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科技股票走势
1. 中芯国际为什么能涨12%A股涨幅不是10%吗
因为中芯国际属于科创板股票,而A股市场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这两大板块的股票涨跌幅是20%,而其余沪深主板个股涨跌幅是10%,所以区分清楚。
A股总体是分为四大类股票,其中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而原先还有一个中小板股票,目前已经合并为深证主板。
综合通过上面分析得知,中芯国际盘中出现涨幅12%,这是属于正常现象,这个涨幅还在中芯国际涨跌幅度之内,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至于A股个股涨跌幅设定在10%已经是一个过去式了,自从A股试点注册制后,A股科创板和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了,不再是统一10%,希望大家一定要知晓,这些知识是炒股最常见的知识点。
2. 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股票连创新高,还能再追涨吗
今天指数低开高走,创业板涨近2%。上午大盘表现不佳,下午力挽狂澜震荡走高,沪指量能进一步萎缩,不确定是否能在缺口上方企稳。
指数层面上可说的不多,仍在震荡格局下,量能不放出来,就是资金搬家的过程。前面连续拉升,屡屡带指数上攻的银行、保险板块今天暂歇,赚钱效应转移至中小板和创业板。
3. A股多只芯片股市值超千亿,这对股民有什么影响
A股多只芯片股市值超千亿元,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芯片的进口金额,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额。虽然整体芯片进口金额十分庞大,但是较2018年进口额却减少了,同比下降2.6%。业内人士认为,国产芯片的发展在呈加速态势。
A股多只芯片股市值超千亿元,所以说国产芯片的发展趋势大好,根据大环境的好坏,不好时,即使有机会也要管住手,在这个市场机可失,时可再来,但本金永远只有一次! 对于股民来说要见好就收的心态。
4. 上市了!中芯国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上市,开盘报价48.6元,市值高达8.9万亿人民币。彼时微软、苹果等公司的市值才不过1000亿美元左右,中国石油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是,出道即巅峰,上市后的十三年里,中国石油只在2009年、2014年和2017年的三年里收了阳线,股价从48.6元一路下跌到4元多,市值更是从8.9万亿元蒸发到仅有8100亿元。
7月16日,另一只万众瞩目的新股“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希望,“中芯国际”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在万众期待其股价可以不断走高的同时,市场也很担心这只股票会步中国石油的后尘,上市即巅峰。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两者的业务情况来看,“中芯国际”应该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表现不佳的原因
首先,中国石油的整体盘面很大,虽然跌到四块多,仍然有超过8000亿元的市值,市值总量位居A股市场前十。因此没有庄家会轻易砸资金去坐庄,中国石油的股价也很难拉动有大的上涨。
其次,从上市到如今,中国石油的业绩一直算不上好,虽然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不低,但其营业成本这些年来都在上升,其中最大的支出体现在采购方面,可以占到其经营支出的七成以上,再加上石油勘察和采集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但未必有所收获。
所以,中国石油的净利率一直比较低,加上一直没有利好消息刺激,中国石油的股价常年在低位徘徊。
中芯国际的发展情况
个人认为,中芯国际不太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
首先,芯片产业现在是我国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作为国内最大规模、技术最为先进的芯片制造厂商,中芯国际在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发展中国自己的芯片技术,国家是一定会给予其适当补贴的,有了业绩作为基础,中芯国际的股价也会有一定的保证,不会发生与中国石油类似的暴跌情况。
其次,中芯国际是半导体板块中第一只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A+H”股。在2020年的上半年中累计上涨超过230%,股价走势一直非常强劲。而本次其在科创板进行IPO,还获得了566倍的超额认购。可以说只要中芯国际能潜心发展技术,中国政府和个人投资者都会对其给予最大的支持,认可他的业绩表现。
综上所述,与中国石油相比,两者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股价的走势不能以一个标准确认。不管从业务发展前景还是业绩预测来看,中芯国际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 2020年三只绩优科技股
近期市场不断公布一季报,而近期 科技 股的一季报表现都比较亮眼,似乎感觉没怎么受到疫情的冲击,有的个股甚至超市场预期,表现很刚。再配合目前注册制在创业板的实施,那么后期这些绩优的 科技 股可能会持续受到资金的青睐,效仿港股、美股,走出自己的 科技 趋势牛股不有可能。
目前 科技 股整体来说,往下跌的空间已被打掉,已经在支撑的区域震荡,有的开始出现反转的迹象,那么后期 科技 股还会分化,业绩上的体现,所以这时候不必对 科技 股悲观,关键问题在于增量资金的进场,毕竟 科技 股被套在高位的人太多,套牢盘太多。耐心等待,回落低吸。
立讯精密:
消费电子龙头股,精密制造及研发设计能力的龙头企业,涵盖连接器、声学、天线、无线充电等,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超84亿元,并有30%投入在基础材料与技术的研发。苹果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 Air Pods核心组装商;苹果 lighting连接线核心供应商布局无线充电、声学、天线、无线耳机、马达、ⅳatch表带等多个产品线,单机价值量提升。
蓝思 科技 :
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龙头股,特斯拉核心一级供应商,,高端玻璃盖板产品获得全球众多知名智能终端厂商的规模商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全面竞争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扩大了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优质资源加速向公司聚拢。苹果,华为,小米等知名手机企业均是公司客户。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0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79-8.8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大超市场预期!
