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说投资地产如同投资股票
1. 李嘉诚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香港有这样两个大享,一个连续减持,一个却还在一掷就是10个亿地增持;一个反复示警,一个则坚定不移地坚持唱多。他们就是分别据有香港首富前两把交椅的李嘉诚和李兆基。香港股市及其投资者陷入了不知该听从谁的迷惘。于是,有人忽发奇想:谁赚得多就听谁的,不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吗?
尽管这并不是一场从同一个起跑线开始的比赛,要想知道谁赚得多也并不容易,不过,由于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两种殊途同归的思路,探究一下怎么赚钱至少可以让人们更具体地理解什么才是投资的硬道理。
对中国人寿的不同操作
单单就某一笔投资而言,谁比谁赚的钱多,本应该是可以算一算的。比如,当年李嘉诚和李兆基都认购过中国人寿,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过,李嘉诚就在5块多钱的价位抛售手上一半的股份,赚了约3.7亿,回报率为40%。李兆基则一直持股至今。按中国人寿今年11月末的收市价42.4元计算,4年回报超过10倍。不过,这里所计算的只是他们在中国人寿H股发行时所认购的份额,加上后来的变量,情况就复杂得多了。其实,李嘉诚还在2003年12月按每股场外均价3.625 港元购入中国人寿4.284亿股,增仓数量是其后来所减持2.14亿股的一倍。换言之,李嘉诚的减持,实际上不过用相当于其增量部分一半的减持就收回了全部的增持成本,而且还凭空比其原有存量多出了50%的股份。假如李兆基后来对中国人寿未有其他的动作,那么,李嘉诚似乎要比李兆基多赚很多。但李兆基最近投入的10个亿,其中一部分也就是继续增持中国人寿。此前是否有过什么动作则从未告人。也就是说,他们在中国人寿上的账还远未到最后清算的时候呢!
一个减仓一个增仓
对某一阶段行情的投资,如果等到行情收尾,也不难分出高下。就眼前而言,李嘉诚不仅一再说A股有泡沫,就是港股和H股他也认为风险已大。出于落袋为安的考虑,从今年8月以来,他与减持中石油的巴菲特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减持中资股的做法,并且一动手就是大手笔的连续减持,减持的重点分别为南航、中国远洋、中集海运等H股。据截至12月12日的统计,其套现的资金总额达近88亿港元之多。假如我们的讨论只是就事论事,而不去计较入市的先后和股票的异同,那么,到此为止,吃了个鱼身的李嘉诚赚得踏踏实实,应该是可以没有任何的遗憾的了。
而李兆基则于11月22日还在动用10多亿资金分段入市。李兆基虽然比李嘉诚可能还可以多吃一个鱼头,如果这个鱼头又尖又小,则非但食之无味,而且就怕嘴里还有倒钩。若非李兆基这样胆大,一般的人还真不敢轻易下口。
哪种理念和原则适合自己?
李嘉诚和李兆基都并不是只投资了一个中国人寿,李嘉诚和李兆基的投资也都不是参加一个有起止时间限制的模拟炒股大奖赛,而且,无论是李嘉诚还是李兆基,他们的钱也不是都投在了股市这一个篮子。问题的实质显然不在于算清楚谁比谁赚多或赚少,也不是唱空唱多的孰是孰非,而是他们的投资理念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而这种意义,对于经验和思路并不相同的人们来说,也不见得都是相同的。
李嘉诚的原则其实就是以过去的坐标为参照的一定的盈利目标。对于已经发生的投资来说,长期投资和短线投资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尽管有着时间长度上的区别,但在达到一定心理价位的时候就止赢,那是没有什么分别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巴菲特抛售中国石油不就是对这种李嘉诚原则的一个最好的支持吗?见好就收,落袋为安,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保持金刚不败之身的最重要的秘诀。李嘉诚认为股价涨到一定程度会有风险的观点,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
而李兆基的唱多和做多所基于的则是对未来的看好。他相信年底港股恒生指数会升至30000点的目标,明年农历年间会升到33000点的水平。目前看来,李兆基似乎过于乐观了一点,港股年内要达到他的目标已是难上加难,就连他自己本人最近也将上述两个目标分别延至了明年的春季和秋季。不过,富贵险中求,也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理所当然的追求。如果港股照目前这样的趋势A股化下去,那么,只要A股还有行情,港股和H股就不会没有前景,谁又能说李兆基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又大又肥的大鱼头呢?
