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股票只能买房子投资
Ⅰ 想赚钱投资什么好呢,房子买不起,股票什么的太复杂
股票不错 但是 如果你要不懂 养殖业 因为大多数被套牢的 都是外行……
搞养殖也不错 但是 如果你没有技术 那最好也不要做 因为大多数被套牢的 都不会养殖……
要不 你买国债吧 风险小 但是利润也少
其实360行 行行出状元 理论上是这样
但是 现实中 你要懂吧 要学习 ……
不然 就是自己给自己 控陷井
然后自己 跳进去……
Ⅱ 一个不懂得投资的人适合去购买股票吗
投资市场任何一位成熟的股民都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新人到老人的阶段,前期也是经过各种学习和交易慢慢成长起来的。不懂得投资股票的人,只要通过学习和长期交易,也能在后期成为合格的投资者,当然是适合购买股票的。
一、新人可学习炒股知识。
如果想进入股票市场,新人初期最好先有个学习的过程,增加对股市的专业知识了解,以便能在学习中了解股票市场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方式。
1、学习基本面知识。
新人可以在炒股前学习基本面知识,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有财务状况、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还有上市公司短中期的公告等相关数据都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不懂得投资股票可以通过学习以便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资价值。
2、投资需要过程。
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投资时最易干扰的就是心态的影响,不懂得投资的人一旦开始投资,初期是最容易因为心态的焦虑或者帐户盈亏出现浮躁的情绪,此时一旦不能坚持投资和学习,就很容易功亏一篑,尤其是投资基金,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短期就想实现收益。
新人投资基金,可以给自身制定投资计划,以定时定金额和定周期来看投资结果,在每月投资时固定资金投入基金后,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投资周期来等待盈利结果,或者时间会更长,等待股市一轮牛市来临,以便基金实现收益结果。
综上所述:不懂得投资的人在股市就是新手,是可以购买股票的,但是在投资股票时期最好先学习炒股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对股市的机会和风险进行了解,最好构建适合自身的交易系统,有计划的投资。如果担心股票市场风险,也可以考虑投资基金,同样也是参与股票市场,采用定投方式长期投资,也适合股市新人。
Ⅲ 现在房产,股票和生意都不好投资了,该投资什么比较好
当下房产确实在政策下是高位了,不能去投资了。但股市却是适合去投资的,当目前外围的利空全部释放之后,未来的股市大概率能够涨一波的,只有先知先觉的人才可能在投资中获利,如果自己不看好,那就不建议去瞎投资,以后真的涨起来也要管住手,别去接盘,否则股市任何时候都会让你亏损,包括牛市里。
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赚钱才去跟风的投资,90%都亏损了!切记!切记!!!
Ⅳ 不懂股票的人想长期投资应该买哪几只股票
不懂股票还是别炒股了,就像赌博十赌九输。
Ⅳ 为什么说买房不如买房地产股
去年圣诞节,泰禾老总黄其森喊出了“2018年销售额2000亿”的豪言之后,不仅招致深交所的问询,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对房地产板块的侧目和钞票。新年伊始,国证地产指数(399393)已上涨11%,同为国证地产指数成分股的蓝光发展,更是抛出了一个疯狂的股票期权计划:解锁条件为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51%!而它当时的TTM-PE才仅仅19,在区域地产商之中并不算多高。
看看这解锁条件,按第一年的预计业绩计算,PE就已经降到12,PEG低至0.2,成长+低估股中的战斗机。
当然比起泰禾这样准备销售额一年翻番的雄心壮志,蓝光发展利润年复合50%多的解锁目标也只能算做“小目标”了,但这种夺路狂奔的气势确实少见。众所周知,这几年各大城市的房产限购政策每半年左右就要来一轮,一轮比一轮严格,一轮比一轮惨烈,各地房产交易市场逐渐冷清,加上房产税势在必行,房地产股票似乎阴云密布。但股票市场向来就不是顺应人性的地方,炒来炒去,炒的只有俩字:
预期
大涨之后的“利好出尽是利空“、阴跌之时突然暴涨的”利空出尽“,虽然说起来都像是事后诸葛亮,却无时不刻的在展示当时市场的偏好:喜欢讲业绩,还是更爱画大饼做PPT;偏爱脚踏实地的确定利润,还是去押宝业绩反转的时刻。找准偏好,超越预期,是股票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行业的预期
我们观察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在由正转负时,整个行业增速减缓,房地产股票收益率却开始持续跑赢大盘:
这件事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利空出尽,毕竟国N条紧接着再来国X条,也无法让寒冬把整个行业冻死。老百姓对高房价苦不堪言,又憧憬着何日中国能像美国那样以金融和高科技产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而不是房地产。但是大家心里也明白:房价跌一点,门槛降一点,身边就有无数人冲进售楼处,也轮不上自己;再者,房地产仍然是国内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据官方数据,2016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年GDP的6.5%,而如果再包括上下游产业,这个数字将达到34%——当然,这么机密重要的数字是外国机构在2015年计算的,仅供参考。
