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成指数新发股票会影响基期总市值
1. 股市问题!谢谢!
1.要看该新股有没有被编进股票指数.
2.要看该新股的总股本和价位是多少.(如以前的深发展和现在的中石油,对大盘指数就有很大的影响.)
3.大盘的整体走势对该新股也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中石油上市后,11月19日计入大盘指数,计入后不拉升指数.而是指数不变从那一刻另计.
而且大盘指数的涨跌不是上市公司市值的简单加减
下面你自己琢磨吧!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
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
深证综合指数: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
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计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间突然停牌,将取其最近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到收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对于除权除息,由于保持总市值不变,因而指数保持不变。深证指数因编制采用的是先进的加权指数法,且抽样广泛,代表性强,不仅具有长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确反映股价运动的总趋向。
股票每天有涨有跌,当上涨股票占全部权重比例较大大盘就会上涨,反之就下跌。影响大盘指数涨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数上涨或下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权重较大的股票,也就是总股本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国石化占上证综指的10.92%,他的上涨与下跌会影响沪综指的走向。
2. 一个股票能影响大盘多少点,请问怎么样计算。
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1.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3.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信息披露和动态
关于调整上证180、上证50和上证红利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12-11
上证红利指数未来投资价值分析 2006-08-01
上证红利指数的编制方法 2006-07-31
海外红利指数简介 2006-07-31
红利的价值 2006-07-31
上证红利指数历史实证分析 2006-07-31
彰扬回报孕育价值 2006-07-31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07-06
关于上证180、上证50指数有关补充规则的公告 2006-07-03
关于调整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06-12
沪市上市公司最新行业分类 2006-06-06
关于调整和补充沪深300指数规则的公告 2006-04-14
关于上证180、上证50指数样本股调整的公告 2006-04-13
关于调整和补充沪深300指数规则的公告 2006-03-24
上证180、上证50指数样本调整补充规则的公告 2006-03-07
关于发布新上证综指的公告 2005-12-20
关于调整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5-12-20
关于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5-12-12
上证180、上证50、上证红利指数调整样本股 2005-12-12
>>更多
指数的修正
1. 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上海证券交易所版权所有 2002
3. 新股发行对大盘指数的影响。
首先,你的新股上市后的大盘指数公式是从哪里找的,我从来没听谁说过,我只见过第一个公式。新股显然在基期(90年代)没有发行,所以他对分母应该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分母是常数;其次,新股上市会导致分子变大,假定其他股票价格不变,那么指数变大,但实际上,新股上市会分流一部分资金,导致其他股票抛盘增加,股价下降,所以总体指数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4. 上证指数才几千,为何深成指数上万了呢是不是两者的算法不同还有为什么叫深成指,不叫深证指
一、因为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选取的样本股不同:
1、上证指数选取的样本股: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
2、深成指数选取的样本股: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时间、有一定的上市规模的成分股,以每家公司一段时期内的平均可流通股市值和平均总市值作为衡量标准。
二、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两者均是采用派氏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三、深成指和深成指是两种不同的指数。
1、深圳成分股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通过对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考察,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而成。
2、深证指数是指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价指数,该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与上证指数相同,其样本为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权数为股票的总股本。
由于以所有挂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代表性非常广泛,且它与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发布,它是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深圳股市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4)深成指数新发股票会影响基期总市值扩展阅读:
上证指数的计算注意事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5. 上市公司的多少对大盘指数的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之间的比较,可以认识到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则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当作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到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则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当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6. 假如原先发行的股票价格不变,是不是新股发行越多大盘点数超高谢谢!
以我们最常用的上证综合指数为例,是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Σ(股价×股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期指数定为100点。
所以1990年12月19日,上证综指为100点。当有新股上市后,假设老股价格不变,指数总市值理论上就会加大,因此不断的增加新股上市指数的点位就越高,这是对的。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要维持老股价格不变就必须随着新股增加场内接盘资金也要增加,在场内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分流资金到新股上从而导致老股价格下跌,除非老股业绩一直在上升。这也就是由于新股扩容大跃进后市场见天量而指数并未见天价的原因。
7. 新股的发行会增加大盘的总市值,从而会带动大盘指数上涨么
新股的发行会增加大盘的总市值,而不会带动大盘指数上涨。
发行的新股越多,大盘的市值越大。
8. 基期成分股总市值是什么
基期
基是指统计基数,期是指统计时限。
对某股票的分时走势而言,当天的走势是以昨天该股票的收盘价为基期,也即以昨天15:00该股票的价格为基期。
而当天的上证领先是以昨天15:00的上证指数(白线)为基期
成分股
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被称为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能综合考察股票市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股票投资和合法的股票增值活动的参考依据。那么,这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被笼统的称为成份股。成分股就是一整套股票里的每只,比如50etf里的股票就叫50etf的成分股.
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就是目前沪、深股市中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指数,而构成上述指数的股票就分别称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深圳100指数成份股。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该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考查,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编制成份股指数。这40家公司即叫成份股(即被选为成份股指数的股票)。选股标准是根据股票所属行业,业绩,成长性等方面来决定的。
9. 上证指数/深成指数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全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也叫上证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正式公布,其代码为1A0001(A前面也为数字1)。
算法:以正式开业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当时市场全部8种股票为样本,并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计算公式为: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基期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就是当日所有股票的收盘价与发行量乘积之和(基期实际上只有8种股票)。
以后如果遇到上市股票增资或新增(剔除)时,则必须对基期市价总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
新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市价总值+市价总值变动额)/修正前市价总值。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新基准市价总值×100
从上证指数的算法可以知道,该指数是采用了加权平均,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其中流通股本与总股本并不一致,这样,上证指数就常常成为机构大户造势的工具,使得上证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情况并不吻合。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指数“失真”的问题。
常就把前者称为指标股,比如四川长虹(600839)就是一个指标股。
深证综指——全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公开编制并发布,其代码为2C01。基期为1991年4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深圳综合指数以所有上市股票为采样样本,采用基期的总股本为权数进行计算。
算法:今日即时指数=上一营业日收市指数×今日即时总市值/上一营业日收市总市值。
今日即时总市值=各采样股票的市价×发行股数。
上一营业日收市总市值,是根据上一营业日采样股的股本变动而作调整的总市值。
可以发现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走势的整体趋势以及波动情况还是很类似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际上这两个市场是关联互通的。所以,所有用在上证指数上的技术分析方法和工具,同样也可以用在深证综指上,基本上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10. 为什么深证指数比上证指数高的多,涨时涨得也多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
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
深证综合指数: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
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计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间突然停牌,将取其最近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到收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对于除权除息,由于保持总市值不变,因而指数保持不变。深证指数因编制采用的是先进的加权指数法,且抽样广泛,代表性强,不仅具有长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确反映股价运动的总趋向。
股票每天有涨有跌,当上涨股票占全部权重比例较大大盘就会上涨,反之就下跌。影响大盘指数涨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数上涨或下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权重较大的股票,也就是总股本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国石化占上证综指的10.92%,他的上涨与下跌会影响沪综指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