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股票 » 股票tcl科技回购价是多少钱

股票tcl科技回购价是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4-06-20 13:28:08

A. 千亿龙头TCL科技遭遇机构巨量抛盘,公司对此有何回应

A股面板“双雄”之一的TCL科技跌停,全天成交额达78亿元。“公司经营层面没有任何异常,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没有收到外部关于公司的负面信息。”TCL科技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对于股价的不满,李东生从来都是毫不掩饰,为了市值能匹配,他曾经也做过很多努力,包括增持、回购等等。自2018年之后,A股的逻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开始认可TCL科技的逻辑。所以,两年间,TCL科技从最低的2.07元/股上涨至最高10.25元/股,涨幅高达495%。对于股价突然跌停,市场传闻可能跟定增有关系。TCL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定增则会向市场披露,以公告为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定增属实,那么TCL可能会进一步布局IT面板,到底是自己投还是直接买就是一个未知之数。实际上,这两年以来面板行业的均是比较景气的行业,与TCL齐名的京东方业绩也明显地得到了改善,总体而言竞争依旧比较激烈,但与二十年前相比,“面板双雄”的话语权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TCL成名可谓非常之早。

  • 早在1999年TCL就已经在香港挂牌,一度市值超过了200亿港币。
  • 2003年,李东生基本已经拿下了东南亚市场,为了拿下欧洲市场,TCL花费3.14亿欧元买下法国汤姆逊67%的股权。不仅如此,同年TCL还兼并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 2004年TCL的彩电出货量就达到了1800万台,成为了全球的“彩电之王”。手机业务方面也成为了全球第七,中国第一的巨无霸。不久之后,TCL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后其市值超过了400亿元。
  • 2006年李东生忍痛关闭了汤姆逊,并且一口气强制退休了10余家子公司200多位元老。
  • 2008年TCL投资两百亿转战液晶面板生产。
  • 2016年,TCL彩电销售突破两千万台,位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 2018年,中国彩电业务开始萎缩,TCL不得不开始“瘦身”计划。
  • 直至2020年TCL科技才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认为TCL增长空间明显,虽然近期股价被砸跌停,但其经营面和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TCL的行情应该不会就此结束,但短期来看投资者依然需要注意持续回调的压力,合理进行投资。

B. TCL2020年实现营收1528亿元创新高,科技和实业两大集团齐发力

近日,TCL主要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0年度报告,定位高 科技 产业集团的TCL 科技 和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集团的TCL实业均实现逆势增长,合并统计的TCL(集团)2020年总营收达到1528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32%,营收和盈利均创 历史 新高。

目前TCL(集团)已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产业群以及产业金融、资本平台的战略布局,为实现全球领先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是TCL实施全球领先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TCL发展史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转折点。”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2020年董事长致辞中表示“危中寻机,逆势扩张,积极进取,企业竞争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TCL 科技 :内生增长叠加外延并购,逆势扩张实现盈利大幅增长

TCL 科技 (000100.SZ)专注于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与半导体材料等高 科技 产业上游核心环节。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中国 科技 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TCL 科技 所处的半导体显示及半导体、新能源产业均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TCL 科技 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按照2019年重组后口径计算,2020年TCL 科技 实现营收766.8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43.9亿元,同比增长67.6%。

2020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复苏,面板开启涨价周期,TCL华星通过极致管理能力和产业协同优势,在周期底部表现出业内领先的周期抵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规模、份额及效益均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TCL 华星实现产品销售面积2,90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2%,实现营业收入467.7亿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51.1%。

TCL华星主要产品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大尺寸领域,TV面板市场份额提升至全球第二,5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32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65吋和75吋产品份额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二;商用显示领域,交互白板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小尺寸领域,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三,柔性OLED折叠屏和双曲屏完成品牌厂商交付和上量,并在陆续导入全球一线品牌客户;中尺寸业务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导入多家高端笔电、平板及车载显示的品牌客户,业务快速突破,LTPS笔电面板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 历史 低谷期,TCL华星逆周期扩张,收购三星显示苏州工厂,回购t3工厂39.95%少数股东权益,战略入股日本JOLED,加速印刷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实现规模的持续扩张。2021年,t7产线量产爬坡、t4产线二三期建设,对苏州三星工厂的收购完成交割,TCL华星规模增长将超过50%,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逐步迈向全球领先的同时,TCL 科技 于2020年摘牌收购中环集团,围绕“高 科技 、重资产、长周期”产业,进入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打造企业持续增长的第二赛道。2020年,中环半导体继续推进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产业中国领先的目标,实现营业总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7.0%,TCL 科技 已于2020年第四季度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同时,TCL产业金融和资本、投资平台通过高效的资金管理和融资能力,继续支持产业发展,并创造稳定增长的业务收益。

