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对哪些股票有影响
㈠ 中日关系紧张对中日企业有什么影响
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现在两国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建交N年来最冰点了。网上不时会传来一些政界乃至民间的诸多影响。什么抵制日货啊;拘往对方国家旅游啊....双方国家政要人物似乎都对两国未来没有信心,民众更是义愤填膺。这样的现状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不远处可能发生的擦枪走火事件。股市除军工,航天,船舶等与战争有诸多联系的行业会是利好吧!也只能是短期的,若后期事态平息,当然也会成为冷门话题。不管哪个时期,一旦战争发生,股市应该也不会火到哪里去吧!大家到那时谁还有心情去抄股啊,至少我不会。至于中国企业如何面对日资产品的缺货,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解放后这些年来,咱中国人走到今天这地步诸多原因还是咱国人给力,不是因为靠着发达国家的技术撑起来的。看看最近这几年多少外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生产,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合作。而诸多企业都是靠咱中国人主导的,要说技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超过小日本吧。现在所谓的日货其实大部份还是咱中国人制造的,只是原始专利或技术在日本人手中。我想一旦日本技术或人员或企业走出咱中国,我想我们要制造出同样的东西并不难,也就不存在缺日货的情况了。13亿人口的中国,什么都不会缺,就怕太依赖日本技术而没办法让自己创新。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㈡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中日是重要近邻。
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8年8月12日,双方于北京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双方于日本东京互换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此后,双方先后于1998年11月和2008年5月发表《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上述四个政治文件构成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总体不断发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日益深化,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近年双边高层交往
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亚非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日本各界3000人访华团同中方共同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
2016年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蒙古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6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7年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率团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2017年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应约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
2017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7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5月8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
2018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分别同其举行会见、会谈。
2018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率团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日本首相特使、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2019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10月21日至25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日本天皇德仁即位庆典并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2019年12月23日至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同其举行会见、会谈。
2020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日本首相菅义伟通电话。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同日本的关系
㈢ 最近的中日关系紧张,军工方面的股票是不是走势看好 我可买那几只另外开户的话在哪家比较好
你早不买啊!现在看看船舶股,军工股,你可以用新浪搜一下(新浪首页→股票首页→军工股)
㈣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第一、中美关系。日本追随美国,中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中日关系的变化。
第二、台湾问题。日本是否能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影响着中日关系 的发展。
第三、对待历史问题。日本能否正视历史,能否做出真诚的道歉,是中日关系的结症所在。
第四、钓鱼岛主权问题。钓鱼岛主权是归中国还是归日本,仍有争议,特别是日本在该岛上设立一些项目,也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原因。
第五、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靖国神社里供俸着几千名二战的主要战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怀念军国主义的表现。这事伤害了中日之间的感情
㈤ 目前中国日企股票走势如何
金融书籍对于初学者来说,看起来比较枯燥泛味。建议你去牛人网络这个网站看看,是把金融里难懂的词汇用白话叙说加以漫画形式做出了更完美的解释,理解起来快了好多。
㈥ 如何看待中日政治关系走向对经济关系的影响
基本上,两国仍以三份文件为基础,愿继续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各项原则,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让政治与经济两大领域成为两个“轮子”,强力推动中日关系至更高层次。双方亦同意,致力于建筑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
