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票投资失败案例
㈠ 股市投资的不成功的例子
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因挪用资金炒股等问题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有相关人士称,涉及的总额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中核集团发行2009年度企业债券,发行金额40亿元,期限10年。本期债券所募集的4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项目、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和三门核电工程项目,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中核此举是因为涉及到去年违规炒股,亏得太厉害,账面上已经无法掩盖了。”知情人士称。
殷保华没学技术分析以前,因为盲目买卖股票赔过不少钱。
........比比皆是,民间的炒股人士中几乎都在接触股市初期赔钱。
㈡ 急求两篇国内企业战略失败的案例!!!!!!!
反思今年最大的失败案例---做错方向 没及时止损 补仓摊低成本
高级交易者的市场行为 对于中航油事件反思
我们在得知美国的石油投机商皮肯斯几周之内就赚走30亿美元的同时,又听说中国商人陈久霖所领导的中航油在石油投机交易中损失5.5亿美元。在这个时候,有许多人咒骂皮肯斯,也有人为陈久霖惋惜,因为陈久霖这位刚刚当选亚洲45岁以下年龄的新商业领袖,就这样被石油期货给废黜了,令人扼腕。咒骂也好,惋惜也罢。盈亏已经发生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中国人在期货、期权这样一类的交易中还不是美国大投机商们的对手。亚洲国家还没有这样的高手,甚至连财大气粗的日本也不是。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有两种类型的交换,一种是普通的、竞争性的、几乎是透明的;另一种是高级的、复杂周密的、具有支配性的。两类活动的机理不同,约束的因素也不同,资本主义的领域所包含的不是第一类活动,而是第二类活动。我并不否定可能有一种既狡滑又残酷的明火执仗的乡村资本主义。通常,人们对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加区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从中世纪至今总是同步发展的,是因为人们经常将资本主义说成是经济进步的驱动力和经济进步的充分的展现。其实一切都驮在物质生活的巨大脊背上。物质生活充盈了,一切也就前进了,市场经济也就藉此迅速地充盈起来,扩展其关系网。资本主义一贯是这种扩充的受益者。”
我把从事第二类交易活动的人称为“高级交易者”,在这群高级交易者中间,又存在着极少数高手,他们是高级交易者中的领袖,是高端中的高端。
布罗代尔还告诉我们:“资本家都是君王的朋友,是国家的同盟者或者是不择手段利用国家的人。他们很早地、一贯地超越‘本国’的界限,和外国商人串通一气。他们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私利搞鬼,通过操纵信贷,也通过在好钱和坏钱之间进行偷梁换柱的取巧把戏。金币银币值钱,是好钱,用于大宗交易,流向资本;铜币不值钱,是坏钱,用于发工资和日常支付,流向劳动。”
布罗代尔除了精心研究过资本主义的交易历史,想必也潜心研究过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里的投机活动。所以,他才敢大胆地下结论:“这些人有着信息、智力和文化优势。他们攫取周围一切可取之物——土地、房产、定期租金……他们依仗着垄断或者必要的权势,十居其九能够击败竞争对手。由于资本雄厚,资本家才得以维持其特权并包揽了当时的国际大生意。”
在皮肯斯与陈久霖的对垒中(准确地讲,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只是因为陈久霖选择了放空油价之后,陈久霖才成为皮肯斯的对手,如果陈久霖选择在低位做多,就得另当别论),皮肯斯是久经沙场,曾经在石油市场摸爬滚打六十余年,栽过跟头,交过学费,好几次甚至接近破产,经验教训多的是;而陈久霖,在国际石油市场只是初出茅庐,满打满算就六七年时间,对于止损这样基本的交易原则都还没有掌握,就杀入期货交易这个鳄鱼池。还有,皮肯斯在石油期货市场曾经栽过大跟头,这一轮选择操纵石油价格,那是有备而来。特别是,皮肯斯是“君王”小布什的密友。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尽。而陈久霖则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与皮肯斯相比,陈久霖在石油期货市场完全是误打误撞,希望碰运气赚大钱,所以,陈久霖在这个鳄鱼池被皮肯斯们生吞活剥是迟早的事情。
从石油期货事件中,必须吸取的教训。
在新的千年,国际资本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加野蛮的方式攻击他们认为最脆弱的货币,搅动最具有成长性的行业,推动一轮又一轮的汇市、股市和期市行情。
过去,一流的经济学家把注意力放在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的研究方面。现在,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宏观经济、经济杠杆(如利率、汇率、税率)和市场效率方面。
现在的资本,除了生产资本之外,还有一部分纯粹为了交易而存在的自由资本,而且,这部分资本规模越来越庞大,力量越来越强。交易资本与生产资本遵循不同的规律。如果说生产资本主要是希望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来收回投资的话;那么,交易资本则是利用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来盈利。后者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投机性。生产资本和交易资本已经跨越国界,可以相对自由地流动,从一个市场到另外一个市场,从一家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从一只股票到另外一只股票,其流动性和灵活性非常强。
操纵是最好的价格垄断手段。操纵市场需要三个条件:一曰人才,二曰资金,三曰政策。如果这三项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操纵马上就可以实施。
关于人才问题,这一点不用多说,大的基金的策划者及其合作者就是最好的人才,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是他们就是身经百战的市场专家。
㈢ 求!!!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给投资业务带来失败的案例
