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为什么控股权溢价不要减去收购价

为什么控股权溢价不要减去收购价

发布时间: 2023-05-24 07:34:32

❶ 有限公司收购股份的溢价款如何处理

这是D和ABC之间的交易,和该有限公司没有交易,所以有限公司不用做任何帐务处理.
不明白你为什么问ABC可以如何处理溢价部分.(缴孙碧基足慧迟了税,收在腰包里呗!)如果则谨ABC是某个或某几个经济实体,则需要在自家的帐本(绝不是该有限公司账本)上做相应的投资收益处理.

❷ 什么叫溢价收购什么是溢价、是亏是赚

你好,溢价收购就是指用现金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目标公司的流通股票的收购行为,用现金并且高于市价价格可以保证租含收购行动顺利完成。
溢价收购是指弊世笑收返握购方公司为取得目标公司的股权而向目标公司股东支付的高于其市场价格的部分价值。按照西方国家的并购理论,公司并购中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❸ 有限公司收购本公司股权,如果股权是溢价收购,溢价部分如何处理

1、溢价部分用什么支付?
用货币或实物资产支付,不能用公积金支付。公积金只是货币资金与实物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不能用于支付行为。做账时还是要减少货币资金或资产(以物易物)。
2、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点是一样的。所谓扩大生产经营,是指内部投资,如购买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等,“公积金”只是账面形态,不是实际意义的货币。收购对方,不给人家钱或物,仅给个虚的说法(公积金),人家能同意吗?就像到商店买东西,你不付款或划卡,只说我有存折,能拿走商品嘛。道理是一样的。

❹ 股权转让为什么必须溢价转让

股权转必须溢价转让是该公司誉拦的股票收益率大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现象。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庆旅胡股权溢价的镇培原因是市场平均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在市场参与投资活动的预期门槛,是市场平均收益率是一种事前的预期收益率,这意味着事前预期与事后值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❺ 股权转让溢价差异的疑问:为何“同股不同价”