其实,任何一种投资之道,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区别,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也不可能有什么泾渭分明的比较。对于投资者来说,永远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赚钱就是硬道理。
2. 比较李嘉诚和巴菲特投资异同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
策略一: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防止地产业务风险扩散
长期以来,长实的对外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占到总资产的3/4以上,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更高达85%以上。虽然资产庞 大,但李嘉诚一直奉行“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资产负债率仅保持在12%左右。李嘉诚曾对媒体表示:“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 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想求的是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策略二:借股市高位再融资
香港经济中一向有一种特殊的现象—“股地拉扯”,也就是股市与楼市的联动。具体流程是:房地产商纷纷上市,到股市融资,以募集资金四处圈地,造成地价 不断上涨,而高价圈来的地也直接反映在房地产商的市值上,然后房地产商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增发新股再融资,形成“良性互动”;而在销售市场,高地价“暗示” 并推动现售房价的上涨,房地产商赚取巨额利润,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不过,由于李嘉诚在长实的持股比例仅为33%左右,为了保证控制权,长实除1987年 曾参与“长和系”供股计划外,一向很少进行股本融资。
策略三:率先降价销售
1997年第四季度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的经济和物业市场急转直下,银行信贷紧缩,股市及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投资和消费愿望低落。但是,根 据长实的公告,“在第四季度发售的鹿茵山庄及听涛雅苑二期项目,在淡市中仍然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其中,听涛雅苑二期获得了高达3倍的超额认购。而之 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李嘉诚坦承是因为“灵活和掌握市场动向的营销策略”。换言之,是长实在业内率先进行了降价销售。
策略四:增持出租物业,低谷竞标拿地
众所周知,香港地产商在几十年的浮沉拚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就是“地产开发+地产投资(物业出租)”的模式。但是,港岛中区等优质地 段的物业早年间都已被怡和、太古等老牌英资洋行占据,也很少有新的土地供应。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前,长实的销售收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地段集中于地价较低 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而且大多在新修的地铁站附近,从而便于在项目完工前预售。根据财报,1997年物业销售占长实销售收入的79.88%,占经常性利 润的84.61%。
策略五:高潮期合作开发,低潮期独立开发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长实充分利用其声誉及资金,与一些“有地无钱”的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这些公司拥有的土地,并通过协议约定利润分配。这种合作对长实 十分有利,因为既可以分享住宅市场的盛宴,又不需要付出大笔资金购买土地。更重要的是,这些合作开发(共同控制)公司按权益法记账,长实只摊占这些公司的 损益,而不合并对方的财务报表。这样,即使合作开发公司为了博取高利润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也不会放大长实自身的财务风险。
策略六:内部互助,现金上移
和其他地产商相比,长实最大的优势在于利润来源分散,由于持有近50%的和黄股份,而且和黄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香港房地产业的 衰退冲击即使扣除和黄的非经常性收益计算,和黄1998-2000年间对长实的利润贡献也达到了65%左右。而且在此期间,长实借助和黄的全球 性网络,跟随和黄的地产业务,开始向内地、新加坡、英国等地拓展房地产业务。
巴菲特的管理法则
一、赚钱而不是赔钱
这是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二、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三、要看未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四、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未来必定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他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五、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精华—三要三不要 三要 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和回报高的企业,以此最大限度的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价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
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并购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收益的平稳。
巴菲特与人们只注重概念、板块、市盈率的投资方式不同,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
三不要
