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炒股的人少
『壹』 港股投资者为什么不喜欢小盘股和低价股
Jacky评论:港股投资者为什么大多数喜欢炒大盘股和蓝筹股,而不喜欢投资小盘股和低价股,根据下文,总结一下大致原因:1)小盘股相对应的是中小企业,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低,融资能力弱,投资者就会望而生却;少有人买,小盘股慢慢也就变成低价股2)香港年轻人不喜欢干实业,喜欢炒股,炒股又喜欢短炒,而中小企业由小变大是渐进、长期的过程,价值投资更是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中小企业自然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3)港股衍生工具丰富;衍生工具未丰富之前,投资者可以投资低价股,低价股从低价到高价,往往可以有很大的升幅,以小搏大,从而起到杠杠的作用;而现在衍生工具非常丰富,投资者可以不用去炒低价股,投资蓝筹/大盘股照样可以借用衍生工具获得很大的杠杠作用,久而久之,小盘股/低价股的吸引力渐失 港股是真正价值投资者的天堂,因为在这里你能发现更多被市场错误定价的好企业,这需要你的火眼金睛和良好心态;港股也是投机者的乐园,因为在这里你能玩很高的杠杠和很精彩的短炒,愿赌服输,赢不赢完全在于你的牌技,但“十赌九输”,这里也是投机者很好的坟墓。。。。。。 香港股市生态对中国发展不利撰文:黄国英 丰盛融资资产管理部董事 栏名:英之周记飞上飞落的市况愈来愈激,交易所变赌场,对经济而言短期是好事,却埋下了长远不利的伏线,所以在这股短炒文化之下,是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以及做好监管的工作。物竞天择,全民热炒衍生工具十分正常,既然看不透几个月的「远景」,就用槓杆效应放大短期波幅炒即日鲜。假如没有这些短炒活动,大市成交应该跌一半,中环租金狂泻,大把金融从业员以至财经传媒无得捞。问题是衍生工具的兴起,基本上完全取代了细价股以小博大的功能,散户对於炒细股兴趣愈来愈低,少了成交连锁反应之下,连价值基金也逐渐以大股为重。细价股其实就是比较有规模的中小企,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这些公司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相对上会比较勇於冒险创新。假如中小企在萌芽生根的阶段,不容易从市场上筹集资金,会少了很多成功的传奇,朋友读乔布斯传,最深刻反而是Pixar的一段,当日成功凭反斗奇兵抢滩之後,为了力抗迪士尼,急急上市集资。如果市场对於中小企冷感,结局可能不一样。另一位朋友上一辈做厂,没有赶及几年前工业股集资尾水,结果嫌机械设备投资太贵,风险高,惟有原地踏步,眼白白看着竞争对手做大做强,生死系於当日拒绝资本市场的决定,但现今股市,基本上不再俾太多机会中小企,遇上樽颈等死的个案肯定相当多。另一个潜在危机,是年轻人对实干兴趣不高,沉迷短炒。做生意要一个长远累积的过程,风险重重,以往还相信做到上市会有丰厚派彩,现在市场只顾几只大股的牛熊证call put,奋斗诱因自然大减。当然细股不振是有其他理由,久不久便有公司爆煲,令小股东损失惨重,既然回报顶多和衍生工具差不多,公司管治风险却不易驾驭,倒不如豁出去短炒牛熊证,所以加强监管,保障投资者,是搞活细股的先决条件。纯粹当作一门生意,交易所在目前环境,基本上甚麼都不必做,日日过山车炒到癫完全无问题,但假若有理想,要尽股票市场原有的经济功能,社会责任,便有需要考虑如何加强市场对细价股的兴趣,现时香港股市的生态,其实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相当不利。
『贰』 数据显示中国股民有1亿多人,为何感觉身边炒股的人很少
是因为接触的少,有一些人并不会在上班的时候炒股的,所以没有办法发现,并不清楚对方的情况。
『叁』 为什么a股和h股相比价高
A 股:大多是投机炒股,股票一升,几百个人都跟,也不管这股票挣不挣钱。
估值:A 股的市盈率估值一般是 20-30.
供求关系:供少于求。大陆那么多人去追股票,股票价格一下就高了。
法律:靠内幕或小道消息来炒股。而且很多骗人网站要会员交钱给会暴涨的骗人股票。
H 股:一大部分是投资买股。股票一高过内在价值,就有人作空股票,使得价格总在市场认为的合理的价格之内徘徊。股票一跌,基础分析的人都在等机会买进。
估值:H 股的市盈率估值一般是 15-20.
