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票投资计量
Ⅰ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发行费用以及取得股权发生的相关直接费用不同计量发放下的处理
无论是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一般处理是股票的发行费从溢价中扣除,即64万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取得股权的相关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但是在没有达到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况下例外,就是这130万的费用计入长投成本。
Ⅱ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量几个主要方面,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分为形成控股合并及不形成控股合并两种情况,其中形成控股合并的情形又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形和非同一控制合并的情形,每种情况处理方面均不同:
(1)不形成控股合并的情形的初始计量:以获得投资放弃的资产、承担的债务或发行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之和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成本;
(2)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情形的初始计量:以所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成本,相关税费作为当期损益;
(3)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情形的初始计量:以获得投资放弃的资产、承担的债务或发行的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成本,相关税费作为当期损益;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按照是否形成控股合并,分为两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形成控制的,后续计量用成本法,不形成控制的,后续计量用权益法;
3、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市价高于成本的,不做处理,市价低于成本的,按二者差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Ⅲ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等于付出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88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000
固定资产清理 600
资产处置损益 200
发行费用冲减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调整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需要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将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享有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0000*30%=9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这个题长投初始投资成本 如果答案给的是9000 那就是错的 初始投资成本是88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9000
Ⅳ 长期股权投资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的长期持有的,通过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达到控制或者能对被投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用以分散自身风险的,为企业自身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投资。(也就是企业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又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二、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三、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计提减值且不允许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准备
四、股利分发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五、处置时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即:处置收益=实际取得的价款-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计算应该区分权益法还是成本法。
扩展文件; 《会计账务资料大全》
Ⅳ 新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摘要】权益法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很多变化。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对其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便于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对1998年《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的修正和完善。新旧准则在权益法核算方面的规定有一些变化。
一、权益法核算适用范围的变化
依据对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四种类型。其中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决策。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投资为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旧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权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但同时又规定,若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该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可见,新准则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适用权益法核算的范围,更强调了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运用。
二、引入了可变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该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引入的一个全新的计量理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为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可变现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企业的所有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这里的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企业用投资者占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同时强调了净资产必须是可辨认的且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这样就更能反映其所占的真实价值,有利于进一步评估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
以公允价值计量可变现净资产,能够使熟悉情况的投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金额的计量,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加有助于其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了防止某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以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有一定前提的,即公允价值应该是“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需要随便估计出的数值,这样就能保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
三、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变化
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方面。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旧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一定年限摊销;为了更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防止某些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差额调节利润,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用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并规定,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假设A企业以300万元对B企业进行投资,占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30%,对B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权。投资时B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负债总额为1400万元。
则A企业占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2600-1400)×30%=1200×30%
=360(万元)
由于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应享有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60万元,则应将其差额6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6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 60万元
在上例中,如果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则A企业应该享有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900×30%=270(万元)
由于A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大于应享有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70万元,则不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股权投资差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利用分期摊销差额来调节利润,减小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简洁、稳健。
新准则对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处理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如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则应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将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新准则还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以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而不再是按旧准则规定的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损益的份额。
四、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处置的变化
