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科技中国股票
Ⅰ 华米做不好自己
作者 | 芽郁 编辑 | 佳杉
站在智能硬件时代的风口,通过代工、分销小米手环,借助小米的品牌、渠道赋能和投融资支持,华米 科技 成了雷军口中那头“风口上的猪”。
2016-2018年,华米 科技 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超高速增长,并于2018年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小米生态链首家在美上市企业,一时风头无两。
但顶着小米生态链光环成长起来的华米,如今正经受着“去小米化”转型的阵痛。兜兜转转,好像又回到了原点。一如华米的股票,涨涨跌跌,仍徘徊在上市当天的11美元。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入口、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所谓“赢家通吃”。如此,小米从一个手机厂商变成一家“百货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4年左右,小米开始布局生态链,以手机为轴心,将品类扩充至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用品三大圈。时至今日,小米以参股不控股的方式投资了3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如众星拱月般围绕在小米周围,构筑起一个庞大的生态链。
作为这条生态链上的一环,华米 科技 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代工、分销小米产品的分成。
从 历史 数据来看,2015-2018年,小米产品为华米 科技 贡献的收入分别为8.7亿元、14.34亿元、19.27亿元与21.7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7.1%、92.1%、78.8%与66.9%。
或许对于早年的华米来说,依附小米的日子还算滋润。束缚,是华米“长大”后感受到的。与小米的深度“捆绑”,日益变成华米想要大展拳脚的枷锁。
小米的高性价比路线,决定了其产品并不能给华米带来丰厚利润。低毛利率加上分成模式,最终落入华米口袋里的更是打了折扣。
在小米6X的发布会上,雷军曾宣布自2018年起,小米每年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和各种生态链产品的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消费者拍手叫好,小米生态链企业却如鲠在喉。
小米产品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小米生态链企业唯有尽可能和小米保持长久稳定的合作,以量增收。但随着小米生态链的扩张,竞品企业越来越多,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继续获得小米的支持,成了关乎很多小米生态链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华米招股书的企业风险项中,位列第一条的就是和小米关系的不确定性——“与小米的关系出现任何恶化或小米可穿戴设备销售发生任何减少,都可能对我们的经营结果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而降低风险的措施无外乎两条:要么进一步加深与小米的绑定,如股权交换,或者干脆卖身小米,否则双方合作将始终存在不稳定因素;要么就降低对小米的依赖。
年轻气盛的华米选择了后者。
为了优化利润结构、提升毛利率、摆脱对小米的大客户依赖,华米开始加码自有品牌Amazfit和Zepp,降低小米产品比重,试图打造新的营收增长点。一时间,华米“去小米化”的声音甚嚣尘上。
但就与小米的合作,华米的态度一直较为暧昧。2020年10月,华米宣布与小米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再延长三年,双方表示互为彼此在同等条件下的最优合作伙伴。
看似你侬我侬,实则貌合神离。在自主品牌未见起色之前,“两条腿”走路显然更为保险。既依存又受制于小米的华米,至少从短期来看,无法彻底与小米“决裂”。
5月13日,华米 科技 发布了2021年Q1财报。 从财报数据上看,华米“去小米化”的努力仍未见理想成效。
据财报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华米总营收11.47亿元,较2020年的10.88亿元同比增长5.4%,营收增速跌至谷底。其中,小米产品贡献营收较去年下降39.9%,自主品牌营收增长84.4%。但毛利率却与去年持平,同为22.5%。
经调整,实现归母净利润29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550万元同比增长13%。但值得一提的是,2550万元是较2019年同期暴跌73.1%的数字。
面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红海市场,为了提升自有品牌的竞争力,华米重仓研发与营销,费用持续大涨。Q1研发支出1523万元,较去年增加28.7%。营销费用908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5480万元增加65.5%,较2019年同期增加309%。
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的760万同比下降17.1%至630万。对此华米称,受季节因素和小米手环6即将上市的预期影响,为小米制造的产品出货量较去年减少34.3%,而自主品牌出货量较去年提高111.1%,抵消掉了前者的部分影响。华米 科技 创始人兼CEO黄汪表示,在自主品牌的强势拉动下,华米的营收达到了预期指引的上限。但与此番振奋态度不符的是,财报通篇未就自有品牌对公司营收的具体贡献情况进行说明。
