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股票 » 上海石油化工股票历史高位

上海石油化工股票历史高位

发布时间: 2021-04-11 06:06:44

⑴ 600688股票历史最高价是多少

600688股票历史最高价是9.36元,时间是2007 -10-18;截止时间是2015年10月10日。
600688为上海石化的股票代码;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英文名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占地面积9.4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是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
上海石化现有炼油、化工、塑料、化纤等主要生产装置72套,以现代化、大型化、连续化为主要特征。目前,公司拥有年原油加工1400万吨,年产乙烯95万吨、成品油及化工品510万吨、合成树脂及塑料制品95万吨、合纤原料及合成纤维138万吨的生产能力;拥有独立的水、电、汽、气公用工程供应系统,独立的环保处理系统,以及海运、内河航运码头和铁路、公路运输等设施。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88亿元,在册员工总数2.85万人。

⑵ 中石化与上海石化关系

一:上海石化是中国石化的分公司
二: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石油炼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三。现有分(子)公司30家,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旺盛。
三:上海石化的前身是创建于1972年6月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93年6月作为中国第一批股份制规范化改制试点企业之一,改制为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股票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同时上市的国际上市公司。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⑶ 三友化工股票历史最高价 入吗,及买入价格多少元为

  1. 这只票不是历史最高价。但在小幅的高位,建议等回调。

  2. 在这个价位可能还会涨一点,不过跑不远,注意规律。

  3. 注意看指标,底部还未明确。12月21日是低位,9.25元,最好的仓位。

⑷ 有谁知道,上海高桥石化的历史吗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以下简称高桥石化)由原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化学纤维二厂、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高桥热电厂、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组建而成(后按照石油化工专业化发展要求,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先后退出)。

1981年,上海高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区。除了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第二化学纤维厂、高桥热电厂和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之外,还有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和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分属于中央5个部和地方4个局领导。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严重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为高桥地区石化企业的联合带来了契机。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展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方针,企业开始突破原有管理体制的束缚,各种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1981年上半年,国家财政部《财政简报》登载了上海财政科学研究所写的《组织联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关于高桥地区石油化工企业挖潜增产的调查》一文,介绍上海高桥地区的石油化工因体制分割而资源不能共享的情况,认为高桥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实行联合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同年7月7日,国务院领导对此作了批示,“首先解决上海高桥地区的联合,取得经验,然后再着手搞第二个、第三个。”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由国家经委牵头派出联合调查组到上海专门调查研究企业联合的问题。8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成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报告。9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上海高桥石化工公司。

1981年11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高桥化工厂隆重召开高桥石化公司成立大会。一个带有试点性质的全国第一家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大型经济联合体诞生了。并“为后来石油化工企业的改组、联合开了个好头。”

1981年高桥石化成立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769万元,净值28139万元。公司占地面积162.8公顷。原油加工能力430万吨/年,年产各类油品367万吨,乙烯、丙烯、丁二烯等4万吨,化工产品6.50万吨,化纤7000余吨,热电装机容量12.5万千瓦。

2001年1月,由原高桥石化炼油厂、化工厂、供销公司并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化工三厂、精细化工厂和热电厂并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

2003年10月,高桥石化“撤厂建部”。分别改为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聚氨酯事业部、精细化工事业部、热电事业部和供应销售部。

2007年,高桥石化聚氨酯事业部、精细化工事业部、热电事业部又并入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2010年,高桥石化完成了“撤事业部、建作业部”扁平化管理改革,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长期以来,高桥石化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总体发展部署,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对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致力于创新开发各类高端石化产品。