按照新准则规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不再依照旧准则那样,已确认损失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还可以得到恢复,可在原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数额内转回,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实质性差异的一点。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为关注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导致不少企业把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利润操纵上。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利润表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这显然是和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来构建整个准则体系不一致的,这种差异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从我国近年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主要工具,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转回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情。然而,这一准则的运用将使得一些原本就正确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资产减值恢复时的资产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允许转回减值损失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关于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充分确立了成本法核算的基准地位,它在引入公允价值方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特点。同时,从其核算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会计某些实务操作的改变和规范,也使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上更为容易,降低了对会计人员较高职业判断的要求。在取消“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科目和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方面,降低了企业利用这些原则操纵本企业利润的空间。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使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当然,新准则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采取了提取后不予转回的办法,还是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这一点的规定也会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会计
Ⅵ 请问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怎么算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甲乙公司非企业合并关系,持股比例小于50%,所以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应该计入它的成本,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
第二种情况是甲乙公司和乙公司是企业合并关系,持股比例大于50%,并且双方之前不存在关系,所以它的初始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当然如果之前存在关系,它的初始成本=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比例。
Ⅶ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所享份额的公允价值作为它的初始价值,将二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因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方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别形成该转换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追加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首先,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其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按照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原则处理。除此之外,因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例如,A企业购入B企业股票以备长期待有,支付购买价格9000000元,另支付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00元,A企业取得B企业股权的投资成本为9040000元。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2)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这里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其公允价值即为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经评估确认的价值。
②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如果按规定所放弃非现金资产可不予评估的,则公允价值的确定为: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
③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在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其投资成本时,如被投资单位为股票公开上市公司,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即为对应的股份的市价总额;如被投资单位为其他企业,该股权的公允价值按评估确认价或双方协议价确定。
例如,A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价对外投资以取得B企业的股权,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58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40000元,则A企业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为44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假如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取得B企业股权每股市价为6元,A企业共计取得B企业65000股股份,则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90000元(6×65000),作为该项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为39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以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其应交纳的相关税费,也应作为股权投资的成本。
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项目;反之,则应依据谨慎原则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或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时,按原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Ⅷ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和转换能帮我总结吗自己学的很乱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①成本=被合并方帐面净资产的份额
②付出对价=付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增值税、营业税费等
① 与②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处置固定资产应交营业税,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营业税
同一合并和非同一合并发生的直接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
如果是债券的发行费用计入应付债券的溢、折价中
例:2014.5.20,甲公司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取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92%的股权,母公司所发行公司债券的面值为500万元,票面年利率6%。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甲方另支付发行费用2万元。合并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相对于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帐面价值为600万元
借:长投——乙公司 600*90%=540
贷:应付债券——面值 500
——利息调整40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
贷:银行存款 2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实质上就是认定这是一个市场交易行为,只不过用长期股权代替了银行存款科目
注意:卖存货时,有消费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处置无形资产时:将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放在贷方,抵减营业外收入,相当于成本
例:
2014年12月15日甲公司以账面原价8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1000万元的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自同一集团内丙公司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转让房产的营业税率为5%。合并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700万元。合并当日甲公司“资本公积—资本溢价”75万元,盈余公积结存55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420万元(700×6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20
资本公积 75
盈余公积5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
累计摊销 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1000×5%)
2014年7月25日,甲公司以账面余额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1000万元的库存商品自同一集团的丁公司换取乙公司70%的股权,该商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800万元。甲公司投资当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70万元,“盈余公积”为5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560万元(800×7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560
资本公积 70
盈余公积 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40
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库存商品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应交消费税 50
2014年5月20日,甲公司以一栋厂房为合并对价,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6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该厂房的账面原价为7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营业税率为5%。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甲公司投资当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5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元。
【解析】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360万元(600×6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47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
贷:固定资产 700
借:固定资产清理4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0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0
资本公积 50
盈余公积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10
2014年5月20日,甲公司以代母公司偿还负债的方式取得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9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此负债的债权人为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50万元,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600×90%=540(万元);
