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股票的商誉是怎样影响其净资产的

股票的商誉是怎样影响其净资产的

发布时间: 2022-03-07 06:22:26

① 什么是商誉,如何理解安全生产对商誉的影响

摘要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② 商誉指标一般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大于多少认为公司存在较大风险

商誉评估值不超过30%则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内,商誉评估值超过30%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

举个例子,在资本市场中,假如某一家上市公司要被收购了,实际账面净资产只有1亿元,但是被收购的公司的品牌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有公司愿意溢价,以2亿元的价格来收购,那么这多出来的1亿元就是该上市公司的商誉值。

净资产是真实反映上市公司财富实力的核心财务指标,在上市公司遇到困境时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的是净资产,而非商誉,因此,占比超过30%就表明上市公司在关键时刻的解决难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商誉占比越高,其商誉减值对于公司来说影响也越大:

比如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承诺后期净利润不低于多少,但实际的报告中,却不如预期。在报告期末,则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就是当初夸下的海口,并没有实现,这就是高商誉所带来的雷。

现在A股市场上的高商誉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风险,股票商誉值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不合理的,当商誉值大于30%,投资风险一般就比较大了。

③ 商誉怎么看

④ 商誉是怎么产生确认商誉对企业以后年度的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

商誉 (Goodwill )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编辑本段]1.商誉的本质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三元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商誉的本质。好感价值观是从资产的角度定义商誉的,但它仅仅列举商誉的种种特质而难以解决其计价问题。另外,这一观点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因为,按照现行惯例只是自创商誉不入账,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入账。超额收益论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阎德玉(1997)曾指出:“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 不足之处在于:该观点对商誉科学定性后,相关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加之其他两个观点同时作用的干扰,使得商誉定性理论本身缺乏根系理论的支持,对商誉会计实 务指导作用显得软弱乏力。”此外,商誉一定会产生超额收益,但企业的“超额收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须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以免歪曲商誉的价值。总计价账户论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不是定义商誉。企业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 因此,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着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
核心商誉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9 年9月7日公布了一项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core goodwill)的概念。
FASB认为,商誉可描述为由六个要素组成:(1)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在收购日的公允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2)被收购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市价。(3)被收购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going-concern)构件的公允价值。(4)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的公允市价。(5)收购企业由于计量收购报价的错误而多计量的金额。尽管在所有现金交易中的收购价格不会出现计量错误,但如果是涉及到股票交换的交易,则很难说不会出现计量错误。(6)收购企业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
要素1和要素2都与被收购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都不是商誉。要素1反映的是被收购企业未确认净资产的利得,要素2只不过是指那些能够单独辨认但由于不能完全符合确认标准而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要素5和要素6与收购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也不是商誉,要素5是一个计量误差,要素6代表的则是收购企业的损失(在多支付的情况下)或利得(在少支付的情况 下)。只有要素3和要素4从概念上讲是商誉的一部分。要素3与被收购企业有关,它反映了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超额组装价值”(excess assembled value)。它表示被收购企业事先存在的自创商誉或以前从企业兼并中收购的商誉。要素4与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的结合有关,它反映了由合并而创造的“超 额组装价值”,即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经营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FASB将要素3和要素4统称为“核心商誉”。
关于商誉本质的其他论点:有些学者为了使商誉的研究摆脱进退两难的困境,于是抛开仅就会计论会计的局限,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来分析阐述商誉的本质问题。
董必荣(2003)以企 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为基础,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超额收益的源泉,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商誉的本质。商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高阳宗(2001)从生物学共生理论出发,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微观共生体。这一共生体其完善的共生机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过去的发展 过程中共生出一个“新物种”——共生资源。它客观地游离于共生单元之间,使共生单元之间互相作用和适应,共同激活和发展。商誉就是这种共生资源的会计表达。
