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委托投资理财

股票委托投资理财

发布时间: 2021-11-18 05:59:27

① 理财。如何进行股票投资

首先认识到做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股票也一样。想进行股票投资,要先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认识K线。量价时间的关系,趋势的支撑和压力,盘口的变化,基本面的变化等等。最后还要结合实战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要通过不断实践来掌握一套自己可行的操作方法。。。。。。最后想说的一点是真正的炒股高手练到最后就是靠平时磨练出的盘面感觉(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晶)。

② 为什么说股票投资是投资理财的最佳选择

股票投资确实是不错的理财方式,但是前提是放弃一颗投机的心。其实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有不少好的股票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或者严重低估,选择个两三支分开投资,静待花开,应该会取得不错的年化收益

③ 委托投资的弊端

上市公司将募股资金和其它资金用于委托投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追逐短期利益,饮鸩止渴的行为,于上市公司本身,于投资者,于股票市场均为不利。
募资用资脱节
募集资金用于委托投资,是资金募集与使用两张皮的一种表现。如闽东电力,招股时计划投资5个水电项目且2000年下半年就要投入6.6亿元,结果只投了1.6亿元,而将募集资金中的3.6亿元用于委托理财。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类似闽东电力的情况,招股书上说得天花乱坠,钱一旦圈到手,这些项目就算达到了公司的既定目标。至于具体的投资项目,就是到哪座山上唱哪支歌了。
资金体外循环
上市公司拿募集资金进行委托投资,等于是将投资者的血汗钱纳入了体外循环的范畴。为什么说是体外循环呢。本来,募集资金到手之后,要投资于实体经济,通过企业机体对募集资金的吸收消化,在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过程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从而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但委托投资不存在对募集资金的吸收消化过程,而是抄近道,走捷径,以最简单不过的办法从“体外”获取投资收益。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投资者的本来愿望。投资者投资于上市公司,是希望从它所经营的实体经济获得良好的回报。投资者如果事先知道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委托投资,那他投资于基金不是更好吗?
招致经营风险
从目前上市公司与受托人(一般是券商)签定的委托协议看,委托投资的投资收益率并没有法律保障。证券法严格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作出承诺”,这就使委托投资的保底收益一类做法缺乏法律依据。股市不可能年年牛气冲天,一旦行情出现调整,委托投资资金被套牢就难以避免,谁又能保证所谓“保底收益”一定能兑现呢?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有的上市公司将大笔资金轻率地委托一些小型投资咨询公司理财,风险就更加难以防范。
滋生违规行为
在委托投资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涉嫌内幕交易,有的炒作自家公司的股票,有的和庄家联手拉抬股价。大部分上市公司让具有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综合类券商管理闲置资金,虽然资金量大,但总体收益偏低。在去年的大牛市中,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平均收益仅在10%左右,远低于同期大盘涨幅。
劣化资源配置
无论如何,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本富裕的国家,有限的资源必须用在实体经济上最有发展前景、对投资者回报有可能最高的企业,这是优化股市资源配置的核心所在。但上市公司依靠委托投资获取经营利润,并以此支撑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进而得以再融资,然后再通过间接方式流入市场进行炒作,这一资本循环过程从根本上违背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本来目的。而且,其短期的赚钱效应有可能产生极坏的示范作用,使其它企业起而效尤。
出现不劳而获
应该知道,募集资金的真正主人是投资人,是股东,上市公司不过是这笔资金的使用者,上市公司是为股东“打工”的。按理说,“打工”者应通过募集资金的使用,把它的“蛋糕”做大,让投资人来分享其劳动果实。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委托投资,其身份就完全变了,成了帐房先生,成了二东家,成了二地主,通过收取利息、“地租”来获取收益,成了不劳而获者。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就会形成惰性,就不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者很难设想,这样的上市公司会有多大的投资价值。 参与零和游戏
上市公司常常为委托投资收益稳定、投资回报率高而沾沾自喜。其实,细究起来,上市公司委托投资,实际上是在变相参与股市的“零和”游戏。即赢家的钱来自输家的钱。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的股票市场,80%的投资人亏损,10%-15%的投资人持平,真正能够稳定获利的投资人只占5%-10%。获利者中的大多数是包括上市公司委托投资受托人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向二级市场回流,变相地使投资者在炒风盛行、忽视长期投资的证券市场上,处于“送钱”给市场潜在交易对手来与自己博弈的尴尬境地。投资者投资者于上市公司,原想从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中获得回报,这样倒好,投资者不仅不能从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获得回报,反而变相地被他所投资的公司从他们的口袋里又掏走一把,投资利益的分享者竟成了受害人。
催生股市泡沫
上市公司委托投资于股票市场,将自己置身于充满风险的股市泡沫中。这些由募股、再融资获得的资金,回流到一级和二级市场去追逐利润,由于相当多的资金有时间周期的限制,投机炒作便成为主要的运作方式,成为所谓的“热钱”。过分依赖资本运营,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必然催生市场泡沫。热钱的快速增值效应,又使更多的资金涌向股市。于是,市场的泡沫越积越多,最终将有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关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及其它资金委托投资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种种危害,已经引起管理层的注意,最近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中明确将“上市公司大量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列为重点关注事项,并开始加强对上市公司融资使用方面的监管。但只“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对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进行委托投资应视作违规行为加以制止,对情节严重者必须予以重罚。