从侧面看,增速跌至谷底的营收、萎靡不振的毛利率和净利润,恰恰暴露了其自有品牌创收能力不足,或仍以低价为小米代工为主的事实。这恐怕也是华米只说自有品牌出货量和营收的增长比例,对具体数额缄口不提的原因。
此外,在华米的资产负债表中,库存这一项的数字,2019年12月是8.93亿元,2020年12月是12.18亿元,时隔短短一个季度,2021年3月这一数字达到14.52亿元。一定程度上,作为小米的代工厂和分销商,小米产品的出货必然是严格按照订单进行的,不太可能存在大规模、长时间的库存积压。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华米自有品牌的产品并不好卖。逐年增加的库存与华米自主品牌比重的逐年提升正好同向,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消费者“只知小米不知华米”的品牌认知又添注脚。
如此庞大的库存,不仅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和经营风险,而且产品价格会随着积压时间延长而走低,时间越长,价格越低,损失越大。从这个角度分析,华米2021年Q1的净利润,在覆盖掉库存损失后,很有可能是负值。
截至目前,华米旗下品牌Amazfit智能手表产品涵盖7大系列,31款在售产品,但没有一款能够媲美小米手环的拳头产品。华米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品发布频率和产品部署,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表海战术”。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不如说华米尚未找到一个最佳着力点,“表海战术”的背后,或许更多的是迷茫和焦虑。
得益于小米的强力背书,华米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式发展。小米也依托独特的生态链体系成为护城河极深的“新物种”企业。
华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前一天,雷军发微博祝贺黄汪,并称“这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巨大胜利。”
但随着小米IoT(Internet of Things)版图的日益扩张,小米与包括华米在内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产品线日益重合,竞争态势趋于紧张。不禁让人思考,华米或者说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终局是什么?
是就地躺平,还是谋求“松绑”和独立?但凡有些野心的企业家,或许都会选择后者。
在小米生态链中,包括华米在内的一些企业正在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寻求更为独立的生存之道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
这对于它们来说意味着,小米当初走过的路,自己要重新走一遍,且这条路会比开局之路更为艰难。除了所要面临的对手是十分强大的,最大的难点还在于把握投资回报的平衡点。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经过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现已逐渐回归理性,市场增速放缓。随着市场竞争由增量转为存量,依靠原有产品打开局面的难度越来越高。
如果选择依附小米,虽然上限不高但下限有保障,不至于穷困潦倒。而押注自有品牌则意味着要重新搭建自己独立的销售体系,定位全新的品牌形象,最终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资本的量级。但凭收益持续低走,现金流一度吃紧的华米目前的体量,恐怕高管和股东们的纠结都不会少。
2020年,黄汪减持了4.2亿华米 科技 的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富国银行出售了其在华米 科技 9.7%的股份。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代表着股东们的预期。
尽管近年来华米 科技 自主品牌产品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但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的收入仍然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半数以上。
目前,苹果、华为、小米和三星是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头号玩家,华米 科技 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上只占很小的份额。在智能手表领域,Apple Watch仍然是老大,2020年第四季度Apple Watch出货量达到1290万部,市占率达40%。而华米 科技 的Amazfit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只有5%。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Amazfit的销量在几十万级别,而苹果、华为、小米、三星均在千万量级,完全不是一个梯队。
在IDC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追踪报告》中,前五大可穿戴设备厂商更是不见华米踪影。华为、小米、苹果三家就合计占据了61%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华米自主品牌要在本就狭小的市场空间内与众多对手展开新一轮厮杀。
