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慈善基金怎么样
Ⅰ 达利园的品牌故事
雄距海峡西岸,迈向九州方圆。达利集团1989年9月创办了第一家生产厂,开始了励志和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把企业逐步做大。1998年跨出省界,在成都开办第一家分公司,自此,达利集团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出发,踏实而又坚定地向全国迈进,陆续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拥有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济南达粗或源利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山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南昌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陕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沈阳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惠安达利包装有限公司、厦门达利商贸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29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7000多亩,总建筑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员工总数(包括中高级管理人才、 各类技术人员)39000多名,年产值超百亿,是全国最大的全独资民族品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
以创新引领潮流,以务实实现发展。达利集团历来重视研发创新,采取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引领潮流。拥有领先技术的自动化高产率的各类产品生产线500多条,其中休闲食品生产线400多条、国际标准化PET冷罐装饮料生产线、PET热罐装饮料生产线、三片罐生产线、瓶桶装饮用水生产线计有100多条。同时,十分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每年投入年销售额的3.5%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并与国内外众多食品、饮料研发机构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形成强大的技术实力,奠定了雄厚的行业基础。正是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以及卓越的产品品质,确保了每一项新产品都取得巨大成功。集团拥有的“达利园”糕点类、“好吃点”饼干类、“可比克”薯片类三大品牌500多个品种产品,已被公认为休闲食品的领导品牌。2007年,集团全面推出“和其正”凉茶、“优先乳”蛋白饮料、“青梅绿茶”八大品类、二十多个品种的饮料产品,品类之全、品种之多,在国内饮料界绝无仅有。通过全国6000多个经销商和90000多个销售网点畅销国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每个角落,终端渠道占有率超过85%,并出口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稳定团好的营销网络,不仅赢得了市场,带来了效益,更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业界的肯定。
风雨历程廿一载,辉煌业绩铸丰碑。“达利园”派、“达利”饼干双双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多产品获此称号的企业;“达利”图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食品行业饼干行业十强企业”;首次并连续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达利”品牌荣获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
民族品牌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许世辉董事长长期在企业中倡导“达和谐、利众生”核心理念,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牢记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慈善公益光彩事业:2003年捐资1200万元人民币修建惠安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岩态;2006年捐资500万元用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卫生事业;2007年向第六届农运会捐献500万元;2008年为四川灾区捐赠款物1035万元,同时出资1.6亿元分别成立了“泉州市达利慈善基金”、“惠安县达利慈善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武威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德惠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汉川教育基金”;2010年起每年春节出资上千万元,慰问家乡65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2010年2、3月间西南旱灾及4月玉树发生地震后,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送食品和饮料800吨;2011年元旦成立了惠安县历来最大的1个亿“达利集团许世辉惠安教育基金”。截止2010年累计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捐赠金额达3.3个多亿。许世辉董事长的厚德善举辉映了达利集团敦厚的责任和品牌形象,为民族企业家尽好社会责任树立了楷模,有口皆碑:2008年,在中华个人慈善排行榜中,许世辉董事长排名第10位,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7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2010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10年8月荣登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
Ⅱ 达利简介
达利,不仅被世人认为是超现实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生的艺术创作更是与二十世纪的社会变动紧紧相扣。他独特的行事风格一直是世人注目的焦点,虽然多引起争议,在今日却逐渐证明其超越时代的观点。本次"摩幻·达利"特展精选(西班牙)达利基金会的典藏,从共计有油画38幅、水彩素描47幅以及装置艺术1件。水彩素描作品多为衡信达利年轻时代的创作,而油画作品则涵盖达利一生长达六十年以上的创作,籍由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达利独特创作风格的成形、转变,清晰可见。
台湾中国时报系已经在过去数年间向国人介绍了米罗、毕加索,这两位大师与达利并称二十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三位艺术家,达利的这次展览,为西班牙现代艺术文明的传介,绘上美丽的句点。中国时报系近年来含颂已陆续举办十数次国际,每一次都引起国人高度参与及重视。而在每一次的展览筹备之时咐老轮,我们除了严格要求展出内容的品质之外,对于展场氛围的布置,更是精心设计,希望能营造最佳的展览品质,让参观民众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本次"摩幻·达利"特展特别注重展场灯光及整体布置,以符达利这一位魔幻大师的气质,并期望再一次为国内展场设计创造新气象。