在舆论普遍对张裕集团两次转让股权价格不同群情激愤时,有必要反思股权转让溢价差异化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真正的原因。在了解了中天科技这个案例后,超高差异化率就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在企业股权转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两个:其一是企业股权尤其是国有股权的转让对象,即股权卖给谁的问题;其二是转让价格。与价格相关的信息,是国有股权在转让过程中是否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股权转让价格与股权真实价值(净资产)相比,所产生的股权转让差价(溢价率)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 在近段时间内,市场对于烟台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争议的问题关键在于股权转让溢价率的差异化。但是,根据对历年上市公司并购的研究表明,同一上市公司股权在不同时间价格存在差异,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溢价率存在差异化。对于一家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中形成的溢价率差异,关键是要分析其成因。相对而言,引起“公愤”的张裕集团的溢价差异化并不那么严重。 “同股不同价”的正常性 在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受让张裕集团股权的机构有两类:一类是外资企业,即意大利意利瓦公司( IllvaSaronnoInvestments );一类是企业员工,即张裕集团以及张裕 A ( 000869 )的高管层控制的烟台裕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裕华投资)。 2005 年 2 月 7 日,烟台市国资委将张裕集团 33% 的国有产权转让给意利瓦公司时,转让金额为人民币 48142.43 万元; 2004 年 10 月 29 日,烟台市国资委将张裕集团 45% 的股权转让给裕华投资时,转让价格仅为人民币 38799.51 万元。这意味着,在相差不长的时间内,张裕集团的股权转让给不同的对象转让价不同,即溢价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计算两者转让价格相差四成。 其实,在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产生的溢价率差异化现象是常见的,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为例,一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转让存在差异化。以下试举两个例子: 2003 年 8 月 6 日,黑龙江建材集团将其持有的天鹅股份( 600829 )的 7680 万股国家股 ( 占总股本的 29.8%) 转让给哈药集团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 3.087 元,转让完成后相应股份将变更为法人股。 2004 年 4 月 28 日,黑龙江建材集团再次将其持有的天鹅股份 4194 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 16.27% )转让给哈药集团公司,该次转让价格是每股 2.496 元,转让完成后相应的股份将变更为法人股。天鹅股份国有股转让的溢价率存在差异,后者比前者下降了 19.14% 。 不但国有股转让存在溢价率差异化现象,法人股转让也存在溢价率差异化。 2003 年 6 月 27 日,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和海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将望春花( 600645 ) 6819.44 万股社会法人股转让给前者,协议转让价格约定为人民币 12875 万元,即每股转让价为 1.89 元。 2004 年 5 月 11 日,上述两家公司经过协商,将拟转让的望春花 6819.44 万股社会法人股的转让价格调整为 10875 万元,调整后的每股转让价为 1.59 元,股权转让溢价率下降了 15.87% 。 从整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市场的溢价率平均水平来看,不同时期转让溢价率的差异化现象更加剧烈。以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溢价率为例,在过去,由于上市公司“壳” 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存在较高的转让溢价率, 1997 年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平均溢价率达到 33.96% 。但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平均溢价率一直处于下降的通道之中,从 33.96% 逐步下降到 10.71% 。到了 2003 年,国资委改变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理念,定价方法从静态净资产转移到净资产与价值相结合的方式上,并在多起外资并购高溢价的影响下, 2003 年上市公司并购平均转让溢价率有所提高。到 2004 年,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其净资产,所以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并没有维持 2003 年反弹上升的趋势,反而重新步入下降通道 ( 见图 1) 。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股权这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转让如同其他商品买卖一样,存在基本的市场供求关系。在我国这样市场环境不成熟、市场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在不同时间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即股权转让的溢价率肯定存在差异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关注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 既然企业股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转让过程中存在股权转让的溢价率差异化是自然现象。所以,无论是对于力求发现企业价值的投资者,还是对于监管部门,都要关注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在寻找到发展机会的同时,控制市场风险。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被指为实行 EMBO ,因此其溢价率差异化更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等。但是,从历史上看,国有股权转让的溢价差异化完全是正常的,因为股权转让时间不同,一次是在 2004 年 10 月 29 日转让,另外一次是在 2005 年 2 月 7 日转让。甚至,如果 MBO 本身并无不可,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给不同的主体也可以是不同溢价的。我们需要关注的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成因,是时间的差异,还是转让给管理层控股公司裕华投资与转让给外资意利瓦公司的对象差异。 其实,我们在关注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非国有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成因,因为对于非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监管、媒体也不太关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可能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中天科技( 600522 )的法人股转让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天科技法人股中,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 0.206 元,与 2003 年末每股净资产 2.70 元相比,其转让溢价率为 -92.37% !这是什么原因?整个案例水落石出以后,我们才得以知晓,这是一起管理层主导下的收购案例。尽管管理层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但如此股权结构已经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见附录)。 商品达成交易,有其市场的合理性。无论是张裕集团国有股权转让,还是中天科技的法人股转让,争议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化的事实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企业股权,尤其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股权转让,建议采用如下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形成一个股权转让溢价差异化的形成机制,更有利于发现一个符合市场化的股权转让溢价率: 一、在收购方组建上,管理层与职工参与,社会其他收购方竞标参与。即从市场常说的管理层收购( MBO , ManagementBuy-out )走向管理层参与收购( MPA , )。 二、在转让过程中,有中介机构的全程参与,转让过程公开,信息披露完整,并且留下了参与个人的签名与声明。 三、在转让时间上,公开转让时间较长。目前挂牌时间一般为 20 天,但对于有兴趣参与的投资方, 20 天时间是不可能完成对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清楚,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与否的判断。 附录:中天科技股权转让案例 一、让人诧异的超低转让溢价率 2004 年 12 月 3 日,中天科技披露法人股转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如东县中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投资)将其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 5832.68 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的 28%) 转让给江苏中天丝绸有限公司(下称中天丝绸)。转让完成后,中天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天投资(持有 29.4% 的股权),中天丝绸将以微弱的持股差距成为中天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本次协议转让总价为人民币 1200 万元,每股转让价格为 0.206 元,与 2003 年末每股净资产 2.70 元相比,其转让溢价率为 -92.37% ! 中天科技 2000 年到 2002 年的业绩逐年增长,由于上市的原因每股收益在 2002 年有所下降, 2003 年经营状况不佳,但是 2004 年前三季度还有每股 0.059 元的收益。况且公司在 2002 年 10 月才募集 3.6 亿元资金,上市不到两年,与同期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相比,中天科技法人股就这么低的溢价率转让了。如此大的股权转让溢价率差异,能不让人诧异? 中天丝绸的股权结构为:如东县河口镇农村经济服务站(下称河口镇农经站)占 90% ,自然人薛济萍(中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先生占 10% (见图 2 )。而河口镇农经站是河口镇政府下属事业法人单位,其实际控制人为如东县河口镇人民政府。一家镇人民政府控制的企业如此便宜地收购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的法人股,怎能不让人诧异? 二、管理层主导收购提供解谜线索 2005 年 2 月 4 日,中天科技公开披露的信息使这个谜底的解开或许有了一些线索。薛济萍与河口镇农经站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薛济萍受让河口农经站持有的中天丝绸 70% 的股权,交易价格为 2065.7 万元,以现金支付。转让完成后,薛济萍共持有中天丝绸 80% 的股权。中天科技目前第一大股东中天投资持有中天科技 6125.32 万股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9.4% ,而中天投资的两名股东为河口镇农经站和薛济萍,分别持有 90% 和 10% 的股权。如此一来,薛济萍通过中天投资和中天丝绸间接持有中天科技 25.34 %的股份。中天科技股权变动的一系列动作,说明其目的可能只有一个——实现管理层收购。尽管管理层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但如此股权结构已经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 吕爱兵/文

