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生猪期货价格还有多少下行空间

生猪期货价格还有多少下行空间

发布时间: 2023-04-11 20:15:41

㈠ 生猪期货再刷历史高点,猪价未来的走势如何

生猪期货再刷历史高点,猪价未来的走势首先会逐步升高,其次是随着同伙膨胀被逐渐消化会逐步下降,再者是下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就到达谷底,另外是后续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生猪期货再刷历史高点,猪价未来的走势具体发展。

一、猪价会逐步升高

首先是猪价会逐步升高,主要的原因就是猪价会随着对应的世界布局地区战争的影响使得对应的通货膨胀会上涨到一个较高的区间,这样子就会使得猪价逐步地上涨,并且其它的商品也会协同性上涨。

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释放更多的有利政策来抗击对应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子可以使得对应的商品物价趋于稳定,这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式。

㈡ 生猪的期股一直在跌,今年的猪价还有望下降吗

1月8日,业界翘首以盼的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后主力合约跳水不断。

㈢ 生猪期货价格走势图

由走势图可以看出:生猪期货价格今年8.09是18000左右,8.23号是1680左右,9.06号是16700左右,9.27号是14300左右,10.18号是14800左右,11.01号是16500左右,11.15号是16200左右,11.29号是16200左右。
拓展资料:
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发展阶段;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所处的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生猪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大型现代化产业链条。
1.1 统购统销阶段
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建国初期,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购统销政策。生猪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主要特点是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短缺,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养猪生产力低下,肉食品供给匮乏,人均猪肉消费很低。截至1984 年,全国猪肉产量 1445 万吨,人均占有量仅 13.84 千克,肉食品种也相对单一,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 93.78%。
1.2 市场放开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发展阶段(1985-199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调动了畜禽养殖的积极性,生猪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生猪购销政策放开。随着“菜篮子工程”和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居民猪肉消费大幅提高。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 3956 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 29.09 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 68.3%,1985 到 1997 年猪肉产量年均达到增速 6.7%。
1.3 过渡阶段
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转型发展的过渡阶段(1998-2004):1998 年以来,生猪养殖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向数量质量并重、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转变,主要特点是生猪养殖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经历前一阶段的较快速发展后,产量大幅提升,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生产效率、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要素。
1.4 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
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2005-至今):2005 年以来,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主要呈现为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地及销区更加集中、环保升级、食品安全升级以及生产效率升级。详情见产业现状。

㈣ 2022年12月12猪价为什么暴跌

进入12月,南北方生猪价格跳水,多地单斤售价重回8元区间,东北局地更是进入7元时代,不少养殖户猪粮比在盈亏平衡线徘徊,此前备受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也未给猪肉市场带来转机。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援引专家意见发文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生猪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出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随着此后消费需求恢复,预计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将温和反弹,明年二季度后恢复到合理位置,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猪价跳水
“昨天又是大落8毛,今天抓白条猪每斤最低到8元,公司收购价每斤7.5元—7.8元。”12月21日,山东即墨一养殖户在某养猪论坛里分享了当日报价。另一养殖户则称“扛不住了”,计划最近两天出售掉手里的生猪,“实在受不了猪价煎熬”。
在经历三季度的11周连涨后,生猪价格自11月开启下行模式。至12月中旬,养殖户期待的南方腌腊旺季和北方杀年猪行情并未给猪肉价格带来实质性带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生猪价格自11月开始下跌,但前期价格相对稳定,真正大幅下跌发生在最近20天左右,且有崩盘迹象。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2年12月5日—12月11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31.61元,环比下降1.6%。截至12月2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35元/公斤,较上一日下降2.2%。
搜猪网数据显示,12月2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7.41元/公斤,单斤价格已跌至8元区间,全国南北各地行情仍持续大面积下跌态势。另据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东北局部地区生猪公斤价格已跌至15元—16元区间。
与此同时,生猪期货市场也出现跌势。截至12月19日收盘,生猪期货近月2301合约报15615元/吨,跌幅7.98%;生猪期货2303主力合约报收于15470元/吨,跌幅3.58%,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
结合上市公司销售数据来看,2022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3.33元/公斤,环比10月下降10.44%。温氏股份11月毛猪销售均价为24.11元/公斤,环比变动-9.67%。新希望同期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2.3元/公斤,环比变动-13.67%。天邦食品11月商品猪均价为23.65元/公斤,环比下降约11.32%。整体来看,大型养殖集团生猪均价已整体回落至今年9月水平。
恐慌抛售心理发酵
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组织召开视频会议。专家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
搜猪网分析认为,进入12月以来,各大头部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速度加快,普通散养户也出现了跟风抛售潮,加上猪价下跌、需求不及预期,养殖户恐慌情绪持续发酵,进而持续出栏,为之前的集中压栏买单。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经历先跌后涨的过程。6月初,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脱离过度下跌及预警区间,大部分养猪企业二季度亏损大幅缩窄,9月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至10月末已实现单季扭亏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研判,认为生猪价格明显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尽管下半年生猪存栏持续增加,尤其是6月以来仔猪供给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存在供给后置,一定程度上导致此前两个月出现猪价超涨情况。生猪价格自11月起回调,主要原因是标猪供给呈环比增加趋势,二次育肥也开始放量。
“12月初并没有出现预期反弹,养殖户恐慌心理被放大,近两周生猪价格跌幅较大。”朱增勇分析称,供增需弱是此轮猪价跳水的根本原因。从供给端看,每年12月至春节前是生猪供应高峰,加之小型养殖户押宝年底行情,二次育肥、回圈增重大猪直至12月份才恐慌抛售,产生踩踏效应。从消费需求来看,猪肉价格在12月中旬前处于较高位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屠宰场生猪需求量下降,肉店销售也有所下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生猪价格短时间处于超跌状态。“养殖户要避免恐慌出栏情绪,冷静面对当前的猪价过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踩踏效应进一步放大。”
消费偏弱“是暂时的”
对于生猪市场后期走势,搜猪网分析认为,短时间来看,市场供需基本面难现明显改观,且在恐慌情绪笼罩下猪源供给持续偏多的态势也难改变,“毕竟大家积攒了两三个月的猪都是想在年底释放的。”接下来猪价止跌或是反弹,很大程度上要靠需求端翻盘。随着部分地区猪价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养殖端扛价情绪逐渐升温,生猪市场跌势或收窄企稳。
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指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须过度担忧。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不恐慌性出栏,保持生猪产能基本稳定;猪肉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扩大市场需求,共同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冯永辉认为,长久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但养殖户需要经历一个阵痛过程。“目前猪粮比已经降至5.5:1左右,低于盈亏平衡点,我认为不具备继续下跌的空间,预计拐点会在一两周内出现。国家发改委也在对外释放信号,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地出栏。”
朱增勇认为,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恢复和提振,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下降,预计在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期间会季节性地温和反弹。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后,预计全国性的消费将逐渐回暖,猪肉价格也将恢复到相对合适的位置,但同时提醒养殖户避免投机进行二次育肥,不要盲目押宝春节后行情

