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披露对股票的影响
① 公司业绩披露对公司股票的影响是涨是跌
股票先机为您解答:
如果业绩好,当然对股票来说是利好消息。
如果公司年报业绩不好,肯定会对公司的股价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对这种影响需要理性分析。
1、如果公司业绩下滑不是很严重,年报公布之前股价已经下跌做出了反应,那么,这种影响将不会太大,反而在年报公布之日,股价会反向上涨,因为前期下跌已经消化了这种影响。
2、如果公布年报之日,超过了市场预期的亏损额度,股价将大幅下跌。
更多关于股票的规则、知识等,可以关注股票先机,或者下载客户端,里边都有详细讲到哦。
② 股票在年度预报和一季度预报的时候对股票都有一些影响,那披露年报和一季度报的时候是否还会产生影响
这个没有绝对的,因为国内股票人为因素太多,从你的个股走势来看,大幅上涨后成交量持续放大,不排除主力资金借机获利了解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今天洗盘结束后,继续强拉,就看今天主力资金洗盘的效果了。
③ 企业的季报,年报对股价有何影响
企业所得税的季报和年报区别在于:季报是以会计报表上的利润数为基础计算企业所得税,而年报要在会计报表利润数的基础上根据税务要求做相关的纳税调增、调减,季报只有一张表,年报在国税申报的所得税还有几张附表。第四季度报表和以前月份的季报做法相同,与年报不同之处就是前面所讲要做相关调整。
④ 三季报披露当天对披露的股票有影响吗
当然有影响.三季报披露,催生了第一大牛股:淮柴重机.
但也有主力借利好出货的.
⑤ 年报披露对股价有什么影响吗
公司财报披露对股价或多或少还是有影响的,年报披露前有预披露,如果预披露的年报经营业绩有大幅度的上升,股价会得到炒作,等到正式年报披露的时候,股价就会出现获利回吐的迹象,利好兑现就是见光死,一般爆炒的概念会是业绩大幅度上升,或者预期有高分红高送配。
至于是否介入,关键看你的眼光和财务分析能力,还有不管本年度第几只披露年报的公司这都是按照规定必须披露的,不存在说是利空还是利好!
拓展资料:
根据国家证券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必须公布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告其公司上一年的经营情况。公司年报是公司全年经营的总结,也是广大投资者能得到的用来了解公司的最全面可靠的信息,充分利用年报的信息就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那么,公司年报怎么看?
1、重点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存货、资金三个方面。应收账款和存货越少,现金流量越多的公司,财务状况往往越好,越有投资价值。
2、观察企业的扩张状况,主要是将效益的增长和股本扩张的速度进行对比,效益增幅高于股本扩张的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3、判断企业主营业务是否扎实,在利润总额中主营利润所占的比重不同,对企业前景的评估也应有所不同。主营利润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赢利一般较为稳定,其利润大起大落的概率较小。
查看上市公司年报还不能忽略【或有事项】,所谓或有事项是并没有成为事实,但又有可能成为事实的事项。简单来说,是一种潜在的未发生的事项。需要在年报中披露的或有事项包括: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债务担保等。其间有资产增加的可能,也有负债发生的因素。
⑥ 季报预约披露时会对股价有何影响
如果季报预盈,对股票是个利好,
如果季报预亏,对股票是个利空。
⑦ 上市公司披露季报对股票走势影响强度有多大 影响是短期的还是中长期呢
相对于半年报、年报,上市公司季度报告披露内容简单一些。但简单不等于“空洞无物”。相反,正确理解、阅读、分析季报,对投资者来讲,仍能找到较多“亮点”,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管理层为强制和规范季报的信息披露内容,从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及前十名流通股股东持股数、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本报告期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较具体的披露要求。但对投资者来讲,对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投资判断,依靠这些固定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管理层规定的季报信息披露项目,对大多数公司都是同等适用的,并无多大差别。投资者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只能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简单概况,是公司经营成果的显性成绩单。但在现实中决定股价变动的因素,并不仅出自于上市公司基本的信息披露。相反,正是那些已被轻视或忽略的上市公司信息,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明朗的信息、预期的信息,也包括突发的信息。突发的信息比预期的信息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股价波动的更为剧烈。突发的信息,往往是指已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和未知的现实风险和收益。作为投资者来讲,未知的信息难以预料,但已知的信息,是指公开披露的信息,如果不通过已披露的信息明察和洞悉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更难以把握。这些收益和风险,应成为投资者阅读和了解上市公司季报的首选。但投资者如何从浩瀚的信息中淘到“真金”?又如何发现和掌握并领会季报潜在的收益和风险呢?