深究起原因,地方财政仍然很需要土地财政的支持,即使目前已经有部分改革之声,但政策落地尚需时日。在全国各地去杠杆挤泡沫的前提之下,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已经面临市场置疑(比如近期环保PPP股票的股东们一定十分清楚这种置疑),在触及土地财政底线的时候,政策都会有所松动。
另外,自古以来国人对房子就有一种痴迷,学名“刚性需求“,而这种刚需并不是几年时间可以改变的。很多人做股票或者工作创业挣了大钱,并不会立刻再投资原有品种,反而是去买房子,究其原因,一是路径依赖,近十几年的房价涨幅秒杀绝大多数投资品种收益,房子本身还自带杠杆,小首付大收益,也是一门好的投资;二是买房情结,以及对房子附带的医疗教育价值的需求。于是每个人挣钱了都会买房子,而身边房子多的人活的也挺好,这样一致性的心理预期,推动着整个社会不停买房,房地产的生意同样不停歇。
总之,从历史上看,房地产行业是门极好的生意;现在看,这门生意还会继续红火下去。下图的估值表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尚属低估到平均值的范围,有估值修复的趋势;如果以近几年来比较,更是属于低估。
那么文章开头的两个区域房地产商,为什么要制定这么高速的增长计划?因为再不扩大规模,结局就是:
死
龙头的盛筵
我们观察近几年的各个行业变化的规律,经常出现“老大和老二打价格战,老三死了“的场面。也就是说,在竞争激烈又规模见顶的行业,如果不能做大做强,最好的结果可能只有被收购,否则就是眼看着自己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被龙头们继续抢占。
在各地限购政策和M2增速逐渐缩减的条件下,2018年的房地产行业整体增速势必放缓。各个机构预测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将由正转负,较为乐观的估计也是增速减小。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已逐年增加,前10名房企的销售金额从2014年的16.9%,到2017年上半年的26.6%。2016年销售额排名前20的房企,其中19家仍然在2017年前20的名单上,甚至名单内部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
这才叫阶层固化。
中产阶级焦虑阶层固化,房企的老板们同样焦虑。但事到如今,也不能怪房企们当初盈利行为太粗暴。过去房企获得高利润的手段主要就是高价囤地,各地出现的“地王”新闻屡见不鲜,新闻里地价的数字已经令人瞠目结舌。这时一些小房企可以孤注一掷,用高地价将大房企或者愿意出合理价格的房企排挤出局。当一块地皮有了价格之后,剩余周边的未开发的地皮和已经建好的楼盘也会涨价。如果利用政策做强制价格限定,就会出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导致抢房的情况:
多名南京房地产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作为南京楼市最热的区域之一,河西目前执行严格的限价政策,河西南的新房申报价格均不超过3.5万元/平方米,河西中的新房申报价格均不超过4.5万元/平方米。
但目前河西区域二手房的报价普遍在5万-6万元/平方米,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
以前埋下的雷,只能交由市场慢慢消化,政策只能充当一时的缓冲。
如此一来,有开发能力的房企无法拿到地皮,“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激进房企,一方面低利率时期高杠杆拿地享受了地价增值,另一方面待规模扩大后降低杠杆,准备下轮继续高价拿地。这场面简直就是武侠小说里左脚踩右脚的绝世武功。但这些企业却很有可能因为这种赌博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数楼盘变成了烂尾楼和荒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这么一回事了,这也是为什么万科总想着地产要迎来“白银时代”,因为在白银时代,才能减少几分荒蛮,多一些理性和规划。
现如今,地方政府在出售地皮的时候也加入了除价格以外的因素,要求竞标者拥有综合开发地产的能力,例如要求参加竞标的房企拥有一定的市值规模(世界500强或中国前200强等)、有相关运营经验、地皮上所建项目需符合高等级的行业标准等。
让小房企入主世界五百强,确实太难了。
于是,房企拿地的溢价率明显下降,大型房企的拿地意愿也更强烈。由于房企销售到资金回笼有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上次房企销售小高峰在2016年底,根据2017年三季度末的统计,上市房企在手货币现金较2016年底增加约5个百分点。而上市房企的存货/预收账款比也在近年的低位,较去年的2.7下降至2.15,大型房企同样拥有拿地的能力。
如果再往未来看,租赁市场的急剧扩大,会对房地产企业的运营能力产生考验。近期“租购并举”概念给房地产股票的火爆行情再添一把火,并不是单纯的炒概念,而是发达国家曾走过的一条路。
龙头们竞争的结果,就是不小心踩死了原本偏安一隅的各个小房企,即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规模足够大,随着大型房企销售额“千亿俱乐部”不断扩充名单,掉队者必将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2017年的股市来看,市场的偏好在于龙头企业,不管是央视50指数火了起来,还是超级品牌指数的推出,都可以说明目前市场更喜欢看的见的利润。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周期性行业,房地产在历经多轮限购政策后,省会或区域中心城市限购情况已经有所松动。
秒杀一切指数的龙头们
首先这些城市同样有去库存的动力,二线城市房价已经有所反应,中国特色的“涨价式去库存”在这个市场上同样管用;其次,这些城市本身需要吸引人口和人才,以保持自身的区域地位,北上深也需要治治大城市病,将人口分流;最后,从北上深轮流领涨,到一线城市一起领涨,接下来二线城市房价补涨倒也符合国人一贯的口味。
房产 vs 房地产股票
讲了半天房企的股票,房价呢?