本次的展览,特别感谢上海美术馆的全力支持,除了提供极佳的展览场地,同时也在艺术上给予协助与支援,而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与台湾长荣航空的共襄盛举,更是本次展览得以顺利推动的重要伙伴。在新的世纪,中国时报系将本着一贯的精神,将持续与国际之间艺术交流,筹办各项高品质的展览活动,与中国社会一起成长,共同走过二十一世纪。
Ⅲ 达利园是中国企业吗
达利园是中国企业。
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于1989年9月,始终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先进的现代化管理为依托、以"顾客满意第一"为宗旨的经营方针,发展成为一家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健康美味食品的大型集团化民营企业。
达利集团下辖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成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济南达利食品达利园有限公司、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惠安达利包装有限公司、马鞍山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山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态陵司,厦门达利投资有限公司、惠安县达利世纪酒店有限公司十三大子公司、十六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为3600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拥有包括中高级管理人才、各类技术人员在内的员工30000多名。
公司拥有各类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130多条。其中派生产线30条、德国威化生产线6条、薯片生产线22条、英贝克1000型饼干生产线23条、国际化标准PET饮料生产线13条、国际化标准三片罐饮料生产线10条、国际化标准瓶装饮用水生产线9条、国际化标准冷罐装无菌生产线3条,形成了派类食品、薯片、饼干、饮料等四大产品系列共600多个品种。2007年下半年,达利集团推出了"和其正"凉茶、"达利园"优先乳、茶饮料、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十一种产品、六十二种包装规格,品类之多、种类之广,在国内饮料界绝无仅有。
民族品牌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集团董事长许世辉先生,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牢记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慈善公益事业。
2003年,捐资1200万元人民币修建惠安县老年人活动中心;
2006年捐资500万元用于甘肃做察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卫生事业;
2007年,为第六届农运会捐献500万元;
2008年,为四川灾区捐赠款物1035万元,同时出资1.3亿元分别成立了"泉州达利慈善基金"、"惠安达利慈善基金"、武威市、德惠市、汉川市三个"福建达利集团许世辉教育基金";
2008年,在中华个人慈善排行榜中,董事长许世辉先生排名第10位,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2009年7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
2010年春节前出资1000万,慰问了家乡七十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2010年2月3月间西南旱灾及4月玉树发生地震后,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送食品和饮料800吨。
2011年捐资1亿元成立"达利集团许世辉惠安教育基金"。
累计各项慈善帆胡戚公益事业捐赠金额3.3个多亿元,为民族企业尽好社会责任做出了表率,广获社会各界赞誉。
据介绍,自2010年春节起,达利集团开展"献爱心敬老金"活动,给老人发了1270万元红包,约1.5万人次老年人从中受益。该活动仍将举办,发放对象年龄还放宽至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至此,该集团共将投入2070万元,传承孝道。
Ⅳ 许世辉的人物简介
1989年9月创办了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现为达利公司董事长。达利公司是国内发展最快的食品制造企业之一。
2002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荣誉称号。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许世辉董事长长期在企业中倡导“达和谐、利众生”核心理念,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牢记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慈善公益光彩事业:
2003年捐资1200万元人民币修建惠安县老年人活动中心;
2006年捐资500万元用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卫生事业;
2007年向第六届农运会捐献500万元;
2008年为四川灾区捐赠款物1035万元,同时出资1.6亿元分别成立了“泉州市达利慈善基金”、“惠安县达利慈善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武威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德惠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汉川教育基金”;
2008年,在中华个人慈善排行榜中,许世辉董事长排名第10位,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2009年7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
2010年起每年春节出资上千万元,慰问家乡65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
2010年2、3月间西南旱灾及4月玉树发生地震后,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送食品和饮料800吨;
2010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
2010年8月荣登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 2011年元旦成立了惠安县历来最大的1个亿“达利集团许世辉惠安教育基金”。目前累唯卖计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捐赠金额达3.3个多亿。许核键世辉董事长的厚德善举辉改山巧映了达利集团敦厚的责任和品牌形象,为民族企业家尽好社会责任树立了楷模,有口皆碑。
Ⅳ 达利董事长许世辉,靠卖零食赚600亿,唯一的儿子车祸身亡
从小学辍学离家的打工仔,再到坐拥百亿身价的富豪,达利集团的董事长许世辉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达成了别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达成的成就。