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到了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继续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贪婪的投资者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倾家荡产。 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鸡犬升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无法投资。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巴菲特的“投资不投机”是出了名的,他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是不是有投资价值,更看重未来五年至十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作为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嘉诚社会的成功榜样。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曾是1999年亚洲首富、2013全球福布斯排行榜第8位。2014年,李嘉诚以2000亿元的财富排名大中华区富豪首位,全球第12位。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投资家、企业家、及慈善家,一般人称他为股神,但这只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因为巴菲特本身并不非常热衷于股票操作。目前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职务。2006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其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其中85%将交由盖茨夫妇基金会来运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笔的慈善捐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纪录。2014年2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沃伦·巴菲特的净资产价值为3,800亿人民币,仅次于比尔·盖茨位居全球第二。
3. 李嘉诚在房地产方面主要投资哪些城市
旗下产业多元化,主要涉及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等。
长江实业: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实)为长江集团的旗舰。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五十二个国家,雇员人数约二十七万名。
1、长江基建: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综合基建公司,专注于发展、投资及经营本港、内地、澳洲、英国、加拿大、菲律宾以至全球的基建业务。
2、电能实业:包括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港灯国际有限公司(港灯国际)、港灯协联工程有限公司(港灯协联)及若干附属公司。港灯成立于1889年,是港灯集团主要的营运公司,负责发电、输电及配电予香港岛及南丫岛。
(3)李嘉诚说投资地产如同投资股票扩展阅读:
同一般投资相比,房地产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一、房地产投资对象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
房地产投资对象是不动产,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都具有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不仅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某些附属物一旦形成,也不能移动。
这一特点给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带来重大影响,如果投资失误会给投资者和城市建设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投资决策对房地产投资更为重要。
二、房地产投资的高投资量和高成本性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投资一宗房地产,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的资金。这主要是由房地产本身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过程决定的。
4. 李嘉诚为何继续看涨内地房地产求解
2012-05-3000 当上周李嘉诚将他在北京集零售、办公、酒店和住宅楼宇于一体的东方广场打包成汇贤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汇贤REIT)、并通过将其上市募得资金16亿美元时,此事自然引发了各界的关注。李嘉诚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所忽视的东西吗?不错,政府在打压房市,经济有可能硬着陆,为什么李超人依然看好内地房地产?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需求增加,而地产证券化可以填补这种投资需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汇贤REIT乃李超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大手笔。地产证券化的好戏才刚刚开头。李嘉诚的大陆项目从拿地到建成周期极长,囤地就像屯实物黄金,得耐得住寂寞。而李超人在这方面是相当耐得住寂寞的,最近读华夏时报读到:和记黄埔东莞“海逸豪庭”尽管2007年曾因囤地被罚7915万元,但该项目继续晒了5年太阳。近日,该项目终于通过了东莞规划的审议,将在今年正式进行开发。而从1999年和记黄埔拿下这块地算起,14年已经倏忽而过。一个项目开发八九年甚至十几年,“长和系”超长时间的开发,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长实上海普陀真如项目在2009年已动工,但现在仍然在打地基。同年动工的浦东世纪都会项目,进度也相当缓慢。为什么李超人这么耐得住寂寞呢?这是因为货币超发,通胀高举,地方财政扩张,这一切都是土地价格和房价长期看多02的结构性因素。短期内房产或有起起伏伏,但在长期内房产看多时没有问题的。买一块金砖放个十年看看价格,你就知道地产价格走势也差不多。货币是无限的,地产和黄金都是有限的,都是对冲信用扩张似GDP增长和货币贬值的最好投资工具。要挣大钱除了像李超人这般看得准还不够,还得在云起云落中耐住寂寞。吴迪——————————————————————————————————————–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而投资,其终极目标就是建立多重收入渠道,你获得的投资收入将轻易覆盖你所有的开支。【 实现财务自由的秘密 】<<—-点击了解具体详情。——————————————————————————————————————–第三石股票分析中心的投资策略涵盖价值投资、小盘股投资、收入分红股票投资、黄金和能源投资,美股,股票期权等各个投资领域,为投资者提供顶级的国际股票和海外股票分析和独立精准的投资建议和推荐,带您通往财富之路。
