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股权融资成本更低
A. 股权融资好还是债权融资好呢
股权融资好还是债权融资好?两者本身到底有什么差异?就是股权融资,它会对管理者本身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控制权造成影响,而债权融资本身虽然成本略高了一点,但本身对公司管理权没有影响。
债权融资的好处就是对公司控制权不会造成影响,我发行出去多少债券它跟公司的股权都没有关系啊,我原来占据公司55%的股权,现在如果我去做上市的发行,我本身股权必然会被冲减,就是会变小,可能会变成50%甚至说更低,但我要是通过债权的方式去融资,那就没有影响。我发行的债券他并不会让我对公司的股份有所下降,只是说我承担的这个债务以后我得还他钱。
B. 上市公司为什么偏好股权融资
1、资本成本率的高低。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负债融资具有税收档板的功能,其成本一般要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然而我们发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利用股票融资的成本反而较低。目前我国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大约为37倍左右(2000年统计数据),换言之,就是上市公司将其当年盈利的全部都作为股利发放,其新股发行的融资成本也不过是2.7%左右,低于2000年底的1年期银行贷款的税后成本(5.58%×(1-15%)=4.74%)。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很低,甚至不发放股利,从而使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更低了。
2、融资风险的高低。一般来说,负债融资面临着固定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容易引发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股票融资使得企业拥有一笔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在经营困难时也可不必发放股利,因此股票融资的风险要低得多。如万向钱潮(0559)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万向钱潮一向是以稳健发展的形象著称,近几年公司都保持了30%的增长率,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的产品利润率相对较低,过高的负债会增加财务成本从而增加融资风险,因此企业这几年的发展资金主要是通过融资配股实现,2000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只有35.5%。
3、投资利润率的高低。投资利润率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负债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的,投资利润率越高、越稳定,企业可以承担的负债水平也就越高。但是,由于中国股市的送配股题材往往大受股东青睐,一些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一般也会推出积极的送配股政策,这也增加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的权益资本的比例。
总之,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造成了股票融资的成本较低且易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同时,股票融资的风险又小。上市公司青睐股票融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C. 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是什么
(一)实际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融资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考虑的重要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相对成本的高低。在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却低于债券融资成本,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少。
第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
第三、股票发行价格偏高。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
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两者合称国有股)往往是公司最大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导致了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部人控制
由于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不明确和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国有股无法实现股权的人格化,使得国有股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表现为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公司经理人员与国有股股东博弈的结果是一部分经理人利用国有股股东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加上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大多数成员和经理人员由政府有关部门或国有大股东直接任命和委派而来,甚至出现不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相互制衡机制失效,内部人控制更加严重。
第二、股东控制权残缺
股东对公司行使控制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但我国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和国有股流通限制,使得这两种机制都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公司经理人员不必像西方国家的经理那样时刻警惕来自资本市场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压力。这对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经理层的一系列机制都造成了影响。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必然会厌恶债务融资。再者,由于“内部人控制”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权融资行为的决定以及与股权融资成本密切相关的股利分配方案的决策,都由上市公司管理层控制,既然股权资本可以几乎是无代价地取得,上市公司管理层会产生股权融资偏好。
(三)政策体制方面的缺陷——股权融资偏好的外部原因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政策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股权融资的制度准则上对拟上市企业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管理约束的力度不够,有利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在融资政策上我国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取得增发股票和配股资格的难度不大,过去一直使用的10%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单凭净资产收益率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往往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做假账、或者收买审计机构就能轻松地达到发行新股和配股的条件,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第二、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方面的原因
我国缺乏完善发达的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影响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负债方式融资的积极性。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具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那么企业可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如果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够完善,融资工具缺乏,那么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遭遇阻滞,从而导致融资行为的结构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