但逗瞎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是被上天眷顾的男人,却在中年时遭遇到了丧子之痛。一路走来,许世辉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雨,也正是因为这些考验,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傲立于同行之上的达利集团。
本期子牙童趣创始人观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利集团的董事长许世辉。
1958年,许世辉出生于福建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许世辉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背上行囊,出门打工了。
虽然书没有念几年,但是许世辉的脑袋却很灵活。在外打工的几年中,许世辉下了班就窝在宿舍里面看书,借着书本里面的知识,许世辉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80年,这时候的中国人民已经不再像之前一样挣扎在温饱线上,很多年轻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许世辉的舍友就是个很会享受的人,他每天下了班就会买一些小零食吃。当时,福建泉州是全国知名的小零食生产基地,许世辉受到启发。他打定了主意,要在食品行业里办一家自己的工厂。
1989年,存够了开食品厂所需的资金,许世辉很快就在惠安县成立了一家名为惠安美利的食品厂,这个食品厂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达利食品集团的前身。
因为许世辉从没有涉足食品行业,所以在工厂开起来之后,许世辉打算先从市场受众群体最多的饼干行业入手。
由于启动资金有限,惠安美利食品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许世辉、许世辉的发小和堂哥这三个员工。
为了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许世辉在制作饼干的时候,除了追求饼干的口感,还很看重食品的外包装。
很快,许世辉食品厂的第一款饼干“美利牌”咀香饼干就上线了,因为有着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精美包装,所以在饼干刚上市的时候,就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甚至一度卖到了断货。
1992年,依靠着自己食品厂的几款热销产品,许世辉成功的打通了成都、沈阳、福建这几个地方的市场。
为了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许世辉与加达有限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福建惠安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其中美利食品占股达到了60%。
1998年,一场猝不及防的金融危机爆发了。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有许多企业都不得不宣告破产,但是许世辉却孤注一掷,把自己经营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达利集团的经营中去。
达利集团也没有辜负许世辉的付出,在经济不断萧条的市场环境下,达利集团很快就吸纳了市场中的大部分份额。不久后,达利集团在成都建立了第一家下属的分公司。
2000年,在许世辉的精心策划下,美利食品正式改革为私营股份制企业,而许世辉作为许氏家族的掌舵人,也成功的收购了美利食品在改革后兜售的所有股份。
至此,美利食品完完全全的成为了许氏家族旗下的所有制企业。
四年后,也就是2004年,许氏家族再次拿出了840万元用来收购加达有限集团持有的达利集团的42%股份。
十二年经营谋略,许世辉在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两家集团,终于都完完全全的成为了许氏家族的企业。
不久后,韩国好丽友巧克力派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伴随着好丽友食品带给消费者的新鲜感,达利集团原有的市场份额被“抢”走了。
虽然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但是许世辉却并没有着急,相反,他沉下心思来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当时一盒好丽友的售价达到了14元,算是大众里比较奢侈的零食了。许世辉瞄准这个空白档,很快就对标好丽友,推出了乱指改“达利园蛋黄派”。
与好丽友相比,蛋黄派的味道并不算差,再加上蛋黄派的售价只是好丽友的三分之一,两相对比下,消费哗判者们又纷纷转头买了蛋黄派。
或许是在这条路上看到了拓展新市场的机遇,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许世辉乘胜追击,推出了对标乐事薯片的可比克薯片和独立设计生产的“好吃点”饼干,连上之前推出的产品,达利集团很快就成为了休闲食品行业里面的龙头老大。
2015年11月20日,达利食品集团在香港上市,许世辉家族身价一度高达506亿,成为2016年福建首富,并在随后两年连续蝉联首富宝座。
许世辉不但有商业头脑,还是一位有爱心的企业家。2008年,为四川灾区捐赠款物1035万元;2011年1月,许世辉出资1亿元,在家乡惠安成立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奖学和助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开始创办食品厂以来,许世辉的经历虽然说不上是顺风顺水,但也没有吃过什么大亏,或许是老天爷也嫉妒许世辉的运气。
2012年,在一场车祸中,许世辉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许世辉的儿子叫做许亮亮,可能是继承了父亲在经商方面的天赋。
出车祸前,许亮亮已经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达利集团的副总裁,在外人看来,许亮亮接班许世辉,已经是铁板钉钉上面的事儿了。
许世辉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对于自己的这对儿女,许世辉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父爱,儿子许亮亮说想经商,许世辉就让儿子进入达利集团工作,女儿许阳阳说想好好读书。
许世辉也不逼迫她继承家业,而是全力支持自己女儿的求学路。但在许亮亮出了车祸之后,许世辉和许阳阳的人生就被迫全都改变了。
从白手起家到行业内的龙头老大,许世辉对于达利集团的感情十分深厚,为了能够在自己退休之后为达利集团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许阳阳在读完大学后,又被许世辉安排到了英国主修经济学,在许世辉的眼里,自己的一对儿女才是达利集团最合适的接班人。
儿子虽然不幸离去了,但是自己的女儿也毫不逊色。被寄予众望的许阳阳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在英国留学时,许阳阳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
回国之后,许阳阳更是主动请缨,和许世辉申请前往达利集团最基础的生产车间进行实习,从车间的流水线工人,到工会主席,到生产车间主管,再到副厂长,最后到达利集团副总裁,这条路许阳阳走了七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许世辉带着达利集团在国内的食品行业中闯出了一片天地,而交付给许阳阳手上的任务,只会更重。
Ⅵ 达利集团董事长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