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警示函对股票影响
㈠ 收到证监会问询函以后最晚多长时间回复
通常情况下,问询函需要上市公司在7日内进行恢复,如果超过7天没有回复,就可以按默认情况处理。但是,如果问询函中的相关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可以向交易所申请延期回复披露。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在问询函回复时间内并未作出有效披露回应,也没有向交易所申请延期,那么该上市公司会被出具警示函。
1、在A股市场当中,被证监会发布问询函通常是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或者是股票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的情况或者现象,这时候交易中心就会发送问询函给相关公司,是一种警告作用。要求上市公司补充相关信息,核实相关问题,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在股票市场中,被发问询函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很多上市公司都收到过这个问询函,它对股票价格并没有绝对的影响,主要影响的是被发问询函后给投资该股的投资者造成的情绪变化。如果市场持股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问询时,投资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出现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恐慌抛售该股,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上市公司的市值就会蒸发。
2、御家汇(300740)拟10.2亿元收购北京茂思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茂思”)60%股权一事自披露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在回复交易所一次问询函后,公司又收到了交易所的二次问询函。11月13日晚间,御家汇披露公告称,延期回复二次问询函,公司股票自11月14日起复牌。
公告显示,因二次问询函涉及问题较多,标的公司相关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量很大,同时交易双方拟对于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等,因此御家汇尚未完成问询函回复工作,公司将延期回复问询函。
㈡ 收到关注函第二天股价会跌吗 为什么一定会跌
只需一家上市公司呈现不同寻常的行为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收到关注函。那么,上市公司在收到关注函第二天股价会跌吗?为什么一定会跌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请让AA为你回答吧。
假如你还不了解股票投资入门常识的话,首先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上市公司会收到关注函。关注函也不是马马虎虎就能下发的,证监会没有那么闲。当上市公司发表的音讯不真实,存在虚伪买卖、或者是项目重组乃至是不明原因的涨停等之类的问题,就会被证监会关注。
一般来说,关注函所关注的问题不是很严峻,严峻一点的话,证监会会出具警示函。所以,上市公司在受到关注函之后股价是否会在第二天跌落,首先取决于上司公司是否可以及时回复关注函。假如及时回复关注函的话,那么股价就有可能在时间短的跌落之后再次上升。而假如上市公司不睬会关注函的话,那么哪怕问题再小,也会在收到关注函的第二天形成股价大跌。
因而,假如上市公司在收到关注函之后,不论问题大小,都一定要及时回复,不要让利空音讯扩展,导致投资者的惊惧,由于这样会让股民很多的而卖出股票,使得本来就跌落的股票更是落井下石形成大跌特跌。当上市公司收到关注函的时分,就意味着有利空的要素呈现,即便股价再好也无法阻挠跌落的脚步的。可是呢,有利空天然就会有利好,上市公司的及时回复便是利好的要素。
所以 ,对于股民来说,不能由于上市公司受到关注函,就不论了关注函的本质内容,就直接将股票卖出去。由于关注函的内容联系到了股价的涨跌,相同也联系到了投资者利益。所以,投资者在看到上市公司受到关注函之后,一定要看清楚关注函的内容,假如是由于发表的信息不及时等一些小问题的话,一般都是无伤大雅的。只需等上市公司及时回复关注函,那么股价有可能再次的上涨起来。
新手入门炒股,一定要事前了解好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只有这样当上市公司受到关注函的时分,咱们才能及时应对。
㈢ 收到监管函股票第二天会跌吗
不一定会跌。
1. 收到监管函的股票第二天可能不会下跌,但概率会下跌。具体来说,为什么公司会收到监理函?这对当时的市场形势有影响吗?如果你在牛市中,即使你收到监管信函,你也不必下跌,收到监管信函对公司来说一般不是一件好事,或多或少可能有点问题,所以投资者要积极响应及时调整头寸,找出事情的真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监管函是指通知监管对象发生违规的事实或风险,要求其及时纠正、纠正或预防违规的书面形式,如监管关注函或警告信等。这是坏消息,会引起投资者一定程度的恐慌,大量的股票会被卖出,导致股价下跌。在收到监管机构的信后,该股可能不会在第二天下跌,但很可能会下跌。看看为什么公司收到了监管信。要看这一事件影响大不大,以及当时的整体市场形势。如果你处在牛市中,即使你收到监管信函,它也不一定会下跌,此次股价下跌与监管信涉事的严重性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所涉及的事件是糟糕的,下降幅度将会更大,否则可能会更小。上市公司在收到监管函后,将及时予以纠正。股市回调后可能会反弹。但公司收到监管函一般都不好,或多或少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投资者应积极响应及时调整头寸,尽量查明事情的真相,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 一般情况下,如果对上市公司发出警告信,则表明该上市公司存在违法事项。这会使投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显得对控股缺乏信心,造成部分负面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能会在恐慌中抛售,导致股价下跌,上市公司的市值蒸发。另外,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也会回避这类股票进行投资,导致上市公司融资困难,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并不表示上市公司股票一定会出现下跌。如果上市公司警示的相关事项被上市公司快速的整改,加强管理。那么,股票上市公司收到警示函的利空影响就相对较小。
㈣ 证监会下发警示函是什么意思
就是上市公司或者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证监会发出警示函予以警示,是证监会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
1、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2、国务院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规定,"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在证监会内部,专门设有期货监管部,该部门是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
3、中国证监会设在北京,会机关内设21个职能部门,1个稽查总队,3个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4条规定,中国证监会还设有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由中国证监会专业人员和所聘请的会外有关专家担任。
