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期股权投资记不住怎么办
A. 学了长期股权投资,觉得特别糊涂
“长期股权投资”是比较搞脑子,需要结合“合并报表”一起看,多做些例题。以下是成本法和权益法区别,希望能帮助你理解:
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50%以上)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0%以下)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20%﹣﹣50%)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030000
应收股利 10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
利,2 月 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A 对B 投资。06 年 12 月31 日B 企业宣告净利润 10 万元(A 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 年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6
万元的股利,07 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 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意两个例子的不同: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一定要注意)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 年赚取 10 万元,07 年分了 6 万元,07 年 12 月31 日进行处置,以11 万元卖出,原来投资
为 10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投资收益 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07 年2 月 15 日投资了10 万元,07 年2 月28 日分派6 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 10%,将得到0.6 万元的股利。07 年 12 月31 日以
11 万元卖出。分得的0.6 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 万元,投资收益=
11-9.4=1.6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1.6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要考虑“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差额计入
“营业外收入”。
举例:A 向B 企业投资,B 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
(1)A 如果投资了3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银行存款 30
(2)A 如果投资了3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
贷:银行存款 35 (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3)A 如果投资了2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5
贷:银行存款 25
借:长期股权投资 5
贷:营业外收入 5
↓
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注意: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 (注意)
举例:A 向B 投资,年末B 企业获利 10 万元,A 占30%股份,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
贷:投资收益 3
如果年末B 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如果下一年B 企业分派股利6 万元,因A 占30%,所以分得1.8 万元股利
借:应收股利 1.8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比如: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B 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 万元,A 企业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 6 (2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举例:A 企业以40 万元将此股权卖出,其他条件见上面叙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 万元
借:银行存款 40
投资收益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如果是以50 万元卖出,就有投资收益=50-42.2=7.8 万元
借:银行存款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投资收益 7.8
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同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B. 长期股权投资学3遍还是不会怎么办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利险并存
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C. 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怎么学
建议是先摸清“鱼骨”,再细细品尝“鱼肉”。“鱼骨”是指知识框架,熟悉“鱼骨”就是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知识脉络,“鱼肉”是指细节点,知芦胡道“鱼骨”长啥样,那么“鱼肉”就更容易吃了。
学习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很容易钻在一个知识点里面出不来,而一旦陷在某个知识点太久,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开始接触这个知识点,肯定都是相当困难的。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股权是一种资产,股权资产可以分为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而长期股权投资在计量的时候又根据母公司对持股公司话语权的不同,分为权益迹闭法和成本法。
成本法计量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姿哗裂,一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量,二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量。这两种情形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有区别,但是后续计量没有区别,后续计量的方法等到下面再讲。
D. 长期股权投资好难好难好难啊!到底要怎么学才记得住
你好,你把长期股权投资画个账务处理图出来,就是T字帐的那种,你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些,实在记不住,就帖在你的书桌上,床头,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带着问题理解去看,祝你考试一次通过。
我是长沙天心阁升空会计学校的。822-*-387-*-29
E. 如何学习长期股权投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步 ,我不能发现我们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随着我们的钱包也越来的越涨,我们对于理财的意识也不断的提高 ,想通过理财来提升自己的资产,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掌握正确的理财方式以及投资理财的思路 。
F. 长期股权投资怎么学啊,我今年考注会,长投这一点死活过不去,都想放弃了,唉。请教高手指路。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学习内容中,比较难的一章,这一章的学习还关系到后面要学习到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内容的学习的,所以掌握好这一章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章学习不好,那么,以后在学习那两章知识的时候一定也是受到阻碍的。
这一章的学习与其他章节是有所不同的,理解起来是比较有一定难度的,属于会计中所谓“高层次性”的知识,所以在深学习时,不要力求速解,心越急,反而会越觉得太难。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一这章,必须先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打持久战”,学到哪里不懂了,马上停止!然后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思索与总结归纳,不要马上在开始这一章的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始第二次学习,这时你就会发现,比上一次的学习会有很大的理解与进度的。就这样不断的学习、休息、再学习、再休息。反复四到五次后,你就可以彻底的清楚了,这将为你以后学习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后面的学习就相对会容易些!
既然你提到了权益法,那我就给你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权益法的适用:只适用于两种,和一种特定的情况!两类分别是,合营与联营,也就是具有共同控制的投资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两类。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在被投资单位有相当的份额,虽然不能一言即定,但是却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决策的确定与走向的,当然我们通常见到的份额比例,只是一个数字上的表示,这个数字表示,并不是绝对性的条件。而是其是否有话语权,是与有可能影响决策确定,才是最为根本性的条件。
另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在控制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最终是要用权益法来核算合并报表的,这一点,你先知识一下就可以了,等以后你学习到,你自然就会明白了!
权益法的初始入账成本的调整:我们知道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外,其他的各类长期股权投资都是以其实际投资出的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对价,来作为初始投资的成本的。而对于权益法的核算时,其还要在后续计量之时,对其初始投资成本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作出判断的。那么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是,“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所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比较,如果前者大,那么说明的商誉,不作调整,内含在投资成本中;如果是后者大,那么,说明被投资单位给了一定的优惠或者让步与让度,这部分差额就得作为一种利得收益,同时将此差额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的。(但是注意,初始投资成本与入账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数值也是不同的)。
后续计量:后续计量的第一步,就是上面所说到的是否调整的问题与相应的处理。之后,就进行了真正我们认为的权益法了。这种核算方法有一个要点,你的记好了,这也是核心所在:所谓权益法,就是以权益为核算的依据,这个权益是谁的权益呢?那就是“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一变化时,那么我就该对我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了,他的权益不动,那就与我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没有关系了,这就是权益法的核心要点,那么人家的所有者权益动了,我就按我的持股比例或者份额来计算我相应的比例数额,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关键,就是你得两眼“盯”住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它不动,我不动,它一动,我就跟着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G. 长期股权投资要怎么学习才能学好啊,好难啊
学习长投,主要看书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做练习题,再看书。3遍以后基本就会了多做题,结合题来理解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同时结合合并报表一章一起看. 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