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弘芯科技股票
Ⅰ 总投资598亿元的济南泉芯也要“烂尾”了
近日,业内传闻投资规模达人民币598 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济南泉芯”已烂尾。而济南泉芯与已烂尾的武汉弘芯背后操盘人相同。
报导中引述泉芯的员工透露,“公司处境艰难,4 月起已开始停发薪资,逼迫员工离职”,工程也陆续停摆。报导另引述在周边其他项目施工的承包商观察,“这个项目建设期间多次更换工程总包,这在建筑行业十分罕见,显然该项目长期存在着巨大风险”。
根据资料显示,泉芯济南项目总投资高达598亿元,计划建设12英寸12nm/7nm工艺节点的晶圆制造线。项目于2019年第一季度悄悄开工建设,工地位于济南临空经济区,用地面积39公顷。总投资额为590亿人民币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30亿,建设月产能7000片的12英寸12nm 生产线;二期投资260亿元,扩增月产能23000片12纳米逻辑芯片;第三期投资100亿元,增加1万片的7nm产能。
在股权结构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大股东分别为济南集芯产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逸芯集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两者均隶属济南国资委。
根据这项专案环评报告指出,泉芯当时夸下海口将建设12nm厂,年产48 万片晶圆和2,400 件光罩。而在济南政府大力协助之下,厂区于2019 年第一季开始动工。但如今工程停摆、计划遣散员工,加上日前订购了大量设备并已支付约17 亿元的订金,都成了济南政府的烫手山芋。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这17 亿的设备中包含3 台艾司摩尔(ASML)的光刻机。目前所有订购的设备尚未完成交付,如果泉芯无法支付尾款而毁约,设备商将从订金中扣除约17% 的违约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济南泉芯约4118%股权的逸芯集成背后的控股股东曹山,其曾是已经烂尾了的武汉弘芯的幕后控制人。根据资料显示,武汉弘芯的控股股东曾是北京光量蓝图。而曹山曾是北京光量蓝图的大股东及法人代表,只不过,曹山在2019年1月退出了北京光量蓝图,不再担任法人代表、执行董事。
而根据集微网的报道,“曹山”其实都是安徽典创电子董事长鲍恩保的化名。而鲍恩保为了给弘芯和泉芯组建核心团队,频繁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
他接受集微网采访时强调,“由于核心团队台籍偏多,且竞业限制协议期内不便进行工商登记,因此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待企业正常运转并产生利润之后,再给竞业协议期满的台籍骨干分配股权。”
而在济南泉芯的400多名员工中,其中有180名是台籍工程师,其平均月薪在人民币5 万至10 万元之间。
鲍恩保称,由于和弘芯高层的路线不同,2018 年11 月便离开了弘芯,并将部分核心人员带往济南,参与成立泉芯。至于停止支付薪资一事,则强调并非资金链断裂,目前账上仍有6 至7 亿元存款。
不过,根据工商资料显示,济南泉芯虽然注册资本高达595亿元,但是实缴资本最开始却只有51亿元,随后才开始陆续补充到3237亿元。而根据此前报道称,这部分的资金都是由济南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出资,化名“曹山”的鲍恩保控制的逸芯集成则一分未出。这与当时武汉弘芯操盘的手法如出一辙。
弘芯全员遣散,项目已经烂尾停工,为何会落得如此田地?
不过可惜的是,就在近日,这个投资千亿的半导体项目迎来了最终落幕,不仅发出通知遣散所有员工,还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在3月5日前完成办理离职手续。
当然,最可惜的还是那台完全未拆封,被抵押给银行的大陆唯一一台7nm高端光刻机!
其次,从人员上来说,弘芯半导体也是兵强马壮。
据悉,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乃是芯片界的大牛蒋尚义。此人乃是台积电前CTO(首席技术官),在台积电任职时间长达10年,是张忠谋的左膀右臂。
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 台积电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20纳米、6纳米等关键节点的研发都有蒋尚义的参与,得一蒋尚义胜过数百名芯片工程师。
然而现在呢?就在几个月前, 蒋尚义亲自证实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中芯国际,并担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一职。
由此还闹出了一场风波,梁孟松博士因蒋尚义突然空降,高调请辞,众网友大呼中芯国际“老糊涂”了。
按道理说兵强马壮的弘芯半导体项目怎么也能折腾出一点儿动静,怎么就突然烂尾了呢?1380亿的投资又都花到哪儿去了呢?
