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张学良的爱人于凤至是如何炒股的

张学良的爱人于凤至是如何炒股的

发布时间: 2023-05-26 11:15:28

① 张学良的老婆于凤至是怎么炒股的

张学良原配,于凤至生于1897年5月,1914年与张学良订婚时17岁,张学良比她小3岁。于凤至生于殷实的富商之家,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五岁入私塾,1913年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教育背景,于凤至都不是少年张学良想象中的那种村妮。她对父亲与拜把子兄弟定下这门亲也非常不满意,亮族陵甚至颇多委屈与埋怨。当张学良带着厚重的聘礼奉命上门求亲时,于凤至向父亲提出了退婚的请求,并在聘礼上亲笔写下一首五言诗:“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一手毛笔小楷,清秀中透出刚劲,潇洒中蕴含俊逸。张学良从来都以一笔好字自诩,看到于凤至的回诗,张学良自愧不如之余,更惊诧于于凤至的文采和她不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品。
为了向于凤至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张学良写下了一首《临江仙》:“古城相亲结奇缘,秋波一转消魂。千花百卉不是春,厌绝粉黛群,无意觅佳人。芳幽兰独一枝,见面方知是真。平生难得一知音,愿从今日始,与妹结秦晋。”于凤至毫不客气地和了一首《临江仙》:“古城亲赴为联姻,难怪满腹惊魂。千枝百朵处处春,单元怎成群,目中无丽人。山盟海誓心轻许,谁知此穗凳言伪真?门第悬殊难知音。劝君休孟浪,三思订秦晋。”在张学良心中,这个曾被他认作是村妮的于凤至一下变成了女才子。
更让张学良想不到的是于凤至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连长相也非一般人可比。前清宣统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曾形容于凤至“长得很美”、“如雨后清荷”,可见于凤至相貌清秀,敬戚让人一见之下难以忘怀。清逸俊朗的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于凤至的时候就真的挪不动步了,那时他心目中的于凤至已经不仅仅是女才子,而是一位女神。

② 于凤至50多年没见张学良, 临死前将遗产全部给他,为什么

于凤至50多年没见张学良, 临死前将遗产全部给他是因为张学良虽然与于凤至离婚,但是于凤至依然认为自己还是张学良的夫人,依然爱着张学良,想让张学良日后过得好一点。

在她临终的时候,她将自己的遗产全部给了张学良,只想想让晚年的张学良过得好一点,即使自己走了,也放不下这个男人。并且她最后还留下8个字的遗言——“虽不同生,死要同穴”。张学良得知后痛哭流涕,可以说于凤至是他最愧对的一个人。于凤至90余年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生死相许、什么叫忠贞不渝。

③ 张学良原配于凤至有多美美丽惊艳却成弃妇,后半生过的怎么样了啊

张学良原配于凤至有多美?美丽惊艳却成弃妇,后半生孤独终老!

导语:自古以来,风流才子配俊俏佳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俊男美女之间的故事向来都是外人津津乐道的谈资。民国时期,风流倜傥少帅张学良的艳事实在是闻名。且少帅与原配夫人于凤至和一生挚爱赵四小姐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哪怕流传至今都是可能仔细推敲的传奇故事。不错,今天小编就是要和大家讲讲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故事。

原来,张学良想要离婚是为了赵四小姐,在生命的最后,张学良嘱咐后人,将自己和赵小姐安葬在一起。张学良不是不喜欢于凤至,只是旧时的一切让他所不喜。而淑贤大方的于凤至,带着对婚姻的遗憾孤老终生,郁郁而终了。

④ 苦等五十年,死后还留空穴等夫归的于凤至有多爱张学良

于凤至和张学良夫妻二人一生伉俪情深,自1940年于凤至赴美就医到五十年后去世,她凭借等待丈夫归来的信念,顽强战胜病魔、在股市中与资本作斗争,投资房地产等,在等待张学良的五十年里,她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事业家。



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但是两人始终相敬如宾,父亲张作霖也很满意这个儿媳,张学良常年在外征战,于凤至则在家处理家事,事事处理妥帖,博得家中上下一片赞叹。于凤至在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身患重病,眼看不久于人世,于凤扰明罩至的母亲甚至都在一边准备后事,张家也一边也着手打算将于凤至的侄女娶过来,面对这样的情形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坚决反对,如果真的娶了她的侄女那不是在盼着她死么。但是面对两个固执的老人,张学良还是答应了,但是只要于凤至还活着,就绝不谈此事。最终也许是这对有情人感动了上天,于凤至最终躲过了鬼门关。


