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对股票影响
Ⅰ 通策医疗股票为什么猛跌
在顶峰时拥有超过1300亿元市值的通策医疗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明星股。不过,今年三季度以来,通策医疗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通策医疗股价跌幅达26.34%,而14日、15日连续两日的大跌似与通策医疗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有关。
10月14日晚间,通策医疗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19亿元,同比增长12.44%;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仅5.88%。再看看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74.81%和141.16%,相形见绌。
中泰证券研报分析称,受2020年第三季度的高基数影响,2021年第三季度,通策医疗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44%、5.88%,而较2019年第三季度复合增长达19.45%与18.47%。整体来看,公司依然保持着高水平的盈利能力,作为民营口腔医疗龙头,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快速扩容,业绩高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从业务构成来看,通策医疗的业务可分为种植、正畸、儿科、大综合四大科室。今年前三季度,上述四大科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依次约为16.47%、21.71%、20.35%、41.47%;增速方面,四大科室较去年同期均保持了约40%左右的增速。其中,种植业务增速最高,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6.49%,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
拓展资料:医疗改革概念股
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医疗改革概念股:海王生物、沃华医药、云南白药、亚宝药业、白云山。
Ⅱ 中国政策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中国政策对股票会有间接性影响,例如政策对某行业利好,那该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就可能有较多人竞争买入,股价便上升;不过若一些公司业织一向很差,股价也不一定跟从上涨。
Ⅲ 医保的改革,会对药店有什么影响
短期回调的原因是市场觉得个人可支配资金收紧对零售药店的购买力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看,医药分开是必然趋势,零售药店的长期逻辑在于承接更多现在医院药房的市场外流,以及打破只能使用个人账户支付的限制,开放统筹账户在药店的使用权。老罗认为,现在仅仅是连锁药店发展大时代的开端。零售龙头价值前景不改,市场调整不必过于担忧。
而之前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改革的的确是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政策。一直以来,有工作单位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缴费都是由个人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每月我们大概会扣除工资2%的金额用于缴纳医保个人部分,而公司单位也会同时替我们缴纳工资的6-8%,作为公司部分。两方面的钱加起来,就是我们城镇职工的医保账户缴费金额。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有另外一种划分费用的方式,就是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我们个人扣除2%工资,全部归入个人账户以外,还有公司缴费部分的30%,也划入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就有工资的3.8%-4%的金额;相应的,公司缴纳部分的70%进入统筹账户,即相当于工资4.2%-5%的金额。
医保统筹金额用于支付住院费用,是国家调配使用,也就是说额度是你的,但是钱并非存在你的账户中,而是被支付给正在使用医保费用的人了。但个人账户里的钱,是真实储存在账户中的,即医保卡中的余额,用于我们支付药房买医保药品以及门诊看病的医药费用。这部分钱主要由正在工作的年轻人缴纳,存的多但用的少,又没有被国家调配动用,因此,个人账户的钱就有结余。根据行业专家的统计,2018年城镇医保个人账户的支出约3600亿,累计结余量大约6000亿。也就是说,这6000亿的资金,沉淀在账户中未被使用。
此外,零售药店的政策也在同步发展。现阶段下,零售药房刷卡支付的钱只能来源个人账户,但随着医药分开的推进,零加成下医院对于卖药的积极性显著下降,行业预计未来会像美国一样,大多数药品通过药店销售。那么,原本属于医保统筹的药品在零售药店购买时,理应通过统筹账户支付,也就是说零售药店未来也应该和医院一样,能够接受医保统筹部分的费用。医保统筹费用支出体量要大于个人部分的支出体量,如果零售药店真的能够从中分一杯羹的话,现有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扩展空间。
Ⅳ 职工医保改革将迎大动作,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职工医保改革职工医保改革将迎大动作,带来的影响有,①门诊费用拟纳入职工医保报销范围,一方面增强了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将门诊的一些小病痛以及常见病都纳入医保范围;另一方面门诊报销比例从50%起步,普通门诊统筹兼顾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这对于广大职工参保人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②单位缴纳费用拟不再计入个人账户,这一改革意味着以后我们个人账户的钱会变少,但钱还是那些钱,只是不会进入个人账户,而是进入统筹账户,可以跟其他参保人分享,除此之外,如果参保人去门诊就医的话,能报销的费用会比改革前多很多。③个人账户可支付家属医疗费用,改革前个人账户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但是改革后个人账户不仅可以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还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
国家医保局于2020年8月26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个人账户可支付家属医疗费用、单位缴纳费用拟不再计入个人账户、门诊费用拟纳入职工医保报销范围,这一系列改革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是利好居多。
Ⅳ 大批品种移除医保对保险股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
从字面看,当然是利好,国家的社保承担的越多,保险公司的补缺作用越弱,国家社保承担的越少,保险公司的分担越重要。
但对社保的品种移除、移入综合看,还不简单是字面上的意思。
移除的多是低价普通品种,仍然在社保目录里的有很多可替代它们疗效差不多,移入的不少新品种是救命的昂贵药,以前个人负担极重的。国家的调整向重病救命倾斜,轻症常见病加大个人负担比重。前者会因病致贫、致死;后者数额相对小,影响较小,实际是良性的安排。
所以,也谈不上对保险股有太大的利好或利空,商业保险作为重要补充,有财力的话,还是不错的选择。
Ⅵ 医疗类股票暴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疫情防控还在进行。国外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
疫情的爆发短期内会对股票市场形成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受到影响),短期内对交运,社会服务等消费人群聚集的行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然而这种短期内的影响将强化市场对逆周期操作的信心,所以全年继续推荐高成长、高弹性、高估值的硬科技和新消费。医疗板块是目前比较火热的。
Ⅶ 新医疗改革对我国医药行业有什么影响
新医改对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都是非常正面的。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促进医疗资源与药品消费结构的重新分配。二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医药市场“蛋糕”扩大,未来医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估计将增加1200亿元/年。这将增大医药市场的蛋糕,尤其是基础用药市场。2005年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是4000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200亿元/年。如果国家在未来增加1200亿元/年的卫生支出,则整个医药市场的蛋糕将被迅速扩大。三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得到改善,曾经被压抑的医疗需求有望释放,从而推动医药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分析,在医疗制度改革下,未来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 其一、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具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双鹤药业、华北制药、丽珠集团、鲁抗医药、哈药集团等。 其二、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 其三、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科华生物等。 其四、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和挂网招标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减少药品中间流通环节。一个地区一般只有1或2家药品流通企业最终负责药品配送。因此,网络发达和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的医药商业公司将在此过程中胜出,市场进一步优胜劣汰。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 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都将是加速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 我们认为,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渐进式的,整体格局确立估计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对部分相关医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响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