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手股权机制
❶ 公司采用合伙人制,需要做好哪几个要点附:案例
采用合伙人制的公司,需重视以下几点关键要素,以确保团队高效协作与长远发展。
首先,股权分配应清晰明确。通常,大股东应承担主要经营责任,并持有最大股权,以确保领导力与决策权。技术骨干、营销骨干等关键岗位成员应持有较小但相等的股权份额。同时,预留一定比例的股份用于未来可能的增资,防止资源过早耗尽。
其次,分工应明确。合伙人需根据自身专业领域和能力进行角色划分,如负责公司运营、技术开发与市场销售的骨干角色。初期可由多职能骨干兼任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等保障性工作,但需明确具体责任人。
最后,团队目标需达成共识。合伙人应基于一致的目标行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方向性决策上需有共识,并做好持续沟通与协调的准备。
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公司还可引入资源股东,通过资源价值转换为股份,为事业提供助力。但应仔细辨别资源的稳定性和价值,确保风险可控。
在设计合伙人模式时,应遵循以下步骤:明确持股载体、确定参与资格、定价、设定退出时间、明确合伙人权利、签订协议等。
管理层共同参与,根据个人贡献出钱,成为合伙金,共识目标并明确分工。超出基值的分红办法应与实际贡献大小相结合,给予合伙人一定的收益保障。此外,合伙人制度需确保员工资金安全,按时发放分红,收益根据贡献与出资额综合确定。
IPO合伙人制度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和明星员工,强调利益共同体与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出钱购买企业合伙份额,员工可成为公司内部合伙人,共享企业成长。
对比股东与合伙人,股东通过资金投入获得事业分享权,而合伙人通过贡献价值推动事业发展。股权激励旨在通过计划性设计,鼓励员工形成合力,最终根据投入与贡献分享剩余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中小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时,可从虚拟股份或代持股份入手,逐步根据员工贡献分配股权,通过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间接持有股权。确保员工成为企业利益共同体,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采用合伙人制的公司,需合理规划股权分配、明确分工、达成共识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合伙人操作指南。同时,引入资源股东、实施IPO合伙人制度,加强员工激励与团队凝聚力。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促进事业持续发展。
❷ 股权制衡的股权制衡的构建
合理股权制衡的构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已经上市的大部分“一股独大”公司,应当在保持第一大股东控股地位的基础上,引导第一大股东降低持股比例,或者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其他相对持股较多的大股东,从而形成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多个大股东制衡的股权结构。同时对少数制衡度偏高的股权分散型上市公司,应适当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保证第一大股东的控股地位;二是对拟上市的公司,应从上市前的重组改制入手,努力创造条件,使改制后的公司形成多个大股东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
❸ 一般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都是怎么做啊
根据您的提问,华一中创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一般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都是怎么做呢?
股权激励目的不同,实操的手段也不同。目前来看,公司发展趋势是比较多元化的,这也在无形之中激励的目的决定了落地的手段。例如,以留住公司高中级管理人员、核心的技术人员及业务骨干为目的,那么企业家们便从公司岗位入手,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岗位不一样,职能不一样,激励的方式,激励的数量,激励的价格,都可能不一样。
而为什么说跟激励的对象有关系呢?有些核心技术因为只找到在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愿意随着公司长期并肩作战,与公司共同进退,而有些员工却想着呆个三五年,自己出去创业。面对如此情况,企业家们要做的激励方式,又是不一样的。
公司发展的每个阶段 需要引进怎样的人才或者资金来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都需要提前布局好。
很多企业家误以为自己的公司小,便不适合采取股权激励办法。实际上,股权激励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优胜略汰,和引进的人才把企业做大。只要熟悉自己公司股权的现状,自然会在股权方案上提高设计水平,而面对“一般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都是怎么做?”这个问题时便不再无计可施。
❹ 合伙人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合理
法律主观:
