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什么是股票投资心理中的损失厌恶

什么是股票投资心理中的损失厌恶

发布时间: 2021-11-08 13:40:27

A. 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分析

投资者心理,先分类,散户,大户游资,公私募基金,聪明资金外资,各路资金,心理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散户通常资金体积小,进出场容易,只想买入就赚钱,不用考虑出货问题,一般都没规划没计划,见涨追,套上就死拿,有获利就怕赚不到手被洗下车,再看好的票,一旦下跌就怀疑判断力。丈户游资做热点,合力攻击,赛跑离场,快进快出,干脆利落,格局有大有小,风格各异,是新一代投机短线客的精神领袖,年轻投机者常常查阅龙虎榜单,去判断游资的炒作逻辑并加以模仿。公私募基金机构投资者,擅长布局,资金体积大,进出场必须用隐蔽的方式进行,也需要更大的出货空间和市场交易热度来配合,最关心的是如何出货,何时出货,历时多久。聪明资金,外资,外资更像机构,而且价投性特强,国内很多资金模仿跟随,买则不断买,重点偏好于大盘子的,龙头企业,超级品牌。大概就知道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操盘策略有用。

B. 股民的“损失厌恶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2020年11月发生了两件大事:美国大选,蚂蚁上市。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大选还处于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德州刚刚翻盘。距离结果出来还有一点时间,况且,作为中国人,美国大选距我们还是有一点距离的,今天主要讨论的内容,就是关于蚂蚁推迟上市这件事。

整个事件源于马老板在24日外滩金融峰会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炮轰了整个中国金融圈,甚至连带着监管部门。

“全球很多监管部门监管到后来,变成了自己没有风险,自己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风险,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未来的比赛是创新的比赛,不仅仅是监管技能的比赛。”他并指当下中国金融面临的“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统的风险”,“今天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

马老师说得兴起,剑指当代世界金融体制的基石之一的巴塞尔协议,称在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金融运作就像让“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来解决运转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系统复杂的问题,而中国金融业是“青春少年”,由此马老师也质疑现行国际监管规则以及中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思路……

然而不同于金融圈人对马云的痛骂,很多网友是站在马云这一边的。

但网友毕竟代表不了国家的意思,11月2日,银保监会对集团首脑进行了约谈,次日晚,上交所就公布了暂缓上市的消息。

广大股民的“损失厌恶心理”

为什么这一件很小的事情,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呢?

因为广大股民的利益。

买了蚂蚁集团股票的人,拥有期权的人,是什么心态?

“博一博,单车变摩托。”

两万亿的市值,喝口汤都能赚到不少钱。

更何况网传按现在的股价,蚂蚁集团的员工平均每人一套房。

但暂缓上市的消息出台之后,不确定因素增多,照网络小贷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蚂蚁金服的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可能要拆分,这样蚂蚁金融融资额度可能会大大降低,而且未来蚂蚁金服在业务拓展的空间上也会大幅缩小,如此一来蚂蚁集团的市值也可能比现在小多了。

也就是说,所有的持股人,都赚不到那么多钱了;花了钱的人,还有可能亏钱。自然内心会有不平。

对于一样东西,人们对于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得到他的快乐。这种心态叫“损失规避心理”,也叫“损失厌恶心理”。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Kahneman,Knetsch,和Thaler 的研究,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2.5倍(马克杯实验)。我们对于“失”这件事情拥有更大的敏感性。

很多人现在还在等着马云爸爸出面说点儿什么或者做点儿什么,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所谓不合理的期待。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其实个人力量很渺小,更何况马云爸爸或许志不在此,或许这次的讲话是他给自己彻底在金融界引退留的台阶,那么仍在原地等待的人,很难等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难不成,还想等他帮你付尾款吗?

C. 股票投资中需要忌讳的两种投资心理是什么

股票投资机会,两种投资心理一种就是投机心理,一种就是贪婪心理。不同的人,不同的投资者,他对于股票投资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我能够赚更多的钱,我能承受更高的风险,但有人只能够赚钱亏不起。

一种理想的投资股票的情况就是该买的时候就买,不要追求绝对的低谷,该卖的时候就卖达到自己的目标,利润就清仓,即使止盈才是王道。然后就是股票是长期持有的东西,不是短期内能够帮助你实现发家致富财富自由的东西,股票投资虽然风险比较高,收益也比较高,但它终究是一种投资方式,你本身没有那么多的本金,想靠这个东西实现财富自由,这几乎不可能。

D.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还是损失厌恶型

对于投资者心理特征主要有四个观点:
①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过分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70%。

②损失厌恶: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马克维茨首先注意到了人类的这种行为方式,后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其内心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③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位置消费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相对经济地位的追求在空间上表现为与他人相比。可见,人们的相互影响对各人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而追求时尚与从众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金融投资领域,金融学家已经开始将这一特点作为重要的投资决策因素加以考虑。

④后悔与谨慎:这种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仍然优于其它决策方式。

E. 股票交易哪些心态会导致亏损 炒股心理

对于股票交易来说,以下几种心里因素都是不可取的:

不做资金规划的赌徒心理

做什么产品的投资,都必须要有资金的一个规划管理,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有些人会抱着一夜暴富的侥幸思维进入这个市场,特别是哪些可以杠杆操作的产品,会用大比例的杠杆重仓下手,这也是很多钱前期赚大钱,然后又爆亏的原因。

这些人好多因为对投资市场不熟悉,赚钱欲望和强烈,然后全仓或重仓,在方向错误的情况下,不收手,然后陷的越来深,最终难以自拔,所以要防止赌徒心理。

手心痒频繁交易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一天就不操作,心里就是慌的。从而造成频繁的买卖。在交易中,交易的越多,错误的概率就会越大。但是很多人就是明白这个道理,却不能克制自己。

