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生活股票历史价
① 股票的溢价率是怎么算的
A股五轮破发潮
第一轮破发潮:2004年6-8月
当年6月14日挂牌上市的广汽长丰(已退市)上市首日虽然微涨6.5%,但上市后第五天破发。6月29日上市的山东钢铁(600022)盘中破发。中小板上市公司苏泊尔(002032)首日收盘价就较发行价暴跌8.27%。紧接着,宜华健康(000150)、美欣达(002034)相继在上市首日破发。
第二轮破发潮:2010年1-2月
当年1月,中国化学(601117)、正泰电器(601877)、台基股份(300046)等公司相继在上市后10天内跌破发行价。1月28日,中国西电(601179)成为本轮首家在上市首日破发的公司。在随后的2月中旬,高乐股份(002348)、漫步者(002351)、中国一重、兴民智通(002355)、赫美集团(002356)、齐星铁塔(002359)相继在上市首日破发。
第三轮破发潮:2010年5-7月
第三轮新股破发潮出现在2010年5-7月。据统计显示,这段时间里有22家新股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另有40多家公司在上市后60个交易日内股价曾跌破发行价。这段时间典型的代表是中小板上市公司海普瑞(002399),其以每股高达148元的发行价,成为当时新股中的股王。
第四轮破发潮:2011年1月-2012年1月
这轮破发潮是A股历史上时间最长、破发个股最多的一轮。据统计显示,在此期间,两市共发行了290只新股,其中6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的高达199只,破发率高达68.6%。其中,有83只新股上市首日就直接破发,最为典型的是华锐风电、庞大集团(601258)等,当时顶着“风电第一股”光环的华锐风电,以90元超高价格发行,上市首日就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抛弃,收盘至81.37元,大跌9.59%。庞大集团更是在上市首日重挫23.16%。
请不要误导人,新股上市破发的比比皆是,特别是熊市时期。。。。。。所以,希望答案严谨!!
②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在A股,好的投资标的会“说话”
第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证监会通过对内幕、坐庄、爆炒等非法行为加重处罚,完善监管制度,重塑机构投资者理念和行为,即重视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平衡风险与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个人投资者很少具备全面的企业价值分析能力,由专业机构统一分析并配置将成为趋势,个股分化也许不会结束,而可能成为常态。
2
转型与去杠杆下的宏观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以后开始放缓,并在
结构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有二:
1、总量增速放缓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达到10%,供应不足、资本开放及劳动力红利,成为经济腾飞的推动力,2011年开始,实业结构型过剩,总量增速放缓,存量竞争成为很多行业的共同点,但于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增长结构转变
2010前十年,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力,物质基础薄弱刺激实业投资,但2011年开始,出口优势缩小,投资费效比下降,消费及内生增长成为经济最重要拉动力,行业分化成为趋势。
对于经济总量,我们认同L型企稳的增长路径,高层重视经济质量而非数量,消费增长会提供主要拉动;对于经济结构,过剩产能在供给侧改革下企稳,新增长点更多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及消费升级展开。
同时,在2010年之前,企业间规模差异不大,各企业均能从经济腾飞中获得超额收益,但在经济降速期,市场竞争加剧,大中型企业凭借资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优势,能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并实现并购整合,实现行业内的强者越强,由3-5家核心企业瓜分行业多数利润,是大部分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行业核心企业的研究尤为重要。
价格现象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汇资产是货币创造的发动机,银行依靠存贷差即可获取暴利,自身加杠杆动力不强,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一直保持在3-4倍以内;但2010年开始,外汇资产下降缩减了商业银行存贷差收益,商业银行转为发展主动负债,大幅放大经营杠杆,来维持高额收益,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在今年达到7倍,随后遭到监管层强力的降杠杆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轮金融创新中,非标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加杠杆对象,并蔓延至其他资产,但很快被监管严控并纳入表内,造成股债双灾,“钱荒”效应即是在此阶段产生;在2014年开始的第二轮金融创新中,加杠杆对象直接作用于股债,并蔓延至房地产,形成股债房三牛,随后迎来了监管层暴力去杠杆,股票及债券分别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轮商业银行的去杠杆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资产只有房价,股市杠杆已基本清理完毕,在流动性层面上,
目前更多是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对企业本身价值更为关注。
3
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
在投资中,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会有较大波动,但对于企业经营本身,应是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因此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我们通常围绕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的三个标准进行抉择。
1、好行业。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特点,大多数行业从诞生开始,都会陆续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经历大量竞争和并购后,最终形成行业内的寡头垄断,由3-5家主导企业分享多数收益,如果丧失创新机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达、诺基亚等。
对成长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行业规模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企业本身能从行业增长中获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对成熟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企业在竞争中构建的独特优势,并依靠优势获取盈利和成长的能力。
2、好企业。
在行业高速成长期,单独企业的优劣并不明显,但随着行业发展成熟,竞争压力增加,好企业的价值将放大。在我们评判企业本身优劣的过程中,着重分析其管理团队、竞争优势、财务状况三个方面。
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对企业战略战术的坚决执行和反馈能力,能灵敏地捕捉市场趋势的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决策。