股权分配,是合伙人做出的最为困难的决定之一,但是也是一切事情开始之前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股权分配中需要考量众多因素,没有万能模型,但并非没有标准。一个好的股权分配方案,是让每个合伙人都满意。股权分配产生的问题,永远是船小好调头。恭喜你,设立了一家新公司!在新产品推广或与客户谈判前,有件事你必须与你的联合创始人达成一致:公司的股权分配。作为态手燃创始人,这可能是你做出的最为困难的决定之一,但是也是一切事情开始之前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在股权分配中微小的不同就会导致公司重大的变化。因此,如果每个人在股权分配方面都能达成一致,就会减少未来的帆虚问题。那么,分配股权应该从哪入手呢?分蛋糕正如其他许多事情一样,关于创始人股权的分割方法,在理论层面,有很多分歧。有些人认为创始人股权不应当平均分配,因为平均分配会导致僵局出现,从而很快的使公司走向毁灭。另一些人则认为股权分配中公平是最为重要的原则,只要平均分配股权是公平的,那么这种分配方式就是合适的。实际上,股权分配根本没有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模型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当创始人进行股权分配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种因素:这是谁的idea?事实上,除非有人贡献了专利技术,idea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创业领域,一个公认的原则是,执行比idea更重要。MySpace和其他社交网站的创始人与马克扎克伯格的idea其实差不多,但败在他们对于idea的实现行动远不如facebook做的多。换句话说,在实现这个idea的过程中,谁做的多,谁就应该拿到更多股权。全职VS兼职如果一个联合创始人辞去原来的工作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公司工作,而其他人仅仅是在公司兼职,那么兼职的合伙人应当拿较少的股权。因为兼职的合伙人承担了较少的风险的薯袜同时对公司付出的时间和作出的贡献也较为有限。一般而言,这类兼职合伙人的股权应当少于全职合伙人持有的股权的一半。(译者注:兼职合伙人股权≤全职合伙人股权÷2)工资在初创公司早期,创始人以较少的工资或者完全放弃工资的形式来工作并不少见。但是放弃的工资不应当以股权的形式进行“支付”,原因在于放弃的工资很难与股权数量相对等。此外,这种挂钩会导致较高的税费负担。同样,如果一个创始人贡献了设备、办公地点或者其他有形资产,那么最好是用可转换的债权或者种子序列的优先权来“支付”对价,而非直接用股权。资金投入如果一个联合创始人向公司投入了关键资金,你可能会觉得,作为回报,TA应该获得额外的创始人股权。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创始人之间的股权分配最好是以每个人对公司的工作贡献为基础进行(即“人力股”),并将来自创始人的资金投入视为种子期的投资,向这部分资金投入发放对应的可转换债权或者种子期序列的优先股。未来角色每个联合创始人在公司的预期角色都基于技能水平、才能和公司需要而定的。比如,公司在技术革新方面有强烈的需求,而其中一个创始人是一位世界级的工程专家,那么TA应当获得更多的股权。请记住,公司的需求以及创始人角色的重要性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不要因为某次单一的贡献或技能而使公司的股权分配过度倾斜。未来员工从创始人股权角度思考未来的员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持有大量股权的创始人最后成为产品市场总监,那么试图用较少的期权雇佣其他高管的目的可能就无法实现。因此,股权分配需要将过去和未来对于公司的贡献都考虑在内。控制权创始人股权分配不应当仅仅指望通过分配股权来确定如何控制和管理公司——你应当有一个独立的合同来确定公司如何做出重大决策。约定优先认购权在这个协议中非常重要(这个权利意为如果一个创始人想要卖掉TA的股权,那么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TA的股权的权利),这样就可以避免和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合伙人共事。成熟不管你如何分配股权,这些股权都应当有成熟条件。在股权“成熟”前,创始人所拥有的是不完整的股权。这种“成熟”安排方式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避免联合创始人在公司工作几个月离职后还持续拥有公司大量的股权。毕竟你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持有你公司大量股权的人却从来不为公司做任何贡献。一个典型的成熟计划是这样的:股权的成熟期为四年,第一年结束后25%的股权成熟,这个过程能够使员工在持有公司股权前至少工作一年。剩下的股权则是以月或季度为基准进行成熟。就我个人的经验,创始人的期权可以先成熟一部分(一般而言成熟并行权的比例最高不超过33.3%,当然你需要仔细考虑后再做决定)。创始人通常约定在公司控制权转移或无故终止时,期权将加速成熟。(译者注:即股权在此情形下视为全部已成熟)稀释当公司设立伊始,创始人拥有公司的全部。但是,当公司逐渐壮大并开始吸纳员工和投资人时,股权将不可避免的被稀释。而且几乎没有出现过公司IPO或被出售时,创始人仍然拥有公司100%股权的先例。当你开始进行A轮融资时,你将会向投资人发行额外的股权,投资人一般拥有公司股权的25%-50%。在随后的融资中,根据谈判的情况,投资人的股权份额可能会变小也可能会和A轮融资的比例一致。但是,每轮融资,你的股权比例都会随之稀释。此外,你还需要给未来的员工预留一定的期权池,特别是早期阶段的员工。总的来说,公司初始,给员工预留10%-20%的股权作为期权池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事情。即便你没有留出,当你寻求融资时,投资人也会要求你设立期权池。如果事先已经设立,那就不需要从你的股权中分出一部分留给期权池了。换句话说,你的股权也就可以避免以这种方式稀释了。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同,创始人股权分配方案并不存在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隐形标准:当股权分配完毕尘埃落定时,每个联合创始人都对这个分配方案满意。如果这个分配方案让你觉得沮丧焦虑,那很可能这个方案存在问题。此时,你应当提出你的疑虑,并将这些问题解决好。如果这些问题留在后期,随着公司越来越成功,股权越来越有价值,调整股权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创业伊始,通过创始人之间坦诚对话来解决股权分配中的分歧是非常好的方式。祝你好运。以上是合伙人股权分配的基本法。
