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公司如何分股权
① 有限合伙企业获得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如何操作
作为一种员工激励方式,股权激励并非上市公司“专属”,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非上市公司的青睐。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数据显示,7736家挂牌公司中,迄今已披露了28126个股权激励公告,股权激励实施比例相当高。此外,众多准备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正在或准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涉及互联网、通信、金融、生物医药等诸多行业。
实务操作中,多数非上市公司基于管理需要等原因,通常会选择利用持股平台来实施股权激励。有限合伙企业因具有通过普通合伙人对外执行合伙事务、合伙企业本身不需要缴纳所得税等特点,成为持股平台的主流选择。具体流程为:非上市公司通过有限合伙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标的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象通过向持股平台缴付现金入伙的方式行权,成为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人,进而通过持有持股平台的份额,间接持有非上市公司的股权。
在此过程中,有不少税务处理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行权时,被激励对象和持股平台纳税的问题。依据政策笔者提醒,行权时,持股平台须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行权,顾名思义,就是被激励对象结束等待期后,按照授予时约定的价格行使购买权,购入相应数量的股权或股票。
笔者发现,由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时,通常仅表现为被激励对象缴付行权资金并办理工商变更,未取得现金所得,所以这部分所得经常被忽略,进而造成纳税义务被遗漏的后果。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第四条第一款明确,个人从任职受雇企业以低于公平市场价格取得股票(权)的,凡不符合递延纳税条件,应在获得股票(权)时,对实际出资额低于公平市场价格的差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慧逗目,参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以下简称“35号文件”)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5号文件第二条第二款进一步明确,员工行权时,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樱闹买日公平市场价(指该股票当日的收盘价)的差额,是因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情况而取得的与任职、受前颂卖雇有关的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例来说,甲公司为非上市公司,通过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约定被激励对象在一年后可以5元/股的价格,认购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当年年末,甲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10元/股。次年,被激励对象王女士以5元/股的价格,认购了10000股。那么,差额部分(10-5)× 10000=50000(元),王女士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笔者特别提醒非上市公司,在通过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应合理设定行权价格,同时关注行权时的公允价格。对于公允价格高于行权价格的部分,应作为“工资、薪金所得”,由与被激励对象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体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在行权后的次月15日内完成纳税申报以及税款缴纳。
实务中,非上市公司通过持股平台进行股权激励,还可能面临具体问题,如:持股平台能否享受递延纳税优惠;经过长期发展、登陆资本市场后,上市主体分红或被激励对象出售股票时,持股平台能否享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优惠。就这些问题,企业应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确认实操口径,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② 非上市公司股东分红的方法
非上市公司股东分红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要在中报或者年报中出台预案,然后召开股东大会,获得通过就可以进行分红。分红的资金会在股权登记日进行确认,并在分红日将资金打入投资者的账户中去。
上市公司分红形式
通常,上市公司有两种分红的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或者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同时运用这两种形式进行分红。其中,现金股利就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的股利,称为派股息或者派息。而股票股利就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是以股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又称为送红股或者送股。比如10送4,指的就是你每拥有10股他就给你送4股,如果你拥有200股的话,那么你就将会拥有280股。除此之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是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是有所区别的,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转增股本指的是公司把资本公积转化为了股本,这并不会增加股东的权益,但是会增加股本的规模。除息除权,指的就是把刚刚送出的东西变相的消失,这样会让你的总市值没有变,也就是相当于让你没有赚钱。在除息方面会有不一样,他会有一个停止过户期,如果你是在过户期之前的老股东,那么你将会获得这个20元的收益,而如果是你在停止过后期之后的新股东,那么你将会在除息的时候被除去这些收益。除权,指的就是类似10送10这样的高送转,假设你原来有100股,那么他10送10股给你之后你就会变成200股。但是他还紧接着会在后面进行一个除权,就是假设原来价值为20元一股,那么除权后面它就会变成10元一股。在这种情况下你持有的总市值就是没有变化的,而总股数则多了一倍。
③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怎么算分红
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要依据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而定,目前国内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期权、期股、分红股、限制性股份等等,股权激励方式中可以只设置干股分红权,同时也可以设置期权,或者二者综合起来,即国内常用的期股激励模式。
④ 还没上市的股权如何分配
由于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所占的比例很高,政府自然就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它必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其股利政策的制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殊的股权结构必然会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特色。(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表现为二元结构,就在国内上市的公司而言,主要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又称为公众股,是一种可以在市场中流通的股份,但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在非流通股中,又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而国家股、法人股是不能上市流通的,由于其所占的份额较大,容易造成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绝对控股地位,从而会制订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容易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成为某些具有控股股权股东的股利政策,中小投资者的回报很难得到保证。笔者认为,在所考察的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基本上是从控股股东的角度来考虑。从不分配股利到其后的热衷于分发现金股利,都是由大股东一手操纵。虽然近年来上市公司普遍出现 “派现热”,但这一热潮可能并未真正惠泽中小投资者,主要表现在股票的换手率方面。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换手率极高,约达到200%左右,而美国只有67%。也就是说尽管上市公司提高了派现的比例,但流通股股东仍热衷于股票的短期买卖价差。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成为了“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股利政策。证券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提高派现水平的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减少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但从股票的换手率来看,中小投资者并不买帐,市场上“投机风”依然强劲,中小投资者的埋怨并未消失。(2)由于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特别?�夜?所占的比例很高,政府自然就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它必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市场的监管者(由中国证监会代为行使这项权力),为了使资本市场规范运行,它必须对资本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在政府既充当市场管理者又充当市场参与者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干预的痕迹。根据实证分析(李常青,2001),1999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逐年增多,且分配时多以送股和转增股本为主,派现的比例较少。而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1999年后,公司则多倾向于派现,不分配的比例有所降低,送股和转增股本处于次要的地位。分析股利政策的前后变化原因,笔者认为,并非是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提高了,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监管部门的政策限制和期间舆论的监督。“跟着政策走”、“跟着舆论走”是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一大特色。
⑤ 国有非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股权激励
法律分析:国有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方式有:1、员工持股方式,应当遵守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立足增量等原则;2、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方式,但大、中型企业不得采取股权期权的激励方式;3、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
法律依据:《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 第九条 企业可以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激励对象实施股权激励。大、中型企业不得采取股权期权的激励方式。
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⑥ 不是上市公司有股权吗
法律分析:有。《公司法》概念中公司的股东的权利都可以称为“股权”,所以:上市公司、股份公司、有限公司,都有股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五条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