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帮助企业树立竞争壁垒,维护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清晰的财务状况,既有利于评估管理团队措施执行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在行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对企业进行定量化的价值评估。
3、好生意。
商业模式对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现为盈利与增长模式、核心竞争力、市场壁垒等,同时商业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销式带来的规模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获取高额收益,但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升级,个性化、高品质、直销式可能成为企业突破竞争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时,宜华生活与索菲亚均为家居行业重点品牌,且宜华生活市值与市场规模均高于索菲亚,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品质及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对直销门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亚从竞争中突破,其市值从36亿增长至360亿,而宜华生活市值从94亿增长至146亿,两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辉
③ 黄树龙为什么收购宜华生活
对于黄树龙的介入,*ST宜生的投资者看法不一。
有投资者认为公司股价要起飞了;但也有人认为,如果黄树龙真的看好宜生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如今公司面值退市危机压顶,黄树龙提出要约收购的意图太明显。
还有投资者指出,华业资本等公司退市前也用了“要约收购”这招,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退市命运。
黄树龙目前在深圳市中金华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华业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投资)等8家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共对外投资了华大投资、广东华大不锈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不锈钢)等16家企业,资产规模约20亿。
从身份证来看,黄树龙为广东揭阳人士。启信宝显示,黄树龙投资的华大投资、广东新大业投资、华大不锈钢等诸多资产大多位于揭阳市,业务范围涉及物流、股权投资、地产开发等领域。
据*ST宜生公告,黄树龙此次拟要约收购的股份数量为8897.22万股,要约收购完成后,黄树龙将持有公司6%的股份。
要约收购价格为1.15元/股,以此估算,黄树龙此次收购将动用的资金最高为1.02亿元。上市公司称,资金将来源于黄树龙所控制企业运营的分红收入及项目投资收益。
看起来,黄树龙为此次要约收购是做足了准备,诚意十足。公告透露,黄树龙已将不低于收购资金总额20%的履约保证金2050万元汇入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履约保证。
④ 上证180指数包括那些股票
浦发银行(600000)首创股份 (600008)上海机场 (600009)包钢股份 (600010)华夏银行 (600015)民生银行(600016)上港集团 (600018)宝钢股份 (600019)上海电力 (600021)浙能电力 (600023)中国石化(600028)南方航空 (600029)中信证券 (600030)三一重工 (600031)招商银行 (600036)歌华有线(600037)保利地产 (600048)中国联通 (600050)海信电器 (600060)国投安信 (600061)宇通客车(600066)葛洲坝 (600068)保千里 (600074)人福医药 (600079)同仁堂 (600085)特变电工 (600089)大名城 (600094)同方股份 (600100)上汽集团 (600104)国金证券 (600109)北方稀土 (600111)东方航空 (600115)中国卫星 (600118)浙江东方 (600120)中国船舶 (600150)建发股份 (600153)永泰能源 (600157)中体产业 (600158)上海建工 (600170)雅戈尔 (600177)复星医药(600196)新湖中宝 (600208)南山铝业 (600219)海航控股 (600221)圆通速递 (600233)北京城建(600266)航天信息 (600271)恒瑞医药 (600276)广汇汽车 (600297)上海家化 (600315)白云山 (600332)华夏幸福 (600340)江西铜业 (600362)西南证券 (600369)首开股份 (600376)金地集团(600383)国电南瑞 (600406)小商品城 (600415)北方导航 (600435)金证股份 (600446)蓝光发展(600466)中国动力 (600482)信威集团 (600485)中金黄金 (600489)驰宏锌锗 (600497)华丽家族(600503)方大炭素 (600516)康美药业 (600518)贵州茅台 (600519)中天科技 (600522)中铁工业(600528)天士力 (600535)山东黄金 (600547)厦门钨业 (600549)迪马股份 (600565)恒生电子(600570)海螺水泥 (600585)绿地控股 (600606)东方明珠 (600637)浦东金桥 (600639)爱建集团(600643)中源协和 (600645)城投控股 (600649)陆家嘴 (600663)上海石化 (600688)青岛海尔(600690)均胜电子 (600699)三安光电 (600703)物产中大 (600704)中航资本 (600705)东软集团(600718)中粮糖业 (600737)辽宁成大 (600739)华域汽车 (600741)综艺股份 (600770)西藏城投(600773)国电电力 (600795)鹏博士 (600804)天业股份 (600807)山西汾酒 (600809)安信信托(600816)隧道股份 (600820)百联股份 (600827)海通证券 (600837)四川长虹 (600839)梅花生物(600873)国投电力 (600886)伊利股份 (600887)航发动力 (600893)张江高科 (600895)长江电力(600900)华安证券 (600909)江苏银行 (600919)杭州银行 (600926)东方证券 (600958)中国电影(600977)宜华生活 (600978)招商证券 (600999)大秦铁路 (601006)南京银行 (601009)隆基股份(601012)宁波港 (601018)中国神华 (601088)太平洋 (601099)中国国航 (601111)海南橡胶 (601118)小康股份 (601127)新城控股 (601155)三角轮胎 (601163)兴业银行 (601166)北京银行(601169)中国铁建 (601186)东兴证券 (601198)国泰君安 (601211)君正集团 (601216)上海银行(601229)农业银行 (601288)中国平安 (601318)交通银行 (601328)新华保险 (601336)兴业证券(601377)中国中铁 (601390)工商银行 (601398)东吴证券 (601555)中国铝业 (601600)中国太保(601601)上海医药 (601607)中信重工 (601608)中国核建 (601611)中国中冶 (601618)中国人寿(601628)长城汽车 (601633)中国建筑 (601668)中国电建 (601669)华泰证券 (601688)潞安环能(601699)际华集团 (601718)上海电气 (601727)中国中车 (601766)光大证券 (601788)中国交建(601800)光大银行 (601818)中国石油 (601857)中国银河 (601881)紫金矿业 (601899)方正证券(601901)中远海控 (601919)永辉超市 (601933)建设银行 (601939)玲珑轮胎 (601966)中国核电(601985)中国银行 (601988)中国重工 (601989)金隅股份 (601992)中信银行 (601998)吉比特 (603444)口子窖 (603589)来伊份 (603777)步长制药 (603858)洛阳钼业 (603993)
⑤ 宜华生活上三板了吗
并没有,并且已经退市了。连续4年财务造假、涉案金额超400亿 宜华生活或遭强制退市.
