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转让后降薪员工如何处置
1. 公司股权转让老员工如何处理
公司股权转让与员工无关。只要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便不用对公司员工承担补偿或者是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变更需要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2. 股权转让员工安置方案
法律分析:国有股权转让导致国有股不绝对控股或不参股时,目标公司应当与公司中具备国有职工身份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计算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置换职工的国有职工身份。同时与继续在公司就业的原具备国有职工身份的职工,重新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的职工,合同期限签订到法定退休年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 公司转让给新老板了如果要老员工走,可以得到赔偿吗如果要留下需要降工资的话怎么办呢
首先劳动者要注意的是,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和公司签订的,并不是和老板签订,老板的更替并不影响原劳动合同的履行,不变更劳动关系。
其次,如果公司或者老板要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拦丛亩,要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辞退员工,则要支付双倍经济赔偿金。
再者,公司降工资要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公司不能降低员工工资,否则属于简森违法行为。
最后,如郑纤果公司的行为侵犯到您的权益,可以准备好证据,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
4. 公司转让给另一个公司,员工怎么办
公司转让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提供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场所。公司的法定代表变更、经营地点变更也不影响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若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给予劳动者赔偿金
1.公司转让员工没有被解聘,是没有补偿的,如果因公司转让导致员工被解聘,是需要补偿的,通常根据工作年限进行补偿,不足半年的按半年补偿,即半个月的工资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升扰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吵慎旦
公司股权转让后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办?
单位股东发生变化,劳动合同并非必须重新签订,如果重新签订,需与员工协商一致。一方面,公司股东的变更不等于公司的变更。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孝答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5. 公司降薪员工怎样做
公司如果是无故降薪员工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对此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对此调查核实后可以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公司无故降薪的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若是因此 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请求赔偿金。《劳动法》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缺伏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枣含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凳扮笑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6. 公司降薪员工如何做
实践中,公司对员工调岗降薪的理由很多:这个月绩效不合格就调岗、迟到太多次就降薪、顶撞老板就降薪。
公司擅自以调岗降薪的方式来惩罚员工是合法的吗?(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直接加我lawyer3411咨询)
大家应该默默忍受还是直接离职呢?
律师得说:公司擅自调岗降薪的做法是违法的。
今天,律师教你5招,应对公司单方面的调岗降薪!
一、判定公司调岗降薪的行为是否合法?
单位跟你说要调岗,理由是什么呢?
要知道公司也有自主用工权力,满足这4个条件(劳动法第26条)即可调岗:
1、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2、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
3、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4、无其他违法法律法规的情形。
二、公司怎么通知你的?注意留证
是口头通知?还是下达书面通知?
劳动合同法高弯规定,公司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所以,大家在接到公司调岗降薪的通知后,记得找公司索要书面文件,以便作为以后打官司的证据。
三、搜集其他证据,未雨绸缪
在接到通知时,你肯定会慌,这个时候需要行动起来让自己安心。
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搜集证据,例如:
1、劳动合同、社保证明、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事实的证据。
2、调岗降薪通知书、邮件。
3、工资发放记录、工资单。
4、与公司协商的录音、录像等文件等。
四、协商、谈判
谈判对你有利的有两个结果:
一是让公司撤回调岗的通知,让你回去继续上班。
二是干脆以此解除劳动关系,但要让公司给你支付经济补偿。
因此,你得提前想好再去咨询:律师,我能要多少赔偿?应该怎么谈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等
五、谈不拢的,尽快走法律途径
1、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例如打12333,去人社局等。
3、劳动仲裁
单位会更重视且具有一定强制性,一般45天内会出裁决书。
4、去法院起诉
拿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去法院起诉。
最后,律师总结实用tips:
1、不要旷工,继续待在原岗位,正常工作;更不要自己离职,要不到赔偿。
2、不要在任何工作变动相关的文件上签名,同时向公司索要书面文件作为证据。
3、可以用书戚岁闷面方式,明确拒绝公司调岗降薪。
4、不同意公司调岗降薪的做法,要在1个月内提出。
5、若公司说“调岗一段时间”,也要立下合约,对调离的时限作出约定。雀稿
7. 企业股权转让员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公司转让,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如果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赔偿、补偿情形,不存在赔偿或补偿。公司转让,属于投资人变更,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司依然存在,新的投资人依法承继之前投资人的法律义务,老员工的利益并未因为转让受损。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也不关员工的事情,必须要能够清楚具体转让的规定跟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8. 公司股权转让,员工怎么补偿
1、用人单位的股权转让(即投资人发生变更)并不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依据,按照现行劳动合同法的第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2、可见,如题所指情形,公司的投资人发生变更(股权转让),员工索取经济补偿欠缺法律依据(合同约定有相应补偿条款的情形除外);
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依法操作。
9.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工资被降怎么办
法律分析:公司御纳没的做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被收购,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茄蠢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镇纳行。如果公司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调整工资水平,必须建立在与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劳动者书面同意的基础上,否则,单方将定工资水平属于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