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在封闭期时做什么
Ⅰ 股票私募是什么意思
股票私募是指向小规模数量Accredited Investor(通常35个以下)出售股票,此方式可以免除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注册程序。投资者要签署一份投资书声明,购买目的是投资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售。
(1)股权激励在封闭期时做什么扩展阅读
2006年1月1日生效的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为股票的私募发行与转售打开了制度的大门,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股份私募不仅是重要的融资方式,而且将对其他融资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
第一,促进企业制度作合理的结构调整。
第二,促使商业银行更愿意放贷。
第三,增加了企业发行债券的可能性。
第四,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第五,为股东提现、变现创造方便。
第六,有助于设计股权激励,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
“私募”的特点
第一,“私募”的投资基本没有流通性(Liquidity);
第二,之所以叫“私募”,就是不可以公开招募投资人,不可到公开的市场上去卖,不可以在INTERNET上卖股份等等。
第三,私募的投资人,可以是天使投资人(Angel Investor),也可以是VC;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Institutional Investor。但不管是谁,他必须是Accredited Investor。
Ⅱ 股票发行前的限售股解禁时股价低于发行价是否可以流通
限售股解禁类型有这么几种: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规定,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后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流通了。 就是人们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说就是原来不允许上市交易的股票现在开始在市场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必然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国家允许它循序渐进的进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后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也需要锁定一段时间后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这样。
3、增发限售,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新股,也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应该是IPO发行的时候向特定投资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会增加该股的流通盘(流通股股数),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个比喻,就是原来一杯水够浇花了,现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够。
但这个还要看两个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态。如果股票价格已经很高,那么这批上市限售股被卖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头力量增强;相反,如果这些持有者认为后市还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于变现,那么继续持有就对该股价格没有直接影响。
2、主力的心态。如果主力前期已经获利了解,那么短期内不会考虑建仓,自然此股近期不会有所作为;相反,如果主力还握有相当的筹码,或者处在建仓的阶段,反而会借助这10%的新增流通股摊低成本。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想知道真实动向,一个限售股上市是不能下定论的。
那么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坏?
所谓限售股,是指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为流通股本(国企股、法人股),虽在股改后获得流通权,但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上市流通或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票。除了股改限售股之外,目前还有IPO限售股、增发限售股以及配售股等几种常见的限售股。至于限售股解禁后对股市是何影响,这不可一概而论,需视不同个股具体研究。
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首先就是股改限售股解禁,也就是股民口中常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讲就是原来非流通股,现在可以流通交易了。这无疑会增加市面上该只股票的供应量,从而对股价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只允许它循序渐进的开展,并且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对于IPO限售股和增发限售股,都要求锁定一段时间(如一年)才能交易的。一般来说限售股解禁都会导致股价下跌,但也不排除某些股票依然维持强势,没有减持现象,这样的话股价基本会保持强势整理。具体是利好还是利空,需结合大股东的类型、业绩状况以及有无套现、增持计划等因素共同研判。
限售股解禁真的会让股价下跌吗?
按照一般的想法,限售股解禁了,这些股票就可能在市场上卖出,从而导致股票下跌。但通过数据的统计,我发现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根据限售股解禁的数量、解禁的类别不同,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的统计样本是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之间,1年的解禁股,剔除掉解禁时停牌的,数量是1469只。来看一下它们解禁之后的一周和一个月的涨跌幅。分析涨跌幅的时候,不能用绝对涨跌幅,因为大盘整体好的时候肯定涨得好,整体不好的时候肯定跌得多,所以要用和大盘相比的超额收益,就是用解禁股的涨跌幅减去大盘指数同期间的涨跌幅。我采用的大盘指数是中证500指数。
结论1:解禁比例高的股票表现更差,占比高不高,我用的指标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就是本次解禁股的数量/解禁前流通股的数量。
统计的结果是这样的限制股解禁后股占流通股比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达到10%是一个分水岭,比例低于10%的,影响不大,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跑输跑赢大盘的大概率基本都在50%附近,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零附近。比例高于10%的,有一定影响,跑输大盘的概率基本在55%-60%之间,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1%至-2%左右。
所以,如果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对股价还是会有负面影响的。我统计的1469只解禁股里,超过10%的有584只,占比40%。
结论2:定向增发解禁股表现更差。
上面介绍了解禁股的类型,有IPO股东解禁的,有定向增发解禁的,还有股权激励解禁的。其中股权激励解禁的一般比例都比较小,没什么影响,占比能超过10%的,基本就是IPO股东解禁和定向增发解禁。
IPO股东解禁的话,要看原始股东的意图,有些股东就是为了上市套现,那么解禁后就愿意卖出。有些股东想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那就不一定卖。
定向增发解禁的话,通常这些机构,比如定增基金,都是贪图定增时候的折扣,目的就是解禁后卖出,所以有很强的卖出动力。另外不要觉得有的股票跌破了定增价,机构浮亏着就不会卖。事实上,当定增基金封闭期结束的时候,基金经理需要变现,所以通常会一揽子卖掉股票,并不考虑哪个浮亏哪个浮盈。对参与定增的机构来说,看的是整个组合的盈利,而不是单只股票的盈亏,千万别想多了。
从减持动机来看,显然定向增发解禁股更强,统计的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从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的超额收益来看,IPO股东解禁的略微跑输大盘,而定向增发解禁的则是显著跑输大盘。
限售股解禁股收益对比
3、怎么应对解禁事件?