中国证监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36个证券监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
(4)收到警示函对股票影响扩展阅读:
证监会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二)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
(三)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
(四)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五)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六)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规定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期货业协会。
㈤ 哪些股票收到警示函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收到了警示函。股票所属公司或者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证监就会发出警示函予以警示。
在股票市场中,警示函指的是上市公司或者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证监会发出警示函予以警示,是证监会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就表示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的事项。这样会使投资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出现持股信心不足的情况,造成部分利空影响。从而上市公司股票有可能会出现恐慌抛售的现象,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上市公司的市值就会蒸发。并且,市场其他投资者会规避此类股票进行投资,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融资困难,加大上市公司资金压力。
在A股市场中,证监会的监管函是一种行政警告的监管措施,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就表示该上市公司有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出现关联交易、敏感期交易股票、未按承诺事项履行、超比例增持或减持未披露、未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募集资金使用违规、泄露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等行为会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但是,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并不表示上市公司股票一定会出现下跌。如果上市公司警示的相关事项被上市公司快速的整改,加强管理。那么,股票上市公司收到警示函的利空影响就相对较小。比如据江苏证监局官网消息,江苏证监局4月23日对国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警示函指出了该营业部存在的三项问题,一是未按规定对个别经纪人进行执业前培训;二是未建立有效的异常交易监控和分析处理机制;三是未充分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并及时更新。
㈥ 哪些股票收到过警示函
到年报时,继续亏损的警示到退市;到年报时,扭亏为盈的,可申请除去退市风险警示*号。
㈦ 监管工作函是利好还是利空
监管工作函是利空。
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函,要看监管函的具体内容。不过对于现在股市而言,监管函一般都是利空的消息,可能是上市公司披露消息不真实,存在虚假交易之类。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如下:
1)政策的利空利多。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2)大盘环境的好坏。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因为当大盘涨的时候,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比较高,市场的资金供应就比较充裕,从而使得个股的资金供应也相对充裕,从而推动个股上涨。
3)主力资金的进出。主力资金对于一只股票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主力资金的进出直接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产生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只业绩优良的股票,如果没有主力资金的发掘和关照,也是“白搭”。反而有些亏损的ST股票,由于主力资金的拉动,而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可见,主力资金的重要性。
拓展资料:
监管函的定义:是指以监管关注函、警示函等书面形式将有关违规事实或风险状况告知监管对象,并要求其及时补救、改正或者防范。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函,要看监管函的具体内容。个股下跌幅度与监管函所涉及的事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所涉及的事件比较恶劣,则其下跌的幅度较大,反之,可能其下跌幅度较小。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函之后,及时改正,在改正之后,股价可能会出现反弹的情况。
㈧ 未完成定增计划收到警示函之后股票会怎么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28
㈨ 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影响大吗
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表明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存在问题,需要整改。
多个关键点亟待整改
在检查处理背后,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暴露出来的“出血点”更值得关注。证券资格事务所在本次年度检查中所暴露出来的内部治理、质量控制、独立性、执业质量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反映了现阶段事务所的管理缺陷与业务质量问题,是多数事务所亟待整改的关键点,值得多方关注。
首先,事务所在审计执业质量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具体来看,在业务承接与计划阶段,业务承接前项目评价工作不到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不到位、风险评估程序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领域、评估计划不完善、业务约定书不规范等问题是不少事务所通病,且在连续审计情况下尤甚。内控测试审计程序不到位、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不到位、重要实质性审计程序不到位则是事务所审计执业质量不高的症结,其中重要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更是包括营业收入截止性测试、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资产减值审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利用专家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函证程序、监盘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等诸多对审计认定有重要作用的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不及时、审计报告对关联方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等事项的披露有瑕疵也是事务所普遍存在的职业问题。