邓小洋(2000)等学者分别从法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角度考察商誉的本质问题,最终用系统论的方法解释商誉的本质,即一种协同效应。
[编辑本段]2.商誉的特性
商誉的经济含义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格。它是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所产生的。
商誉能为企业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它之所以作为一项资产具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效益性特征。它是企业收益水平与按社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差额的资本化价格。人们通常是采用资本化率把企业超额收益还原求得商誉价格的,而资本化率实际上又是投资(投入资本)报酬率,企业超额收益经过还原所得的就是创造这种超额收益的资本额。所以,应把商誉的价格看作为资本化价格。商誉的值有正值,但当企业亏损时,或企业收益水平低于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时,商誉也可有负值。
商誉是一种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它不能独立存在,它具有附着性特征,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企业的环境紧密相联。它既不能单独转让、出售,也不能以独立的一项资产作为投资,不存在单独的转让价值。它只能依附于企业整体,商誉的价值是通过企业整体收益水平来体现的。
按未入帐资产理论,商誉是计量了未入帐资产的结果。商誉属于自创的无形资产,其开发成本很难从帐薄中完整地反映出来。而且它的功用与其开发成本之间的关系也很不确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影响企业商誉形成的因素很复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由于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获得客户信赖;或由于严密的组织,生产效率显著。
[编辑本段]3.商誉的分类
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或称之为非外购商誉。
对商誉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考察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能否长期稳定地获取收益以至于获得超额收益,实际上就是自创商誉的本质问题;
考察企业并购过程中进行并购的交易价格大于或小于该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研究外购商誉的本质问题。尽管理论界对商誉争论不休,但实务界对商誉的处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自创商誉一律不予确认;外购商誉被界定为被购企业的价格与其可辨认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并且账务处理原则也在走向一致,只是外购商誉的摊销年限各国有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取消摊销处理,改为减值测试)。
[编辑本段]4.商誉的评估
商誉的评估是资产评估的一种。
商誉的评估方法取决于对商誉含义的理解,商誉价值量的大小是通过企业的收益水平来体现的,而它又属于集合性、附着性强的一种无形资产,只能采取整体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不能像其他可确指的无形资产那样单项进行计算。
商誉的整体评估可采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割差法
[编辑本段]5.商誉的会计处理
对商誉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各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有如下三种处理方法:
将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其预计的有效年限内以摊销列作费用。此种观点认为实施合并的企业为了取得以后若干年度的超额利润,发生了超额耗费,这一超额的代价表明被并企业有商誉存在。商誉同样符合资产的定义,它和其他资产一样,在合并主体产生未来收入的过程中发挥着效应,其本身也会损耗,就象开办费等递延资产一样,应定期予以摊销,与所获取的超额收益相配比,这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也符合稳健性原则,否则就会在未来虚增利润。
把商誉看成一项权益抵销项目,在合并时立即注销(writtenoff),直接冲减合并企业的当期收益或留存收益。此观点认为,商誉的价值很不确定,不能单独存在和变现,而且形成商誉的因素难以为企业所控制,在合并之后,商誉不一定能继续存在。如原来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现在或将来不一定仍然还处于优势的位置;由于主要管理人员人事变动,现在或未来的经营水平不一定还有原来那么高,等等。若将其列作商誉不摊销或分期摊销,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因此,合并商誉应在其会计处理上直接同合并企业的股东权益,即留存收益进行冲销,或直接冲销合并企业的当期收益(把合并企业多付的一部分款项看成是与合并业务相关的费用)。
将商誉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此观点认为,外购商誉是企业并购交易时获得的能为购买企业带来超过正常盈利水平以上的超额利润,因而是一项资产。作为资产,商誉应予以资本化。成功的企业拥有的商誉将得到永久保持,价值不会下降。此外,在被并企业以往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形成了未入帐的自创商誉。这些费用以前均已计入费用,抵减了过去的收益,现在通过并购后由并购企业将确认的商誉进行摊销,造成重复计算商誉费用。
[编辑本段]6.中国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指的是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价值。
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值准备)。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外购商誉的价值。

⑤ 股市里面的商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如何产生的呢

前几年市场谈论商誉较少,但在18年底大部分公司开始大规模的计提商誉,在19年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也发布商誉减值公告,为什么早几年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情况,在这几年的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下面我们重点讲解下商誉到底是什么,上市公司是如何产生的商誉,为什么目前上市商誉减值占比较多。

那我们上述讲到大部分公司在牛市14-15年完成收购,那三年之后,那就是18-19年,所以我们发现在最近一两年大量公司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一旦净利润大幅度的减少后,造成了公司股价的下行。

总结:商誉是由于溢价收购所造成,溢价收购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那商誉就自然形成,所以大家在面对上市公司之前出现过高溢价收购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商誉一栏中资金规模较大的,要注意后期的商誉减值的风险。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⑥ 股票的商誉是怎么回事