❻ 为什么股权人愿意溢价收购

1、股票上市有成本,而且需要时间。收购一个上市公司节省时间和中间成衡没本,所以购买需要溢价。
2、股票收购形成重组预期,导致上市公司股票大涨。
3、股票如果二级市场买入也必然导致股价上涨。
拓展资料:
收购溢价成因分析
1、中外的价值评估方式存在差异
对于目标股权的价值评估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股票不公开交易的企业,国际推行的做法是采取现金流量贴现法,注重市场价值的评估,充分考虑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市场综合因素。因为现金流量贴现法对股权进行定价的基本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该方法在成熟市场条件下才被承认。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通常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更注重历史静态的账面价值的评估,而且,我国国内监管机构普遍认可的是历史成本重置的评估价格。
2、我国价值评估的忽略因素
控制权。决策权的角度来分析,一旦汇源被全资并购,那么汇源一切的决策,最终目的围绕着可口可乐的利益。目标一致性可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而可口可乐的全资收购,可以让汇源全心全意咐春纳地为可口可乐公司服务。商誉。形成商誉价值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企业的市场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生产资源森衡优势。汇源有较强的市场资源优势,如果可口可乐成功并购汇源,那么可口可乐将成为国内果汁市场最大的市场占有者,其占有率会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对企业的生产、营销决策都有着巨大的好处。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可利用汇源畅通的市场销售渠道,有效地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综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协同效应溢价
按照经济学的并购理论,公司并购中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企业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主要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企业竞争者的削弱

❼ 长期股权投资为啥要冲减股本溢价

理解长期股权投资为啥要冲减股本溢价,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注意:账务处理时,先确认纯迟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然后减去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倒挤差额确认(或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卜扒贷:银行存款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或者: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部分)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等(账面价值)

第二种情况: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做弊李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或者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部分)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股本(面值)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❽ 同一控制下子公司股权收购会计处理

区分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下的,只有从不并表变成并表这一项处理:

个别报表

母公司单体报表按照合并日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和账面价值(也就是对最终控制方而言持续计算的最终价值)的差异调整资本公积。

在个别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就是对最终控制方的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资本公积

贷:银行存款

合并报表

冲回原来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损益

借;投资收益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为什么控股权溢价不要减去收购价扩展阅读

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1)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2)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❾ 上市公司收购为什么要放弃控股权益


德恒探索
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的表决权委托与放弃

2021-08-03



【摘要】

表决权委托与放弃是分步实施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表决权委托与放弃,能帮助收购方提前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有效锁定交易。然而,对于表决权委托与放弃如何适用,监管并没有多少明确的规范性依据。笔者结合某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方案设计的经验,对表决权委托与放弃方案设计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梳理了相关案例,分析了相应法理,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操作建议。

近几年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非常活跃,2019年共有144家上市公司公告了控制权交易,2020年高达233家,增长61.81%,2021年上半年虽有所下降,但仍有84家。与控制权交易相伴相生的是表决权委托与放弃,2014-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涉及表决权放弃事项的公告有40条,涉及表决权委托事项的公告有431条。这些公告绝大部分发生在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



一、表决权的法律界定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对财产所有权的定义为: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从立法上明确对股权的保护。《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这是法律层面对股权权利范围的界定,此处的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实践中的体现即为表决权。

《民法典》明确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权能,这四种权能可以类推到股权上适用。股权是一种权利,不具有实物的占有属性,所有权的占有权能在股权上体现为权利登记,即依法享有要求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或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中证登”)对其股权进行登记的权利。收益主要为享受股权分红、增值、剩余财产索取的财产性权利。处分权主要是对股权进行质押、出售的权利。使用权能在股权中体现为,股东行使其作为股东身份的权利,是股东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主要包括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表决权、对公司事务的知情权、对造成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质询权等。

从目前上市公告来看,委托或放弃的表决权范围一般包括出席股东大会的权利、股东大会中的表决权、提案权以及除收益权、处分权之外的权利,甚至包括知情权,该表决权的范围显然超出一般意义上对表决权的理解和界定,基本涵盖除收益、处分之外的全部权利,甚至还包括对处分权的限制。