②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40
贷:应付账款——丁公司 4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
三、后续计量
1、成本法:因为达到控制后母公司要使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所以平时采用粗线条的成本法,而合并最完美的权益法。成本法下除了计提减值,长投的帐面价值永远不会变
2、权益法
⑴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中属于投资方的部分之间的差额处理
①高于不处理
② 小于计入营业外收入
权益法下对净利润的调整(在个别报表中按公允调整净利润时不考虑所得税)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转换学习笔记
甲公司于20×7年1月10日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购买价款为3 300万元,并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人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除下表项目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单位:万元
假定乙公司于2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80%对外出售。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提取折旧或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0。假定甲、乙公司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解析】甲公司在确定其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时,应在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取得投资时乙公司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差额的影响进行调整(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存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调减的利润=(1 050-750)×80%=240(万元)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折旧额=2 400/16-1 800/20=60(万元)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摊销额=1 200/8-1 050/10=45(万元)
调整后的净利润=900-240-60-45=555(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555×30%=166.5(万元)
确认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665 000
贷:投资收益 1 665 000
(2)被投资方发生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案例引入】甲公司2009年初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 000万元,投资当日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乙公司2009年初公允可辨认净资产金额为4 000万元。
(1)初始投资时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 000
贷:银行存款等2 000
(2)20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3)乙公司2010年亏损6 000万元,甲公司同时拥有对乙公司“长期应收款”120万元,且甲公司对乙公司亏损不负连带责任,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收益 2 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 200
长期应收款 120
同时,在备查簿中登记未入账亏损80万元。
假如乙公司2010年亏损6 000万元,甲公司同时拥有对乙公司“长期应收款”120万元,且甲公司对乙公司亏损承担连带责任时,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收益2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 200
长期应收款120
预计负债 80
(5)乙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时,基于(4)的前提,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预计负债 80
长期应收款12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60
贷:投资收益360
(3)在确认投资收益时,除考虑公允价值的调整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
【案例引入】甲企业于20×7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为3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企业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7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200-400)×20%]560
贷:投资收益560
进行上述处理后,投资企业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账面价值当中,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以下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20%)80
贷:存货 80
【案例引入】甲企业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20×7年,甲企业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商品尚未对外部第三方出售。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7年净利润为2 0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企业在该项交易中实现利润400万元,其中的80(400×20%)万元是针对本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权益份额,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投资损益时应予抵销,即甲企业应当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 200 000[(2 000万元-400万元)×20%]
贷:投资收益3 200 000
甲企业如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在个别报表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2 000 000(1 000万元×20%)
贷:营业成本1 200 000(600万元×20%)
投资收益800 000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因增资形成的金融资产转权益法的核算
共分三步:⑴对原6%先卖后买(按公允),⑵按新的公允购入新股权⑶(公+公)-与可辨认净资产享有份额,如果小计入营业外收入
【案例引入】A公司有关金融资产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2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250万元购入B公司6%的有表决权股份,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50
贷:银行存款250
(2)2013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合计为3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0-250)50
(3)2014年3月B公司宣告派发现金股利100万元。
借:应收股利(100×6%)6
贷:投资收益 6
(4)2014年7月1日,A公司又以840万元的价格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受让取得该公司14%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20%,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B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股权投资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日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60万元。2014年7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 05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①2014年7月1日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840
贷:银行存款 840
②2014年7月1日对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6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50
——公允价值变动 50
投资收益 60
借:其他综合收益 50
贷:投资收益50
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360+新增投资成本840
=1 200(万元)
③追加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1 200万元)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6 050万元)的份额10万元(1 200-6 050×20%=-10),应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0
贷:营业外收入 10
(二)因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核算
共分三步:⑴正常按成本法做⑵卖时按正常出售,差额计投资收益⑶剩余20%要追溯,先追溯最初投资成本,再追溯期间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案例引入】 M公司2014年1月1日购入N公司8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32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当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0万元。M公司能够控制N公司财务经营政策,采用成本法核算。M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14年N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分红40万元;
②全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
③年末N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20万元。
2015年初M公司卖出N公司60%的股份,假定无相关税费,卖价290万元。至此,M公司对N公司持股比例为20%达到重大影响。
【解析一】2014年M公司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1)初始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320
贷:银行存款320
(2)N公司分红时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32
贷:投资收益 32
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32
贷:应收股利 32
(3)截止到2014年末M公司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20万元。
(4)2015年初处置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29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0×(60%÷80%)]240
投资收益 50
(5)处置后剩余股份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
【解析二】2015年初M公司因持股比例下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并对2014年的成本法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追溯一:初始投资的追溯
成本法
追溯分录
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80
贷:银行存款80
无需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80
贷:银行存款80
占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70万元,形成商誉10万元,无需账务处理。
追溯二:被投资方盈亏的追溯
成本法
追溯分录
权益法
无
借:长期股权投资60
贷: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