概括一下上面的分析,结论就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的定向增发解禁股,在解禁后1个月跑输大盘的概率较大。当然,不一定每一次、每一只都跑输,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这是个负收益事件,如果你长期去做,一定会吃亏的,所以应该回避。
对于其他情况的解禁股,从统计上来看影响到不大,倒不用太担心。
Ⅲ 股权激励的期权授予价高于当前股价,这种情况下适宜行权吗
股权激励的期权价格低于目前的股票价格,不要行权。因为股票的这个股权激励期权是为了让你在股价涨得比较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前提就是股价涨的比你这个期权行权价格低,你这样的购买才有意义。
在行使这个权利的时候,一般都是公司以原始股的价格给你的,这个期权价格,就是公司的这个期权行使价格是5块钱。但是公司股票发行的时候,首发价格就已经到了18块钱你仍然可以选择以5块钱的价格买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闭期之后,你这个股票仍然可以在市场上正常流通和交易,按照18块钱去交易,5块钱直接变成18块钱,你想一想是不是身价翻倍?
Ⅳ 股权激励访谈如何回答
初创公司为了激发无动力版块、降低人力成本、留住核心人才,往往会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这本来是对企业和员工都非常有益的一件事,然而事实经常却是相反的,进行过股权激励的企业往往会出现:“员工买不起、不重视、不信任”的难题,导致激励行为最终失败。
那么股权激励的不落地的核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看激励的问题,应该回归到企业股权本身上来看。
一、让员工知道公司有变现能力
股权的核心功能是合作。公司在初创阶段很难向机构拿钱,一般是合伙人出资,所以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要搞清楚期权释放的顺序:
1、优先引进合伙人层面的股东,一般是采取磨合期设置后直接按种子期估值出资,过了磨合期变更注册股。
2、经营班子搭建起来后用合伙资源做最短的一期资源使用规划,开始准备引进资源型股东(能让你主营业务变现的股东),估值高于钟子期,规划好资源使用时间,做第一轮现金流量数据积累。
3、找财务出资人进来拿第一轮正式合作,市场价估值。
二、发育原始股权价值
股权激励和原始股权分配息息相关,只有当原始股权的价值没有发育出来后,才好推进股权激励。所以要看自己公司处在哪个阶段,通常情况下分为三个阶段:
1、即原始股权分配阶段:初创15人以内
2、股权期权激励阶段 20~100人
3、多层级股权架构设计阶段 旗下有子公司
除此之外,就是全员持股的策略。弊端在于到期行权工商变更很麻烦,因为一个公司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性,如果都持股,离职后就会有回购问题。还有一些岗位是无须给股权激励的,激励应当对岗不对人。再有就是全员持股会让股权期权变得没有激励价值。
只有这些都做完了再进行股权激励,员工会知道公司有变现能力,就会有动力去买期权。价格通常是市场价格的3-7折。在员工出资有压力的时候,公司可以采取延期(分期)支付、薪资抵扣、分红抵扣等形式来帮助员工解决资源问题。
三、严格筛选激励人员
激励的核心是以时间和kpi作为行权条件,条件要弹性设计。
对于员工激励人员的筛选, 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忠诚度、历史主营业务贡献度、掌握的核心资源/技术、对未来主营业务有极大贡献的、招聘难度大的。不符合这几个维度的,就不需要激励,切记千万不要乱定人选。
四、规范的操作方法
公司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要按照规范系统的操作方法。一般流程框架如下:
1、主营业务定位,划出产品矩阵。
2、企业运营系统和业务流程分析,岗位的关键性和稀缺性分析。
3、激励对象筛选。
4、拟定期权池比例(行权价格,行权比例),期权价值评估。
5、股权期权行权机制。
a.行权标的拆分
b.行权方式设计
c.行权条件设计
d.行权封闭期内权益生效属性
e.行权封闭期后权益
f.违约条款
6、股权回购机制设计(回购触发条款,回购行权条件)
同时,配套相关认购申请表、激励员工公示期和签署股权期权协议,同步准备好财报信息披露制度。特殊约定要同步公司章程。
定岗完后做出权重划分,如果出现离职,调岗,按岗位权重比例来享受激励待遇。公司内部的激励需要流动起来,因为随着公司发展会出现人员迭代、产品迭代甚至主营业务迭代,不能一次性激励完,通常在b轮前做2~3轮激励。
五、仪式感很重要
激励一定要正式,切忌没有仪式感的激励。要让被激励的员工拿着股份有责任感,有殊荣感,如果员工拿股权不觉得是一种殊荣,他一定不会珍惜。同时,老板一定是要真心激励,不能存在不诚实的激励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