安集 科技 :
半导体材料抛光液细分领域龙头股 , 处于半导体化学品优质赛道,具有壁垒高、雪坡长等特点 ,主营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华润微、台积电等。主要布局的CMP抛光材料、靶材、电子特气等细分产品已经取得较大突破,部分产品技术标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本土产线已基本实现中大批量供货。其中光刻胶去除剂实现销售收入4,930.00万元,同比增长17.23%,另外公司的一季度报告可以看出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7.47%。公司一季度同比增长426%。
韦尔股份:
半导体龙头股,全球CIS前三厂商,其CMOS高清摄像头是超高清视频主要的视频采集设备。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8倍之多!
三只个股中,两只是消费电子行业,蓝思的股价不高,机构定的价位在24左右,目前17元,空间比较大,立讯的走势稳,大市值的票,尤其是目前创业板开始实施注册制,后期资金可能会形成抱团,那么对绩优的这类个股是个利好。但是注意,股票不要轻易追高,等行情大跌,或者回调到趋势线附近低吸为好。
安集 科技 是国家基金二期包括机构进攻的方向,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自身的质量好,但奈何是科创板,所以对资金有限制要求,如果不够科创板条件的那就不行了。
6. 广立微什么时候开盘
8月3日,葛龙辉(301095。SZ)发布IPO公告,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8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都网讯8月5日,杭州广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利微”)正式启动创业板,开盘价12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0%。截至收盘,华大九天301269)股价收于75元/股,全天涨幅129.43%,总市值296亿元。
近期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吸引了投资者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关注,EDA概念成为二级市场的重要风口。自上市以来,华大九天持续受到资金追捧。最近又涨了20%,收盘涨停。股价6个交易日上涨约2.85倍。
在EDA概念的引导下,芯片板块个股掀起涨停潮,同花顺(300033)集成电路概念涨5.39%。中芯科技、明微电子、龙芯中科、锐创威、纳鑫源等个股均收获“20CM”涨停,民心、新鹏威等十余只个股涨幅超过11%。
制造类似EDA的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广利威是一家集成电路EDA软件和晶圆级电测试设备供应商,专注于芯片良率提升和电测试快速监控技术。从营收构成来看,广利威的主营业务分为三部分:软件技术开发、软件工具授权和测试机及配件。
从商业模式来看,广利微是以EDA软件和电测试快速监控技术为抓手,形成软件工具授权、软件技术开发、测试机及配件、测试服务四大业务,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可以提供EDA软件、电路IP、WAT测试设备,以及结合芯片良率提升技术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华大九天主要从事设计EDA及相关服务,专注于产品芯片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广利威的软件产品属于制造业EDA,主要着眼于芯片良率的提升,应用于测试芯片的设计。根据对产品芯片的分析,完成测试芯片的测试结构和外围电路设计,生成测试芯片的设计版图。
因此,从竞争格局来看,华大九天与全球三大EDA巨头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处于直接竞争,这三家公司都属于设计EDA企业。而广利威和魏属于制造业EDA企业,与三大巨头公司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此外,从营收构成来看,华大九天的主要营收来自EDA软件销售和技术开发服务,而广利威的营收多来自测试机和配件。2021年,广利微试验机及配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EDA软件开发和软件工具授权业务仅占一半。
但广利威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在良率提升、电气监控等领域提供全流程覆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良品率提升领域的全流程覆盖,实现了测试芯片设计、测试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协同,提升了方案的整体效率,在集成服务方面优势明显。
招股书显示,目前国际厂商在与良率相关的EDA工具、技术服务、WAT测试设备等领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广利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在EDA工具和技术服务方面,公司的客户包括华润微电子、三星电子等企业;WAT测试设备,公司已进入华虹集团、广东半导体等晶圆厂的供应体系。
受益于国内综合电气行业的快速扩张,广利威过往业绩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广利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14.35万元、12388.84万元和19812.64万元,复合增长率73%;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9.73万元、4976.60万元、6374.72万元,复合增长率为83%。
芯片股疯狂上涨。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在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和生产后数据分析的各个阶段,EDA软件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EDA工具的多样性,小规模的EDA厂商很难覆盖所有类别。所以对于EDA企业来说,有“精而精”和“大而全”两种发展状态。
目前,全球三大EDA公司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芯片设计的EDA解决方案,目前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EDA企业还很难提供全流程的产品,包括华大九天、广利微在内的部分企业在点工具上有一定优势。
但自华为、中兴事件后,国内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EDA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支柱,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将于下周二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将提供约5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8亿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此外,还将向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工厂的企业提供25%的税收抵免政策,相关刺激政策总额将达到8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54亿元)。
据外媒报道,美国政府计划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芯片设计软件,并对特定类型的EDA软件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涉及的工具包括设计EDA工具和制造EDA工具。
对此,招商证券认为,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和中美关系强化了芯片板块的国内替代逻辑。相比之前涨幅较大的汽车、新能源等板块,半导体处于底部,所以近期反弹明显。
就EDA板块而言,其收入来源于软件授权和IP收入,收入稳定,是半导体行业商业模式中最好的子赛道之一。此外,海外领先EDA公司的发展历史通过内生和外延的方式,从强单点工具扩展到全流程、平台型EDA公司,行业赢家通吃,领先效应明显。因此,首先上市的华大九天、广利威等国内EDA公司值得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