借:长期股权投资60
贷:投资收益60
追溯三: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成本法
追溯分录
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8
贷:投资收益 8
借:盈余公积 0.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2
贷:长期股权投资8
借:应收股利8
贷:长期股权投资 8
追溯四: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追溯
成本法
追溯分录
权益法
无
借:长期股权投资4
贷:其他综合收益 4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贷:其他综合收益 4
至此,M公司对N公司20%长期股权投资追溯后的余额
=80+60-8+4=136(万元)。
(三)因减资造成的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核算
流程:⑴正常按权益法核算⑵正常出售处理⑶剩余的10%也视同先卖后买,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全部的其他综合收益也视同处置转投资收益
(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000万元购入A公司40%的股权,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2012年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3)2012年末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了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0
贷:其他综合收益 40
(4)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其持有的A公司30%的股权,出售股权后甲公司持有A公司10%的股权,对原有A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改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出售取得价款为1 200万元,剩余10%的股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
①出售时(出售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构成为:投资成本1 000万元、损益调整2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40万元)
借:银行存款1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 000×30%/40%)750
——损益调整(200×30%/40%)150
——其他综合收益(40×30%/40%)30
投资收益 270
②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 000-750)250
——损益调整(200-150) 50
——其他综合收益(40-30) 10
投资收益 90
③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
贷:投资收益 40
(四)因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金融资产的核算
流程⑴先按成本法正常出售处理⑵70%正常出售计投资收益⑶剩余10%视同先卖再买,差额计投资收益
【案例引入】甲公司2014年初自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80%的股份,初始投资成本为1 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额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2014年5月12日乙公司宣告分红30万元,于6月4日发放。2014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2014年末乙公司实现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2015年8月1日甲公司将乙公司70%的股份卖给了非关联方,售价为90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剩余股份当日公允价值为130万元。
【解析】
①2014年初甲公司购入乙公司80%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②2014年5月12日乙公司宣告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 24
贷:投资收益 24
③2014年6月4日乙公司发放红利时
借:银行存款 24
贷:应收股利 24
④2015年8月1日甲公司处置乙公司股份时
借:银行存款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 000/8×7)875
投资收益25
⑤准则规定,2015年8月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剩余股份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即假定先售出长期股权投资,再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价值差额列入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0
贷:长期股权投资(1 000/8)125
投资收益 5
(五)因增资造成的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案例
2012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价值相等)。201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12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形成“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013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4.5元)的方式购买同一控制下另一企业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进一步取得投资后,H公司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
当日,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H公司和A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H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答案及解析】
①2012年初H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②201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0
贷:投资收益 150
③2012年A公司形成其他综合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④2013年初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应修正 14 950万元,即合并日H公司享有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14 950万元(23 000×65%);
⑤H公司定向增发股份时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 9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 000
——损益调整 150
——其他综合收益 100
股本 2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700
(六)因增资造成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案例
甲公司2014年1月1日购买了同一集团乙公司10%的股份,初始取得成本为200万元,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4年末该权益性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2015年5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购得乙公司50%的股份,初始成本为386万元,完成对乙公司的合并。合并日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上年年末一致。合并当日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60万元。甲公司2015年5月1日资本公积结余35万元,盈余公积结存12万元。上述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答案解析】
①2014年初甲公司购买乙公司10%股份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②2014年末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增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
③2015年5月1日甲公司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386
贷:银行存款386
④原10%股份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10
⑤合并当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10+386=596(万元);
⑥合并当日甲公司在乙公司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中所占份额=860×60%=516(万元);
⑦甲公司基于⑤⑥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资本公积35
盈余公积1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
贷:长期股权投资80
(七)因增资导致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案例
【基础知识题】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1 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2013年乙公司分红50万元,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2014年初甲公司以1 300万元的代价自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40%的股份完成对乙公司的控股合并,因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前不属于同一集团,因此该合并应定义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此次合并过程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解析】
①2013年末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1 075万元,其中“投资成本”明细账为1 00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账为45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明细账为30万元。
②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300
贷:银行存款 1 300
③原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075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000
——损益调整 45
——其他综合收益 30
(八)因增资造成的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案例
【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14年初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核算,初始成本为200万元,2014年乙公司分红60万元,2014年末此股份的公允价值为260万元。2015年4月3日甲公司又自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50%的股份,初始成本为1 200万元,当日甲公司完成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此次合并过程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原10%股份的公允价值为270万元。
【解析】
(1)甲公司2014年账务处理如下:
①初始投资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00
贷:银行存款 200
②甲公司针对乙公司分红的会计处理
宣告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 6
贷:投资收益 6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③2014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贷:其他综合收益 60
(2)甲公司2015年4月3日的会计处理
①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27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60
投资收益 10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60
贷:投资收益 60
②新购50%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