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干货激励对象怎么确定
A. 股权激励是利空还是利好
股权激励特点:
1、长期激励
从员工薪酬结构看,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员工职位越高,其对公司业绩影响就越大。股东为了使公司能持续发展,一般都采用长期激励的形式,将这些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筑利益共同体,减少代理成本,充分有效发挥这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公司目标。
2、人才价值的回报机制
人才的价值回报不是工资、奖金就能满足的,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对这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将他们的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公司增值来回报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公司控制权激励
通过股权激励,使员工参与关系到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拥有部分公司控制权后,不仅关注公司短期业绩,更加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并真正对此负责。
一、股权激励一般是利好。
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都是附带条件的激励,如员工需在企业干满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标才予以激励,当被激励的人员满足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享有股东权利。
二、少数情况下是利空。
公司财务持续恶化,公司已经拿不出干货奖励管理层和员工了,只能用“股权激励”来画大饼。
B. 【合规干货】股份支付探讨之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于2019年下半年在科创板推出,2020年下半年随着创业板实现注册制,其被推广至创业板,成为主流股权激励工具。
股份支付的计算涉及到企业净利润,因此在推出股权激励时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计入股份支付的限制性股票单位成本为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减去授予价格,而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通常为授予日收盘价。
然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有些公司采用更复杂的估值模型,如Black-Scholes模型(BS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份支付中的额外持有成本,即在归属后股票不能立即转让的限制成本。公式为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授予日收盘价-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限制单位成本。
在处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成本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获授权益部分采用BS模型,考虑到他们受减持的限制,归属后的股票不能马上转让变现,相当于额外支付持有成本。KLHC公司对全体激励对象均采用BS模型计算,因为归属后还设置了6个月的禁售期,所有激励对象在每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成就之日起6个月内不转让其所持有的当批次归属的全部限制性股票。
大部分采用BS模型的公司为创业板公司,有一家公司在收到问询函后未修改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发布了首次授予公告。而在科创板,RBKJ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包含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两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对象均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但公司只针对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采用了BS模型。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的指导指出,按照我国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常见条款,锁定期实质上相当于等待期,解锁日为可行权日,解锁条件为非市场可行权条件(服务条件、业绩条件等)。非市场可行权条件不应在确定授予日公允价值时予以考虑,因此限制性股票的锁定因素并不影响其公允价值的确定。但解锁后,对于部分高管人员所持股份的限售条款则属于非可行权条件,可以在计量公允价值时予以考虑。简言之,除了解锁日后的限售因素外,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应以普通股市价为基础进行计量。
采用BS模型计算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转让限制成本具有合理性,但由于该模型涉及的参数较多,在应用上存在挑战。股权激励计划除了考虑股份支付对净利润的影响,还需考虑激励数量、激励对象以及业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C. 超级干货: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股权结构设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它涉及到了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包括控制权、投票权、分红权、知情权、经营决策权、优先认购权等。从法律意义上讲,股东权利涵盖了十种权利,涵盖了股东的身份、决策、收益和管理等多方面。
那么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应遵循4C理论,即关注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和投资人四个维度。创始人是企业灵魂,拥有较大的股权比例,以掌握企业控制权。合伙人则是企业的左右手,需要一定的股权激励。投资人则以资本投入为主,股权比例较小。核心员工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预留一部分股权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具体设计股权结构时,可以采用横向架构和纵向架构。
横向架构包括一元、二元和多元股权结构。一元股权架构指的是同股同权下的设置,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股权临界点,如66.7%、51%、33.4%。二元股权结构是同股不同权的设置,国外企业较为普遍。多元股权结构则是根据4C理论,将股东分为四个维度,并分别授予股权。
纵向架构则包括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和设立持股平台持股三种形式。直接持股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间接持股则是股权登记在大股东名下,不显名,多用于未成熟的股权。持股平台则是设立一个有限合伙,创始人作为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这种方式较为稳定,且纳税成本相对较低。
在时间维度上,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股权结构设计。初创阶段应将股权控制在创始人手中,中期阶段则需设立持股平台吸引投资人和优秀人才,成熟期阶段则需通过多层级的持股平台设计和协议来留住控制权。
在分配股权时,需要考虑“人”和“钱”的平衡,通过股权激励实现股权分配。常用的股权激励方式包括期权、限制性股权、业绩股票等。在实际操作中,设立持股平台是最常用的股权激励方式。实际控制人作为GP,期权池作为LP,并在LP中进行股权激励。
总之,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股权结构设计,可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同时也能激励员工,吸引投资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