一般是上市公司收购其它公司时溢价产生的。股票的商誉过高是风险,一旦收购公司业绩不达标就有计提减值的风险。所以买股票一般回避过高商誉的股票。

⑦ 企业商誉是如何产生的

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作为商誉的定量标准,坚持实现原则,从利润的立场而非交易的角度来确认计量商誉。按照传统的商誉会计理论对自创商誉难以进行可靠地计量。因可靠性只是相对的,故我们可以利用商誉的定义对其价值进行合理地估计,其计算公式为:超额收益=实际收益—平均利润率×公允价值,然后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有形资产获得的是平均利润,商誉资产获得的是超额利润),确定商誉的价值,公式为:商誉价值=超额收益/平均利润率
在我国资产评估业务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割差法
根据企业整体评估值与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进行比较确定的。基本公式是:商誉的评估值=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企业的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含可确指无形资产)。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可以通过预测企业未来逾期收益并进行折现,或资本化获取;对于上市公司,也可以按股票市价总额来确定。商誉的评估,限于盈利企业或经济效益高于同行业或社会平均水平的企业。商誉为负值时,对商誉的评价也就失去意义了。
二:超额收益法
把企业超额收益作为评估对象进行商誉的评估。超额收益法视被评估企业的不同又可分为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两种具体方法。
1. 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它是把被评估企业的超额收益经本金化还原后来确定该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其公式是:商誉的价值=(企业预期年收益额-行业平均收益率×该企业的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适用本金化率
例如:某企业的预期年收益额为20万元,该企业的各单项资产评估价值之和为80万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20%,并以此作为适用资产收益率(适用本金化率)。
商誉的价值=(200000-800000×20%)÷20%=40000÷20%=200000(元)
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主要适用于经营状况一直较好、超额收益比较稳定的企业。如果在预测企业预期收益时,发现企业的超额收益只能维持有限的若干年,这类企业的商誉评估不宜采用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而应改按超额收益折现法进行评估。
2. 超额收益折现法。超额收益折现法是把企业可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进行折现,把其折现值确定为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商誉的价值=
例如某企业预计将在今后5年内保持其具有超额收益的经常态势。估计预期年超额收益保持在45000元的水平上,该企业所在的平均收益率为12%,则:商誉的价值=45000×0.8929+45000×0.7972+45000×0.7118+45000×0.6355+45000×0.5674
=162216(元)

在商誉评估计量中都应注意下列问题:
1. 所有企业中都有商誉,商誉只存在于那些长期具有超额收益的少数企业之中。
2. 商誉评估必须坚持预期原则。
3. 商誉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但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够单独计量的特征,决定了商誉评估计量不能采用市场类比的方法进行,因为影响商誉的各项因素的定量差异调整难以运作。
4. 企业负债与否、负债规模大小与企业商誉没有直接关系。
5. 自创商誉计量与核算是企业内部定期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在企业正常的营运过程中无需他摊销,只需在表外单独列示,但是企业一旦出现重大影响事件时,必须重新进行评估,差异额为负值时必须进行摊销而正值则必须增加商誉的价值。

⑧ 关于商誉和净资产的问题

净资产包括商誉,
A公司净资产为2000。

⑨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净资产受影响吗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净资产受影响。

商誉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资产,具体表现为在并购中支付的对价超过被购买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对商誉而言,往往面临着可能发生减值的问题,经常需要对商誉价值进行再确认、再计量。在并购标的业绩承诺不达标、特别是亏损的情形下,上市公司往往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最终是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⑩ 商誉如何影响利润

商誉影响利润,是因为“商誉减值”。

商誉只产生于企业合并过程,体现财务报表上,它是合并方支付的对价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商誉减值不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因此商誉减值既影响实际利润,也影响扣非利润。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因并购重组产生的商誉,其减值与企业的其他长期资产(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性质相同,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应作为企业的经常性损益。

(10)股票的商誉是怎样影响其净资产的扩展阅读:

商誉减值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利润表上减少当期利润,资产负债表上减少非流动资产、总资产、净资产。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热点内容
股市风险评估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4 12:34:08 浏览:365
2020历史新高股票 发布:2025-02-04 12:25:26 浏览:803
一般说的股票交易都是a股 发布:2025-02-04 12:20:33 浏览:854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行情 发布:2025-02-04 11:53:05 浏览:545
基金排名什么时候出结果 发布:2025-02-04 11:40:23 浏览:650
黄金理财卡多少级才能开 发布:2025-02-04 11:35:27 浏览:364
天弘基金怎么玩 发布:2025-02-04 11:34:06 浏览:795
理财产品转让得到多少 发布:2025-02-04 11:11:27 浏览:132
股票当天涨停后第二天会跌吗 发布:2025-02-04 10:24:31 浏览:313
替客户理财亏损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发布:2025-02-04 10:17:07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