④ 委托别人炒股票,他能不能取走我的钱

委托别人炒股票,钱财可能会被骗,也有可能会被赔掉,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炒股能赚钱,尤其是委托别人进行炒股。

尤其是在委托炒股中,还由协议的,在法院的审判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受托人形成不同的做法:受托人为证劵金融机构,未经许可原则上合同认定为无效;受托人为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如果不具备相应资质,订立的金融类委托理财合同原则上认定为无效。

受托人为自然人的,原则上合同认定有效,但个人接受社会上不特定多数人委托炒股或理财,会认定为无效。还有保底等,法院在审判中一般做法是原则上认定保底条款无效,考虑到保底条款违背市场基本规律,容易诱导非理性的理财,引起市场泡沫从而放大金融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

(4)股票委托投资理财扩展阅读:

委托别人炒股票,都是不安全的,尤其是骗钱或者炒股票时全部赔掉。但是很多人认为委托别人签订了协议或保底等保障,但是一旦保底条款无效一般会导致整个委托理财合同无效。而且委托理财纠纷,受托人一般被判返还本金与利息

一旦委托理财的合同无效,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原则上是要求受托人返还全部委托资金并支付同期存款利息,并综合考量委托方、受托方的过错程度、不对称的优势地位等因素加以司法自由裁量权之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委托炒股赔28万 两老友对簿公堂

⑤ 我想找人委托做股票,最好是分成的,自己技术不好,资金量有点大。那些投资公司代客理财合法

1、国家并不允许“代客理财”,如果出现任何亏损,均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2、如果你的确没时间自己操作,只能找你信得过的人代理操作。当然,他一定要有成功投资股票的丰富经验。

⑥ 炒股、股票、投资、理财,四种有什么区别

炒股就是拿钱去投资股票,炒股是整个过程的全称,股票是投资的标的,投资是动作。理财可以单说,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管理自己的钱财,让财产升值

⑦ 散户炒股和委托机构理财,哪一个更好

炒股并不是坚持就可以胜利的。

99%的散户,都是会黯然离场的。能赚钱吗?散户赚钱在股市中的概率是“一赚二平七亏损”。

散户进场,多数是拿着自己的积蓄,进股市去进行财富博弈的尝试。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购买股票实现发家致富,真正只求实现资产稳定增长的人不多。

股市跟赌博一样,具有非常大的煽动性。可能我们一开始所求不多,但是运气不错,遇到一两个涨停,我们的野心就会迅速膨胀。一个个股市暴富的案例,能告诉你别人成功了,你为什么不行?

因此人们尝试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达到自己的极限。股市并不是只涨不跌的,一旦遇到熊市,当天就会亏损10%的财富。当人们亏损本金达到10~50%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陷入严重的焦虑不安。一旦割肉离场,自己的坚持就前功尽弃;选择坚持,越亏越多怎么办?很多人就只能选择去干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最终消磨掉对股市的兴趣,黯淡离场。

希望大家早日认清自己不是股神。

如果总是认为自己是股神,那么就去研究一下专业知识,然后考取相应证书,应聘到相应机构,用别人的钱去给人家理财吧。同时自己还能赚工资,多好?

别发懒,上帝是不会垂怜懒人的。

如果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的存款、理财或者买保险吧。

⑧ 委托炒股协议是否有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认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把个人的资金存放在银行中,而是开始寻找多种方式储备资金,例如债券、股票、投资房产等等,从而使自己的资金增值,来抵制通货膨胀或作为谋生的手段。个人之间的委托炒股也悄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当盈利时,双方是皆大欢喜,而亏空时,双方产生纠纷,免不了要动以口角,最终诉诸法院,然而这种以股票投资为内容的委托合同究竟是否有效我认为委托代理行为后果应归于委托人,而委托炒股协议约定亏损由受托方承担;民间借贷出借人需向借款人交付借款,而委托炒股中委托方只是临时让渡资金控制权,没有丧失资金所有权。委托炒股具备委托代理及民间借贷等有名合同的部分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其兼具资金融通和资金管理的双重特征,属于无名合同。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只要双方签有合同协议,且其内容无与法律相冲突处等,双方签名后,其合同协议即算有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热点内容
荐股股票涨停 发布:2025-02-07 06:47:57 浏览:99
股票数知科技行情 发布:2025-02-07 06:42:48 浏览:939
证券资产和理财资产是怎么算的 发布:2025-02-07 06:38:07 浏览:136
慧择科技有限公司股票行情 发布:2025-02-07 06:15:53 浏览:126
数字货币的配售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7 06:15:18 浏览:909
股票涨停是不是就不变了 发布:2025-02-07 05:58:23 浏览:753
股票投资入门与实战技巧王坤 发布:2025-02-07 05:42:01 浏览:386
退市的股票什么办法最快上市 发布:2025-02-07 05:30:15 浏览:756
股票怎么看涨停多少次 发布:2025-02-07 05:28:54 浏览:152
出资大于注册资本如何确定股权成本 发布:2025-02-07 05:04:04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