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退坡股票影响
Ⅰ 新能源基金为什么会大跌要出手吗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新能源基金更是让我们很多朋友对此表示非常的疑惑,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新能源基金是大跌的,新能源基金之所以出现大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因素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去购买新能源基金,这必须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新能源基金之所以出现下跌的,还是因为市场上的一些特殊的原因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想要去购买相应的新能源基金,那么就必须要取决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我们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Ⅱ 在新能源补贴退坡的情况下,比亚迪的营收是否受到影响
“领头羊”也扛不住了?比亚迪三季度净利大降近9成,四季度依然会很难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比亚迪的(002594.SZ)的业绩表现令业界震颤!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获悉,10月29日晚,比亚迪披露了三季报,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316.37亿元,同比下滑9.17%;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88.58%;扣非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滑130.12%;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滑94.44%。
受此消息影响,10月30日早间早盘,比亚迪股份即开盘大幅下挫,股价最低下探至43.5元,创下去年10月12日至今以来的新低。截至收盘,比亚迪股价持续低迷,最终以43.96元报收,跌6.77%。
在“金九银十”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比亚迪业绩的大幅下滑,直接打击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心。而实际上,比亚迪的三季报表现既在预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自今年7月国补砍半、地补直接消失后,新能源汽车行业便开启了“寒冬时代”。数据显示,从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7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7%、15.8%和34.2%。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业绩势必会有大幅下降,这是业内不得不直面的现实。但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大降近九成,确是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
参考稿件
Ⅲ 国新能源股票为何都一真跌呢
2015.12.31开盘价15.7元/股,然后坡线向下,2018.8.17开盘价5.89元/股,不到三年时间里一直跌,又跌去了10元,估计市场对国新能源不看好
Ⅳ 新能源股票现在还能碰么
还可以关注,石油的价格目前处于低位,新能源的价值还没有完全的显现出来。
目前新能源板块主要有太阳能和风能
太阳能又主要是光伏产业,光热较少
光伏产业又有原料和电池组装几个板块
原料又分硅粉,太阳能超白玻璃,多晶硅,多晶硅硅片,薄膜,和稀土金属
风能也是分组装和设备制造还有经营
总结起来就是新能源以多晶硅光电转换的光伏产业和风能为主的
涉及的上市公司有:
光伏产业龙头:天威保变600550,涉及多晶硅生产,硅片制造,电池组装,发电站建设整个产业链,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公司。
川投能源:国内第一条多晶硅生产线最大股东,具有成熟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天威保变有新津二期的项目
其他我就不介绍了,涉及的公司有:
光伏:托日新能,南玻A,三峡新材,通威股份,有研硅股,孚日股份,金晶科技,乐山电力,岷江水电等
光热:力诺太阳,京能热电
风能:金凤科技,中材科技,东方电气,华锐铸钢
Ⅳ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20%已基本确定利好还是利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之所以备受业内关注,缘于该政策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招商证券最新出炉研报指出,如果2018年补贴退坡20%,车企会承受一定压力。据统计,2017年新能源车80%销量来源于政策推动,从目前市场来看,消费者并未完全建立起对新能源汽车信心,主要仍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问题,这也是车企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Ⅵ 2020年新能源推迟退坡,真的是好事
温室里的花朵,注定抵不住寒风的侵袭。
前几日,在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规模效应优势和发展环境,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
但我国发展新能源一直是以弯道超车的理念对其寄予了极大希望的,一旦防线失守,那么结果很可能就会如同内燃机时代一样,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直至最后看着对方消失于通往未来的大道上。因此,国家延迟退补退坡,也着实有着自己的苦衷。
只不过让我们倍感担忧的是:不让温室中的花朵见见世间的险恶,它们是永远学不会成长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特斯拉股价下降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股票是否会集体崩盘
对于特斯拉,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因为这是电动汽车的代表,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然则前段时间特斯拉股价却下降三分之一,那么自然就有人,担忧,同为新能源的其他汽车股票是否也会收到影响,而集体崩盘呢?那是肯定的,而且就市场目前的表现来看,如新能源汽车的小鹏、蔚来、理想,已经出现了下降。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而市场的影响自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极为期待和重视的新型产业,但是他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却远远不如预期,那么造成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
当然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它的成长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的,可能是我们对他期望太高吧,但无论如何,在这特殊时期,也希望它能真正重视这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改善,这样对于其发展才更有利。
Ⅷ 原油暴跌,政策退坡,看似危机四伏,难道新能源市场要凉了
今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家补贴政策退潮等等原因,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跌。
当前经济衰退各行各业都步入寒冬,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唱衰新能源汽车的声音比比皆是。
但销量的不景气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品牌自身定位不准品质不过硬也是重要原因,政策补贴比例降低,让纯电车失去了价格优势,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机遇并存,仍有破局之道。