供求关系:供过于求。香港人少,股票就比较少人去追捧。
法律:法律健全,内幕炒股是犯法的,比较少人内幕炒股来抬高股价。
还有个因素就是有些公司同时在大陆,香港和海外上市。像华能(大陆,香港和美国)和大唐(大陆,香港和英国)。这时香港的H股价格就只跟着美国或英国的价格。现在华能股价美国和香港的都是港币4.6左右,A股却人民币7.2。大唐股价英国和香港都是港币3.5,而A股是人民币8.2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肆』 为什么感觉中国股民很多,炒期货的人却寥寥无几
股民特别多,但期民的数量是特别少,可以说寥寥无几;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原因导致炒股期货的人寥寥无几。
原因一:因为炒期货的风险远大于炒股的风险,期货的风险主要比股市的风险大在杠杆,超期货是自带杠杆。
正由于期货具有这么高的特点,导致投资期货盈亏幅度太大,很多投资者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输不起,也是不敢去下赌注,所以宁愿不去炒期货。
所以综合通过上面对炒期货和炒股票进行对比,炒期货的人寥寥无几,主要是因为期货风险太大,投机性太强,很多投资者输不起金钱,既然输不起就躲起来,只有远离期货市场就是最好的选择。
『伍』 为什么炒股的人多而炒外汇的人少
因为股票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外汇对于一般投资者是陌生而恐惧的。
尤其是比例杠杆的存在,让一般人都认为是1:200的杠杆,就是把风险扩大200倍。
可悲!
『陆』 为什么很少有人炒股
原因一:嫌凳模炒股的风险太大了
普通人炒股的话,是会有压力的,因为股票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如果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的情况、或者是公司的产品没有保障的时候,就会导致股票下跌的比较严重,然后股民就会亏损严重。
一般来说,炒股是很难赚钱的,而普通人一般身上的资金不会有很多,大部分在炒股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会有压力的,所以一般来说,普通人最好不要炒股会比较好一点。
原因二:经验不足
普通人炒股都是属于业余炒股,自己自学的,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进行支撑,也没有丰富的经验,在选股的时候,很难选到好的芹缓股票,其次就是比较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自己有时候会出现操作失误,就会亏损惨重。
所以一般来说,普通人最好不要炒股会比较好一点,除非是比较有钱的投资者,有闲钱玩玩这样会比较好一点,就算亏损也无所谓,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1.普通老百姓对股市就是小白,相信很多人连股票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除了只会看股票的k线和技术指标之外,其余基本面和消息面一窍不通,完全没有专业知识。
2.普通老百姓进来股市炒股,最大的梦想就是赚钱,而且是想要赚快钱,最好是一夜暴富的那种;今天逢低买入,明天就能逢高卖出,每天追求赚几个点的收益就知足了;结果钱没赚钱,炒股手续费交了不少,最终血本无粗大归。
『柒』 为什么现在炒股的人那么少
一般来说,女股民很少,因为她们更关注的是购物、护肤、情感方面的东西,所以很少。男股民呢,有的是因为赚钱各种原因才参与到股市,而有的对股市是一无所知的,还有的是赚不到什么钱,赚钱难。为什么长期来看,炒股赚钱的人那么少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技术指标在交易进行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是面临着不同的可能性的。比如,macd的金叉死叉。可能你看到要死叉了就卖掉了,结果股价又大涨了,死叉变成了假死。再比如,你如果以5日均线上行作为持股的条件,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大跌,5日均线就下行了,你可能都来不及卖出去。再比如,关于MACD的底背离。有时一次底背离还不够,还要两次三次。那么,到底哪一次背离是底部呢?
对于技术本身的不确定造成的误操作,怎么解决呢?我觉得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止损,一个是控制仓位。这两个办法其实目的都是要保证你操作错误的时候,能够把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对于错误的卖出,那就更简单了,再买回来就是了,不要计较买入价比原来高一些。
二、仓位安排不合理
华尔通说,如果你总是亏损的时候重仓,盈利的时候轻仓,长此以往,自然是亏损的。另外,如果总是低价位的仓位轻,高价位的仓位重,一个小幅度的下跌就可能让整体的仓位出现亏损。
因此,仓位管理是炒股的必修课。仓位管理,其实主要是比例的管理,和账户资金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账户里是10万,还是100万,还是1000万,都是需要适当的仓位管理的。比如,股票和现金的比例应该保持多少?比如,底仓应该买入多少比例?加仓应该怎么加,是等额加仓,还是递减加仓,还是递增加仓?
『捌』 香港人为什么喜欢炒股
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自然人们对财富的增值有更多深刻的认识,对财富也更渴望,股市也比较完善,打中新股有一定的收益,自然会喜欢炒股。
『玖』 为什么港股比A股便宜这么多
1、港股投资者的偏见
从港股股票供给来看:上市公司很多来自内地,投资者确是国际市场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队中国有一定偏见或对这些内地公司了解不够。
2、国际投资者看估值买股
从港股股票的需求看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国际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都是看估值买股票的。所以,香港市场的中小票普遍比A股中小票小很多。
3、香港市场对国际投资者而言是个边缘市场
对于很多国际投资者,香港市场是个边缘市场,这些都会导致港股整体估值会便宜些。
4、前几年内地流动性推高内地股的估值
前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境内货币流动性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企业估值偏贵。而香港市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港股会比A股便宜些。但,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趋紧,A股的整体估值尤其是中小票估值出现了下降。
5、散户投资者最大的特点是炒股就要养成长期习惯,不管是买什么股票,反正不能空仓,就算明知道股市需要调整,也要买入医药白酒等所谓的防御型品种。大量的散户投资者长期满仓操作,就导致了整个A股市场形成了厌恶下跌,即使是跌势也要找到能够上涨的品种。这样的投资氛围下,A股市场形成了一个逻辑,即股价估值合理就是买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