《天鹅绒金矿》中有句经典台词:“当人以自己身份说话时,便越不是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急于证明自己独立性的华米,独立性或许正是其所匮乏的。
Ⅱ 为什么说美国股市再次开启“血洗模式”
北京时间2月9日报道,美国股市周四再次开启“血洗模式”,三大股指均大跌3.5%以上,其中道指再度暴跌超过1000点,为史上第二大单日下跌数字。市场仍在担心通胀抬头与国债收益率上涨等因素。纽约联储行长称今年可能加息4次。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32.89点,报23860.46点,跌幅为4.1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74.82点,报6777.16点,跌幅为3.90%。标普500指数下跌100.66点,报2581.00点,跌幅为3.75%。
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周四正式登陆纽交所,开盘价为12美元,较11美元的发行价上涨9%。但华米科技涨幅很快回落,并在盘中大部分时间破发,最终收盘上涨2.27%报11.25美元。。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信息,华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HMI”,共发行1000万股ADS。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前两个月,华米的营收为4.767亿元人民币(约合7160万美元),净利润为5220万元人民币(约合790万美元);在2017年第四季度,华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650万件。
网易周三盘后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网易第四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46亿元(约合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86亿元(约合1.9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6.83亿元下滑65.1%。
美国科技股也全线下跌,其中跌幅显著的包括:Yelp(跌14.04%)、特斯拉(跌8.63%)、Snap(跌6.55%)、惠普(跌6.08%)、Netflix(跌5.47%)、英特尔(跌5.42%)、艺电(跌5.29%)、Square(跌5.21%)、微软(跌5.13%)、柯达(跌5.13%)、英伟达(跌4.93%)、美光科技(跌4.78%)、Facebook(跌4.77%)、亚马逊(跌4.68%)、Alphabet(跌4.49%)、Roku流媒体(跌4.36%)、PayPal(跌4.33%)、西部数据(跌4.32%)、雅虎(跌4.17%)、高通(跌4.03%)、Adobe(跌3.73%)、博通(跌3.34%)、AMD(跌3.28%)、IBM(跌3.12%)、eBay(跌3.09%)、速汇金(跌2.90%)、Fitbit(跌2.86%)、苹果(跌2.75%)。
上涨的公司包括Twitter(涨12.15%)等。
Twitter在周四盘前公布了第四季度财报,当季营收为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911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1.671亿美元。第四季度,Twitter营收超出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864亿美元,主要受数据授权营收和视频广告营收增长所推动。
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Twitter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达到9110万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2美分。相比之下,Twitter上年同期亏损1.671亿美元,每股摊薄亏损23美分。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Twitter第四季度净利润1.41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9美分。Twitter业绩大幅超出华尔街预期,推动其股价一度大涨30%。
索尼美国存托股下跌6.30%,据外媒最新消息称,谷歌正在开发一种会员模式的流媒体游戏服务,落地设备是视频棒Chromecast,另外谷歌也有可能在开发专门的游戏设备,用于游戏的操控。谷歌强势杀入流媒体游戏和相关硬件市场,这对索尼PlayStation游戏部门无疑是一个利空。
高通周四称,该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致投票决定否决博通修改后的1210亿美元收购要约。高通称,董事会判定博通的收购要约“大幅低估”了高通的价值,而且鉴于交易失败的重大下行风险,该要约还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另外,高通还表示该公司已主动提出与博通召开会议,以便商讨双方是否可以解决估值过低的问题。
Ⅲ 小米和紫米、华米、智米、红米、绿米、大米、都是什么关系
X米确实太多了,多到有时我都分不清,不过很多人买的时候并不在意它是啥米,只记得是小米生态链的就好了。不过也有品牌为了蹭上小米这种“平价略优质”的热度,给自己品牌起个贴近小米风格的名字。除了已经IPO的小米,其他“小米系”平台投资的企业已然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发现,你看过的爱奇艺、用过的大众点评、骑过的ofo、甚至吃过的原麦山丘都有“小米”的味道。雷军是投资天才,一点都不假,早在金山期间,雷军已经尝试各种多元化投资,并取得成功。