钴等原料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受疫情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重要生产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矿勘探公司、协同的企业单位,都严格限制出行,原材料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也面临停产问题。原料供应链和产品价格的不稳定,赣锋锂业和华友钴业股价明显下跌,前者是LG化学和特斯拉等公司的的供货商,而后者则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提供原材料。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股价盘中暴跌。
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低钴乃至无钴电池的出现让钴不再是制约电池发展的因素。比亚迪不含钴的刀片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特斯拉也官宣将自造无钴电池,不仅能降低成本、提升电池容量,同时还能提升电池安全性。另外,电池成本基本上占纯电车成本40%,如果电池成本能大幅度降低,那么纯电车的售价也有望和燃油车降到相同的水平线上。
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
近日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让各大车企议论纷纷,新能源补贴延长两年固然是好,但30万元的补贴门槛也是让很多定位中高端的纯电SUV略显尴尬。有人说这是在帮特斯拉对抗国内造车新势力,有人说这是让国产电动车有了一点价格优势。但总的来说也是国家救市、鼓励消费者购买热情的一项扶持政策。
而在北京等摇号购买燃油车的城市,对于有购车用车需求的人来说,在过渡期更可能想抓住新能源补贴的尾巴及时下定。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的潜在消费者来说,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电车也是时候脱离国家政策保护伞,依靠自身实力征服市场了。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也是其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成熟的产业不能永远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首先要让自己的产品品质过硬,才能和传统汽车扳手腕,真正的让电动车进入大众的视野。
原油价格下跌
近日国际油价的低迷,让2020年本就不景气的新能源车市又蒙上一层阴云。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油价降到了一个夸张的水平,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则会促使中国触发地板价,“水比原油贵”的调侃已成为现实,不少因为油价原因考虑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纯电车的优势在于用车成本较低,这么一看似乎新能源车型不再有优势。
但油价从来都不仅仅是影响新能源市场的主要因素,不用说储油量大的高油价低电价的国家,从初衷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立足点本不是为了省油或省钱,而是逐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降低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规划,各大车企制定的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表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宝马暂停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研发,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奔驰也官方宣布2022年前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将全部停产停售,所有生产的车型只提供混合动力版或者纯电动版车型。仅凭原油价格下跌就判了新能源行业的死刑可以说相当狭隘。
但原油价格下降对新能源行业有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降低到和电动车差不多的水平时,大家肯定更青睐。当然,我们都知道,原油价格下跌与今年新冠疫情密切相关,国内疫情虽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国外状况却不甚乐观,带来了石油消费的大幅减少,引起油价变动。长期来看,油价不会一直走低,至少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油价必然会回升。
但谁能说这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驱动力呢?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一直都是续航里程的问题,油价下跌也会给各大车企带来危机感,加快出新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脚步。技术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发展,对手往往是最好的催化剂。
当然还有国家在从中斡旋。本月中旬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覆盖多达24个省市。这一举措也是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发展。未来四年,南方电网也将在充电设施上投资251亿元,计划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面临种种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破局之道的。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两年延长也证明这个行业还是相当有潜力的。再加上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动车的电池也在不断地突破创新。结束了蜜月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证明自己在市场上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新能源汽车对大众来说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看得见的优势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硬道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新能源题材的股票为什么不涨反跌了
新能源产业很火,国家也有政策支持,但实际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电动汽车等等(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的盈利能力正在减弱,终端看新能源的价格偏高、电网接入能力受限,盈利能力更差一些。制造业由于门槛低,竞争无序,技术依赖国外,第一桶金之后,含金量越来越小了。我不懂股票,只说一下产业状况。
Ⅹ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线上发布会,公布了1月份销量数据。
具体来看,1月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了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市场。商用车方面产量为34.1万辆,同比下降7.8%;商用车销量为32.6万辆,同比下降5.7%。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为4.0万辆,同比大幅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降幅高达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为3.5万辆和3.9万辆。1月份汽车批售销量大幅高于产量,说明之前12月库存比较充分,这也能够大幅缓解2月份开工推迟带来的影响,经销商端库存在短期内还能够坚持。
下半年,传统车企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将掀起新品投放大战,尤其像大众MEB平台电动车等重量级选手的进场,或将产生新车带动效应提升一定的产销增长。如果疫情确实影响到了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新品的研发与投放速度,那么无论传统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几乎都将失去短暂的车市红利期,与合资汽车展开正面碰撞。大众MEB在2021年将真正形成百万产能,通用、福特这些巨头的纯电动车都会投放到中国市场,而特斯拉这样的龙头车企甚至可能在中国年产30万辆。也就是说,2020年是国内汽车企业抢占新能源市场最后的机会。
百姓评车
2020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对于车企来说,挑战中孕育了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