㈤ 猪肉期货接下来走势,是空还是多

今日,生猪期货报价:生猪2109开盘价为17260元/吨,生猪2109收盘价为17550元/吨;
生猪2111开盘价为17250元/吨,生猪2111收盘价为17490元/吨;生猪2201开盘价为18480元/吨,生猪2201收盘价为18680元/吨;
生猪期货今日价格全面上涨,连续几日的下跌趋势,终于迎来了上涨,生猪期货价格的交投重心徘徊17000—18000元左右。今年以来,猪价跳水,猪肉出现腰斩价,生猪期货接连创下上市以来新低纪录。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25%。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产能逐步恢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生猪生产能力全面恢复后进一步实现增长,中国猪肉将明显增产。空传的消费方面也是利空消息,之前提到2021年国内生猪市场消费较正常水平仍偏弱。
从七月份以来全国猪肉库存冻存率一直维持增加的态势,库存的持续高位显示出猪肉需求较弱。冻品库存现在处于年内高点,阶段性供给充裕,又恰逢季节性消费淡季,需求支撑力度有限。
综合来看,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大量二次育肥及被动压栏的肥猪源源不断地向流向市场,造成出栏均重不断攀升,虽然生猪出栏量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猪肉供给量的恢复速度更快,在短期供应增加的情况下,需求端却又没有显著提升,因而导致了生猪自年初以来的连续下跌走势。因此目前看来,生猪期货短期盘面还是会持续承压,短期生猪2109合约支撑位 17000元/吨,接下来还是要关注现货价格的走势,市场注意力应该都会集中在节前猪肉备货能否企稳猪价。

㈥ 生猪期货连续大跌,是在传达什么信号

自上周五上市首日收跌后,生猪期货在本周一继续延续跌势。截至昨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109合约与远月2201合约双双跌停,跌幅均为7.99%,2111合约跌10.28%。


对于生猪期货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的再次下跌,市场人士提示,昨日生猪期货2109合约收盘价为26030元/吨,较8日结算价下跌7.99%,形成该合约跌停之势。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普遍以前一日结算价作为基准来计算第二日的涨跌停板幅度,而8日生猪期货2109合约的结算价为28290元/吨,远高于当日收盘价26810元/吨。因此,尽管昨日按结算价跌停,但按收盘价实际下跌780元/吨,跌幅只有2.9%。

热点内容
环球科技基金如何增值 发布:2025-02-13 05:20:06 浏览:848
哪个股票软件可以自定义文件 发布:2025-02-13 05:14:57 浏览:364
股票交易员实训总结 发布:2025-02-13 05:08:44 浏览:365
平安汇金理财怎么样 发布:2025-02-13 05:08:02 浏览:356
股票交易136 发布:2025-02-13 04:45:24 浏览:913
手机理财一天多少流量 发布:2025-02-13 04:38:11 浏览:540
武汉火箭一号股票软件 发布:2025-02-13 04:23:10 浏览:318
精选层股票交易申报类型有哪些 发布:2025-02-13 04:13:44 浏览:461
如何通过手机号买数字货币 发布:2025-02-13 04:12:59 浏览:916
基金中持仓成本价会影响什么 发布:2025-02-13 04:09:44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