其次,事务所内部治理缺陷集中表现总分所管理未实现一体化,包括人员、财务、业务和信息系统均未实现一体化,其中人员与财务不统一最为突出。
此外,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不足和独立性方面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部分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和独立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更有甚者,个别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实际提供审计服务的情况下通过临时互换签字项目规避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要求。
资产评估机构执业问题极具共性
在资产评估机构的年度检查中,此次暴露出部分资产评估机构中内部治理、业务质量控制体系与评估项目执业质量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不乏极具共性的执业质量问题。
首先,在业务承接与计划方面,部分资产评估机构在承接业务前未充分开展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未充分关注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事项,签订的业务约定书不规范,制定的评估计划不全面。
其次,资产评估机构在业务实施阶段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机构现场调查程序不充分,有的机构则滥用评估假设,选取的重要评估参数缺乏合理理由等。
再次,评估报告与评估说明的披露瑕疵也是评估执业质量问题的一大体现,对部分与评估结论直接相关的重要事项,或是对报告使用者理解评估结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评估报告与说明没有进行充分披露与揭示,不少评估报告和说明存在个别内容、数据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的低级错误。
此外,多数资产评估机构亟须改进其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工作底稿内容不完善、索引缺失、归档不及时等问题充分暴露。
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在此次检查中暴露出来问题值得关注。会计师事务所是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看门人”,在保障投资者权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再融资与并购重组业务量逐年增长,资产评估在其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下一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监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
㈩ 被出具警示函 是否计入诚信档案
会记入诚信档案,警示函是证监会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证监会警示函的下发,一般来说,是利空股市的消息,但作用不是很大,会影响股价但不会长久。其实证监会只是起监管作用,只要不存在违规违法,就不会什么事情。通常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就表示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的事项。这样会使投资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出现持股信心不足的情况,造成部分利空影响。
从而上市公司股票有可能会出现恐慌抛售的现象,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上市公司的市值就会蒸发。并且,市场其他投资者会规避此类股票进行投资,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融资困难,加大上市公司资金压力。
(10)收到警示函对股票影响扩展阅读
当证监会出具警示函时,说明上市公司存在违规情况,这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会抛出手中的股票,加大空方力量,从而导致股价下跌,但是当上市公司整改之后,股价会继续按照市场行情发展。
因此,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在短期内是一种利空消息,会导致股价下跌,但是长期来说,其影响较小。
除了警示函之外,证监会也可以对上市公司出具监管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交易所可能会对上市公司发出监管函:
1、信披不准确、不完善。
2、内部治理不规范。
3、股东、高管违规增减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1.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从国家方面说,警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式意思表示,会对相对一方产生不利影响,应当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对被处罚人来说,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对当事人形成心理压力、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适用警告处罚的重要目的,是使被处罚人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纠正违法行为并不再继续违法。
2.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占有的,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产和物品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
4.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是行政机关暂时或者永久地撤销行政违法行为人拥有的国家准许其享有某些权利或从事某些活动资格的文件,使其丧失权利和活动资格的制裁方法。
6.行政拘留;是治安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制裁方法。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一,人身自由罚:包括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
二,行为罚:主要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执照等。
三,财产罚:主要形式有罚款、没收财物(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
四,声誉罚:主要形式有警告、责令具结悔过、通报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