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股票有退市风险吗
Ⅰ ST海马正式摘帽,海马汽车能否实现自救
ST海马正式摘帽,海马汽车可以成功实现自救。
一、当时由于海马汽车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之内,经过审计进行审核,净利润为负值,所以才会根据相关规定作出退市的风险提示。
海马汽车能够扭亏为盈,最主要的是他们改变了市场方向,以前他们主要是依靠国内进行销售,但是现在他们大力开发海外市场,更大的扩展对外出口。实施战略性措施上的改变,并且也把发展的方向变更为环保节能型汽车,这样的改变也让海马汽车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并且海马汽车还会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系列,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选择。
Ⅱ 撤销风险警示 ST海马变更回海马汽车
日前,ST海马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于2021年5月2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5月27日开市起恢复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海马”变更为“海马汽车”,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ST海马在回复年报问询函时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33.16 亿元,同比下降 70.69%,主要系整车销量下滑及会计政策变更所致。
ST海马称,受疫情因素影响,汽车行业整体运营情况进一步严峻,2020年销量大幅下滑。报告期公司整车销售量17773台,同比下降39.66%,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由于2017、2018连续两年度审计时为负利润,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海马汽车股票交易实行了“退市风险警告”,由此海马汽车正式陷入危机并开启了救亡图存的道路。
2019年,海马汽车靠“卖房自救”,出售344套房产,应收款1.68亿元,已收款1.42亿元,共获得了0.85亿元的净利润,由此为其“摘星摘帽”埋下伏笔,海马于2020年6月19日实现摘星,由*ST海马变为ST海马。2020年,海马再次发布公告,出售145套房产,不断用房产换血,收获颇丰。
目前,据海马汽车一季度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23亿元,同比增长59.85%;净亏损约6287万元,同比缩减37%。数据可见,尽管一季度海马汽车营收增长,亏损缩减,但盈利尚未实现。
Ⅲ 海马停产启示录:投入产出失衡,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2月18日,海马汽车对外披露公司最新产销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海马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30辆和1147辆,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对于产销情况的进一步收窄,海马汽车回复,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影响,导致经销商延迟开门、工厂延迟开工等原因。但细心的媒体发现,海马汽车1月份的630辆产量实为小鹏G3的生产数据。这间接表明现阶段海马已经从原来一家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企业彻底沦落为一家代工工厂。
作为已经在汽车行业耕耘30年,几度代表着海南经济向好的上市车企,海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濒临出局的海马对今天的中国汽车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警醒?
1
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事实上,今年1月海马汽车的产销下滑与自主业务停产,只是海马汽车在企业经营受损、汽车业务收紧变化后的一个小缩影。因为在经历了2017、2018两年集团利润亏损,海马汽车的发展就已经被伤到“元气”。
2016年,海马汽车的发展进入巅峰。当年公司一举创收破200亿的大关,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汽车业务产值过千亿的自主企业。可就在次年,海马汽车就迎来了始料未及的寒冬与低谷。
2017年,海马的汽车业务产销情况出现断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车年累计产销分别为45011辆、47756辆,同比下降51.15%、48.46%;相关数字甚至在2018年进一步增大,同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67570辆,同比下降51.88%,年计划仅完成目标的37.5%。
有关海马此前的发展态势,相关行业人士给出的原因是由于,自主汽车的低利润加上此前公司在地产业务投资占用资金产生的连锁影响。随后,海马汽车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
此时海马汽车虽然还在开展自身的乘用车业务,甚至不惜投资6.1亿元用于扩充新能源轿车的研发和生产,但这种改善对已经凸显问题的海马而言已无济于事。迫于经营压力的影响,海马开始与小鹏汽车签订了代工协议,彻底沦为代工企业的序幕。
至于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关情况的海马员工猜测,可能与海马自主生产汽车的高成本运营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其自主研发的车型海马3,耗时42个月研发,累计投入4.95亿,累计卖出18万台,但单车平均研发价格高达2777元,超过长城旗下主销车型单车研发成本的2倍之多,单车利润却仅能维持在1000元左右,高运营成本让海马一度怀疑过自身在汽车业务的未来与前景。
与小鹏合作的代工收益,让海马感觉到明显优于曾经“自产自销”运作方式。这种短暂的“海市蜃楼”现象也让海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来。一位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一辆新能源企业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马与小鹏约定的年产5万辆的代工目标来看,海马短期内是能弥补自身在企业运营上所遇到的危机。