联合新闻公布亦表明,为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双方应坚持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有关分歧;加快东海问题磋商进程,坚持共同开发大方向,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有关东海的声明,显示中国相当关注日本批准帝国石油公司争议性东海开采油气的活动,却有意避免东海争议升级为新的爆发热点。日本会否真正秉持友好协商精神解决争议,抑或乘虚而坚化在东海的采油据点,颇值怀疑。
中日同意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促进各层次交流与合作,并以能源、环保、金融、信息通信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深化互利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方面,双方对包括核试验问题在内朝鲜半岛最近的形势深表忧虑;愿与有关各方根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推进六方会谈进程,通过对话与协商,共同合作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随着朝鲜前日在咸镜北道进行地下核试炸之后,六方会谈实际上已宣告破裂,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将是逆水之行。
安倍以中国为首访国家,显示出他对中日关系的重视;此行亦是5年来日本首相对华首次访问,两国关系冰冻多时,故此行亦被喻为“破冰之旅”。前首相小泉自2001年上台以来,政治作风独断,积极推动亲美疏华政策。执政5年又5个月,不理中韩与亚洲其他国家感受与反对,以内阁总理大臣之政府首长身分,六次参拜靖国神社,把中日关系从冷淡推至冰冻。
小泉在东亚外交、尤其是中日关系上,给安倍留下一个烂摊子。安倍接棒后,以改善中日关系为首要任务,先修复中日关系,至少也先缓和双边僵冻关系,再扩展对美积极交往。中日政治关系错综复杂,一时之间亦难以逆转;在经贸方面,中日仍在互动,有较大回旋空间。纵观安倍此行,除破冰意义之外,重点仍置于扩大在华商机,此是日本企业与经济界所盼。
中日今年1月至8月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31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预计全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超过3.6万个,实际到位金额达到561.6亿美元,居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国别地区排名第2位。
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高达10.9%,呈快速增长之势;另一方面,日本经济亦走出10年低迷期,连续4年保持增长,如此态势,为两国增加合作提供了发展机遇,预料两国经贸合作将进入新增长期。中日在节能环保方面,有极大的合作与互补性,极可能成为两国开展经济与技术合作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
作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其中一个“轮子”,经济比政治转得更快更远;在这个意义上,中日政治关系亦须同步加速,政经排成一线,才能相互平衡。
㈦ 求中日经济关系及其走势
给中国很多企业一个发展机遇,如汽车,虽然最大受益者是德国大众和美国品牌的合资车,但是也给中国发展中等级别汽车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减少了日系车挤压自主品牌低价位车的空间,其它很多行业也是一样,中国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另当别论。中国过去没有钱,而现在中国不缺钱了,很多行业要发展,就要推倒压在中国企业身上的日企大山,推倒了,才会有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至于互补,可以说有,但弊端大于利益,看看日本与中国几百亿元顺差就知道了,一年拿中国几百元美元,大到汽车,小到胶卷和摄影器材及方便面,日本无处不在,中国和美国只有区区200多亿美元,美国动不动就国家安全为由保护国内企业,而日本对中国顺差是中美的几倍,可中国汉奸还不断为日本叫喊,没有大东亚帝国中国人民活不了,中国经济全完了,可笑,-----------中国自古多汉奸,,嗨,
㈧ 中日关系改善有利哪些股票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的问题有帮助请采纳 谢谢..
㈨ 据传:中日关系紧张,东软近期会大跌. 不知道为什么
东软的股票大跌是正常的,因为日本是东软的大户,基本上是sony 三菱 丰田本田这些大公司的合作伙伴,并且日本阿尔派还是东软的股东。股票有影响是正常现象。
㈩ 中日关系的恶化经济上给我国带来那行影响
经济的制裁是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伤己,所以说所谓的经济制裁也是无奈之举。
一方面,“抵制日货”的结果是中日双方都受损。以往几次我国发生“抵制日货”,多是不买日本品牌产品,但事实上许多日本品牌的产品是在我国制造,抵制它们会让日本在华企业利益受损,但它们雇用的中国员工也必然受损,日资企业为中国社会缴纳税金等公共贡献也会受损。另外,“抵制日货”还需要我们购买替代产品如国货产品、其他国家产品,但这些产品中使用日本零部件、材料相当广泛。日本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高,不少零部件属于其独家产品,去年大地震时由于部分日本企业停产,还曾造成全球零部件断供。这说明,国货和其他国家的产品也同样含有日本基因,我们没有能力抵制。
同样,日本抵制“中国货”,结果也是双方受损。目前,在日本市场销售的“中国货”,即“中国制造”,多数是日本在华企业制造,即便是出口到日本的中国农产品,也是在日本企业监管之下,使用日本技术、设备生产。这些日资企业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返销日本市场,赚取的利润将会回日本。日本消费者要抵制“中国货”,也带有盲目性。
事实上,中日双方经贸关系密切,相互依赖度极高,但日本依赖中国更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对日出口比重在下降,2012年1-7月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7.6%。中国出口市场结构目前比较均衡、多元,而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约22%。同时日本经过对韩国、台湾、香港等市场出口然后再出口到中国的份额亦很大,即迂回出口估计约占日本出口总额10%。两项相加日本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高达30%以上。因此,日本出口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如果抵制日货,将比日本消费者抵制中国货效果更大,而且日本经济早已“疲惫不堪”,“弱不禁风”,在此情况下,中国消费者抵制“日货”,极有可能诱发日本财政危机、金融危机及日元危机。不过,日本接下来仍有“本钱”重建,然后走上极端道路,这将对我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显然民间自发抵制“日货”的决定不是万全之策。
更何况,中日冲突的背景后面还站着一个冷眼旁观的美国。对美国来讲,主导世界、维护美国在“全球利益”一直是其战略目标,对于任何能够打压竞争对手的机会,美国都会善加利用。由于经济发生危机,背负沉重债务,又要面对新兴经济体崛起,美国深感掌控世界已经实力不逮。有相当多的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如果中国实力受到任何的削弱就等于增加美国实力。美国正在希望重振制造业,恢复国际竞争力,而两个制造业大国之间的冲突,很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巨大机遇。从实力此消彼长的角度分析,美国将成为中日之间发展冲突的战略受益者。
有以上得出结论,对于你的仇人,最好的报复是“比他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