关于表决权委托与放弃的具体适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在内的已生效监管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参照的主要是2018年4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上交所信披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深交所信披指引》”)。但该两份征求意见稿自2018年4月征求意见以来3年多,并没有正式发文。

二、产生原因

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收购方的目的是取得控制权,主要体现在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对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控制。一般来说,表决权与股权是相匹配的,股权比例越高,表决权就越高[1]。表决权委托与放弃是上市控制权交易中的权宜之计,是买卖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主要形成有以下原因:

(一)因董监高限售导致控制权交易需要分步实施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董监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股份的25%,离任后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在半年内不得转让[2]。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般为董事长,如果自然人直接持股,受到董监高限售的限制。每年25%股权的转让显然不能立即实现收购方在股权层面的控股地位。为实现收购方提前对上市公司的控制,需要表决权的委托进行调节。上市公司思美传媒(002712)的控制权交易流程中这个操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8月26日,思美传媒发布公告,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朱明虬拟将其持有的思美传媒38.48%的股权中的9.62%转让给四川旅投,将19.60%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四川旅投,并放弃其剩余9.27%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加上首创投资一并向四川旅投转让0.77%的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四川旅投持有思美传媒10.39%的股权和29.99%的表决权,成为思美传媒的控股股东。朱明虬拥有公司28.86%的股权,但表决权为0。

2019年11月6日,朱明虬辞去董事长职务,保留董事职务。

2020年1月6日,朱明虬将其对上市公司28.86%股权中的7.22%转让给四川旅投;本次转让后四川旅投持有上市公司17.61%的股权和29.99%的表决权。朱明虬持有上市公司21.65%的股权,但表决权仍为0。

2020年3月23日朱明虬辞去董事职务,不再担任公司的董监高。

2020年10月8日,在董监高离任半年以后,朱明虬将其持有的12.38%的股权转让给四川旅投。本次转让完成后,四川旅投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达29.99%,朱明虬的股权比例为9.27%,拥有公司的表决权继续为0。

从思美传媒的案例看,实际控制人朱明虬因高管限售每年不超过25%的规定,从2019年开始跨两个自然年度分步实施股权转让,每次转让股权均不超过其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25%,两步实施后合计转让股权比例达16.48%。在此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朱明虬第二步转让完成后辞去董事职务,辞职半年后的2020年10月8日,将12.38%的股权进行第三次转让,顺利实现四川旅投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二)根据交易需要分步实施而提前锁定控制权

有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交易并没有董监高限售的限制,但可能双方为更好地磨合和实现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顺利过渡,主观意愿设定的分步实施。收购方为防止交易过程中产生变数,会同时实施表决权委托。

2018年5月4日,宜安科技(300328)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宜安实业拟将其持有的9.78%股权转让给株洲国投,同时将7.33%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株洲国投。股份转让前宜安实业持有宜安科技39.11%的股权,株洲国投已拥有上市公司10.86%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宜安实业持有宜安科技29.33%的股权,表决权比例为22%。株洲国投持有20.64%的股权和27.97%的表决权,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2018年11月27日,就股权转让完成在中证登的过户登记。

2019年9月2日,宜安实业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33%的股权(即为表决权委托部分的股权)转让给株洲国投,同时解除此前的表决权委托。本步交易完成后,株洲国投持有宜安科技的股权和表决权比例达到27.97%,成为实际控制人,宜安实业的股权和表决权比例降至22%。

至此,双方经过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交易,收购方开始即通过表决权委托锁定控制权,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三)收购方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控制权

控制权交易中,有些收购方想在尽量少支付股权对价的情况下,又能一举两得实现控股股东的地位。因此,需要通过表决权委托增强其控制权。

2019年9月16日,跨境通(002640)发布公告,杨建新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将其持有的6.55%股权转让给广州开发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基金”),并15.47%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新兴基金。交易完成后,新兴基金花费6.55%的收购成本,持有跨境通22.22%的表决权,成为表决权最多的股东。杨建新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比例为15.47%,但表决权为0。新兴基金收购价格为9.72元每股,跨境通当时股票的市价约8.4元。收购方虽支付相应的表决权委托溢价,该溢价远小于委托部分股权的收购价格。

2020年8月18日,新兴基金经过多轮二级市场增持后,持有跨境通的股权比例增至8.47%,取得24.14%的表决权,至今仍维持该股权比例。从单个主体持股比例看,新兴基金仅为第三大股东,但其表决权比例为24.14%,出售方虽为第一大股东拥有13.69%的股权,但表决权为0。