小米强大的投资能力
雷军投资讲究顺势而为,所以他的投资公司叫顺为资本,“顺为顺为,顺势而为”,在雷军看来,这是成大事的必要条件之一。顺为资本主要追求财务回报,小米 科技 的投资偏向于战略价值驱动。目前顺为资本投资了288家企业,小米 科技 的 历史 投资也有161家,在这近400家投资企业中,有64家公司是采用合投的方式进行的。
最初小米从手机周边开始打造生态链,比如最先打造的爆款产品就是和紫米 科技 推出的移动电源;接着扩散到与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相关的智能硬件,比如空气净化器、小米电饭煲等;最后扩展到毛巾、鞋子、枕头等生活用品,形成小米的品味与价值观。曾依靠小米品牌成长起来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已经开始反哺小米,不仅让其顺利度过了2016年的业绩低谷,还为小米从单一的手机厂商过渡到“百货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小米生态链销售额突破200亿,业绩增长超过100%。
软硬件产品均有涉猎
硬件在“小米系”两大投资平台顺为资本和小米 科技 的投资领域中均排名第一,两者合计投资金额达73.8亿。除此之外,小米 科技 更倾向于投资文化 娱乐 、本地生活和企业服务的相关公司,而顺为资本则在企业服务、电子商务、 汽车 交通和教育领域有所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两者在金融领域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有所增加。
由此,以硬件为核心,“小米系”不但拓展了产业链、增加了销售业绩、提高了“小米之家”的坪效,还通过小米生态链和文化 娱乐 、企业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布局,串联了用户、建立了投资壁垒,打造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智能物联网闭环。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小米不但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也让整个小米生态的外延不断扩张,以小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帝国。但是,财务回报从来不是小米的重点,通过股权投资进入董事会,向被投企业输出和小米统一的价值观,才是小米模式的精髓。小米打造生态圈的模式可以总结为:模式赋能+粉丝赋能+资本赋能。
部分公司脱离小米
可以看到目前华米和小米的关系很紧张。具体的大家都知道,华米价值观和小米的走不到一起。就是俗话说的孩子大了,心也野了,甚至想和hw走到一起去。小米高管一看,这可不行啊,所以小米color手表是上海新案 科技 制造的。小米也独立推出了自己的APP,小米 健康 。
紫米是小米生态链起家的大功臣之一。其实前段时间也可以看出一点。小米笔记本原来是田米生产的,现在没了,小米多了一个部门,叫小米笔记本事业部。
这个就释放出一个信号,小米要加强生态链的管理了
提到华米,外界除了会联想到小米手环,还会给其贴上“小米系”的标签,华米是小米生态链首家上市企业,于2018年2月登陆纽交所。明眼人都看得出,小米在华米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其施加巨大影响力,尤其是牵动其业务布局。华米到底对小米有多依赖?我列一组数据你们感受下:2015年、2016年及2017前三个季度,小米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华米总营收的97.1%、92.1%和82.4%,成为华米最重要的客户和分销渠道。当初华米公布招股书时,外界就质疑其过于依赖小米。
尽管华米不会与小米或其他小米生态链企业产生同业竞争(后来华米与小米在智能手表领域竞争),但其单一大客户的占比过于集中,而大客户等重要关联人又是重要股东,因此华米独立性存疑。其实,华米掌门人黄汪早就意识到依附小米存在潜在隐忧,早在2015年,华米便推出自有品牌Amazfit。此后,关于华米单飞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但直到上市前Amazfit品牌基本上只是小打小闹,根本就不成气候,小米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营收担当足以说明问题。华米真正全面发力Amazfit品牌是在上市后,大力布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热门品类。
想离开小米不容易
疫情期间,华米业务推进受到不小的冲击,使其更加不敢轻易摆脱对小米的依赖,一个实锤便是华米官方小心翼翼地解释工商变更。今年4月,华米运营主体——安徽华米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张晓军为董事;黄汪持股比例从约54.89%变更为99.40%,董事陆云芬的持股比例从约0.33%变更为0.60%。
当时,外界一度认为小米不再是华米股东,猜测二者关系可能生变,并质疑单飞后的华米能否再续辉煌。这让华米官方大为紧张,不得不出面澄清这只是正常的工商变更,小米依然持有其已发行股本的14.5%,是其第二大股东。不难看出,与小米关系的稳定性,一直是关乎华米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处理起来必须慎之又慎。
说白了,此举暴露出华米求生欲很强。值得注意的是,华米和小米在2017年10月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在4个月后到期,我断定双方续约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华米仍有求于小米,想要单飞,实力根本就不允许。
几大生态链公司已经上市!
