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锚定效应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锚定效应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4-12-03 19:44:05

⑴ 锚定效应是什么意思

1. 锚定效应定义
锚定效应,又称为沉锚效应,描述的是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被首先接触到的信息所强烈影响。这种信息像是一个固定的锚点,限制了思考和评价的范围。在经济和金融决策中,锚定效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原价与现价的影响
例如,一件衣服标价800元,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感知会因个人而异。但是,如果商家将这件衣服标注为原价800元,然后打折至199元销售,大多数人会感到物有所值。这里的800元原价就是商家设置的锚点,它影响了消费者对衣服价值的判断。
3. 规格大小的影响
在咖啡或茶饮行业,中杯和大杯的设定常常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大容量的选项,尽管价格差异不大。中杯的大小往往成为消费者的参照点,使得他们认为大杯更划算,即使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容量。
4. 股市投资中的锚定效应
在证券市场,投资者在评价股票价格时,往往会依据过去的某个价格作为参考,这个价格就成为了他们的锚点。例如,如果股票从2500点涨到3000点,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价格已经偏高而不愿购买,但如果股票从3500点回调至3000点,投资者可能就会觉得价格吸引人而选择买入。
5. 理性应对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然而,认识到它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经济决策时更加理性,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⑵ 行为金融学 |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锚定(anchoring)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

1973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指出,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例如,医生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而导致自杀可能性时,常常容易想起病人自杀的偶然性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济判断,则可能夸大极度失望病人将自杀的概率,这就是人们在判断中存在的锚定效应。

1974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证明锚定效应。实验要求实验者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席位的百分比进行估计。因为分母为100,所以实际上要求实验者对分子数值进行估计。首先,实验者被要求旋转摆放在其前面的罗盘随机地选择一个在0到100之间的数字;接着,实验者被暗示他所选择的数字比实际值是大还是小;然后,要求实验者对随机选择的数字向下或向上调整来估计分子值。通过这个实验,卡纳曼和特沃斯基发现,当不同的小组随机确定的数字不同时,这些随机确定的数字对后面的估计有显著的影响。例如,两个分别随机选定10和65作为开始点的小组,他们对分子值的平均估计分别为25和45。由此可见,尽管实验者对随机确定的数字有所调整,但他们还是将分子值的估计锚定在这一数字的一定范围内。

许多金融和经济现象都受锚定效应的影响。比如,股票当前价格的确定就会受到过去价格影响,呈现锚定效应。证券市场股票的价值是不明确的,人们很难知道它们的真实价值。在没有更多的信息时,过去的价格(或其他可比价格)就可能是现在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锚定过去的价格来确定当前的价格。锚定效应同时发生在商品定价的其他经济现象中,它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粘性价格”,只要把过去的价格作为新价格的一种参考(建议),那么新价格就会趋于接近过去的价格。如果商品的价值越模糊,参考就可能越重要,锚定就可能是更重要的价格决定因素。

1、经典锚定效应:语意启动范式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锚定效应研究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传统锚定效应或经典锚定效应,这主要是针对其研究范式而言。经典锚定效应的研究采用两步范式(two-step paradigm)(Epley & Gilovich,2005):

由于两步范式是从问题的背景内容为起点呈现给被试的,因此又被称为语意启动范式(Wong & Kwong, 2000)。截至目前,有相当数量关于锚定效应的研究均采用了这一研究范式。

2、基础锚定效应:数字启动范式

基础锚定效应(basic anchoring effect)的研究视角,是在对经典锚定效应研究的审视中产生的。 Wilson 等人提出,在传统锚定效应的研究框架下,由于让被试进行锚值与未知目标值之间进行外显的比较,接着给出估计值,而证明了锚定效应的存在,但其中有可能是因为简单的数字呈现导致了人们的判断偏差。为此,他们采用数字启动(numericalpriming)范式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单纯的数字呈现下的锚定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对问题目标值的判断依然受到了启动数字的影响,从而证明了单纯数字呈现下的锚定效应,并称其为基础锚定效应(Wilson, Houston,Eitling, & Brekke, 1996)。

例如商家的衣服标价198元,挂了好久都卖不出去,于是有人建议在后面加一个0变成1980然后进行半价限时促销,看看有没有人买,于是很快就卖掉了。为什么顾客在198元不愿意购买,而在花更高的990元购买呢?并且顾客还感觉占了便宜。这就是受到了启动数字影响的基础锚定效应。

3、潜意识锚效应:阈下启动范式

许多研究显示,即使是在没有可供外显比较的锚的情况下,锚定效应依然发生。针对这一现象,Mussweiler 等人采用阈下启动的方式,向被试呈现一个潜在的锚值,考察被试数量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结果表明,实验中所操纵的阈下锚值确实影响了被试作判断,被试估计的目标值向锚值方向偏离。在Mussweiler 等人验证了潜意识锚效应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对于数字标准即锚的感知与通达必须达到某一个确定的阈限以上,才会产生锚定偏差。

4、自生锚与实验者锚的锚定效应:基于控制论思想的研究范式

自生锚(self-generated anchoring)指被试者在不确定情境下进行判断时自发产生的内在的锚值。实验者锚(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ing)指由实验者提供的外在的锚值,亦即经典锚定效应中的锚。自生锚与实验者锚的概念与实验范式是在研究锚定效应发生机制的过程中提出的。早期的观点认为,锚定效应是人们在作判断时从锚值向未知目标值调整不充分而产生的,但是这一观点在标准的锚定范式下没有得到相关研究证据的支持。Epley 等人提出了自生锚与实验者锚的分类,将个体自发产生的锚值引入到锚定效应的研究中,通过操纵自生锚与实验者锚的实验情境,验证“不充分调整”启发式(Epley & Gilovich, 2001)。他们借鉴了控制论的思想,认为调整过程遵循由 Miller 等人提出的“检验-操作-检验-停止”(test-operate-test-exit)范式,针对这一范式,设计了相应的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回答一组知识性问题,进而把被试对目标值估计时认为合理的数值范围也作为实验分析的重要变量,揭示了被试判断时调整的过程和范围,从而取得了“不充分调整”启发式心理机制的证据(Epley & Gilovich, 2006)。

锚定效应可以说无处不在,即使是你很了解,而且已经被事先告知过了,锚定效应仍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尽量降低锚定效应的负面影响。

热点内容
100万理财40天利息多少 发布:2025-01-22 23:24:53 浏览:625
小白用户如何筛选基金 发布:2025-01-22 23:24:00 浏览:263
期货k线中怎么画线 发布:2025-01-22 23:21:00 浏览:160
复星国际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1-22 23:08:09 浏览:775
贸易公司期货操盘手怎么样 发布:2025-01-22 23:07:06 浏览:316
在通达信中如何选涨停股票 发布:2025-01-22 23:04:11 浏览:999
止损功能股票软件 发布:2025-01-22 22:30:34 浏览:875
三丰智能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1-22 22:28:28 浏览:389
官方正规的股票软件是哪个 发布:2025-01-22 22:05:10 浏览:659
京东金融20000逾期一年利息多少钱 发布:2025-01-22 21:52:39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