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股票投资运用案例数学例子
⑴ 概率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类在对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各类随机现象的深入研究是产生概率统计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一方面上看,概率统计脱胎于实际生活。当前,人们对概率统计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浅表的层面,认为概率统计高深莫测,采用敬而远之的策略,出现了概率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分离,这不但会影响概率统计的实际应用,也会使实际生活难于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新时期的实际生活正在丰富多彩,人们应该利用概率统计这一武器,从实际生活出发,探寻概率统计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使人们的日常行为、实际生活、具体生产得到科学化的指引,做到对整个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水平的支持与保障。
1 概率统计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价值
从概率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概率统计脱胎于对实际生活现象的观察,而实际生活和生产的发展也需要概率统计作为基础和手段,因此,在生活和生产中与概率统计打交道是常见的现象,社会越发达就越需要深入利用概率统计这一武器,做到对行为的控制和决策的支持。在保险工作、抽奖活动、质量判断、游戏活动等具体的生活中,概率统计有着直接而重要地应用,而大众由于没有必要的概率统计知识和手段,往往会做出非理性判断和不科学决策,最终造成对自身的不利影响。一些商家会应用概率统计的手段,通过科学、准确地概率统计实现自身的应力和利润。从上述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理解概率统计对社会各主体的作用,也能看到概率统计对于实际生产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际生产和生活展开概率统计的深层次利用。
2 实际生活中概率统计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
(1)保险工作中对概率统计的应用
某保险公司承担汽车保险业务,在保险额上限为2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中,车主缴纳1200元保险费用,如果有1000辆汽车投保,计算此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是多大?假设每次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平均额为5万元,盈利40万元意味被保险车辆出现事故的车次不超过16次,正常情况下车辆出现事故的概率为0.005,如果盈利40万元为事件C,计算可以得知p(C)=0.99998,由此可以得知,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2)抽奖活动中对概率统计的应用
抽奖是现代市场经济常见的促销手段,很多消费者在商家的抽奖活动前会改变消费策略和方法,因此,商家愿意通过抽奖活动确保市场扩大和利润增长。而在具体的抽奖活动中,如果奖券的数量不高,很多消费者会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后抽奖的人具有更大的中奖概率,纷纷选择靠后的抽奖顺序。如果中奖出现在抽奖的初始时期,会在消费者中产生"内部操作"的思想。这时商家应该利用概率统计的手段,说明顺序和中奖的关系,展现抽奖活动的公平性,做到对消费者正确地引导。例如:商家可以假设50张抽奖券中有5张是中奖奖券,现在有2人去抽奖,通过概率统计的准确计算,得出P(1)和P(2)通过对比P(1)和P(2)的大小,可以科学判断抽奖顺序和中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进一步体现抽奖的公平,做到对消费者困惑和歧义的有效处理,建立商家更为积极的商业形象。
(3)质量判断中概率统计的应用
例如,张老师在批发市场买苹果,当询问苹果质量如何的时候,卖主说一箱苹果100个,里面至多有四五个是坏的.张老师随机打开一箱抽取了10个,结果这10个中有3个是坏的。通过概率统计可以得知,一箱苹果100个,其中5个是坏的,抽取的10个中坏苹果为3的概率为P(X=3)=0.00625,同理,P(X=4)=0.00038,P(X=5)=0.000003,根据古典概率的定义,10个苹果中坏苹果大于2的概率P(X>2)=P(X=3)+P(X=4)+P(X=5)=0.006633,苹果质量一定与买主说的不一致.
(4)游戏活动中概率统计的应用
生活中有各类娱乐和游戏活动,很多看似简单的游戏会引发人们的兴趣,例如:常见的"套圈"就是一款看似简单而实际困难的游戏,套圈游戏的规则是:在固定的距离上,投掷套圈,套圈能够套取的物品就是游戏的奖品。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低估了游戏的难度,导致大量购买套圈,造成得不偿失的问题。
3 结语
概率统计是数学重要的知识组成,也是来源于实际和生活的方法归纳与总结,在实际应用中概率统计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在重要的应用领域,概率统计的思想、手法和判别有着关键性的应用,不但可以为生活提供更为科学的认知,也为各类生活决策提供合理和有效的基础。
⑵ 哪些股票有投资价值--举出5个例子
中国石油吧,一天赚几个亿的利润。不过,我劝你别在中国投资股票:中国的股票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投资的。别把可口可乐跟中国石油比,因为你是在中国这种国情环境下。也不要把自己当是巴菲特,因为你没有象巴菲特一样的调研团队和资金来进行“投资”股票。
⑶ 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例子
....数学与生活搜一下了.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抽象出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我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课始导入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兴奋地齐答):可以。
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特别喜欢穿我的鞋子和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a:很大。
生b:非常肥大。
生c:像裙子一样。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感到很好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会把我的衣服撑破的。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为什么穿不上?像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会更深入地知道爸爸为什么不穿你的衣服。
“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颇具人情味的问题让儿童深切感受到数学实际就在我们身边,“一不小心”就会用到它。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例如,在质量单位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们先让学生购买不同质量的物品,再用手掂这些物品,多次感受后尝试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很容易地解决"千克"有多重的问题。再如,二年级的学生认识了简单几何图形后,我们让学生采用归类整理的方法,尽可能多地从生活实例中找出图形,注上名称,然后测量出这些图形每条边的长度,算出每个图形所有边长的和,使学生初步建立"周边长"的概念,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有力铺垫。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学习了长度单位,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长度单位;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圆形物体的圆心。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都要进行计算。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此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求出结果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哪一组的同学最高?哪一组的同学最矮?” “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况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种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再如,春游之前,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去恩龙山庄春游,教师30人,学生30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30元,学生每位10元;团体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将不同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选优;最后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能力考查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
3、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理论与实际往往有很大差距,要想使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案例1:教了“比和比例”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篮球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篮球架的高度。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
生a:爬上去量!
