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对股票的影响
『壹』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
印度把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第三次印巴战争,也被称为1971年印巴战争,是1971年12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战争。该战争与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密切相关。印度、孟加拉及国际上一般认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袭11个印度空军基地的“成吉思汗行动”是这次战争的开始。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当东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军队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时,战争在实质上结束,孟加拉亦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
『贰』 印巴分治对南亚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从,难民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印巴战争三个方面讲
一个完整的南亚是对原宗主国是有威胁的,会淡化原宗主国的存在感和话语权。肢解南亚也是消除一个大国的存在
『叁』 战争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将广泛地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上,信息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逐渐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以至于高科技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种武器装备,各种作战手段和战场指挥中去,信息使用权和控制权的斗争愈来愈激烈。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等手段,干扰,压制破坏对方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使之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
这就使信息战成为渗透到各个作战领域的重要作战手段,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战场的全
过程。
(二)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
空袭作战开始于二战,但当时只有轰炸机这一种空袭设备,且数量少,射程短,载弹量少,弹药威力也不大,效果不理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空袭手段大大增加,空袭兵器的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使战略空袭可以摧毁对方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海湾战争时
42天,其中空袭阶段38天,地面进攻只有100小时。空袭已变成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作战方式。
(三)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军事装备被不断地改进更新,使各种武器的射程,威力,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高科技侦察装备,现在已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和监视,使现代战争空间空前扩大。在现代战场上,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分部高度从水下,地面到超低空,低空,中高空,高空直至太空,水下低于
500米,太空高达3.6万千米。各种作战行动都将以部署在不同高度上的武器装备进行有机配合。高低结合的立体化作战已成为现代作战的基本样式。远距离,大纵深的立体化作战,使现代作战更加强调主动攻击,使战场前后方的区别缩小甚至趋于消失
『肆』 引发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的相同因素及影响。
都是英国从前的殖民地,英军撤离前特意留下的问题,相同的还有巴以问题赛蒲路斯问题,纳米比亚问题(已解决)。这都是英国为了保留英国的影响力而特意留下的问题,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英国可以参与,英国能够永远当大国。
『伍』 印巴冲突的影响
印巴分治及三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使印巴两国成了敌对国。长期以来,令人遗憾的是两国都没有采取温和、克制的和平方式来化解积怨甚深的矛盾。相反,时至今日,两国仍将国民收入一大部分用于国防和核武器军备竞赛,这不但没有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反而使之愈演愈烈。国际社会对核武器试验的经济制裁,也将会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发展。
『陆』 印巴战争有几次及中国的作用
印巴战争有三次。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中国的作用: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内战期间,所以在印巴战争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
2,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是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本次战争以印度败而结束。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中国的作用:当时中国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同时我国还免费为巴方提供这些装备的人员操作培训。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
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这是我国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3,第三次印巴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
中国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发展到东巴被占领,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
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问题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6)印巴战争对股票的影响扩展阅读: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后果
1,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2,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
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3,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
『柒』 穆沙拉夫自身具有印度血统,为何其在印巴战争时英勇杀敌成为战士之神
穆沙拉夫他这一生都是在为巴基斯坦服务,他为巴基斯坦打仗虽然说他有印度的血统。但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打仗的时候,他毫无顾忌的选择了巴基斯坦。而且他还为巴基斯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现在却因叛国罪受到审判个人还是非常替穆沙拉夫惋惜的。
穆沙拉夫在打仗方面可是非常厉害,所以说在打仗这方面他完全可以称之为战斗之神。而他在他当上总统的时候也是很有天赋的。在他当选中的时候积极的和别的国家合作,然后发展自身国家也是非常不错的。没有他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巴基斯坦。
『捌』 印巴战争使得巴铁民不聊生,那印度自己好不好受对印度经济有没有影响
其实印巴战争双方都不是赢家,但是说谁输得更惨,那一定是巴基斯坦。印巴战争,一共分三次,前两次印度都没有得手,但是第三次印度却成功肢解巴基斯坦,有很多人说印度在巴基斯坦内乱之时,趁机出兵,致使巴基斯坦东西分裂,但实际上最终巴基斯坦分裂不是因为印度,而是巴基斯坦当时自身发展的落后国家资源无法公平分配给东西两个部分,而导致东巴基斯坦萌生了独立之意。
当时的印度可是应东巴基斯坦之邀出兵进入,从这一方面来看,确实虽然印度算不上好过,但至少在当时相比巴基斯坦而言过得更好,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不能以现在的巴基斯坦去衡量,而是也当时临近分裂以及分裂之后的巴基斯坦做比较,东巴基斯坦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大家看一看基本的生活状态,曾经的西巴基斯坦对东巴基斯坦的发展,由于自身发展问题,显得不管不顾,但同时防备东巴基斯坦的独立,限制东巴基斯坦的自治,但是有什么资源也不给。
再加上两部分之间的领土,也没有任何交集,所以在当时东巴基斯坦自己都过得民不聊生,西巴基斯坦还要要求东巴基斯坦在政策上听从自己,在经济上要率先支持和发展西巴基斯坦,这明显就是一个重大失策,而印度只不过恰到好处的做收巴基斯坦东西敌对的渔翁之利而已。
『玖』 克什米尔冲突继续发酵,莫迪为何真的想引爆第四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本身就是相对弱势一方,不到万不得已不至于主动挑衅印度,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有点揪着这事儿不放,往大了炒的意思。不仅在战场上进入巴控克什米尔清缴穆罕默德军,甚至还跟巴正规军打起了空战,印度之所以如此,原因莫迪的算计,如果能在这一波中成功塑造起捍卫国家尊严的强人形象,那么莫迪本来已经渐处下风的选情,就有了反转的希望。
虽然印巴双方都没有搞大事情的欲望,但既然莫迪存心借机为自己渔利,那这个过程中,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一旦这些因素被有心人利用,那本来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有可能被打破,届时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都有可能被骤变的形势所裹挟,而被迫做出更极端的反应,甚至爆发战争
『拾』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印度航母对战争有何影响
成功地 切断了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海路联系
确保印度获得了制海权
而且航母舰载机对东巴主要港口的打击,造成了东巴方面人心涣散,客观上加快了战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