⑸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的历史沿革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以下简称高桥石化)由原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化学纤维二厂、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高桥热电厂、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组建而成(后按照石油化工专业化发展要求,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先后退出)。
1981年,上海高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区。除了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第二化学纤维厂、高桥热电厂和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之外,还有上海农药厂、染化十五厂和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分属于中央5个部和地方4个局领导。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严重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为高桥地区石化企业的联合带来了契机。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展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方针,企业开始突破原有管理体制的束缚,各种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1981年上半年,国家财政部《财政简报》登载了上海财政科学研究所写的《组织联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关于高桥地区石油化工企业挖潜增产的调查》一文,介绍上海高桥地区的石油化工因体制分割而资源不能共享的情况,认为高桥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实行联合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同年7月7日,国务院领导对此作了批示,“首先解决上海高桥地区的联合,取得经验,然后再着手搞第二个、第三个。”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由国家经委牵头派出联合调查组到上海专门调查研究企业联合的问题。8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成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报告。9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上海高桥石化工公司。
1981年11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高桥化工厂隆重召开高桥石化公司成立大会。一个带有试点性质的全国第一家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大型经济联合体诞生了。并“为后来石油化工企业的改组、联合开了个好头。”
1981年高桥石化成立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769万元,净值28139万元。公司占地面积162.8公顷。原油加工能力430万吨/年,年产各类油品367万吨,乙烯、丙烯、丁二烯等4万吨,化工产品6.50万吨,化纤7000余吨,热电装机容量12.5万千瓦。
2001年1月,由原高桥石化炼油厂、化工厂、供销公司并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化工三厂、精细化工厂和热电厂并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
2003年10月,高桥石化“撤厂建部”。分别改为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聚氨酯事业部、精细化工事业部、热电事业部和供应销售部。
2007年,高桥石化聚氨酯事业部、精细化工事业部、热电事业部又并入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长期以来,高桥石化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总体发展部署,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对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致力于创新开发各类高端石化产品。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5.6亿元,净值73.5亿元。占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部分)。原油加工能力提升到1130万吨/年,化工实物量100万吨/年,热电装机容量19.5万千瓦。

⑹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一期工程于1974年打桩,1976年建成投入生产,建设了以生产乙烯、涤纶、维纶、腈纶、塑料为主的18套生产装置。该工程的建设对促进我国掌握石化化纤新技术,自主生产石化产品,加速发展合成纤维工业,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作出了贡献。

二期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10套生产装置。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年增合纤原料20万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三期工程于1987年开工,1992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年产30万吨乙烯等7套生产装置。该工程建成后,上海石化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1993年,上海石化由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重组改制为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使上海石化在中国石化行业领先一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上海石化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四期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2年全面建成。主要进行了以年产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主的一系列内涵挖潜改造。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销售收入、综合实力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2003年至2009年,上海石化开展以优化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工程(五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新建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等炼油拓“瓶颈”项目,新建60万吨/年PX芳烃联合装置、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3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多项节能环保项目。通过结构调整工程,上海石化进一步优化资源和产品结构,保持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规模、成本、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⑺ 中国石化和S上石化是什么关系,如果是一家,那为什么他们的股票分别上市了

控股子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参股子公司
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只是控股股东与被控股的关系

⑻ 有谁知道,上海石化的发展历史吗

从1972年在金山卫杭州湾畔围海造地,到2012年六期工程建成投产,上海石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期工程是我国第一批从国外引进化工化纤生产装置和技术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74年打桩,1976年建成投入生产,建设了以生产乙烯、涤纶、维纶、腈纶、塑料为主的18套生产装置。该工程的建设对促进我国掌握石化化纤新技术,自主生产石化产品,加速发展合成纤维工业,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作出了贡献。
二期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10套生产装置。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年增合纤原料20万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使上海石化成为当时国内化纤织物原料的“龙头老大”。
三期工程于1987年开工,1992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年产30万吨乙烯等7套生产装置。三期工程使上海石化完成从生产化纤为主向油化纤塑综合发展的转变,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1993年,上海石化由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重组改制为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制使上海石化在中国石化行业领先一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上海石化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四期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2年全面建成。主要进行了以年产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主的一系列内涵挖潜改造。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销售收入、综合实力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五期工程(结构调整工程)以优化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在2003-2009年间,主要建设了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60万吨/年PX芳烃联合装置、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多项节能环保项目。该工程使上海石化的资源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提升。
六期工程以炼油改造和技术进步项目为主体。在2010-2012年间,主要建设39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3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等炼油改造项目和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碳纤维项目等。该工程使上海石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⑼ 中石化是国内首家股票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国际上市公司吗