分析:一.原因 1.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在考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否称职时,有一点必须先弄清楚,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没有管理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或任何清算会员的事务的责任。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只是个供清算会员进行交易的交易场所。不过,即使如此,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还是有机会识别并反映其会员有不正当行为的征兆的。 这种机会曾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出现。当时,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无基础的错误保证。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我们无法理解,琼期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2.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末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份,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份(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头寸多出8倍。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做出应有的反应。总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巴林破产后不久,该银行高级主管人员称对尼克·里森在新加坡的所为一无所知,因为直到尼克·里森去职的那天,即2月23日星期四,公司的风险报告仍出现交易平衡。但是,据新加坡有关当局说,巴林在1995年2月头18天里给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汇去1.28亿美元作垫付维持金之用;据《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Eddie George)4月5日对英国公共财政部及内务委员会的国会成员说,巴林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给其新加坡分部汇去7.6亿英镑现金。 破产前的巴林运作机构,里森主要是与巴林公司的伦敦总部、东京分部及香港分部交易。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仅有少数客户,其中三个为巴林分支,另一个是巴黎国家银行,每笔交易都会经过一家巴林分支,因此,巴林主管完全不知晓里森所作所为是不可能的。里森后来在狱中感慨:“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置信。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却仍旧支付这些钱。”可以说,巴林银行的倒闭不是一人所为,而是一个组织结构漏洞百出的、内部管理失控的机构所致。 3.业务交易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尼克·里森本人就是制度。他分管交易和结算,这与让一个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没什么区别。这种做法给了里森许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行政财务管理部门保留各种交易记录并负责付款。虽然公司总部对他的职责非常清楚,尚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生怕因得罪他而失去了这个“星级交易员”。他既负责前台交易又从事行政财务管理,就像一个人既看管仓库又负责收款。由于工作便利,尼克里森的代号为“88888”的误差账号用了1年多,直到1995年2月23日他辞职时才被发现。 伦敦总部也曾想到确定来自新加坡分部的利润是否能够长期持续下去,还派了一个审计组来到新加坡分部。审计组主要依靠里森提供的情况,编制了一个长达四页的报告。他们对公司一般性风险有所了解,在报告中这样写道:“管制有可能被总经理一人取代”,“他负责前台交易及财务管理”,“可能会以集体的名义作交易,并保证按自己的意图去交割和记录”。但是报告接着又说,“鉴于行政财务管理方面缺少有经验的资深骨干,总经理必须积极兼任交易和后勤管理两职,”同时报告还指出,“在巴林新加坡期货部存在着离开交易正常轨道做违反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规章之事的可能”。审计组对里森的交易策略也非常了解--许多交易并非是低风险的套利,而是日经指数的单向高风险投赌,“虽然风险高,却可能有更高的回报”。 4.代客交易部门与自营交易部门划分不清 以一个公司的资本作交易叫做公司自营交易,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代客户交易。当然,第二种情况公司会问客户收取一定的佣金或交易费。比如说我们大家熟悉的股票交易,公司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交易,当然有时也提供一些建议。由于公司仅仅按照客户的要求代其行使权利,如有损失客户自己负责。由于所得利润归客户,出现维持金不够的情况也应由客户自己垫付。 尼克·里森所做的交易也曾受到巴林新加坡期货部同行们的质询,但是他总是说自己是代客户交易。也有人提出尼克·里森在对巴林撒谎,因为代客户垫付期货合同的维持金是非常少有的事。在许多公司里代客户交易与自营交易的混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只有把两者划分清楚,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5.奖金结构与风险参数比例失当 许多公司为鼓励员工辛勤工作,采取发放奖金的办法。一般根据员工的职务、工作经验、工作成绩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来确定,各个公司规定不一。当然,表彰工作成绩是一回事,根据交易所得利润支付大笔奖金,而不考虑公司的风险参数或公司的长期策略,则是另一回事。巴林一直将公司50%的毛利作为奖金发给雇员。这个百分数比绝大多数公司的高。巴林1994年的1亿英镑(1.61亿美元)奖金在公司倒闭前几天刚刚宣布分配。几个主要总裁可望拿到100多万英镑。奖金时常是根据一个小组或个人在前一年所赚利润决定的。这种把交易员的收入与他的交易利润挂钩的奖励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刺激了交易员的贪利投机,高额的奖金使得雇员急于赚钱而很少考虑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㈣ 投资与理财 成功或失败案例 最好是股票的 可加分
股票市场的成功案例没有代表性,国内市场本事就不成熟,个人投资者想在上面赚到钱很难。投资理财本身是一门涉及很广泛的学问,个人做到稳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就可以了
㈤ 求个人投资股票失败的故事
无意看到这个问题,本来失败的事 就不想多说,但是希望自己的小小经历 能给你一点小小帮助!