生b:爬上去也够不着顶端啊。好危险的!
生c:……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1.5米的竹竿,笔直插在球场边。这时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
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1.5倍,你能想出测篮球架高度的办法吗?
生d:球架高也是它的影长的1.5倍。
生e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篮球架影子的长,算出了篮球架的高。回到教室后,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篮球架高的公式吗?”学生小组合作,议论纷纷,不一会就得出:竿长:竿影长=篮球架高:篮球架影长 或 竿长: 篮球架高=竿影长:篮球架影长……
此时,学生意犹未尽,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案例2:教学比例尺知识时,教师首先从生活入手进行导课激趣:"老师暑假要去北京旅游,你能帮助我测算一下宁国到北京的路程吗?"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在备好的"中国地图"上认真地测算。为测两地的图上距离,有的同学用直线折测的方法沿公路线重叠或沿铁路线重叠,再将重叠过的线拉直,求出了图上距离;有的用直尺直接量两地的直线距离。如何用图上距离求实际路程呢?同学们边看图例,边讨论,边试做。有的用线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乘图上距离,有的用图上距离乘分数比例尺的分母,也有的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讨论交流时,许多同学对直尺直接测量两地直线距离的方法提出疑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确定旅游路线应该按图上两地铁路或公路的长度作为图上距离,然后求出两地的实际路程。用线段比例尺可以这样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数×图上距离=实际路程;用分数比例尺可以这样求:图上距离÷比例尺=两地路程。之后,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种最佳进京旅游方案。同学们乐此不疲,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处于轻松愉悦、兴致盎然的气氛中。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发现了新知识,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要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3662153.html
⑷ 举出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⑸ 谁能给一篇有关股票投资组合的案例分析
你好.
上海大宗农产品中远期交易(现货交易)是继股票、期货后新崛起的一个交易品种,投资小,门槛低,风险可控,市场前景大,这是中国最牛的职业!响应党的号召,投资农业的最好方式,让我们的钱包尽快鼓起来!
上海大宗农产品中远期交易特点
一、 资金安全:资金自由划进划出,银行转账跟股票一样便利(第三方监管),客户资金统一由建行、工行、农行托管
二、 杠杆比例小:杠杆只有1:5,所以杠杆风险低,客户不容易爆仓
三、 最低保证金小:做一标准手上海农产品交易的保证金只需50元人民币,
四、 交易时间长:6小时交易制,周一到周五上午9:30----11.30
下午13:30----15:30 晚上19:00----21:00
五、 交易机制:多空双向交易 T+0交易制度
⑹ 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哪些例子
1、骑自行车的时候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自行车行走的米数。我们可以去测量车轮的半径,再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来。
2、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如商品的买卖,日期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自家的住房面积,公园的占地面积,操场的活动面积等等。
4、统计学的计算。迟到的时候需要在执勤人员那里登记,要求写下年级班级姓名。这样学校就会知道这个星期哪个班的迟到人数最多,哪个班迟到人数最少。
5、工资的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日常的消费管理等等。
(6)概率论股票投资运用案例数学例子扩展阅读:
数学的几个分支介绍
1:数学史
2: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a:演绎逻辑学(亦称符号逻辑学)b:证明论 (亦称元数学) c:递归论 d:模型论 e:公理集合论 f:数学基础 g: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其他学科
3:数论
a:初等数论 b:解析数论 c:代数数论 d:超越数论 e:丢番图逼近 f:数的几何 g:概率数论 h:计算数论 i:数论其他学科
4:代数学
a:线性代数 b:群论 c:域论 d:李群 e:李代数 f:Kac-Moody代数 g:环论 (包括交换环与交换代数,结合环与结合代数,非结合环与非结 合代数等) h:模论 i:格论 j:泛代数理论 k:范畴论 l:同调代数 m:代数K理论 n:微分代数 o:代数编码理论 p:代数学其他学科
5:代数几何学
6:几何学
a:几何学基础 b:欧氏几何学 c:非欧几何学 (包括黎曼几何学等) d:球面几何学 e:向量和张量分析 f:仿射几何学 g:射影几何学 h:微分几何学 i:分数维几何 j:计算几何学 k:几何学其他学科
⑺ 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要实例!!
1、数据的采集。
无论医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工业生产或是科学实验得到的都是数据,统计学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找出规律、预测未知。概率统计是描述社会活动最简洁有力的语言。
2、金融数据分析。
金融市场需要分析数据、预测市场走向,具体的就是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有利于使用的内容,金融数据的特殊性使得对金融数据进行的处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有着特殊的要求。
3、人才比例统计。
美国数学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统计与生物统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占数学科学毕业总数的1/3,这还不包括经济、工程、社会学等培养的统计人才。
4、医药效果。
药品在临床使用前,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并且针对效果的稳定性需要长期的跟踪和记录,并且在临床使用时追踪记录,这就是医药统计。
5、人口普查。
在美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抽样普查,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人口数是在随时变化的,所以人口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点为标准,全国同时进行调查。
⑻ 大学数学里学习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对于研究股票市场变化有何实践上的应用。
我认为基础理学学科中
物理学
尤其是机械力学
对于把握行情最有帮助
物理学是自然哲学
是解释宇宙万物规律的学科
我上学时物理很牛
不上学时炒股也比较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