TCL实业:逆境下收入和盈利实现双位数增长,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TCL实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 科技 公司,业务涵盖智屏、智能移动及连接设备、智能家电、 健康 电器、互联网运营服务等为主的智能终端业务,以及包括智能制造、环保、产业园运营等在内的新兴业务。

2020年TCL实业在疫情的冲击下逆势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1.9亿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股东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8.5%。2020年,TCL实业研发费用达31亿元,同比增长25%,研发投入位居行业前列。

疫情冲击使得2020年全球TV市场大幅波动,国内TV出货量全年下滑接近11%,但TCL实业凭借全球化布局的优势,智屏出货量不降反升。2020年TCL实业实现智屏产品销量近3,500万台,同比增长8%,其中自主TCL品牌销售量约2,400万台,同比增长16%;2020年TCL智屏全球销售量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0.7%,稳居全球前三位。根据GfK和NPD最新报告,2020年TCL智屏销售量在全球19个国家及地区位列前五。根据中怡康全渠道数据显示,2020年TCL智屏中国销售量市场份额达13.7%,排名第三;销售额市场份额达13.5%,排名跃升至第二。

TCL实业旗下香港上市子公司TCL电子(1070.HK)在中国会计准则下实现营业收入529.8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大增83.2%。海外市场智屏业务节节开花,北美市场、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25.4%、19.4%和66.0%;销售收入达237.81亿元,同比增长27.4%;毛利达38.75亿元,同比增长34.0%。互联网运营服务变现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全球互联网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97.0%。其中国内收入达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8.8%;用户粘性不断提升,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5%至1,791万;2020年用户日均开机时长达5.6小时,同比增长6.2%;ARPU达到47.2元,同比增长50.6%。

2020年TCL空调出货量超过1100万台,位列全国第四;其中出口量接近70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0%,在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TCL空调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TCL冰箱出货量153万台,TCL洗衣机出货量180万台,均处于行业前列。

TCL实业旗下通力电子2020年业绩创 历史 新高,营业收入超过90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4%。通力电子是TCL实业旗下从事音视频产品和无线智能互联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通力电子与全球多家著名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品牌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基于未来战略考量和通力电子发展的长远信心,TCL实业于2021年一季度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完成了通力电子的私有化,通力电子从港交所退市。

2020年TCL产业园开发及运营、环保资源等业务也是亮点纷呈。其中环保资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净利润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过500%。TCL环保领跑电废行业,拆解物收入占比、白电拆解量占比行业排名第一。产业园开发及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展望未来,TCL实业将坚持以智慧显示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推出更多新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构建AI x IoT 的全场景智慧 健康 生活;同时,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NPS为抓手,加快面向用户的数字化转型,带动全品类业务全球发展,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 科技 公司。

C. TCL集团:重组完成,逆风起航

从彩电股到面板股,重组完成后的TCL集团交出了转型后的首份答卷。8月12日晚,TCL集团发布了2019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37.8亿元,同比下滑1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长31.93%,经营性现金流61.5亿元,同比增长40.6%。

由于此次中报业绩包含了已剥离的家电业务一季度营收,报表数据不具备可比性。TCL给出了两个参考口径,2018年和2019年均剔除家电业务的备考口径和均加入家电业务Q1业绩的报表同比口径。

TCL集团已经从家电为主的多元化集团转型为半导体显示集团,备考口径的指示意义更大。2019年上半年公司备考口径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42.3%,研发投入增长28.3%至2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8.5%,较重组前直接翻倍,加速向 科技 集团靠拢。

在中报中,TCL集团首次将华星光电表述为“TCL华星”,加强TCL品牌和华星挂钩,也显示出000100不会改名华星光电。由于公司旗下还包括聚华显示、华睿光电和金融创投业务,上市公司保留TCL集团名称更全面,也体现出显示产业和TCL实业控股接盘的终端业务之间的联系。

01

根据中报,华星光电上半年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领先所有业务板块,占到公司备考口径营收的62%,为公司核心产业。

华星光电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7.83%,由于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净利率从2018年的8.4%滑落至本期的6.3%。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90.3 亿元,环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3.4 亿元,环比下滑50%,显示出二季度面板跌价还在继续。