然而经营颓势的不可逆与市场环境的不达预期还是让海马汽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2019年,国内汽车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缺乏研发能力的海马在相继推出的几款新产品F5、8S后均未受市场认可;加之小鹏汽车交付能力的不足,双方约定的产能标准未达预期,海马汽车最终在2019年底迎来其汽车业务发展的最低谷。
根据此前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89万辆,同比下滑52.06%;累计销售汽车2.95万辆,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鹏汽车旗下G3车型的全年累计销量为16608辆,也就是说在2019年,海马汽车自主业务的生产情况仅维持在1.3万辆左右;年总产能仅为此前与小鹏约定产能的57%。
自主产品受挫、代工预期不温不火。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大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处在*ST行列的经营压力,停产自主产品、裁员缩减、维持代工现在成为海马被迫选择的出路,“一辆海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在面对商场大起大落后摆出的最后倔强。
2
代工的模式还能维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车业务的触底并没有让海马就此丧失“复盘”的勇气。根据海马汽车1月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在2019年扭亏为盈。其中,公司全年预计盈利9000万元至1.3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车预言家发现,2019年公司的获利主要来自于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的7亿元,也就是“变卖家产”所得。根据预告显示,2019年内公司包括转让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出售闲置房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收回以及政府补助等。出售产业让海马成功的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并有望撤销深交所对其股票的退市风险警示。
但对于这样的续命方式,相关行业专家却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车主业务,其未来发展仍将面临多重挑战。简言之,停产自主、继续代工海马早晚还是死路一条。毕竟目前代工方式还无法让海马实现经济过度或谋求转型的可能。
详细了解后我们发现,就在小鹏汽车与海马宣布合作代工后不久,小鹏就宣布自建工厂的意图,并明确回应了自建工厂对自身业务的必须性。今年2月14日,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肇庆市工商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正式登记成立,有关注者认为这是小鹏在对工厂建设所做的准备。尽管小鹏汽车对此回应是为了完善供应链布局,为公司产品发展做充分筹划,但此举目前并不排除小鹏在生产端可能与海马合作出现裂痕的可能。
假设与小鹏分手,如果重新寻找新代工伙伴,代工前景的不确定性仍旧是海马无法逃避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由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场实际需求小于企业产能,致使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盈利,意味着与新势力合作代工,海马还将面临规模论的困惑。相比新企业的不确定性,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较高,但由于自身产能过剩,也没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对于海马而言并不长远。
就在海马沦为代工厂的消息发出后,媒体关注到目前海马汽车中牟工厂已经停工,该工厂主要生产爱尚EV等新能源车型已经全部停止,中牟工厂员工大部分“被离职“后,少数未离职员工已经被调配至郑州工厂工作;此外,海口工厂在年前开始裁员,“海马要凉”成了当天舆论关注海马事件给出的最多评价。
3
海马们的“拐点”
从10年前海马合资改自主到3年前营收破百亿,海马自主的转型之路虽称不上经典案例与范本也绝不算转型失败的“反面教材”。那为什么短短两年内,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马汽车与马自达的合作之路结束。自此公司开启了自主之路,“福美来2”成为当年决定“单飞”的海马汽车推出的一款全新产品,也成为海马汽车由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的一款过渡性产品。
不过研发能力薄弱也成为单飞后的海马向外界暴露出的关键问题,这是由于此前与马自达的合作中,海马主要以生产的身份参与其中,没有自身研发设计能力,这项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扰海马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海马汽车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为2.54亿元。但同期相比,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15.04亿元、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则是达到了37.19亿元。研发能力的差距使得随后海马陆续推出的产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场的认可,也为后来产品彻底丧失竞争力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原因在分析人士来看,则可能与海马汽车近年来“三心二意”的经营理念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海马就形成“汽车、金融、地产”三大业务板块,并先后参股海南银行,海马地产板块则以“园林、安全、服务”为市场定位,在郑州、武汉等地投资开发楼盘。