我对股票一直有关注,就在去年,做生意赚了10万余元。正式开户进入股市,本人今年23,年轻气盛,做股票也一样 ,喜欢追高,短短的一个月 亏了百分之60,后来决定 在多多了解,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失败没关系,只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如何失败的,我相信不久将来 我一定在股市做的很好,虽然现在不操作,但是每天开盘我都会密切关注我自己选的股票!
我做股票自认为还行,就是心态不好,沉不住气, 要是让我选3支票 一个礼拜 以后肯定会有一支在7点以上的,但是毕竟做股票 是实在!!
现在的想法就是。 做股票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就是有丰富的经验, 需要长时间密切关注,追高就不易做长线,,,,抄底就要适可而止!看公司的行业,市场价值 ,以及前景。 老农民不知道怎么表达。需要交流再联系
㈥ 求企业投资失败致使亏损的案例
看下边:
1、风险投资失败案例汇总
http://wenku..com/link?url=_tg1B-FT-3vqx7h88ABll_6Hhb0eAuMG5sVmW__t2hNHbZUcy_EPi
2、细数雷军那些赔到血本无归的失败投资案例
http://tech.ifeng.com/a/20150424/41066663_0.shtml
㈦ 有关因风险投资失败的案例
教训之一:不能自己为自己下套
2000年2月,保罗?艾伦向rcn投资16.5亿美元。目前价值:1亿美元。
保罗?艾伦是微软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博物馆的建造者及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当初他向鲜为人知的rcn公司开出巨额支票时,很多人都非常吃惊。rcn公司的主业是宽带业务,它曾宣称,要与地方电话和有线电视公司一较高低。艾伦投资时曾表示,rcn将成为自己投资的重心。然而,他投资的时机很不好,在网络股全体滑坡之前,他开出的支票己经兑现。更糟糕的是,艾伦与rcn首席执行官大卫?麦考特的谈判也落在了下风。
艾伦没有购买rcn的普通股,而是购买了优先股。优先股有红利可拿,而且在要求获得公司资产时优先于普通股,此外,rcn的优先股还可以兑换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就是说,艾伦有权利以62美元的价格优先换取rcn的股票。rcn的股价一度曾经冲上70美元,艾伦当时一定沾沾自喜。可现在,rcn的股价仅在4美元左右徘徊。一般来说,持有优先股,多多少少可以降低这种价格暴跌的风险。因为优先股可以获取现金红利,到期后又可以把原始投资换回成现金。可是艾伦的优先股不同,他的红利将以按60美元兑换的新的优先股来支付,而不是现金。最糟糕的是,艾伦的优先股在2007年到期后,麦考特有权迫使他将优先股以62美元的价格兑换成rcn普通股,而不是收回16.5亿美元。那样的话,艾伦将拿到2660万股rcn普通股(目前大约价值1亿美元)。
当然,这些假定都是以rcn的寿命为基础。
额外的教训:把契约的附属细则细读一遍。
㈧ 股票投资的成功以及失败的案例有哪些启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㈨ 给偶几个生动的炒股失败的案例。。
4:
http://..com/question/25033774.html
http://..com/question/25037818.html
㈩ 急求股票投资 成功 和 失败 的经典案例
失败: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5274581.html
成功:http://ke..com/view/7841.htm?fr=ala0_1_1#5
够用了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