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36亿元,同比微跌0.4%,现金流与净利润之比高达3.5,公司经营稳健。金融和创投业务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76%,作为华星的安全垫有力平滑了面板业务的周期波动。

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中,华星光电能保持盈利已属不易。环顾全球,二季度除了三星显示依靠苹果的补偿款实现了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4亿元)和7500亿韩元营业利润(约合44亿元人民币),多家屏厂都陷入了亏损。LGD二季度营收下降5%至5.4万亿韩元,净亏损5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友达、群创二季度营收约合155亿元和140亿元人民币,亏损6亿元和6.6亿元人民币。

从2017年9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到2019年4月交割尾款,TCL集团战略重组历时一年半,从2017年面板大年一直等到了2019年行业下行期。2019年8月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已超过一年,大尺寸跌幅超过5美金, 目前还看不到回暖趋势。华星出货量排名第一的55吋面板价格从2018年7月的154美元跌至上月的109美元,跌幅30%。

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终端厂商出货压力加大,价格战不断挑战底线,“818”拼多多向兆驰定制的65吋电视已经卖到了1999元。上游屏厂还在不断开出新产能,2019年到2020年,中国有华星光电T6、富士康广州、京东方武汉3条10.5代线陆续量产,供过于求继续,全行业准备过冬。根据TCL集团2018年底发布的重组公告,华星光电未来两年营收持平、净利润下滑,李东生也在中报业绩说明会上预测说,行业拐点到来还需等待两到三年。

优质产线组合和高效运营能力是华星光电过冬的储备。目前华星光电手握6条线,2条8.5代线、2条6代线和2条10.5代线(其中一条在建),均处于最佳服役期。2019年,T1折旧完成将减少11亿费用,这是确定的利润增长点。2018年,华星光电以不到京东方30%的营收实现了京东方67%的净利润,净利率8.4%,高出京东方近5个点。由于产品结构偏向大尺寸,毛利率18.4%,比京东方低2个点。

2019年上半年,华星T1和T2合计月产能315K已达极限,受益于T6量产爬坡,大尺寸产品供应面积同比增长3.9%,推动公司出货面积闯入全球前五,按出货量计算则排名第四。全球彩电出货量排名第二的TCL电子和去年出货超过800万台的小米电视是华星光电的重要客户,2019年1月小米入股TCL集团持股1%,加强了双方的利益捆绑。

02

为显示对华星效益领先和业绩成长的信心,2019年上半年,TCL集团已斥资15.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董事长李东生承诺三年内不会增发募资后,半年内5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计1.75亿股,耗资5.3亿元,为市值管理可谓拼尽全力。但公司股价仍然在3.5元上下徘徊。李东生在业绩交流会上发问,为何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均高于同行,但估值只有京东方的三分之一,市值不到500亿?

面板行业已经有了一个京东方,华星的策略是跟随者而非开创者,而市场一贯更偏爱龙头。目前京东方PE 53倍,市值1300亿是TCL的三倍,其营收规模也相当于华星的三倍。华星光电自2009年成立以来从未亏损,这在面板行业极为罕见,也是李东生引以为豪之处,但量入为出的原则也让华星在战略上相对保守。相比京东方一年上一条线、全国遍地开花的激进,扎根深圳的华星光电缺少京东方逆势扩张的胆识。目前10.5代线京东方和华星各有两条,AMOLED京东方已布局4条,华星只有1条T4。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下降6%,而AMOLED面板出货则增长了19%,已占到整体市场的26%,柔性OLED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AMOLED的快速成长推动了小尺寸厂商加速布局,8月13日,深天马公告将在厦门建设AMOLED6代线,总投资达480亿,这是天马继武汉之后第二条柔性OLED生产线。李东生3月接受采访时称,第二条柔性OLED线T5已在计划中,何时官宣目前仍是悬念。

当前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低迷,华星光电T1和T2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5%。T6刚一满产就迎来大屏价格跳水,43吋、55吋、65吋价格快速下降,主力产品55吋价格和65吋价差缩小至1.5倍,55吋市场份额被分流。75吋是为数不多的高毛利产品,但总量太小,市场刚刚起步还有待开发。

2019年,专注小尺寸和笔电产品的T3满产成为华星业绩的重要支撑,上半年T3月产能提升至50K,贡献营收71亿元,占到华星光电营收的44%,已经进入三星供应商名单。对华星来说,调整产品结构不仅能提升公司毛利率,也有助于减轻对TCL电子的依赖性。但由于公司持股武汉华星仅有43%,T3对盈利的贡献有限。