法律客观:
《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❺ 公司如何建立股权激励惩罚机制
建立股权激励惩罚机制需要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股权激励政策:公司需要制定股权激励政策,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奖励等形式,以激励员工的长期发展和对公司的忠诚度。政策应该考虑员工的职位、绩效、贡献等因素,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
2. 建立股权管理机制:公司需要建立股权管理机制,包括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基金等。管理机制应该明确股权的分配方式、行使期限、行使价格等内容,同时也需要考虑股权的流动性和转让等问题。
3. 设定股权激励惩罚标准:公司需要设定股权激励和惩罚的标准,以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投入度。激励标准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贡献来确定,而惩罚标准可以根据员工的违规行为、工作表现等因素来确定。
4. 与业绩挂钩:股权激励和惩罚应该与业绩挂钩,即员工的业绩和贡献越高,获得的股权激励也应该越多。而员工的违规行为、不当行为等会导致股权惩罚。
5. 宣传和培训:公司需要宣传和培训员工股权激励和惩罚机制,让员工了解股权激励和惩罚的重要性、计算方式、行使方式等,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❻ 关于公司的股权管理有哪些措施
一、完善组织构架
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董事会弱化、监事会虚化问题,逐步改变董事会、监事会因人设职、无标准、随意性强的现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产品归类、股东构成等要素,制订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构架设计方案,合理提出董事会、监事会人员构成,改善董事会监事会组织架构。第二,规范董事会、监事会任职人员的资格、条件和工作标准,按市场化运作机制来选人、用人、培养人。第三,完善基本规章制度,集团公司要重点检查监督子公司是否按市场规律依法运营,促进子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发挥作用,真正形成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营层执行的合理的组织架构、科学的运行机制。
二、设立股权代表
股权管理的实施主要依靠出资人,但是这个出资人不应是虚化的,如果出资人人格化,则出资人要选派能维护自身利益、能代表股东履行权利的代表人。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其他人来行使权利,受权人主要代表集团公司履行股东职责,代表公司与个股东沟通,这个受权人我们称之为股权代表。
三、优化工作流程
股权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工作流程的优化和调整,通过监控所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来反映股东的战略意图,在所投资公司召开董事会之前了解会议内容,通过股权代表反映股东的意见。由于非独资公司的董事会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必须做到事前监控,即在开会之前将集团公司作为股东决策或审查意见反馈下去。具体的工作流程是:由参加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的股权代表负责,在召开董事会议前将会议议题报集团公司审定,股权管理部门将信息登记,按照职能分工分送各部门,再将各部门的审查意见反馈给股权代表,由其在股东会及董事会上发表意见。
四、规范运行监控
第一,要从源头抓起,集团公司对新设公司的审批要统一归口管理、不能搞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第二,股权管理要实现信息化,通过建立股权管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掌握所投资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信息。第三,积极主张股东权益,进一步明确集团公司管理的重大事项的范畴,规范报告报审程序,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四,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加强对子公司股权管理情况的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做到每一层监控到位。
逐步建立和完善股权管理的配套制度,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股权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股权代表工作规范》。
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制度,对股权代表、董事、监事建立述职报告制度,实现董事会、监事会的人员到位和职能到位,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果。
❼ 麻烦问下!原始股怎么买谁清楚:员工怎么买原始股
入手原始股,相当困难,难就难在原始股一般不会对外进行发售,只会针对内部高管、核心员工等发售。而我们普通投资者也不会在这些发行原始股的公司上班,这就让我们不知道怎么买。
尽管入手原始股相当困难,但我们仍然有办法可以买到原始股。
途径一就是通过你的努力加入到发行原始股的企业,工厂,公司里,成为其员工,从而在发行原始股时购买到。