根据武汉《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文件披露,弘芯半导体项目的钱主要花在了以下两个方面。
1人才投资。根据台媒消息, 武汉弘芯在2019年的时候便已经着手挖人,除去在6月份请来蒋尚义这么一位业内高人之外,年底的时候还联合山东泉芯开出高于台积电25倍的薪酬从台积电挖走了100多名资深工程师和半导体经理。
2设备投资。设备方面, 除去一期生产线需要的300余套设备之外,更是通过各种关系引进了一台型号为TWINSCAN NXT:1980Di的高端光刻机 ,这种光刻机是大陆唯一一台可以生产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当初该设备成功引进时,甚至还专门弄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进厂仪式( 如今已被抵押给了武汉农商行,估值5818086万元 )。
3厂房投资。据悉,仅是一期厂房投资就高达520亿, 主要生产厂房加研发大楼已经封顶或完成,总建筑面积高达39万平方米。 不过二期项目出了点问题, 由于一直没有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以及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所以二期项目迟迟未能启动,以“烂尾”告终。
至此,负责人转投,高端设备抵押,二期工程“烂尾”,虽然武汉弘芯还没有完全解散,但是已经濒临彻底失败的边缘。
根据2月27日最新消息,武汉弘芯内部下达了一则正式通知,由于公司无复工复产计划,因此决定遣散所有员工,要求全体员工于2月28日下班前主动申请离职,并于3月5日前完成离职手续办理。即便是休假人员,也被要求线上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内部员工的透露,该消息的发出没有任何征兆,该员工所在的部门甚至还在为正式投产做准备。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按照通知中的说法,是要求全体员工自己主动提出离职申请,这是不是说明弘芯已经不打算支付遣散费用?还是说武汉弘芯的资金缺口已经到了连员工遣散费用都支付不起的地步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不管怎样,这个历时3年有余的弘芯半导体项目算是迎来了最终落幕,只是可惜了那一台能够制造出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了。
如果是其他项目或厂商拿到这台高端光刻机,是不是就可以实现14nm,7nm高端芯片量产呢?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 像芯片半导体这种国之重器,还是掌握在可信的人和公司手里比较好。
最近,“千亿顶流”芯片项目武汉弘芯,传出新消息——遣散全体员工!
一、千亿芯片,变芯骗
若一般企业经营不善,倒闭破产便是,没啥稀奇。可半导体行业却稍显特殊,尤其在“缺芯”现状下,每次暴雷都牵扯甚广。事实上,武汉弘芯曾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成立于2017年11月,上手就攻14nm工艺,随后转战7nm工艺 ,1280亿的总投资,是所有半导体制造项目的投资额之最,更在2018~2019年两度入选“湖北省重大项目”。另外,还请来台积电前运营长蒋尚义博士当CEO ,不惜花大价钱引入中国唯一台ASML 7nm光刻机,这可是连中芯国际都没有的待遇。当时,为迎接这台价值连城的先进机器,弘芯还专门搞过一个进场仪式,背景板赫然写着 “ 弘芯报国,圆梦中华 ” ,让人热血沸腾。
二、心浮气躁者,不可造芯
如果说,武汉弘芯是中国芯片行业交的“学费”,但1280亿元未免过于昂贵。浪潮之下,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寒武纪等大厂迅速崛起,但资金断裂、半路流产的项目也不在少数。比如,成都格芯、南京德科码、陕西坤同、江苏德淮、贵州华芯通等多家半导体企业陷入停摆风波。可见,整个芯片制造业正呈现出一种诡异现象:地方造芯项目一边接连爆雷,一边又快速进场。背后逻辑,一面是中兴、华为等被“卡脖子”,外界对芯片制造重视空前;另一面,社会资本对半导体过度追捧,让不少门外汉和投机者有可乘之机。根据企查查数据,2019~2020年芯片企业暴增,生动诠释出什么是“造芯热”。
三、中国千亿芯片,并未完结
不过,虽然芯片项目有泡沫,但并不代表现在大方向不对,由上面主导、扶持肯定没毛病。不论日本还是韩国,半导体崛起都少不了这一环,光靠某一资本集团,掀不起多大风浪,毕竟技术和资金,缺一不可。70年代,日本还联合过三菱、日立、 NEC 、东芝、富士通等科技公司,共同攻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总投资超过24亿美元,经过3年努力拿到1210件新型专利,方有抗衡美国的实力。要知道,40年前的2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其实,“中国芯”目前处境,光伏和新能源车都经历过。政策补贴时代,刺激行业快速膨胀,沦为骗补重灾区,但随着后续规范密集出台,泡沫逐渐被清除。纵观芯片行业,除了骗子,也不乏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不过,老话说得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能因为被卡了脖子,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否则噎死的只会是自己。如今,武汉弘芯或许迎来终章,但中国千亿芯片的故事,还没有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