武汉T4将于2019年Q4量产,柔性可折叠、屏下摄像产品即将供货,产品结构的改善将提升公司毛利率。显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推动用户换机的一大动力,在小尺寸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柔性可折叠、屏下指纹和摄像头引领高端手机潮流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屏厂的毛利率。屏幕物理形态的改变则创造出了更多应用场景,如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电子标签等。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华星光电在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占有率为6%,排名第六,和京东方、三星有较大差距。现在柔性OLED已经成为高端手机标配,根据IHS预测,2020年随着5G加速普及,柔性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在这一市场三星仍然占据了近9成市场份额,中国厂商有很大的追赶空间。2019年京东方B7已经满产,且拥有华为这样的重量级客户,7月绵阳B11也已经量产,后来者华星T4需要拿出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

03

2019年夏天,以荣耀智慧屏的发布为契机,TCL、海信、创维各大厂商争相发布新品,为量价齐跌的彩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升降摄像头、全时AI语音、多屏交互和自动旋转屏幕的加入带来了溢价空间,让8K超高清、量子点等高端显示屏有了用武之地。据李东生透露,华为即将发布的65吋智慧屏采用华星光电产品,外界预计华为大屏的价格可能在万元左右。

华星光电正在加速大屏产品的迭代,在7月的上海UDE显示展上,华星光电拿出了85吋8K显示屏、65吋量子点超大视角显示屏以及全球首款75吋落地式玻璃背板产品。继5月亮相美国SID展之后,华星光电再次携全系产品亮相,品牌推广力度明显加大,打造大国重器形象也是公司市值管理的一部分。

不只是彩电,华星光电还在为新零售、教育培训、会议行业提供商用显示方案,如触控条形屏、数字标牌、拼接屏和4K电子白板。市场供过于求、需求低迷,如何从客户角度出发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这是屏厂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方面显示技术在不断突破自身,另一方面,芯片和系统对终端的赋能已经不亚于面板,5G和人工智能的落地正在创造新的大屏应用场景。屏厂不仅需要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还需要来自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支援。

TCL已经完成了从面板到模组的一体化布局,惠州华星的高世代模组项目7月开工建设二期,为T7执行配套,预计2021年量产后年产能将达到6000万片,目前一期项目产能为4000万片。公司在印度投资了15亿元建设模组生产基地,2020年量产后实现年产能800万台大尺寸和3000万台中小尺寸,为TCL电子的海外攻势提供助力。

2019年6月,TCL在深圳华星举办了首届TCL技术合作开放大会,对外发布了面向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3个项目,并聘请了29名外部技术专家。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华星光电更加开放,体现出行业主流厂商的自信。

跃过资金和技术门槛后,面板产业仍然要面对供过于求和差异化竞争的挑战。这个冬天不仅要熬,降本增效、确保利润,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提前布局,今天的战略眼光将决定明天的起点。

D. A鑲″啀鎺鍥炶喘灏忛珮娼锛佽繎10瀹跺叕鍙搁泦浣撳嚭鎵嬫渶楂樺洖璐閲戦濊揪10浜

杩戞湡锛屽競鍦鸿櫧鐒惰〃鐜颁緷鏃х柌杞锛屼絾涓婂競鍏鍙稿洖璐鐑鎯呭嵈娌℃湁鍑忓急锛岃秺鏉ヨ秺澶氱殑涓婂競鍏鍙告嬁鍑虹湡閲戠櫧閾舵潵杩涜岃偂浠藉洖璐锛屽桨鏄句俊蹇冦

鏁版嵁鏄剧ず锛屾埅鑷10鏈24鏃ワ紝10鏈堜互鏉A鑲″競鍦哄凡鏈57瀹朵笂甯傚叕鍙稿彂甯冨洖璐鑲′唤鏂规堬紝瓒呰繃鍘诲勾鍚屾湡鏁伴噺锛屽睍鐜板瑰叕鍙稿彂灞曞墠鏅鐨勪俊蹇冧互鍙婇暱鏈熸姇璧勪环鍊肩殑璁ゅ彲銆

