包月、月卡、连续包季、季卡、连续包年、年卡定价分别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
客观上,这一价格实际涨幅有限。以往视频会员通过iOS端付费的价格一般会高于通过安卓端/PC端付费的价格,本次爱奇艺价格调整为多端统一定价。对比提价前后的价格,iOS端基本持平,安卓端/PC端各档会员费用涨价约25%。
但走低的会员数,很难撑得起收入长期增长。
爱奇艺广告业务,收入仍在下滑。
这有着大环境因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放缓。8月份消费数据明显低于预期。
同时,重要广告主所在行业持续震荡。以腾讯为例,广告增速放缓主要由于教育、保险与游戏行业的广告需求疲弱,以及互联网广告整治所致。
网络也表示,广告业务中,地产、 装饰、教育、旅游等板块均受到负面影响。当前,教育、地产等行业,均为重点调控对象,旅游则深受疫情影响。
“投放越发谨慎,且必须看回报率,压力很大。”有世界500强饮品企业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爱奇艺还面临着特殊的行业背景。
“会员数量下降,有内容缺失原因。因为疫情关系,院线电影不上院线,所以也拿不到院线电影。第二是电视剧受疫情影响,受审核影响,延期播出。第三是综艺节目受广告主停止投放广告、停止赞助的影响,也导致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说动画的制作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用户,就是会员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年初称。
此外,爱奇艺成本控制有限。三季度,收入成本7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内容成本53亿元,同比增长13%。
由此,爱奇艺处在盈利模式未打通且成本上升的逆循环,裁员成了必选题。
裁员效力有限 重在整肃风纪?
根本问题未解决,裁员能有效降低成本吗?
目前来看,只能局部缓解。三季报显示,爱奇艺研发费用为6.83亿元 ,同比增长 2%,员工收入主要体现在这一门类。
这与爱奇艺17亿元亏损额相比,不到一半,且裁员空间毕竟也有限。
另据媒体报道,爱奇艺将缩减市场投放预算,这个实际作用或相对大些。三季度,爱奇艺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2亿元,同比增长9%。
对爱奇艺来说,裁员的实际意义,或在于整肃风纪,从而结构性省下成本。对视频平台来说,部分员工收入大头来自灰色收入。
包括爱奇艺、腾讯、阿里在内人士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公司项目存在回扣空间。这在非标的影视业更加明显。
近期,腾讯在反舞弊调查中发现,腾讯视频影视项目制片人张萌存在违反公司“高压线”行为,并涉嫌违法,现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张萌任职于腾讯视频旗下天蓬工作室。
去年,裁判文书网公布了《陶燕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因在电视剧投资方面违法收受488万元,浙江卫视总编室原主任陶燕已于6月24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
2018年12月,原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被警方调查。判决书显示,在担任优酷总裁期间,杨伟东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贿赂款共计人民币855万余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2013年8月,原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离职后,入职阿里。2014年,腾讯内部审计时发现当初刘春宁主管的视频团队存在贪腐疑点,于是,重拳出击。
2016年4月,刘春宁被控受贿一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财新当时报道,刘春宁被控涉嫌两宗犯罪事实,均是发生在其担任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期间。第一宗指控,是涉嫌干涉电视剧《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评级,从中受贿143万元。
检方指控的第二宗涉嫌犯罪事实,是刘春宁在采购《宝贝》《兰陵王》两部剧时,受贿70万元。
“这个行业太市场化了,从抢IP、明星等项目前期起,充满了变数与水分,拍摄阶段成本亦不透明,后期价格更是一团迷雾。根本说不清楚是市场价格还是有操作,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水分有时候是必要生存条件。”有上市影视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
经营压力下,裁掉中层、老员工,对爱奇艺整肃体系,或也有帮助。
“我们经常说一鱼多吃:在内容上的投资产生了与内容相关的IP,然后将IP开发成不同作品形式,比如原来是小说,现在变成了电影、剧、动画、游戏,之后把IP做商品化的授权,变成了文具、道具等等这些综合性的收入,包括广告收入以及向用户直接收取的会员费或是单片点播费等等,只有这些综合起来的收入超过了对内容的投资,这种商业模式才会成为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商业模式。这需要时间,爱奇艺离这天不远了,因为我们积累的IP越来越多了。”11月,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表态。
这是他少见的直接喊话。
爱奇艺或因亏损将进行大裁员3
12月1日,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爱奇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至40%之间,裁员补偿暂按“N+1”发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了解获悉,爱奇艺这次裁员涉及多部门,除核心的剧集、综艺的采购、制作部门暂未裁员外,用户产品部门、短视频随刻、智能硬件(VR)、动漫和游戏等均在裁员之列,市场等公线部门也有裁员指标。
“年龄较大、司龄较长的员工受到的影响较大”,一位爱奇艺前员工对贝壳财经记者说。“也该裁员了,他们人太多了,有七八千人,是行业内同类型公司的近两倍”,一位业内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说。
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次向爱奇艺求证,截至发稿未被回应。
裁员一事在爱奇艺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龚宇上月的发言中可以窥见一斑。在11月17日晚间举行的爱奇艺三季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龚宇称,对爱奇艺来说重点是开源节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业务、项目,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爱奇艺总营收达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17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亿元。
疫情让爱奇艺的广告和内容供给都受到影响。会员广告、在线广告服务、内容分发、其他是爱奇艺的四大主营业务:三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为 43亿元,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8%;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 17亿元,较 2020 年同期下降 10%,主要是由于该季度推出的优质内容较少,以及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内容分发收入为6.3亿元 ,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60%;其他收入为10亿元,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3%。
龚宇在上述电话会议上称,目前行业的主要挑战是内容供应短缺。“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比如到目前为止,今年电影的上线量不如去年同期的一半,电视剧的上线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新的网剧因为审核原因延迟上线,上线后质量也打了折扣,而这也只是一部分。内容供给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龚宇说,他同时也认可,客观上短视频对用户时长的争夺是行业面临挑战的重要原因。
在增长受到影响的同时,爱奇艺的成本也在上涨。三季度,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为70亿元,较 2020年同期增长10%,收入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内容成本增加。内容成本作为收入成本的重要部分费用为5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3%;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2亿元,较2020 年同期下降9%;研发费用为6.8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综上,三季度爱奇艺经营亏损为14亿元,2020 年同期为12亿元,营业亏损率为18%。
行业层面,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B站等长视频平台均未实现盈利。随着视频平台会员规模、收入规模增速放缓,资本市场更加关注长视频何时能实现盈利。
对于这一问题,龚宇在上述分析师会议上称,“这个需要时间,但距离这个阶段不远了,因为爱奇艺积累的IP越来越多了。”爱奇艺经常说“一鱼多吃”,就是在内容和产生上,把IP开发成不同形式,比如说原来是小说,现在变成了剧集、电影,变成了动画,动画又变成游戏,再把IP做商品化的授权,变成文具、道具等。这些综合性的收入,包括广告收入,向用户直接抽取的会员费收入、单片点播的收入等,超过对内容的投入时,这个商业模式就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