自2020年4月26日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出后,宜华生活的股价接连创出新低,至2020年5月21日,公司股价已经低于1元/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
面临退市危机,为提振股价,宜华生活的高管们选择增持股票。2020年5月21日,公司董事黄国安、刘伟宏分别增持股票50万股,增持平均价格为0.99元/股;5月22日,董事长刘壮超增持股份50万股,增持平均价格为1元/股。
此后,宜华生活股价虽有所回升,但始终在1元左右徘徊。
2020年12月10日,宜华生活股价开始连续下挫,并于12月23日创下历史最低0.76元/股。2020年12月15日-2021年1月6日,宜华生活股票已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股,公司为此发布了7次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
1月6日,宜华生活再次宣布公司高管增持股票,董事刘伟宏、董事周天谋于1月6日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票合计80.6万股,并计划1个月内增持股份均不低于200万股(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彼时,宜华生活称,2名高管增持目的系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看好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前景。宜华生活的股价得以在1月7日返回1元上方。
而在此次证监会通报过后,不知这两名高管能否再度挽救宜华生活行将退市的危局。
2020年以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欺诈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已累计对57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财务造假等相关违法犯罪案件26起。
目前,宜华生活财务造假案已经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如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另外,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相比“旧法“,新《证券法》大幅提高对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根据《证券法》,披露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⑥ 宜华生活会不会再重新上市
这是有可能的。原因如下:宜华生活属正常经营的企业,只是经营遇到困难,重资产行业,要说常年业绩造假,可能性几乎为零。资产众多,主板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卖资产瘦身扭亏为盈。公司实控人影响力大,汕头市头号企业,涉及几万人的就业问题等等。净资产高,就算有水分,也应该有2块多净资产,相比真正要退市企业好很多。证金公司及云南工投持股约5000万股,持股成本高,这是国家的资产,也可以说是目前的大主力,怎能随随便便巨亏。知名牛散夏重阳等重仓被套。从20多跌下来的低位利空。
拓展资料
一、 市净率
市场破净股数量与大盘走势息息相关,目前两市共有277只股破净,市场中破净股数量与行情走势往往呈正相关,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逐渐增多,市场由底部回升,牛市来临时破净股也逐渐消灭。纵观以往几次重要历史底部,最近的一次沪指2638点时破净股数量有66只,沪指1664点时破净股有173只,而沪指5178点高位和6124点高位时已不存在破净股。
以最新收盘价进行统计,市净率最低的是*ST宜生,最新收盘价为1.18元,市净率0.232倍;其次是*ST众泰,最新收盘价1.41元,市净率0.364倍;东旭蓝天最新收盘价3.34元,市净率0.371倍,位居第三。宜华生活目前净资产5.08元,还没包括已经确认的广州南沙十几亿的土地收储款。将来收储款入账净资产就会来到6元,而现价上涨5倍还不到6元。在牛市消灭破净股的预期下,宜华生活上涨5倍完全可期。
二、 股票趋势
二级市场上,宜华生活从2015年转型以来,股价持续下跌。2020年4月24日收报 avator 血成河 2020-04-27 07:10:4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关注 二级市场上,宜华生活从2015年转型以来,股价持续下跌。2020年4月24日收报2.25元,较2015年高峰时已跌去约90%。
值得注意的是,宜华系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也“事情”不断,宜华健康日前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12.5亿元至16.2亿元,同比上年下降804%至1013%。预计计提商誉减值 10亿元至16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000万元至1.6亿元;长期资产减值准备2亿元至3亿元。
这与2014年至2018年期间,宜华健康收购14家医疗类公司有关,为了实现转型,宜华健康大笔收购,靠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使得公司负债累累,流动性面临巨大风险。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负债总额为55.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8%,而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26亿元,和债务规模相比,实在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