浠婃棩锛屽張鏈夊氬朵笂甯傚叕鍙稿e竷鍥炶喘鑲$エ锛屾埅鑷冲彂绋匡紝浠婃棩鏅氶棿锛屾牸灏旇蒋浠躲佹櫤鑾辩戞妧銆佹堡鑷e嶅仴銆佷箰鏅鍖荤枟銆侀箯杈夎兘婧愩乀CL涓鐜銆佽禐瀹囩戞妧銆佹嫇鏂杈俱佺珛闇歌偂浠界瓑9瀹朵笂甯傚叕鍙稿彂甯冧簡鍥炶喘鍏鍛娿傚叾涓锛鍑烘墜鏈涓洪様缁扮殑鏄疶CL涓鐜锛屾嫙鏈楂10浜垮厓鍥炶喘鑲′唤锛涗箰鏅鍖荤枟銆佹堡鑷e嶅仴鎷熷洖璐閲戦濅篃閮借秴杩1浜垮厓銆

TCL涓鐜鍏鍛婏紝鎷5浜垮厓-10浜垮厓鍥炶喘鑲′唤锛屽洖璐浠锋牸涓嶈秴杩34.15鍏/鑲★紙鍚锛夈傛湰娆″洖璐鐨勮偂浠藉皢鍦ㄦ湭鏉ュ悎閫傛椂鏈虹敤浜庤偂鏉冩縺鍔辨垨鍛樺伐鎸佽偂璁″垝銆傛ゅ栵紝鍏鍙哥涓夊e害瀹炵幇褰掑睘浜庝笂甯傚叕鍙歌偂涓滅殑鍑鍒╂鼎16.52浜垮厓锛屽悓姣斾笅闄20.72%锛堣皟鏁村悗锛夈

涔愭櫘鍖荤枟鍏鍛婏紝鎷熶娇鐢ㄨ嚜鏈夎祫閲戜互闆嗕腑绔炰环浜ゆ槗鐨勬柟寮忓洖璐閮ㄥ垎鍏鍙歌偂浠斤紝鐢ㄤ簬鑲℃潈婵鍔辫″垝鎴栧憳宸ユ寔鑲¤″垝銆傛湰娆″洖璐鐨勮祫閲戞婚濅笉浣庝簬2.5浜垮厓涓斾笉瓒呰繃5浜垮厓锛屽洖璐浠锋牸涓嶈秴杩25鍏/鑲★紙鍚锛夈

姹よ嚕鍊嶅仴鍏鍛婏紝鍏鍙告帶鑲¤偂涓溿佸疄闄呮帶鍒朵汉銆佽懀浜嬮暱姊佸厑瓒呮彁璁鍏鍙镐互1.5浜垮厓-3浜垮厓鍥炶喘鍏鍙歌偂浠斤紝鏈娆″洖璐鑲′唤灏嗙敤浜庡憳宸ユ寔鑲¤″垝鎴栬偂鏉冩縺鍔便

浠ヤ笅鏄璐㈣仈绀剧粺璁$殑浠婃棩瀹e竷鍥炶喘鑲′唤鐨勪笂甯傚叕鍙稿悕鍗曪細

E. 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能回购股票

上市可以回购自己的股票。

一般上市公司股价被低估时,以及收购与反收购时,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自己的股票来稳定股价,或使股票价格回升到它应有的价格

a股市场回购很少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把这里当作圈钱的工具。根本就没有保护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意识。

A股如此,让我们看看成熟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近半年来港股走势也比较低迷,不少上市公司选择了回购,如华人置业日前以每股作价10.72至11.08港元,回购了259.7万股公司股份;SOHO中国上市后股价一路低迷,潘石屹斥巨资多次进行了回购;金山软件上市后也一路走低,公司董事长求伯君和副董事长雷军纷纷用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票;联想集团以每股作价5.21至5.37港元回购300万股;创维数码先后8次共花费974万港元回购了11 万股上市公司的股票;TCL的董事长李东生也对自家的股票进行了大举的回购。

热点内容
苏州数字货币dcep补贴什么发 发布:2024-06-25 16:46:11 浏览:405
汉工科技股票行情 发布:2024-06-25 16:45:26 浏览:787
小米金融京东金融哪个存定期高 发布:2024-06-25 16:45:18 浏览:669
上市公司内部股权划转目的是什么 发布:2024-06-25 16:44:43 浏览:317
清朝的货币是什么材料 发布:2024-06-25 16:26:33 浏览:892
郑州市金融岛总价值多少钱 发布:2024-06-25 16:12:47 浏览:162
理财中签怎么看 发布:2024-06-25 16:12:34 浏览:852
为什么状元都去学金融 发布:2024-06-25 16:01:56 浏览:789
期货主力会怎么玩 发布:2024-06-25 15:40:10 浏览:191
金融单位是什么 发布:2024-06-25 14:50:39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