三、具体适用主要关注事项

表决权委托与放弃是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为达成双方的目的而常用的交易策略,具体适用过程中有诸多需要关注的事项:

(一)是否所有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均需要表决权委托或放弃

表决权委托或放弃主要是在分步实现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的情况下的一种权益之计,一般情况下,如果根据交易本身的情况没有必要分步实施,可能就不用采取表决权委托或放弃。如2020年5月19日京汉股份(000615)的控制权交易公告,出售方京汉控股将其持有上市公司的29.302%股份转让给奥园科星,一步完成了控制权交易,不涉及表决权的委托或放弃。

有些情况虽然能一步取得控制权,但出售方剩余股权比例仍很高,对收购方的控制权形成威胁,为确保收购方控制权的实现,需要出售方配合采用表决权放弃。2021年6月25日,嘉凯城(000918)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凯隆拟通过协议转让将其持有的嘉凯城29.90%的股权转让给华建控股并放弃27.85%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嘉凯城的案例中,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收购方超过出售方的股权比例仅2.05%,两者股权比例相当,如果不采用表决权放弃,会对收购方的控制权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是否需要表决权委托与放弃要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分析,如果不通过委托与放弃,收购方能实际控制上市公司,出售方的表决权比例不会对收购方的表决权形成威胁,就不需要表决权委托或者放弃。

(二)是否可以部分委托或放弃

表决权是股权的一种权能,股权具有可分割性,对应的表决权也具可分割性,这是表决权委托或放弃存在的基础。作为一项可分割的权利,可以部分委托部分自持,可以部分放弃部分自持,从而实现帮助收购方调节控制权的目的。在股权比例一定的情况下,表决权的增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表决权委托,即收购方通过受托行使出售方的表决权,获得超出其股权比例的表决权,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另一种是出售方放弃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表决权,使得收购方在不是最高股权比例的情况下,获得相对最高比例的表决权,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具体交易中采用委托还是放弃,取决于收购方第一步取得股权的比例。如果收购方第一步没有收到较多的股权,需要通过表决权委托增强其控制权,如果收购方第一步已经收购足以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以通过表决权放弃降低出售方的话语权。

❿ 股权溢价的原因是什么

股权溢价(The Equity Premium)是指股票收益率大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现象。由于股票的风险较大,市场上大量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必然会要求以高收益来补偿持有股票所带来的高风险,因此一定程度的股权溢价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然而,大量针对不同时期与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溢价程度远远超出了标准经济学模型所能解释的范围,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股权溢价之谜”。
股权溢价之谜(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最早由梅赫拉(Rajnish Mehra)与普雷斯科特(Prescott)于1985年提出,他们通过对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股票的收益率为7.9%,而相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仅为 1%,其中溢价为6.9%,股票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国库券的收益率。进一步,又对其他发达国家1947—19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溢价。
金融理论将风险资产超过无风险利率的超额期望收益率解释为风险的数量乘以风险价格。在Rubinstein(1 976).Lucas(1 978)等人所研究的标准消费资产定价模型中.当风险的价格是一个代表性代理人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时,股市风险数量根据股票超额收益率与消费增长的协方差来测量。股票收益率高.而无风险利率低.意味着股票的期望超额收益率高 即股票溢价高。但是消费的平滑性使得股票收益率与消费的协方差较低。所以股票溢价只能由非常高的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Mehra和Prescott(1985)将此问题称为”股票溢价之谜”。
Kandel和Stambaugh{1991)等一些作者对股票溢价之谜提出了另外的看法 他们认为风险厌恶实际比传统认为的高。但是这会导致Well(1989)提出的 无风险利率之谜” 为了跟我们观察到的低实际利率相适应.我们必须假定 投资者是非常具有忍耐力的他们的偏好给予未来消费几乎跟当前消费一样的权重.或者甚至更大的权重。换言之.他们有着低的或者甚至负的时间偏好率。负的时间偏好率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偏好于更早的效用。

热点内容
什么是创新未来基金 发布:2025-02-08 10:23:35 浏览:467
当天会涨停的股票的特征 发布:2025-02-08 10:09:55 浏览:200
股票交易方式什么期 发布:2025-02-08 10:09:45 浏览:440
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txt 发布:2025-02-08 10:08:08 浏览:374
期货订单怎么买 发布:2025-02-08 10:06:42 浏览:369
基金里面的余额如何使用 发布:2025-02-08 10:01:32 浏览:302
海航基础股票的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8 09:30:27 浏览:319
企业股权转让如何解决债务 发布:2025-02-08 09:20:43 浏览:687
币圈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2-08 09:19:58 浏览:778
200万理财产品能赚多少 发布:2025-02-08 09:17:34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