首先,投资者应当通过季报信息披露现象看本质。现象是公开的数据和文字描述,本质是数据的来源、计算口径、编制方法、政策制度等。本质更多反映的是数据或文字描述背后蕴涵的规律。
其次,重视信息的文字描述。上市公司季报文字描述的往往是总结、成果、业绩、过去管理思路等较多。而对公司前景展望、业绩预测、未来管理思路、具体做法等描述较少。投资者对于浓墨重彩的信息不妨看淡些,对“一笔带过”的信息不妨看浓些,并多打几个问号。与上市公司自身以往的业绩做比较,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公司做比较,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初衷和原由。按照一般规律,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市场形象的维护,上市公司浓墨重彩较多的是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正面市场的信息,而对有损公司形象的信息则着墨不足,特别是暗含“风险”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是十分不利的。投资者在阅读季报时,如果不加以辨析,吸收的可能都是积极信号,而忽略的可能都是风险信号,从而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导致不应有的投资损失。
第三,重视信息对股价的作用力。当一只股票上涨或下跌时,投资者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是产生为什么涨和为什么跌的疑问。由股价表现联想到上市公司报告是必然的,及时、准确、完整的季报将给投资者做出答案。而这些答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市公司对季报的披露广度和深度。当投资者把股价变化与阅读上市公司季报有机结合的时候,投资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强。
最后,还要学会必备的信息储备本领。投资者阅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信息。正确运用信息除占有信息外,还要会分辨信息,并能归纳、整理、驾驭、领会信息,在整理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市场变化时加以灵活应用。比如近期发生在东南亚的禽流感信息。其属突发性信息,正常的季报不会出现,如果投资者能想到禽流感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想到相关的治疗和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也就会想到与之关联的上市公司。通过了解其生产经营特点及已往对科研力量的投入程度,来判定其管理思路。从其经营的灵活程度反馈其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竞争能力。而没有对上市公司报表的充分了解和掌握,突发信息的机会就会转瞬即逝。这就是投资者为什么总是对信息了解和掌握滞后半拍、接上最后一棒的重要原因。
⑧ 股票季报对股价有何影响
上市公司季报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及前十名流通股股东持股数、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本报告期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较为具体的信息披露,市场中的上市公司通常会有明确信息、预计信息、突发信息等方式对市场公告。
对于上市公司发布的季报来说,上市公司的突发的信息比预期的信息具有影响力,股价受到影响会比较剧烈。例如:中心通讯这支股票在季报发布因罚款上市公司业绩受到较大的亏损,对当时股票的价格出现了波动影响。
上市公司的预期公告会使股票在市场投资情绪逐步发酵,影响力是逐步的。例如:上市公司在季报发布前,上市公司预期季度业绩翻倍,会使市场的投资情绪上涨,有概率会推进股票上涨。
投资者需要注意季报发布后不及预期,对股票价格会造成利空影响。如果与预期相符,股票价格大概率会出现小部分回调。如果发布的季报大幅高于预期,大概率会使股票价格短期快速上涨。
总体来说,股票的季报可以对股票最新基本面有效分析,投资者在参考时需要认清上市公司报表的真实性。如果报表出现修改或是漏报,那么报表就会失真。但是,投资市场中没有完美的投资方法和解读方法,都是需要结合其他市场指标和市场环境以及个股情况进行参考。
(8)季报披露对股票的影响扩展阅读
成交量与股票价格、交易时间、投资者意愿、市场人气等诸多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成交量的变化过程就是股票投资者购买股票欲望消长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股票市场人气聚散的过程。当人气聚敛,成交量增大,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介入,必定刺激股价攀升;
股价升至一定高度,投资者望而却步,成交量开始徘徊;获利盘纷纷出手,成交量放大,又会导致人心趋散,股价会下跌;而当人心惶惶,抛盘四起,成交量的放大似乎成为人气进一步涣散的引信;待到股价继续下跌,成交量萎缩,投资者逃脱唯恐不及,供大于求,股价又走入低谷……
成交量的变化最能反映股市的大趋势。上升行情中,做长线和做短线都可获利,因此股票换手频繁,成交量放大;在下跌行情中,人气日趋散淡,成交量缩小。
⑨ 中报预约披露对股价有何影响
这两个业绩报告,对股票的股价影响会很大,如果年报和中报的业绩很好,并且有很高的送股和分红方案,那么就将刺激股票的上涨,甚至出现一波持续的上涨行情,如果年报和中报的业绩很差,则对导致股票的价格大跌,甚至出现跌停板的走势。
年报是所有上市公司在每年,必须公布一次公司的业绩,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在每年3月--4月公布业绩,这个业绩是上一年的全年业绩数据。中报也叫半年报,半年报是所有上市公司在每年的8月份左右,必须公布一次公司的业绩,这个业绩是每年1月1日---6月30日的业绩数据。
(9)季报披露对股票的影响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股市刚刚摆脱熊市,一些在低迷市道中上市的次新白马股定位偏低,由于上市时间不长,成长性较佳、潜在题材丰富、具备一定的扩容潜力,容易受到市场主流资金的关注。而且股价上方没有长期熊市形成的套牢成交密集区,容易产生飚升行情。
如果股价在业绩正式公布前就已经上涨过快或过高,并且成交量急剧放大时,投资者不宜轻易追涨。因为不排除有部分预先得知业绩消息的庄家早早建仓,并把股价拉升到某一相对高位,专等着利好兑现时乘机派发给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