途径二就是认真仔细的了解我们当地的企业,工厂,公司。关注这些企业,工厂,公司的发展情况。当这些企业,工厂,公司内部发行原始股时,我们可以委托在这些企业,工厂,公司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等熟人帮你买原始股。
途径三就是当本地企业,工厂,公司内部发行原始股时,你可以以高于原始股票面价值的价格溢价向你在这些企业,工厂,公司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等收购原始股。
途径四 就是你通过投资或则是参股,在风投、私募基金中占有股份,而当企业,工厂,公司发行原始股时,作为风投、私募基金参与到这些企业,工厂,公司原始股的特定对象融资里。
投资原始股,一定要注意风险控制。建议你尽量投资本地企业,工厂,公司的原始股,因为是本地的企业,工厂,公司,你才能方便的了解到这些企业,工厂,公司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利润总额、利润分配等等。从而做出是否购买原始股的决定。
很多投资人应该都听过私募股权基金、原始股。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大通君和宝宝们一起来分享这两者的概念和区别。
入手原始股的4种靠谱途径
私募股权与原始股权的区别
私募股权,即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 。
从投资方式角度看,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
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万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这便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桶金。
“私募股权”有投资门槛
一般普通的投资人是很难购买到企业的“原始股”,要么是企业高管的内部权力,要么是大资金帮助企业融资,所以,作为普通的公众投资者几乎没有可能拿到企业的“原始股份”,不要说你有100万,就是有1000万也未必能进入这个领域。
但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则不同,最新颁布的《办法》规定,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所以,当多个投资人集合资金达到一定程度,当基金公司以机构身份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很多个人投资的门槛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更容易拿到企业的“原始股”。
"私募股权”有权利对抗,原始股权个人很难对抗
我们个人购买“企业原始股”,就算买到了不过代表个人投资者,最多算是企业的投资人(小股东),在企业运作、决策、投资等方面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只能是“跟从”,无法对抗企业的任何决定。
但私募股权基金则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在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是以战略合作的身份参与进来的,对企业的任何决议均可按照之前签署的协议进行参与,说白了,私募股权基金是“大股东”,可以以大股东的身份对抗企业的决议,个人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基金”,就等于有“靠山”帮助投资人维权。
"私募股权”有主导管理,原始股权个人不专业不懂
个人购买企业的“原始股”,只有等着的份儿,等企业分红、等企业上市,投资人是没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的,通俗讲就是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但私募股权基金就完全不一样了,私募基金作为企业的战略合作者,可以深入的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主导管理的优势,个人通过股权私募基金参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完全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的专业度掌握自己的投资命运。
"私募股权”有风险控制,原始股权个人无法控制风险
个人购买企业“原始股”,在信息不对等、无权参与管理的前提下是无法控制投资风险的,如果企业运作良好有分红能上市则会获得投资收益,如果企业运作失败,则投资人没有任何风险抵抗措施,只有认赔。
私募股权基金在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是要进行风险控制的,一般在行业内部称为“对赌协议”。
通俗的讲就是私募股权基金让企业签署一个确保基金不赔钱的“协议”,翻译成“如果你不上市或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或XX或XX等等,就要如何如何,让我在获得基本利益的同时,安全退出”。
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未达到利润预期无偿转让股权;未实现IPO上市公司管理层溢价回购股权等等;
总之,个人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企业的股权,理论上基金公司会设置多个安全垫,来确保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风险要比个人投资“原始股”低的多。
"私募股权”有安全退出
个人投资企业原始股退出的方式很单一,例如:中国平安的职工持有的平安原始股,就属于“非上市流通股”,要持有一定年限后才能上市交易,而且交易不能由持有人个人操作,而是要由指定的“券商”进行卖出操作,个人投资人对投资标的物的掌控极弱。
“私募股权基金”则有多种有效的退出方式,一般分为:上市退出、溢价回购退出、并购退出、股权转让4种获利退出方式,正是由于“基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身份,给了参与投资的个人投资者更多的、安全的获利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