这样心态很容易就坏掉了,越做越错。造成账户的严重亏损,就算要自救都要花很长时间,和较大的资金。

恋战优柔寡断

投资市场有赚,肯定也会亏钱,这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你整个交易过程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你又发现了,不要怀抱侥幸,该止损必须马上止损。否则你亏15%不敢出,亏了60%你又更没有勇气出了。

所以,不愿放弃,死不认错,一方面是投机理念上的误区,是虚荣心作祟,是心理上的障碍;可是投机不是赌博,侥幸和运气不能永远伴随着你,要想稳定获利,还是要靠自己真正的实力。市场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侥幸心理这一不良的交易习惯,要在自己的交易行为中,彻底根除,否则后患无穷。

害怕上涨小赚即可

成功的交易者讲究“稳”、“准”、“狠”。所谓“狠”,就包含了抓到机会时绝不放手,努力扩大战果以获大胜的内涵,就是顺应大的趋势,轻舟直放,顺流而下,争取得到大胜的结果。只有当判断大趋势正确,让仓单顺势大赢,才能弥补以前所发生的亏损并进而做到小亏大赢,然而很多投资者在现实中的做法却是与此相反,大多却是及时地“止赢”而落袋为安了!

很多时候交易者在赢取大钱机会时的心态会更不稳定,账面上的浮动赢利会搞得交易者夜不能寝,食不甘味,对好不容易挣到的钱能否失去的恐惧会时刻折磨交易者平仓获利,落袋为安。此时交易者的反应就是,一旦股票上涨了一点,就会坐立难安,怕煮熟鸭子飞了。这个时候,需要耐心在技术面和基本面严谨分析,自己不行请教专业人士,尽量最大化利润。

总是亏损不做总结

前面已经说过,投资失败是交易的一部份,很多人的困难的不是失败,而是来自失败之后的反省!是在失败中学习,而使自己不会在以后的交易中重蹈覆辙!如果你不能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吸收你本该得到的经验,那么你的失败就白白地失败了,那么你的失败就还会延续,那么你最终得到的就仍会是失败。

F. 你认为最容易导致股市投资者失败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为什么

1:盲目胆大心理。有些投资者从未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投资理论技巧,也没有经过任何模拟训练,甚至连最起码的证券基础知识都不明白,就贸然的进入股市,参与投资,其资金帐户的迅速贬值将是必然的选择。还有的投资者一旦发现股价飚升或股评家推荐,就不假思索大胆追涨,常常因此被套牢在高位。

2:贪婪恐惧心理。即使是一个聪明人,当产生恐惧心理时也会变的愚笨。在证券市场中,恐惧常会使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发挥失常,屡屡出现失误、并最终导致投资失败。因此,恐惧是投资者在股市中获取盈利的最大障碍之一。投资者要在证券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要克服恐惧。

3:急切焦躁心理。毕竟人非圣贤,由于股市风云莫测,投资者有时难免会心浮气噪。这种焦躁心理是炒股的大忌,它会使投资者操盘技术大打折扣,还会导致投资者不能冷静思考而做出无法挽回的错误决策。心理急切焦躁的投资者不仅最容易失败,也最容易灰心。很多时候投资者就是在充满焦躁情绪的投资中一败涂地的。
4:缺乏忍耐心理。有些投资者恨不得,股票刚一买入就立即上涨,最好是大幅上涨。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处于强势的个股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洗盘、震荡、回档、盘整等过程。这正是考验投资者耐心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得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猴子一样,看见其它股涨的好,就割肉追涨,或者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急忙抛出,往往会得不偿失。

5:不愿放弃一切的心理。证券市场中有数不清的投资机遇,但是,投资者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是有限的,是不可能把握住所有的投资机会,这就需要投资者有所取舍,通过对各种投资机会的轻重缓急、热点的大小先后等多方面衡量,有选择地放弃小的投资机遇,才能更好把握更大的投资机遇。

6: 在证券交易中,投资者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侥幸心理:当股市刚刚进入熊市以后,许多投资者明明发现市场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仍然幻想着股市跌不深、幻想着救市、幻想着反转、幻想手中的股票一夜间成为黑马,无数次的逃生机会就在这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悄悄失去,这些幻想就是诞生于侥幸心理之上。侥幸心理是危害投资者利益,容易导致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

7:股市是风险投资市场,投资者要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具体而言要做到:在具体实施操作前,要制定周密的操盘计划;操作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并且在发觉研判失误时,要果断止损。这样才不会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束手无策,也不会在漫漫熊途中越套越深。另外还要注意,不要盲目追高,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暴利,要完全放弃赌一把的侥幸心理。

G. 损失厌恶的概述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例如,试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的赌博;然而,在同样的这些人当中会有一些人偏爱20%的机会赢得$4000,而不会选择25%的机会赢得$3000。实际上,后一组方案的形成只是将前一组方案的原有概率分别降低75% 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价计算方法 发布:2025-02-09 13:50:04 浏览:80
金太阳软件股票历史收盘价 发布:2025-02-09 13:49:10 浏览:795
策略股票交易平台 发布:2025-02-09 13:37:00 浏览:839
关于股票交易的经典电影 发布:2025-02-09 13:06:48 浏览:166
如何操作个人基金 发布:2025-02-09 13:00:44 浏览:61
大庆有哪些基金公司 发布:2025-02-09 12:53:02 浏览:449
中软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大跌 发布:2025-02-09 12:50:33 浏览:560
多氟多股票历史最低是多少 发布:2025-02-09 12:41:03 浏览:107
股权证的股权依据是什么 发布:2025-02-09 12:35:09 浏览:783
股票交易心里分析 发布:2025-02-09 12:18:38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