5. 李嘉诚怎么做股票
在南方一所著名大学的管理学院,管理经济学课后的午休时间,一位在企业里从事营销管理的高管,和我讨论起做股票的操作方法。 他认为,对股票这玩意要小心,不能老抓着不放,什么时候都要有避险的意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我倒是赞赏他的风险意识,问题是我们没法预知股票什么时候跌,所以也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跑。他告诉我,基于这种风险意识,他认为做股票投资,本质上应该短线为王,长期抓着风险是非常大的。他认为,股票价格每天升升跌跌,充分说明了股票价格的不稳定,这就是风险。既然没法稳定在一个价格以上,所以必须准备随时抛出,才有可能避开下跌,才有可能保住胜利果实。 我知道他是被套怕了,股价小跌就跑,每跑必亏,小亏积累成大亏。但个性又不服气,屡败屡战。我非常同情他,告诉他我们学习的理论认为,股票不应该这么做,应该是以公司的价值为核心来选择,而且必须持有必要的时间,以分享公司成长的成果。这位老兄显然有点生气,认为我真是书呆子,居然相信书中的那些理论条文,他说,我们的授课教授都没有用这种理论赚到钱,还靠讲课赚工资,这种理论能有多大用处?我告诉他应该注意一个现象,就是,那些世界著名金融公司里的员工,好像还都是读这些个理论出身的哦。而且,这些金融方面的理论,还都是来自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哩,不会没有道理吧。 我仍然试图帮他恢复好心情,说既然经过做短线吃亏,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做长线?他好像没兴趣和我讨论下去了:短线都逃不过亏损,长线不是亏得更多?我说理论应该是对的,因为我见过这样的例子。有人五年内只买卖过三次股票,其余时间都把股票抓在手上,一动不动。几年总计下来,大约升了四十倍:一个五倍,一个两倍,还有一个四倍。这些倍数的股票可不少哦。动了情绪的他认为我基本上是被骗了,怎么可能抓得了那么久,怎么可能跌也不走? 我告诉他,李嘉诚就是这样做股票的。他开始嘲笑我了:李嘉诚是做实业的,做房地产的! 我说李嘉诚真的是做股票赚的大钱,而且李嘉诚做的股票不多,主要就是两只: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他持有两只股票的时间相当长,从一发行到现在,好像没怎么动过。我跟他分析: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李嘉诚最清楚这两只股票的真实价值和公司内幕,他是最有机会和理由操纵股价的人。但是,除了几次出于其他动机,吃入自家股票以维持市面稳定,好像没有什么其它动作,这是事实吧。另外,我们都没有见过一个人,他买卖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股票,能有和李嘉诚一样的身家。如果我们把李嘉诚的角色分成两个,一个是他作为企业家,作为经营者,管理着这两家大企业,但从公开资料看到的结果是,他的这个角色好像并不能让他成为首富;而他的另外一个角色,是这两家公司的股票持有者,他长期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倒是让他获利甚丰,并因此成为华人首富。 我总结出,在李嘉诚“做股票”的例子里,股价阴谋论、操作短线论好像都不支持哦!那些炒来炒去,不停买卖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股票的人,都没有李嘉诚做股票的成绩好吧!
6. 他是张子强的小弟,听取李嘉诚建议在深圳买28套房,房子后来怎样
人生本就是一张白纸,写写画画。每个人都会交上试卷,不论好坏,没有重改,一切过往皆为痕迹,即使是污点,也会永远弥留。从小我们都在做选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上哪个学校、做什么工作,永远都是在选择着。
可总有曲曲折折的无奈,画地为牢,进入弯弯绕绕的黑暗。道路本是坦途,却因一点沟壑和崎岖折身于泥泞,陷入不能全身而退的沼泽,伤害了自己,困住了余生,看笑了旁人。
光明是首赞歌,大多数人都是趋之若鹜,只有少数人避若蛇蝎。选择的分水岭,人生的岔道口。做错了事情,总会受到惩罚,没有感同身受、没有怜惜同情、没有无所谓的原谅。这本是代价,如果承担不了做某一件事情的后果,那就避之若浼、敬而远之。
黑势力猖獗——张子强团队
张子强没有上过几天学就辍学了,由于所处的环境,身上不可避免的沾染到所谓的“社会”气息。张子强从小就喜欢打砸抢,具有犯罪的倾向。
在张子强的团队中,张子强是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团队的其他人则是跟随者。张子强团队中有两个厉害人物,一个是和张子强很像的胡济舒,两个人都重视享乐、奢靡无度,钱财来得快散得也快,不得不以非法渠道来获得赃款,以供给自己的日常开销。另一个则是朱玉成,可以说是最有智商的人物。
深圳买28套房——朱玉成
朱玉成在张子强团队里担任的角色类似于古代的军师。长相比较书生气,不爱说话,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维细密,做事周全;生活上也没有沾染赌博等不良嗜好。更没有与天地斗争的亡命心态。
朱玉成虽然没有参与后来的绑架活动策划,但之前的实行的绑架案与之密切相连,不能逃脱法律责任的追究,最终被捕入狱。警察在清点他的财产时发现他有28套房产,价值不菲。
7. 投资形势有哪些。通俗的说 别复制阿。看新闻说李嘉诚 投资 高科技的。他是以什么形势投资购买股票吗
李嘉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李嘉诚非常重视企业的创新。
李嘉诚对高科技的投资行为,都是通过旗下“Horizons Ventures维港投资”来操作的。比如社交网络Facebook、网络通话Skype、流媒体音乐应用Spotify、人工助手siri到地理导航应用Waze、新闻阅读应用Summly等,
2007年,维港投资由李嘉诚在香港出资成立,主要业务是对TMT(技术、媒体和通信)领域的创业公司进行早中期阶段的投资。
李嘉诚表示,农业、能源、生物工程、环境治理、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在中国极有商业化前景,因此布局内地的科技型产业在情理之中。
8. 如何理财变亿万富翁 李嘉诚说月存1200元
这几个理财都很不错的,都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分散投资:余额宝(2%-4%),网络金融(2%-5%),腾讯理财通(2%-5%),民生银行兔子金服(5-9%),兴业银行钱掌柜(3%左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