直到今天,这种发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于海马汽车内部。截至2019年其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海马汽车、海田金控以及青丰置业。其中海田金控为海马集团金控板块,总资产100多亿元,全资拥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贷款公司、深圳海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控股参股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职过海马的员工在评价其随后的发展问题时就曾直言,海马在非汽车领域的布局,影响了其对汽车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后期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下降,缺乏了市场的竞争力。他曾这样说:“之前汽车行业发展快的时候,海马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发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产等产业,技术都是老本,当其他产业回报不如预期后,汽车业务也就彻底不行了。”
如今来看,海马的没落并非全然来自于市场竞争的无情。曾经先期基础的薄弱、后期战略的失利都是海马汽车面对发展时受到过的困惑;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看重投机者快进快出的果断,汽车行业似乎更关注相关企业高持续与高技术持续投入的特点,可能这才是像海马这类的企业入局之后最该正视的关注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海马的“复兴”之路还能走多久
创造辉煌或许需要花比三十年更久的时间,但从神坛跌至谷底,却只需不到三年。
而经过大半年目前来看,通过“卖房变现”等方式的“回血”,并没有多大程度地“美化”海马的财报,而景柱的回归,也未能力挽狂澜拯救海马汽车于水火。销量下滑、持续亏损、经营愈发困难的现状,仍然是海马不争的事实。
就在不久前,网上还流传出一份海马汽车成立公司转型研究办公室的通知文件,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海马汽车由于销量下滑,正在进行转型,将退出汽车行业。尽管,不过对于相关报道,海马汽车很快就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但这足以说明目前海马的处境有多窘迫与危急。
结语
目前来看,海马汽车的处境仍然十分不容乐观,在至今还未能摆脱亏损局面的情况下,“摘帽”希望十分渺茫。车市寒冬下,海马务必要在2020年里,痛定思痛、缓解并化解销量危机。否则,很难讲其“复兴”之路是否还能走下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海马汽车有前景吗海马汽车为何股价降低这么多海马汽车最新业绩如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的大方向,就因为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比较景气,汽车板块整体估值始终居高不下。海马汽车也上了新能源汽车道路"这一条船",那看看它的股票有没有值得投资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还没有开始分析海马汽车股票的时候,我整理好的新能源汽车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建议收藏!新能源汽车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的时间是1988年,它旗下的子公司囊括了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集团,致力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关于海马汽车还有哪些优势,让我们接下来看看:
优势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范围广
海马汽车几年前的纯电动普力马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得到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已升级换代,如今的海马电动汽车处于商业推广和示范运营的阶段,示范运营的城市到目前有海口、郑州、杭州等。普力马、海马王子成功加入了首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目录,其中海马王子也已经被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优势二、技术、研发优势
海马汽车在引进成熟产品的基础上掌握了生产工艺和装配技术,全面掌握了质量控制、国产化改型及发动机生产技术等。同时通过与国内外设计公司合作,海马汽车渐渐对于车型开发的设计流程也掌握得很好,,积累了大量设计参数和数据,提供给自主开发一个很不错的基础。
海马汽车可以作为自主品牌中最早一批发展新能源的汽车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它的主要研发方向线上,在新申报的国家863计划中相关技术项目已经顺利通过答辩了,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技术领悟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的一期重大项目。
还有很多内容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对海马汽车股票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进行了单独书写,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下列链接就能打开:【深度研报】海马汽车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政策上的支持、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是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所在,而新能源车企爆发式增长已在国内盛行。通过市场比较,青睐于锂电池的新能源概念的公司的投资者更多。同时,国内很少有车企涉及到氢能汽车,市场发展很难,倘若一定要大规模发展氢能,则要迎接制、储、运、用多个环节产业链长、技术复杂等挑战,因此想要发展氢能汽车,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跟精力。
总的看下来,海马汽车股票极有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谨慎对待一定没错。不过文章一般都存在滞后性,关于海马汽车股票未来的行情,有朋友想更加深入了解的话,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助你诊断股票,看下海马汽车的股票值是否估高或估低:【免费】测一测海马汽车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Ⅵ 海马汽车股票会退市吗
经查证核实,000572海马汽车,目前处于下跌趋势之中,主要是业绩不好,受到股民的抛弃,没有重大利好的情况下,半年内的后市不会大涨,该股票至少要震荡横盘一个很长的时期,潜力会有,但不是现在!