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上市公司有华米 科技 、云米 科技 、石头 科技 、九号机器人,其中华米 科技 、云米 科技 的上市场所分别是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石头 科技 、九号机器人的上市场所为我国的科创板。
【1】华米 科技 :华米 科技 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基于云的 健康 服务提供商,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华米 科技 也是中国首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智能硬件创新公司,于2018年2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HMI)。
【2】云米 科技 :云米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该公司定位为专注于智能家电研发、制造、销售的全屋互联网家电企业,致力于为家庭提供安全、智能的全屋互联网家电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洗碗机、冰箱、净水器、油烟机、洗衣机等,2018年9月25日,云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VIOT”。
【3】石头 科技 :石头 科技 的主营业务是智能清洁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小米定制品牌“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米家手持无线吸尘器”,以及自有品牌“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石头手持吸尘器”和“小瓦智能扫地机器人”。2020年2月21日,石头 科技 (688169.SH)在科创板正式上市。
【4】九号机器人: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主要生产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产品。 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三类: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及智能服务机器人。2020-10-29,九号机器人成为国内第一家CDR+VIE模式的上市公司,上市后更名为九号公司。
Ⅳ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公司有哪些怎么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根据我的可靠了解,暂时不行,中国现在对外汇资本项目的管理非常严格。 未来,海外上市公司版可以在中国发行,等待向中国权力国交存证书,或购买投资于NASDQ证券市场的基金。 纳斯达克(英文: NASDAQ ),全称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价目表,是美国电子证券交易机构,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拥有和运营。 NASDAQ是成立于1971年,现已成为世界最大股票市场之一的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报告系统的缩写。
Ⅳ 2022年中国核心资产股票有哪些
2022年“核心资产”股票,既有新的思考,也有历史延续:
A股:伊利股份、周大生、口子窖;九强生物、东方生物、科华生物、稳健医疗、乐普医疗、华大基因;中国平安、卓越新能、中芯国际、龙腾光电、格力电器、中国电影;
港股:腾讯控股、石药集团
美股:苹果、云米
(5)华米科技中国股票扩展阅读:
2021年“中国十大核心资产”
A股:伊利股份、恒瑞医药、迈瑞医药、恩华药业、新华医疗、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东方财富、中国国航、上海机场、周大生
港股: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芯国际、东阳光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锦欣生殖
美股:新氧科技、云米、华米、美国航空、嘉年华邮轮、苹果
Ⅵ 华米科技的股票代码
朋友,这个华米科技目前不属于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而且也不在中国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由于这个股票没有上市,因此暂时是不存在股票代码的。
Ⅶ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中芯国际、新东方、中国铝业、中海油、玉柴国际、广深铁路、中移动、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石化、上石化、东方航空、华能电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视博、英利、中国联通、日月光半、中华电信、搜房网、诺亚财富、易车网、、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国基、中国脐带、中国绿色、博润、人人公司、网秦、凤凰新媒、唯品会、西斯班、金马国际、58同城、汽车之家、AMC院线、乐居、猎豹移动、聚美优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车、钜派、宜人贷、无忧英语、中通、信而富、百世、红黄蓝、搜狗、拍拍贷、趣店、简普科技、网络、华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网络
网络(纳斯达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 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网络公司。
“网络”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网络。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 想的执着追求。
网络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网络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国证交会递交的F-1上市申请文件显示,该公司股票代码为RENN,计划在纽交所出售5300万份ADS(美股存托凭证),预计发行价区间为9到11美元,按此发行价区间中间价计算,此次IPO募集资金约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在IPO完成后,千橡集团创始人陈一舟将持有约2.7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2.8%,成为第一大个人股东,陈一舟还持有约55.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控制权。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将持有4.0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4.2%,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根据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流程。据推算,人人公司将于5月中旬左右挂牌交易,将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由于在上市缄默期内,人人公司未对上市内容做任何回应。
2012年6月人人网邀请比亚迪王传福接替黎瑞刚出任独立董事。
(7)华米科技中国股票扩展阅读
美股,即美国股市。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