万科A在去年创新高之后流传很广的图,从2000年算起,一线城市房价涨了586%,而万科A涨了3769%!但很多人会说,拿不住这样的股票。房产的低频交易特征,的确帮助了很多人发家致富。
当一项投资如果能给我们带来十数年的高收益,人们自然会完全信赖,但房价的问题,还得考虑这些方面:
1.“房住不炒”已经成为市场共识,超额收益的获取难度变大;
2. M2增速持续下降至低位,会是常态吗?
3.过去中国经济增速快,国人也都习惯了每年加薪的节奏,但目前仅有少数行业能够支撑这样的高速增长,老百姓对加薪幅度甚至未来二十年能否保住这份工作的预期,需要再想清楚;
4.接上一个问题,还得规划好自己的现金流;
5.不管是投资一线还是二线城市,得知道未来卖出的对手盘大概是什么样的群体;
??
从一个投资者的脑子里想问题,要考虑收益的确定性和分配的资金比例,得到最后的期望。如果房地产股票是个大概率盈利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但最后不得不老生常谈一句话:刚需买房子,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机。毕竟丈母娘是不会想怎么分配仓位的事情。
原创知新派
Ⅵ 为什么许多人买房子敢几百,几千万的投入,而买股票却不敢投
许多人买房几百、几千万的投入,而买股票却不敢投,其原因主要有:
总之,市场是有效的,资本是聪明的,哪里赚钱,资金就会流向哪里。房子的赚钱效应、附属功能、杠杆价值决定了大额资金更倾向于投向房产。
Ⅶ 如果有钱到底是该买房子 还是买股票
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首先要看您是买房住还是投资。如果是自住,还是买房子好。
其次如果买房子是为了投资,要看您居住的城市属于什么性质的城市。如果是北、上、广这些人口聚集的大城市,还要看您的投资周期。如果仅仅想投资5到10年,还是买房子好。超过10年的话,即使北上广这些城市的住宅也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标的。
如果您居住在内陆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好不要买房子。这些地区属于人口的输出区,房子确实饱和了。很多这样的地方,这些年房价基本没怎么涨。
之所以这么说,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系。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就不展开说了。
理论上看,投资股票要比投资房地产好的多。一般来说,房地产只能取得略高于同期通胀的收益,而股票则能远超这种收益。但是股票投资比较专业,比投资房地产要难的多。如果投资股票建议买ETF指数基金,长期持有下去。
以上论点都是站在长期投资的基础上说的,当然不排除某一年的房地产收益远远超过股票收益。但是能预测到这么精确,精确到某年准确的在年初卖掉股票买入房产,年底再卖掉房产买入股票,就不是我们人类能做到的了。这属于神仙赚的钱,不属于我们人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Ⅷ 除了买房个股票还有别的投资渠道吗
无论哪一种投资工具,都遵循这样的规则:高收益,高风险。这是客观的,比如股票和基金,客观上个人不可能具有与期货相提并论的资金量,也就不能通过分散持股票(或其他证券及衍生品)来有效的规避风险。主观能力上,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可控制把握能力,因此,对很多人来讲基金是个不错的理财工具。大多数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每到新基金发行的时候银行就会排起长龙。
市面上投资的产品有很多。比如投资股票,基金,还是期货,现货,外汇,p2p还是收藏,房产。
有些理财工具是要求极其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比如文物收藏,这就不适宜一般的投资这采用。
对于高收益个人的建议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个人的意见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资金配置,合理投资,在自己能承担的风险下获得满意的收益。这样就是你的最高收益。
Ⅸ 有50万资金,先炒股赚钱再买房,还是直接用来买房,该怎么选择
先炒股再买房或者直接买房这个选择题是非常简单的,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做决定,如果要进行二选一的话,具体选择如下:
第一,刚需购房,如果手里有50万元,而且是刚需购房,这种情况一定要直接购房,别去炒股了。
第二,不是刚需购房,而是想用50万投资,想要钱生钱,当然是选择炒股,而不选择投资房子。
为什么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如果选择错误两会让自己后悔,下面进行分析这样选择的理由。
(1)刚需购房者,50万先买房
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没有一个稳定而幸福的家,相信这个大道理大家都懂,正因为大家懂这个道理国内房子才会有这么大价值,才会有出现炒房的现象。
所以这个选择题对于刚需购房者,在稳定而幸福的家庭和投资钱生钱之间做出选择,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会选择前者选择有钱先买房,而不会把这50万用来去炒股。
投资房子和投资股市,在当下楼市与股市的大环境来比较,很多人会选择投资股市,投资股市的收益要比投资房子的收益要高,当然并非决定性的。
总之这50万到底怎么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考虑,去分析,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大胆去做,大胆去投资,人生都是从选择中过来的,不管最终选择是对是错,都是自己买单,没有谁会为选择而买单的。
所以50万到底现在先炒股后买房,还是直接买房,没有决定性的对错,根据自己需求,根据自己内心去选择,以上两种选择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