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管理 » 为什么离职后福利要存在基金里

为什么离职后福利要存在基金里

发布时间: 2023-04-24 08:56:04

1. 离职之后,公积金有必要现在提取出来吗

引言:离职之后公积金会被公司进行封存,封存之后会保留公积金的账户和余额,之前缴纳的金额也会存放在账户余额当中,等到找到新的工作之后,新公司可以进行再次的缴纳。在离职之后公积金是否有必要现在就提取出来也需要看个人的情况,如果有买房规划的人员需要通过公积金买搏粗房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将公积金马上提取出来,可以将公积金进行转移,这样在换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公积金缴纳的连续性也不会影响到买房贷款。如果没有购房打算或者有想要离开这座城市去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公积金里的钱提取出来。

总结

最后除了公积金的领取之外,其他社保上的业务在离职之后也是需要多多注意的,毕竟社保也是关系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对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是关乎到切身利益的答冲。

2. 职工薪酬包括哪些内容离职后福利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之了回答: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闭罩橘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一)设定提存计划的确认和计量(支付给单独主体)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费用后,不轿团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
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因为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取决于该期间将要提存的金额。因此,在计量义务或费用时不需要精算假设,通常也不存在精算利得或损失。
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二)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分取决于计划的主要条款和条件所包含的经济实质。
设定受益计划核算涉及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下列两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1)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国际会计准则表述也称之为按服务比例的应计福利费;福利/服务年数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2)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①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是指企业在不扣除任何计划资产的情况下,为履行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产生的最终义务,所需支付的预期未来金额的现值。
②企业应当通过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其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当期服务成本和过去服务成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职工每提供一个期间的服务,就会增加一个单位的福利权利,企业应当对每一单位的福利权利进行单独计量,并将所有的单位福利权利累计形成最终义务。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
③企业在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当期服务成本以及过去服务成本时,应当根据计划的福利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④当职工后续年度的服务将导致其享有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水平显著高于以前年度时,企业应当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分摊确认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至职工提供服务不再导致该福利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
⑤精算假设,是指企业对确定离职后福利最终义务的各种变量的最佳估计。精算假设应当是客观公正和相互可比的,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包括人口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人口统计假设包括死亡率、职工的离职率、伤残率、提前退休率等。财务假设包括折现率、福利水平和未来薪酬等。
第二步骤: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计划资产包括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以及符合条件的保险单,不包括企业应付但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以及由企业发行并由基金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
第三步骤: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在损益中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
①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
②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闷斗少。
当企业引入或取消一项设定受益计划或是改变现有设定受益计划下的应付福利时,就发生了计划修改。当企业显著减少计划涵盖的职工数量时,就发生了计划缩减。缩减可能源于某单一事件,比如关闭某个厂房、终止一项经营、暂停或终止一项计划。
过去服务成本是指由于计划修改或缩减所导致职工前期服务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变化,所有过去服务成本均在其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
在修改或缩减与重组费用或者辞退福利无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修改或缩减发生时确认相关的过去服务成本。
③结算利得和损失。
企业应当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一项结算利得或损失。
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是指企业为了消除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部分或所有未来义务进行的交易,而不是根据计划条款和所包含的精算假设向职工支付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损失是下列两项的差额:
A.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
B.结算价格,包括转移的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
结算是未在计划条款中规定的福利的支付,未纳入精算假设中,因此结算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而在计划条款中规定的福利的支付(包括可选择福利支付性质的情况)不属于结算,已纳入精算假设中,在支付此类福利时产生利得或损失,则属于精算利得或损失,应作为重新计量的一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所处期间由于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动。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通过将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乘以确定的折现率来确定。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的计算应考虑资产上限的影响。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是计划资产回报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将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乘以折现率来确定。
第四步骤: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企业应当将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
(1)精算利得或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未能预计的过高或过低的职工离职率、提前退休率、死亡率、过高或过低的薪酬、福利的增长以及折现率变化等因素,将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精算利得或损失不包括因设立、修改或结算设定受益计划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变动,或者设定受益计划下应付福利的变动。这些变动产生了过去服务成本或结算利得或损失。
(2)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计划资产的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即:
计划资产回报=(期末计划资产-期初计划资产)-(本期缴存额-本期支付额)
通俗说,计划资产回报越高,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就越高,需要缴存的款项就越少,积累的应付职工薪酬就越少,因此,计划资产回报是权益的一项收益,但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不计入当期损益,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计划资产回报中利息部分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3)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与计划资产回报类似,运用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也区分两部分,计划净资产或计划净负债的利息净额,计入损益;其他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计提住房公积金属于离职后福利吗

