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股票历史交易行情
Ⅰ 阿里巴巴、同仁堂2012年2月28日的股票的开盘、收盘、以及最高最低价、
2012-02-08(星期二)
阿里巴巴(01688)
开盘价:13.22
最高价:13.26
最低价:13.22
收盘价:13.24
成交量:24156901
成交额:3.2亿
涨跌: 0.020(0.15%)
换手率:0.48%
同仁堂科技(01666)
开盘价:9.09(0.11%)
最高价:9.27
最低价:9.0
收盘价:9.26
成交量:459900
成交额:420万
涨跌: 0.18(1.98%)
换手率:0.18%
Ⅱ 同仁堂股票从2012年到今每股涨了多少元
2011年12月31日,同仁堂收盘价为14.03,至昨日收盘价为23.59,期间每股分红0.6元。不算税,每股上涨10.16元。
Ⅲ 2001年至2015年同仁堂股票共分红多少
2001年2月13日,10配3
2001年6月11日,10转增2.77136
2004年9月23日,10配3
2005年7月7日,10转增2
2005年11月30日,10送2.5
2008年7月24日,10转增2
2011年7月12日,10送5转增10
以上为股票同仁堂(600085)从2001年到2015年转送股及分红情况。
Ⅳ 同仁堂2013年的股票走势
从24.48跌到现在17.52,每股收益0.2元,并不是很突出,股东权益报酬也不高,然而目前跌深,股价可能会随大盤走势而有所成长
Ⅳ 同仁堂在2001年股票价格是多少
同仁堂(600085)2001年
不复权开盘价:23.27,最高价:27.45,最低价:17.01,收盘价:19.55
Ⅵ 同仁堂股票2011.7.8/2011.7.9 就一天时间为什么从四十多块钱掉到十多块钱了
除权了
每5股送5股,转增10股。股价当然要打折了。
Ⅶ 同仁堂股票分析
同仁堂(600085)整合方能凸现品牌价值
1.事件
近日,公司控股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子公司同仁堂科技(8069.hk)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8日收盘于8.11元港币,股价不及去年同期的50%,创出五年来的新低。中期业绩平淡和全球股市低迷打击了中小投资者持股的信心,对控股股东A股同仁堂的发展战略也势必有所影响。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母子公司中期业绩平淡。
如附图所示,同仁堂股份母公司和同仁堂科技子公司分季度收入和EBIT指标2008年中期仍呈现同向的变动趋势。就销售收入而言,子公司经历了赶超母公司的过程,目前母公司又呈现再度领先的状况。第二季度母公司的EBIT已明显高于子公司。交替领先现象的背后和国内药品营销环境的起落密切相关,目前子公司拳头品种相对贡献较大,而母公司治疗型品种较多。预测母公司更受益于社区医疗和农村基础医疗网络的恢复性建设。
整合方能凸显品牌价值。
目前同仁堂A股和同仁堂科技的市盈率分别为29倍和9.4倍,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9%和13.38%,市值目前分别为68亿元和15.9亿港币。同仁堂母公司和科技子公司共享国药第一品牌,在管理、技术、营销等诸多环节也多有交叉,估值的差异反映了国内投资者对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高度认可。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增加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时代背景下,同仁堂需要在资本运作和管理增效上采用积极手段,释放公司的产业潜能。股市低迷也会给产业投资者带来整合同仁堂系公司的时间之窗和低成本筹码,有利于提升A股的公司价值。
上实医药整合方案值得借鉴。
同仁堂科技与上实医药均与2000年前后登陆香港创业板,香港市场估值水平低是上实集团私有化上实医药的主要原因。上实集团2003年5月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每股作价2.15港币,较市价溢价20.79%。该时点p/b为1.6倍,p/e为15.25倍,总市值约为13.33亿,其中上实控股持有65.96%。2000年后全球股市的大调整使其交易价格私有化前徘徊在10-13倍左右,不利于上实控股打造医药行业资本平台的构想,最终弃守港股的平台。我们认为同仁堂品牌下资产的完整性对于集团费用管理和同仁堂品牌的国际化都十分重要,A股、H股估值的趋同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整合目标的早日实现。
3.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银河证券预测同仁堂2008年-2010年收入分别为28.5亿元,31.6亿元和3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73亿元和3.14亿元,约合每股收益分别为0.43元和0.52元和0.58元。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8.9%,和其品牌价值和医药市场增长潜力极不相称,我们认为其潜在的净资产收益率应在17%以上,给予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