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下的股权投资是如何取得
Ⅰ 什么是权益法权益法下股票投资收益如何核算
1、什么是权益法: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2、权益法下的股票核算:
权益法的一般核算程序为:
一是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是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
三是持有投资期间,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分别情况处理:对属于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四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的部分,一般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Ⅱ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如何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1.首先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或等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提示1】营业外收入,会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但不会影响营业利润。
【提示2】取得时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限于权益法。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期间
1.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净利润×持股比例)
2.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净亏损×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亏损×持股比例)
【提示1】超额亏损的确认与处理
(1)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所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对××单位投资”这个明细科目,该明细科目通常又有“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4个二级明细科目组成,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意味着“对××单位投资”的这4个二级明细科目余额合计为零。
(2)还需要承担的投资损失,应将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通常是指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但是,该类长期权益不包括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长期债权。
(3)除按照以上步骤已确认的损失外,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的损失,确认为预计负债。
(4)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5)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处理。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提示】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4.持有期间应享有或分担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其他综合收益(根据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份额)(或借方)
5.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或贷方)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方)
Ⅲ 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怎么算
权益法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视为同一个整体,一个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始终站在整个集团的立场上,无论是初始投资时或者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以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均引起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享有的权益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取得期间的红利
权益法下已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收到红利
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Ⅳ 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的核算下,如何处理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分为3种: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应递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应作为投资收益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账面已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上述借贷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该部分金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你看这个例题,就知道了:-----------------------------------------------------------------------------------------假设某A企业某年1月1日收购某B企业所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收购日,C公司账面净资产10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2 000万元。经A公司与B公司协商,股权转让价格9 600万元。该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账面)1 000万元。A公司按取得股权时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C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应为800万元。则:A公司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 800 * 80% = 64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贷:投资收益 640万元由此: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小于等于8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则: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500 * 80% = 400万元借:应收股利 40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万元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800万元但小于等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900万元,则: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900 * 80% = 720万元借:应收股利 72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贷:投资收益 80万元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300万元,则: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1 300 * 80% = 1 040万元借:应收股利 1 04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贷:投资收益 160万元((1 000 – 800) * 8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40万元
Ⅳ 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亿+50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亿-1000万
银存 50万
非统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万股*10元+50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0万股*10元-1000万
银存 50万
可能不太对,只供参考!
Ⅵ 怎么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时: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记),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