1972年,为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一幅被称为“金山工程”的壮美画卷,在杭州湾北岸的上海金山卫拉开序幕。蜚声海内外的特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的前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这片“潮来一片水汪汪,潮去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沙滩上迅速崛起。
37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石化和上海市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中国石化在几代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至四期工程以及结构调整工程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目前中国顶尖的集油化纤塑四大类石化产品生产经营于一体、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是国内首家股票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国际上市公司,其发展也带动了一座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市政设施齐全的金山新城的建设。
创造“金山速度”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从创业开始到建成四期工程,再到结构调整工程,中国石化在我国石化工业的建设发展史上,写下了一连串骄人的记录。
1974年1月1日,一期工程破土动工。仅用3年多时间,就在一片荒滩上建成了上世纪70年代我国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化纤生产基地,创造当时国内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时间短、速度快、投资省、工程复杂的多项纪录,成为全国工程建设的样板。一期工程投产后,中国石化每年向全国提供人均1米的化纤织物原料,每年创利税约5亿元。一期工程国家投资22亿元人民币,4年收回全部投资。
1980年7月,二期工程开工打桩,1985年全面建成投产。投产后,原油资源利用率从原先的不足30%提高到43%,每年向全国提供人均近3米的化纤织物原料,年创利税超过10亿元。二期工程国家投资加上企业贷款共计23亿元人民币,3年还清工程贷款。
三期工程于1987年5月动工建设,1992年4月全面建成投产。工程由企业自筹资金60亿元人民币建设,投产后原油资源利用率从43%提高到62%以上,乙烯产能达到45万吨/年,位居全国首位,投产当年创利税17亿元。
三期工程中的30万吨/年乙烯主体工程,以31个月的建设周期,被当时的国外乙烯专家誉为“奇迹速度”。中国石化首创的“倒开车”方案创造的投料后16小时15分钟就产出合格产品的开车水平,载入了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史册。
2000年6月,四期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4月建成投产。四期工程以内涵挖潜改造为主要特征,由年产70万吨乙烯技术改造等5个大项目组成,总投资约65亿元人民币。在四期工程建设中,中国石化创造了22个月完成70万吨/年乙烯技术改造工程、20个月建成当今世界规模首屈一指的25万吨/年“双峰”聚乙烯装置等国际国内新纪录。
至此,中国石化已成为具有年原油综合加工880万吨,年产乙烯85万吨、成品油及化工产品420万吨、合纤原料及合成纤维115万吨、合成树脂91万吨生产能力的,高度综合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2007年以来,中国石化又重点开展了以优化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工程建设。该项工程是中国石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台阶,整个工程建成后,中国石化年销售收入将大大增加,产业链更加合理,从而使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2008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第五届)“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同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积极申请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活动。
开创“金山道路”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成功范例
中国石化前20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冗员过多、债务与社会负担重、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等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种种矛盾。据统计,至1992年底,企业欠外债4.7亿美元,企业债券债务13.5亿元人民币,其他内资债务3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75.4%,还贷总额达70多亿元人民币,债务将还到2008年。深层次矛盾,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石化,影响和阻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中国石化曾进行过一系列内部制度的改革,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企业领导层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石化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变经营机制,才能不断健康发展,否则辉煌的成绩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定格”。基于此,中国石化紧紧抓住当时党中央、国务院正在选择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这一有利时机,在国家有关部委、中石化总公司和上海市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艰苦的努力,作为我国首批被批准进行股份制规范化改制的9家试点企业之一,于1993年6月成功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
1993年7月至8月,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纽约、上海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内外3地上市的国际性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按40亿元(A股)投入股份公司,占中国石化目前总股本72亿元的55.56%。社会公众股32亿元(其中A股8.7亿元,H股23.3亿元),占总股本的44.44%。
通过按国际惯例进行的企业重组和规范化改制,中国石化彻底剥离了原先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集聚了社会资本,改善了资本结构,甩掉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了自我发展能力。一批基建、技改、脱“瓶颈”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
中国石化的改制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过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完全可以成为世界认同的国际上市公司。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摆脱困境、增强活力,求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创造“金山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石化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以回报国家、造福社会为己任,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二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为我国结束纺织品凭票供应的历史作出了直接贡献。三期工程的竣工,使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跃上了年产200万吨的台阶,从世界排名第15位跃居到第8位。四期工程的建成,大大缩小了我国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纶装置单线生产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完成一、二、三期工程建设的同时,中国石化在杭州湾畔建成了一座环境优美、市政设施齐全、拥有10多万人口的石化滨海新城,在社区建设和维护社区稳定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此后的金山新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石化的发展壮大之路是一条为国家、为社会创造“金山效益”的道路。据统计,从1977年投入试生产到2008年底,中国石化累计加工原油1.45亿吨,生产乙烯1325万吨,生产油、化、塑、纤各类商品共计1.11亿吨,为促进我国纺织、轻工、化工、航空、建材、包装等行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从1972年建厂到1992年20年间,中国石化累计实现利税147亿元。从1993年股份制改制至2008年,中国石化的总资产从115亿元增长到281亿元,增长1.44倍;公司净资产从47亿元增长到138亿元,净增91亿元,增长1.94倍;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3亿元,向全体股东分配红利85.1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60亿元。