于凤至去世后安葬在了洛杉矶,按照她生前留下的遗愿,她的坟墓旁边还留下一个空穴,留给她永远深爱的丈夫张学良。

⑤ 于凤至临终前对女儿说了哪八个字,让张学良知道后十分惭愧

于凤至临终前对女儿说的八个字是:“替我…去看一眼…汉卿…”这个女人,在死神将至之时也不曾忘记过张学良。

张学良对于凤至是绝对亏欠的,他思想新潮,想要恋爱自由,背叛了于凤至,遇到了他所谓的一生挚爱,赵四小姐,并且和她坠入爱河,这对于凤至这样的一个热爱家庭的女子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但是她一直默默承受着,张学良心里也很感激她的理解,但始终都对于凤至万分愧疚。

(5)张学良的爱人于凤至是如何炒股的扩展阅读:

于凤至担心有辱张家门庭,只给赵四小姐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心胸大度、温柔贤惠的于凤至还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唯一的儿子。1964年,于凤至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

于凤至到美国治病后一直呆在美国,终其一生,于凤至都称自己为“张夫人”。人家叫她于太太,她是会顽固地不做回应的。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张学良的妻子,少帅夫人,临死对女儿说的话也表露出对张学良的牵挂。1990年3月20日,93岁的于凤至永远闭上了双眼。

⑥ 2001年张学良逝世,银行巨额存款被公开,他这么多钱是哪来的-

2001年10月14日,年逾百岁的张学良在外漂泊半生,终究还是在美国檀香山附近医院病逝。

在他病逝之后,家人打开了他的银行账户,但其中余额却为人惊叹。

这个在囚禁中度过半生的“少帅”,到底从哪里得来的巨额财富?

少年时的张学良没什么政治城府,喜好玩闹。16岁便跟随其父张作霖的脚步走入军场,却不谙权谋,行事也多鲁莽,缺少谋划。也是在这年,他经过父亲张作霖的介绍,和吉林省的商务会长于文斗之女于凤至结婚。婚后,于凤至殷实的家底为张学良行兵打仗平添不少助力。

1916年,张作霖以六万两白银入股中兴公司成为大股东,但却挂在了张学良的名下。15岁的张学良开始在学习之余,打理煤矿生意,学习经营方式。

1920年,张学良以第一名的成绩从炮兵科毕业。在张作霖的授意下,担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随着张作霖事业的不断扩大,张学良跟随左右,维护奉天治安的同时,接触了不少“上流人士”。

性情风流的他很快就和“上流人士”玩成一团,聚会时多数情况下也是左拥右抱。开超跑,坐飞机,甚至还参与到我国第一辆 汽车 的研制中去……总是就是什么烧钱他玩什么。

而张作霖对这个儿子极尽宠爱,每个月的零花钱给的自然不少,但是加上中兴公司在内的各种经商投资,有时还是负担不起张学良每个月的巨额花费。

这年,他还当选为中兴公司的董事。仅仅每个季度的股息分红,在当时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家中有富豪之女于凤至打理,军中有张作霖撑腰。张学良可以说除了玩乐什么都不用操心。

可惜他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张作霖安排到了军队中去参与战争的洗礼。虽说他带领的队伍成绩都不差,但是战争的残酷仍旧足够让这个“军阀二世祖”讨厌。

但是意外很快就发生了,还和张学良的生日是同一天……

1928年6月4日5时,在日本关东军的暗算下,张作霖乘坐的火车于皇姑屯发生爆炸,六小时后,不治身亡。

自那之后,张学良再不过生日。但是军不可一日无帅,他还是在悲痛中就任东三省安保总司令,并身体力行地推动者祖国的统一。森李

一周后,张此歼迟学良果断行动,“东北易帜”。奉军从只忠于军统和军权,改为服从南京市政府。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张作霖留给张学良的是一屋子金银财宝,猜测那些奇珍异宝和金币到底价值几何?随着北平军务的逐渐转移,张学良在管理时所收纳的各省份税收,据报纸报道,就达到1.5亿元。

可只有张学良自己知道,还有一堆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

首先就是奉军的归属问题,如果拥兵自立,将东北三省独立于南京政府之外,那势必会让形式更加复杂。于是他选择易帜,将祖国的完整放在第一位。

其二就是东北三省当时混乱的奉票行市。

张作霖酷爱征战,在他眼中,只有武力才能说明一切,说不明白就打!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三省在张作霖的保护下,确实寸土未丢。但是连年征战引起的民生凋敝、金融紊乱,在皇姑屯事件后,全都摆到了张学良的面前。