不属敏敬弯于。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离职后福利,包括退休福利(如养老金和一次性的退休支付)及其桥闷他离职后福利(如离职后人寿保险和离职后医疗保障)。企业向职工提供了离职后福利的,无论是否设立了单独主体接受提存金并支付福利,均应当适用准则的相关要求对离职后福利进行会计处理。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稿乱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

4. 办离职时,为什么公司要卡公积金

引言:在正规的工作当中,公司会为员工提供各种的福利,无搜尺论是五险一金还是住房公积金,都需要有所保障。但是有员工表示,在自己离职时公司对于自己的公积金卡的非常严,甚至想要扣除回去扮册烦恼,非常的烦恼,不知道为什么公司要扣自己的公积金。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公积金对公司也非常的有利。

三、善于保护自己的权益。

倘若公司一直这么卡着不放,那么员工是有权利将公司告上法庭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面对这样的公司,想必公司的信用也并不是多么优秀,所以离开也是毫不犹豫的。而如果公司仍然拒不交,还甚至还威胁员工的话,那么通过法律可以让员工得到自己的保障,而按照相关规定,这份企业可能被处罚的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公积金问题。

5. 离职后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主观:

离职后能享受哪些福利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离职后福利计划按其特征可以分为设定提橡衫尘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的离职后福利计划。2、设定受益梁禅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职工福利计划。(1)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法定义务是以企业同意向基金的缴存额为限,从而精算风险等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2)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现在及以前的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并且精算风险等与投资的实际结果比预期差,则企业的义务可能会增加。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1、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其中,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2、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3、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塌薯或净资产所产生变动。除非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成本计入资产成本,上述第1项和第2、应计入当期损益第3项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如转入留存收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网相关律师。

6. 离职后福利 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哪些

包括有以下几项:

一、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历睁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培伍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并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肢中岁产成本。

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在设定提存计划下,风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在设定受益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员工多数享有的是利益,毋庸与企业一起承担风险。

步骤一: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步骤二: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步骤三: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步骤四: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以上就是设定提存计划所包括的内容。

(6)为什么离职后福利要存在基金里扩展阅读

设定提存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DCP)是指企业向一个独立主体(通常是基金)支付固定提存金,如果该基金不能拥有足够资产以支付与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所有职工福利,企业不再负有进一步支付提存金的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计划。

参考资料

设定提存计划_网络

7. 离职补偿金计入什么科目

离职补偿金应该通过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提取员工离职补偿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离职补偿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补偿金,
实际发放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离职补偿金,
贷:银行存款。
离职补偿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一部分,应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中转。但离职补偿和正常的职工薪酬是有差别的,毕竟离职员工不能再为企业服务了,因此它不能根据员工的任职部门确定该归属于哪个费用科目。
补充:离职补偿金可以做为福利费的计提依据吗?
离职补偿金不可以做为福利费的计提依据。
离职补偿金虽然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但它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所以离职补偿不作为计提三项经费(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基数。另外,离职补偿金也不作为计提残保金的基数。
离职补偿金所得税前扣除方式:
离职补偿金在缴纳所得税前可以扣除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离职补偿金是指经济补偿按劳动者手嫌磨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者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毕斗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照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进行支付,并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
第十条职工只有在企业工作一段特定期间才能分享利润的,企业在计量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反映职工因离职而无法享受利润分享计划福利的可能性。
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8. 辞职后五险一金怎么处理

一是保留机关事业身份。要仔桥历凭辞职文件、人事代理协消缺议、本人身份证前往社保中心办理。退休时可以享受辞职时机关身份等级待遇。
二是转为个人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个人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机关退休待遇。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办理。
三是企业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企业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机关退休待遇。到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参保。
四是转为念搜个人后停保。如果参保年限已满15年,可以停止参保。到退休年龄时前往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办理退休手续。这样退休时不再享受机关退休待遇。

热点内容
合盛硅业股票历史最高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8:08:02 浏览:164
股权拍卖成功要缴什么税 发布:2025-02-08 08:05:53 浏览:356
减产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5-02-08 08:05:03 浏览:801
货币资本输出在什么时期 发布:2025-02-08 08:01:36 浏览:414
退市有什么股票 发布:2025-02-08 07:57:06 浏览:895
阳煤化工股票历史交易明细 发布:2025-02-08 07:57:06 浏览:198
心形货币如何认购 发布:2025-02-08 07:47:31 浏览:145
超华科技股票股吧同花顺 发布:2025-02-08 07:45:52 浏览:581
企业为什么进行股权融资 发布:2025-02-08 07:45:23 浏览:767
如何把余额宝的基金切回正常 发布:2025-02-08 07:45:15 浏览:884