弘扬“金山精神”以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石化37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正是企业文化与之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历史进程,也是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实践进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总结和提炼中国石化一二期工程建设创业实践的基础上,中国石化党委根据建设者们的倡议,逐步引入企业文化基本理论,对企业文化内容、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1982年建厂10周年时,正式提出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团结进取、忘我献身”的“金山精神”。多年来,“金山精神”已成为中国石化解放思想、开拓前进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石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石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步入成熟阶段。在迎接新世纪、实现新跨越的实践中,中国石化开展了“向先进水平挑战”主题活动,在继承和发展“金山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审时度势、把握先机的求实精神;崇尚先进、争创一流的求进精神;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求胜精神;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求新精神”。
同时孕育了“精细管理”的管理理念,形成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的安全观、“凡事都有改进的可能”的工作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观;“自然资源有限,人力资源无限”的资源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事业观;“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的发展观、“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国石化的企业价值观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以来,中国石化提出了“敬业守职做明白人、遵章守纪做老实人、明礼守信做文明人”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成为公司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2005年底,针对国际原油价格逐步走高、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迅猛发展,以及企业处于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点,中国石化明确提出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战略已成为统领和指导中国石化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践的一条主线,在努力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通过几代石化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石化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发展。自1993年股份制改制以来,公司在境内外获得了多项殊誉:1995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企业”评选中荣登榜首;在“中国的脊梁”优秀国有企业500强评选中名列前茅。199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4年起连续三次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2005年起连续两年获“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称号。2005年和2008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10多年来中国石化获得的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达250多个,并创造和保持了多项中国企业发展的纪录。2008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第五届)“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同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积极申请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活动。
展望“金山前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石化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较高的起点上: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在国内石化行业名列前茅;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能力强、作风严谨务实、勇于拼搏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地处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华东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石化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暴跌,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严重倒挂,使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遭受了严重的政策性亏损。与此同时,一场源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石化和其他国际石化公司一样,也难以独善其身。内外夹击下的中国石化多年来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暴露无遗,遭遇了经济效益的“滑铁卢”,面临着自创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中国石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再站排头是有条件的。希望中国石化的同志振奋精神,精细管理,努力开创新局面。”中国石化主要领导的鞭策和激励,使中国石化清醒地认识到,危机考验能力,危机考验作风。
对于勇者而言,每一次的磨难,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动力,都是一次自我反省后奋起直追的机遇。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9年初,中国石化提出了“学先进、强管理、扭困境、促发展、聚人心”的工作目标。这15个字,是各种思想碰撞后形成的共识,是结合实际后思索求变的一次“亮剑”,更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要求。
按照中国石化领导提出的“重举旗帜,再站排头”的目标要求,中国石化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构画未来的发展蓝图:在“十一五”结构调整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着眼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公司产品链较宽、产品多样化且靠近市场的优势,适度调整公司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低成本与差异化兼顾、上游规模化和下游精细化并重的发展战略与方向,继续朝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目标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中国石化正开始新的航程。

热点内容
流体科技股票代码 发布:2024-09-22 21:37:27 浏览:332
股票交易明细红色表示什么 发布:2024-09-22 21:35:44 浏览:708
苏州园区生益科技股票 发布:2024-09-22 21:34:23 浏览:24
信托进入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4-09-22 21:33:31 浏览:840
如何职业炒股还不与社会脱节 发布:2024-09-22 21:33:00 浏览:207
金融期货的交易规则是什么 发布:2024-09-22 21:31:13 浏览:486
银行如何应对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 发布:2024-09-22 21:31:11 浏览:498
全部基金整体股票投资比例变化 发布:2024-09-22 21:30:34 浏览:717
理财保险最高的多少钱 发布:2024-09-22 21:20:35 浏览:271
生诺生物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4-09-22 21:03:35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