奉系加速向关外收缩,在加上东北政权的大幅度波动,奉票价值暴跌。于是张学良借助几年在中兴公司学到的经济知识,决定效仿美国联合发行准备库制度,利用兑换券回收民众手上的混乱纸币。

兑换券的发行虽说对奉票持续下落的趋势略有遏制,但是 社会 制度混乱下,投机倒把屡禁不止,币值还是难以回升。1930年1月,战事有所停歇,张学良提起币值改革的设想。但是准备库庞大的金额需求,以及数量更庞大的军费,都让张学良头痛不已。

蒋介石知道了张学良币制改革的困境之后,立即许诺,只要在中原大战中东北出兵帮助他,蒋立刻给张5000万公债,作为担保整理奉票。张学良思虑再三,没有正式同意。

直到蒋军兵至济南,张学良在提出增加军费500万的条件之下,才答应出兵。但是这几千万的公债,在风雨飘摇,战事将起的东三省,到底还是没能挽回东北的安宁祥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又接到了奉军和日军冲突的报告,于是他衡量再三,下令全体东北军“不抵抗”。18万关东军,在军令之下全无抵抗,导致2万日军,仅用三个月就占领了整个东北。这笔军令的屈辱和愤恨,即使过去了多改闹少年,也是深埋在中国人心口的一根刺。

犯错的张学良默默做了很多事情,试图帮助因抗日救亡运动而流落在外的东北同胞。在张学良的许可下,爱国奖券以类似彩票的形式发往 社会 各界,三个月内,爱国奖券就筹集了将近20万元的善款。

而张学良则亲自电联各地政府推销爱国奖券,他管辖的范围内则是由月薪分批认购。这种行为,也恰恰说明,他是爱国的,只是选错了方式。张学良迫切地需要一个机会,来挽回自己年少轻狂造成的要命失误。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火炮武器对着我们脚下的大好河山大肆践踏。可此时的蒋还沉迷在“剿共”的战争之中。张学良才发现,蒋和他的思想是完全不同,于是与蒋多次商议,蒋还是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对这句话嗤之以鼻,面对剿共三次,失败三次的现实,蒋的想法竟然还是“安内”,于理不合。当日本人已经在自家后院撒野成性,蒋对此竟然无动于衷,这与情不合。

而后来与友人谈起西安事变,张学良则表现得及其轻松:“我做事全凭我自己……我想做就做了。”西安事变也成为了张学良自由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件事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还顾及着蒋的威信,亲自护送蒋回到南京驻地。但是迎接他的却不是欢声笑语,而是蒋暗无天日的幽禁。

在蒋的眼中,张学良做事从来不顾后果,如果还放他归任,“不惟后患无穷,而政府之地位即动摇。”所以一到南京,蒋就把张学良扣押,并交由军统严加看管。

1937年1月,张学良被送往上海的雪窦山。住在雪窦山一家中旅社,蒋还为他规定了允许活动的范围,东不出宁波海口镇,西不过百官曹娥江。除此之外还派遣了一连的宪兵,警戒整座雪窦山。

虽说名为幽禁,且限制了张学良的人身自由,但是对于住的地方,蒋却命人好好看顾。雪窦山所在的上海,正是江南水乡的气候。但旅社里朝南的两个房间被打通,做成了一个套间,其中陈设一应洋化,羊毛地毯、席梦思软床、还要装取暖的壁炉,连马桶都必须是抽水马桶……

这样的“幽禁”其实更多是对张学良自由和“报国热情”的打压,和蒋出于私心的“泄愤”。张学良被幽禁后,蒋每天都会命人给他送去最新的《大公报》、《中央日报》。蒋还为张学良请了溪口的一家老秀才,每天九点,用轿子抬上山,给他讲四书五经……

这对张学良来说,犹如上刑。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他却只能坐在壁炉前听迂腐的老秀才讲经书。所以每天读古文像在例行公事,痛苦中夹杂着无奈。即使如此,张学良的军人本性还是没有丢,每天生活极有规律,闲暇时还与夫人架着吉普车出门兜风,实在不安的时候,还会自己去垂钓。

这样“闲暇”的生活中,唯一对张学良有所慰藉的,就是偶尔传来的战争消息。当听到卢沟桥事件的炮声带来的中国全面抗日的好消息,他终于一扫阴霾,与众人坦白“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抗日嘛!以后就算是死在这里,也心甘啦!”