Ⅶ 海马汽车卖房卖子公司,真的要破产了吗
接连腰斩,海马汽车面临退市风险。此前,海马汽车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累积销量为14425辆,同比下降65.16%;实现销售收入23.23亿元,同比下降14.67%,亏损1.78亿元。1.4万辆,这是二流畅销车型单月销量,却是海马集团全部车型半年的销量累积。
海马汽车举行了互联网直卖用户交车仪式。作为老牌民营车企,海马汽车称将学习新创车企的“用户思维”,采用互联网直卖模式,实行网上一键订车、一键付款、一键贷款等服务,以更好地配合市场。而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在汽车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面前,最重要的不是营销形式,关键还是在于产品。
Ⅷ 听说海马汽车面临倒闭是真的吗
海马汽车是有面临倒闭的风险。
2018年1月26日,海马汽车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金额高达9.4亿—10.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0%。1月29日股市周一刚开盘,海马汽车股价一下子大跌9.64%,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
海马汽车如此惨淡的经营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销量的锐减。众所周知,2017年可谓是中国自主车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和车型平均售价攀高,并出现了如吉利、传祺、上汽等一批规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车企。
海马汽车2017年的主营业务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仅剩下金融服务业务。2017年年初,海马汽车就定下了30万辆的销量目标,尽管奋力拼搏一年,但2017年实际销售仅为14万辆,销量还不足目标数量的一半,因此,可以说海马汽车是有面临倒闭的风险的。
海马汽车有面临倒闭风险的原因:
1、自从海马和马自达分道扬镳以后,推出的车型与其他品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几乎没有竞争力。,由于其自身实施产品聚焦战略后,对部分产品或在研项目实施退市或停止研发等,涉及的相关资产或研发支出予以减值或费用化,影响净利润约2.42亿元。
2、错综复杂的业务板块也是海马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马汽车财报显示,海马汽车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商务会馆、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贷款等业务。
如此繁多的业务必然会降低海马汽车板块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新车的研发和量产,甚至影响到汽车销量,从而降低集团的整体利润。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1年亏掉5年利润,海马汽车已走到退市边缘?
Ⅸ 成功“摘星摘帽”,海马汽车是否已满血复活
成功“摘星摘帽”,海马汽车我认为没有满血复活。
1.个股摘帽只能够证明企业开始盈利,避免了退市的风险;
2.海马汽车认可度比较低,竞争没有优势;
3.业绩是否反转需要持续跟踪,还需要等待接下来的财务数据确认。
对于股民来说,最怕的事情就是股票退市,当股票ST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对于普通投资而言尽量不要碰ST个股,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风险。成功“摘星摘帽”,海马汽车我认为没有满血复活。个股摘帽只能够证明企业开始盈利,避免了暂时的退市风险,但能否持续盈利这还是我们慢慢跟踪,然后确认财务数据;同时海马汽车认可度比较低,没有竞争优势,业绩可能会是昙花一现,所以海马汽车只是暂时摆脱了风险,是否满血复活需要时间的验证。
不管怎样,海马汽车已经暂时摆脱了困境,股民也不用担心海马汽车会退市,期待海马汽车凤凰涅槃,满血复活。
Ⅹ 海马复兴的“关键变量”,会是景柱吗
“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想必能引起去年重回海马汽车的景柱的深度共鸣。
显然,景柱希望自己再次成为重振海马的“关键变量”。
2019年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南”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很多车企由于自身竞争力的不足而逐渐掉队。海马汽车无疑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去年的海马汽车十分艰难,销量持续下滑,业绩亏损,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海马汽车股票名称正式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
当然,从“内销”转“出口”的挑战,或许一点都不比在国内“站稳脚跟”简单。毕竟,不同的国情,当地市场与国内差别巨大的产品需求,以及渠道销售等问题,都需要海马拼尽全力去克服。
不过,硬币总有两面。利用海南全面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和政策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仍将有望对海马的复兴带来积极的作用。
功夫拍案
海马的复兴之路,或将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汽车业大环境的转变,能够留给景柱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多。
但无论如何,景柱的“躬身入局”,仍无愧于老一代汽车人的坚毅担当。
至少,海马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其复兴的“微光”。随着新产品的推出,体系的重新梳理,我们也期待在2020年看到一个更好的海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