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动态稀释怎么办
1. 可转债上市对正股有何影响
可转债上市对正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稀释股权、资金用途、市场情绪以及股价波动等方面。
首先,可转债的上市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正股的股权。当可转债被转换为股票时,会增加公司的总股本,而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会相应下降。这种股权稀释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控制权和股东权益,尤其是在可转债转换比例较高的情况下。
其次,可转债上市所筹集的资金用途也会对正股产生影响。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或扩大经营,可能会提升公司的业绩和股价。相反,如果资金运用不当或投资效益不佳,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进而拖累正股表现。
此外,市场情绪在可转债上市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可转债的上市可能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和热情,从而带动正股的交易活跃度和股价上涨。另一方面,如果市场对可转债的发行持谨慎或悲观态度,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导致正股股价承压。
最后,可转债上市还可能通过股价波动对正股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可转债具有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其价格与正股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当可转债价格波动较大时,可能会引发正股价格的相应波动。例如,在可转债价格大幅上涨时,投资者可能会预期正股价格也将上涨,从而推动正股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可转债上市对正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公司公告,充分了解可转债的发行条款和资金用途等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合理配置资产以降低潜在风险。
2. 股权架构中的三种死局你企业有遇见哪一种
股权架构中的三种死局你企业有遇见哪一种
一、何为三种死局?
在我们的创业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种股权架构,堪称嫌袜三种死局股权平分、人资倒挂、股东混淆。
1、股权平分:顾名思义,是指几个合伙人,每人持有的股权比例相等。两人合伙各占股50%,三人合伙各占股33%,四人合伙各占25%。这会导致企业在面对股东分歧时,公司的权力行使陷入僵局,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各股东陷入利益之争,最终分道扬德。
2、人资倒挂:是指双方以出资多少决定股权比例,出资多的占大股,出资少的经营方占小股,小股东虽然出资少,但是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去经营,最终企业做大了,自己却是替别人做嫁衣。这种架构就是忽视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价值,贡献大而占股小,这样的合作必将以失败告终。
3、股东混滑:是指股东分类混淆,比如三人合伙,A为实际经营管理者,占股45%,B为投资股东,占股45%,C也是投资,占股10%。但是因为A与B之间有矛盾,最终B联合C将A逐出管理层。离开了实际经营管理者的公司,最终也只能走向覆灭。
二、死局何解?
这三种死局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经营管理公司的人对公司失去了控制权。投入大量人力资本的人得不到相等价值的股权,正确的决策不被通过,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者没有被真正激励到。防患于未然,掌握控制权。
三、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1、掌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绝对控股,股份要达到67%以上,企业的决策权才掌握在创始人手中。在绝对控股情况下,股东有修改公司章程、合井、变更主营项目、重大决策的权力。相对控股,股份要达到51%的股份。
根据中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会普通表决事项,需要二分芹陆激之一以上多数表决权通过。而少数重大事项,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所以一般建议创始人的股权占比在67%以上掌握了控股权,就能控制股东决策,进而控制企业。
2、投票权和股权的分离
在股权设计上,股权和投票权是可以分开的创始人通过设计股权结构,以小股权获得大控制权。从股东手里分离出投票权,主要有三种设计形式:
(1)投票权委托:就是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比如创始人)行使。
(2)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某些悉扰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其他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
(3)AB股计划:同股不同权,即A股每股具有一个投票权,B股每股有多票投票权(一般每股为10票)普通股东持有A股,创始人持B股,来保障控制权。
(4)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和股东会是相对独立的,股东没有干预董事会经营决策的权力。创始人要注意控制董事会成员,委派利益相关的董事进入,设立一个“受控制的董事会”。
(5)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实际控制权: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实际控制权,就是企业的“公章”。一般而言,所有盖过公章的文件都是企业意志的体现,具有法律效力,能够直接对企业起到约束作用。创始人应保管好公章、企业经营执照,预防被盗。
四、死局的生门
能够防患于未然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企业的股权架构已经陷入死局之中了又该如何呢?根据服务案例分析,一般会建议客户采取股权动态调整的方法:
将几位合伙人的股权同比例稀释一部分出来设立期权池,用于激励贡献大的合伙人以及未来的核心员工等。动态股权调整机制是一种对未来分配股权时,各个成员所获得的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原则,这种计算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股权分配给谁也可以选择,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方案。
3. 期权和股权有什么区别啊
期权和股权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行使方式、退出机制三个方面
1、概念上的区别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某些人(一般为公司高管、核心员工等)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2、行使方式不同
股权:协议约定的是股权,则享有股东应有的各项权益。
期权:行使期权,需要先用现金购买股权,然后才能享受股权所具有的各项权益。
3、退出机制不同
股权:退出机制上就是是否赎回,是否保留的选择。
期权:退出机制上就是是否赎回,是否行权,是否保留。比股权多了一项是否行权。
(3)股权动态稀释怎么办扩展阅读:
期权的一些特点:
1、股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免费赠予,而不附带任何条件,但期权需要附带一些条件,如业绩条件,入职时间条件等等,而且期权需要4年时间分批成熟,成熟也就是归属的意思,
归属后可以行权,也可以不行权,行权就需要有一定的价格,即使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公司估值每股稿物的价格,员工象征意义上出一些费用把一定份额的股票归属于自己所有。
2、对员工来说,自己成为了拥有公司股份的一员,当公司发展不错,估值很高,并购或者上市后,可以获取到远远高于工资的收入,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
3、留住核心员工,大家齐心协力、风雨同舟把公司做好,形成一个具有自动生命力的公司,竞争力增强,更容易在商战中获胜。
4、 期权的发放:聘请专业律师规划期权激励方案,起草并与员工签订期权授予协议。
5、员工行权:每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有可能是入职的时间条件,也可能是业绩条件及其他条件),即可归属一部分期权,期权也就是一定数额的有价值的股票,
员工此时就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支付给公司,获取到这部分股票自由买卖的权利,当公司估值比较高或者上市时就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这批股票,获取高额收益。
6、离职员工的期权处理:没有满足条件的期权,也就是没有成熟的期权在员工离职时失效,成熟后并行权的期权在期权授予协议里面,一般会给公司两种选择,一种选腔敬唤择是回购,一种是放弃回购。成熟的期权员工不行权的视为自动放弃期权,期权归公司所有。
7、期权未上市前行权后的期权可以在员工之间自由买卖,一般不允许向公司伍凯之外的人与机构出售,公司上市后可以公开发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