传言张学良还曾给蒋写过信,主动请缨抗日,结果显而易见。

眼见复官无望,张学良只能计划常住在这里。于是给了旅社老板500英镑,请他帮忙盖个小楼,自己好搬进去,这样就不打扰旅社的生意。500英镑,当年币值高出美元10倍,足见张学良家底的丰厚。

但是造好的房子,张学良仅仅住了两三天,就又被带走了。

从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发妻于凤至,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从上海到浙江,从辗转江西、湖南等多个地方,饱受艰苦,从无怨言。直到1940年,于凤至患上乳腺癌,才不得不去美国进行治疗。

发妻骤然得病,张学良拿出早年间在美国银行的存款,开出支票委托宋子文代为付款。

于凤至到了美国后,明白张学良幽禁生活的不易,于是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学习炒股经商。许是于凤至家庭的耳濡目染,她对炒股经商接受的特别快。

于凤至从开始接触股票到顺手不到一周的时间。而且在她专买低价股的操作下,不仅可以负担她高昂的手术费用,还为张学良赚了一大笔钱。此外,于凤至还在香港等地投资了多处房产,这些巨额的资产在她死后,都归到了张学良名下。

而在美国的于凤至,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事宜,都有宋子文一路打点,他还借给于凤至钱,帮助她料理孩子的事情。

在宋子文的帮扶下,那张支票又原样回到了张学良的手中。宋子文看着这张支票似有隐忧。他了解张学良,作为曾经的少帅,即使落魄了,也不会节衣缩食,吃穿用度一应最好。

宋子文作为张学良的多年好友,这么想也不奇怪。毕竟不久前,张还特地写信给他借钱,说最近和情人赵四抽烟的钱都没有了。而张对“没钱”概念,是“一个月仅抽烟也要近万元”。这种挥霍无度的生活,也来自于张学良极厚的家底和多年收藏、投资的底气。

虽说早年间的藏品,明朝书法、古董字画,统统被他卖了还钱,聊以度日。所以要说最大的底气,应该还是身边关怀备至的朋友。

从宋祖文的雪中送炭,到孔祥熙的关怀慰藉。甚至连蒋介石,都会每个月定时给张学良打生活费。这些朋友或敌人的帮助,都让张学良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张作霖死后留下的巨额遗产给了张学良“我行我素”的底气,结发妻子的行商天赋让张学良在幽禁过程中也不愁吃穿,多年友人的资金帮助,也成为了张学良银行卡中巨额遗产的重要一环。

晚年的张学良恢复了自由,可是身边已经没有人可以陪伴他。最终,他下半生都没再回到过祖国,孤独地死在了美国的医院。

参考文献:

5.形象、性格与命运_口述 历史 内外的张学良及其人际关系初探

6.张学良在中国近代史关键时刻中的推动性研究 高丽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7.张学良执掌东北期间币制改革的举措与困境 徐雪晴( 中国 社会 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8.张学良支持发行爱国奖券述略 冯百鸣( 河南 财经 政法大学 彩票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⑦ 张学良亏欠一生的女人是谁呢,苦等半世纪,留下一座空墓

于凤至是张学良一生亏欠的女人,苦等了张学良半个世纪,却只留下一座空墓,在那个年代的婚姻一般都是来自父母包办,于凤至和张学良也是这样,父母包办的婚姻真的是很少有幸福的,总有一方会辜负了另一方,其实谁都没有尘迟错,要怪就怪那个年代,一切都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东西。

在美国于凤至开始了经商和炒股,并攒下了很大一笔钱,买了两套很豪华别墅,其中一套就是留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这种心胸和气度是一般歼余女人所没有的,于凤至死后留了一道空墓给张学良,就是希望张学良日后能跟自己合葬,这真的是一个痴情的女人,但她最终也没能如愿,张学良在她墓前曾说过一句话“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这真的是一个让人觉得心痛而又心酸的故事。

⑧ 她苦等丈夫半生,为爱情至死不渝,最后怎么样了啊

“弯扒学良,不管你日后在外面有多少女人,但有一条我事先声明,坚决不能带女人回大帅府,这是我的底线。”

一年后,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的第一个孩子张闾琳出生。此时的赵四小姐在天津,当时正值寒冬,赵四小姐居住的环境很差,身边又没有人伺候,赵四小姐看着怀中的孩子,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此时的张学良在政治上应接不暇,根本没时间照顾赵四小姐。张学良只能旁敲侧击的将此事透露给了于凤至,于凤至认为赵四小姐也不容易,连生产时也没有亲人照料,实在很可怜。

心地善良的于凤至怎能坐视不管,何况这一切都是为了汉卿。于凤至便带上佣人,提着奶粉、红糖、红枣等生活用品,前往天津看望赵四。

于凤至顶着寒风冽冽,来到了赵四的住处,赵四看到于凤至后,着实很惊讶,随后痛哭流涕,叫了一声:大姐!没想到您能来看我。

于凤至急忙拉着赵四的手,轻声的说道:妹子,你身体未愈,不可大哭。

然后,于凤至让佣人将孩子换上棉衣,为赵四小姐煮了一碗红糖水,又给了她一些生活用品。

一切安排妥当后,于凤至苦口婆心的对赵四说:如今汉卿大局未定,不便前来照顾,你在天津无依无靠,我和汉卿有约定,不准他将别的女人带回大帅府,但这样的天气和环境,肯定不合适孩子的成长。我把孩子接回大帅府抚养,你是否同意?

赵四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说道:我同意,真的谢谢大姐,给您添麻烦了。

于凤至此举,不管是冲着她那颗善心,还是为了张学良,她必须要这么做,别无选择。好不夸张的说,于凤至是有史以来对小三最好的原配。

曾经,赵四小姐闯入了她的婚姻生活时,于凤至的态度如此的强硬。如今,看到赵四小姐下场凄惨时,她挺身而出,待赵四小姐如自家人。

大姐于凤至,赢得了张学良的尊重。可是,仅仅是尊重而已,他负了于凤至的一生。

1936年,张学良被软禁,得知此消息后,于凤至立即给宋子文发来电报“学良不良,心急如焚”。她希望宋子文能帮助周旋此事。

在美国治病的于凤至,带着女儿急忙赶到了南京,求见蒋介石,但被蒋拒绝。后来又转向求助宋美龄,让宋美龄帮助她做蒋的工作。

看到张学良在狱中没人照顾,她便陪着张学良一起坐牢,直到这个赵四小姐来到张学良身边,于凤至才离开,继续回美国治病。

1964年,在宋美龄等人的劝说下,为了成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她与张学良正式办了离婚手续,给了赵四小姐一个正式的名分,于凤至可谓是深明大义。

于凤至的病痊愈后,在美国拼命炒股炒房,在华尔街股市曾留下过她的身影,于凤至遗传了父亲良好的经商基因,在美国的这几年,她赚了不少钱。她这么努力赚钱,只为张学良出狱后能有财产。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去世。财产全部留给50年未见的张学良,并在墓旁留一座空墓给张学良。张学良之后到于凤至墓前拜祭,感叹道:平生无憾事,唯负心上人。

在于凤至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中国旧社会女人的美德,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对于于凤至,张学良这辈子都是有亏欠的。

纵观张学良这一生,真的是很有女人缘。妻子于凤至,在他的身后无微不至的关怀。赵四小姐陪伴了他的后半辈子,还有宋美龄这样的红颜知己,在暗中去帮助他。

有这三位女人,张学良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享年101岁。

⑨ 于凤至将遗产留给张学良,还提出一要求,张学良是如何做的

导语:古语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既然结为夫妇,就要一辈子同气连枝,哪怕患难都要一同担当。这句话从古传到现在,老人时常同年轻人提起,只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




不知张学良和于凤至是不是真的般配合适,旧时包办婚姻的悲哀大概就是这样。这段史上最具争议的婚姻画上了句号,如今娓娓道来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感情,只觉悲凉罢了。

热点内容
网行金融为什么这么多人投资 发布:2025-02-08 04:08:21 浏览:230
航锦科技的股票能买吗 发布:2025-02-08 04:03:17 浏览:438
金种子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2-08 03:53:40 浏览:714
香港股市历史历程股票 发布:2025-02-08 03:43:09 浏览:302
哪个股票软件可以把自选同步 发布:2025-02-08 03:36:36 浏览:312
哪里可以查股票历史股价 发布:2025-02-08 03:35:57 浏览:261
什么样的货币叫硬币 发布:2025-02-08 03:35:53 浏览:435
怎么参加天纵期货大赛 发布:2025-02-08 03:34:23 浏览:732
期货盈利保护怎么设置 发布:2025-02-08 03:33:49 浏览:742
股票退市风险警示会跌价吗 发布:2025-02-08 03:29:35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